渔夫 一、字音(红色字 行吟泽畔三闾大夫漏其泥铺其糟而獸其虅受物 之汶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濯吾缨 文学常识 (一)、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 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 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 刘向把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 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的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 辞又称为骚或骚体。《楚辞》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 “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 可谓之‘楚辞’
渔夫 一、字音(红色字) 行吟泽畔 三闾大夫 淈其泥 餔其糟而歠其醨 受物 之汶汶 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濯吾缨 二、文学常识 (一)、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 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 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 刘向把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 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的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 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楚辞》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 “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 可谓之‘楚辞’
(二)、屈原(前340年一前278年)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 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 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η 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 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天问》《九 歌》(11篇)、《九章》(9篇)《招魂》是屈原最主 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诗歌最长的抒情诗,全 诗373句,2477字。屈原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他三人为: 莎士比亚、哥白尼、但丁)之一
(二)、屈原(前340年-前278年)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 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 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 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 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天问》 《九 歌》(11篇 ) 、《九章》(9篇)《招魂》是屈原最主 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诗歌最长的抒情诗,全 诗373句,2477字。屈原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他三人为: 莎士比亚、哥白尼、但丁)之一
文本解读 (一)、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主 人公的情况及渔父的问话。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2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屈原既放形容枯槁何故至于斯举世皆浊我独清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屈原既放渔父见而问之曰何故至于斯是以见放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子非三闾大夫与 是以见放 6翻译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三、文本解读 (一)、第一部分(第1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2.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屈原既放 形容枯槁 何故至于斯 举世皆浊我独清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屈原既放 渔父见而问之曰 何故至于斯 是以见放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子非三闾大夫与 是以见放 6.翻译。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主 人公的情况及渔父的问话
(二)、第二部分(第2-3段)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安能以皓皓之白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圣人不凝滞于物何故深思高举新沐者必弹冠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3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何不漏其泥而扬其波 自令放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圣人不凝滞于物自令放为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第二部分(第2-3段)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安能以皓皓之白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圣人不凝滞于物 何故深思高举 新沐者必弹冠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3.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自令放为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圣人不凝滞于物 自令放为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5翻译。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漏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 糟而獸其酶?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与屈原对话,反映两人的人生 哲学和处世态度
5.翻译。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 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与屈原对话,反映两人的人生 哲学和处世态度
(三)、第三部分(第4段) 渔父歌而离去。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鼓枻而去 2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可以濯吾缨 可以濯吾足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渔父莞尔而笑可以濯吾缨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遂去不复与言 5翻译。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三)、第三部分(第4段)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鼓枻而去 2.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可以濯吾缨 可以濯吾足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渔父莞尔而笑 可以濯吾缨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遂去不复与言 5.翻译。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渔父歌而离去
四、探讨问题 问1文章塑造了屈原和渔父的形象,请从容貌、言行 思想等方面加以分析 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独清”、“独醒”、两“新”、两“安”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 舍生就义的生活强者,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 瓦全”的伟大人格。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一屈原《九歌·橘颂》 渔父:对屈原的问话、两“何”、歌曰 与世推移,随遇而安,做个知天达命的明哲, 是一位隐者,道家思想的信徒
四、探讨问题 问1.文章塑造了屈原和渔父的形象,请从容貌、言行、 思想等方面加以分析。 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独清”、“独醒”、两“新”、两“安”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九歌·橘颂》 渔父:对屈原的问话、两“何” 、歌曰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 舍生就义的生活强者,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 瓦全”的伟大人格。 与世推移,随遇而安,做个知天达命的明哲, 是一位隐者,道家思想的信徒
问2:立身处世,儒家倡导积极入世,道家则消极避世 (出世)。那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种处世态度的?屈原和 渔父可分别代表这两种处世态度吗?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 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 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 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问2:立身处世,儒家倡导积极入世,道家则消极避世 (出世)。那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种处世态度的?屈原和 渔父可分别代表这两种处世态度吗?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 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 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 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 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 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 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 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 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 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 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 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 去,莫知其所终。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 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 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 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 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 焉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 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 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 去,莫知其所终。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 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 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 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 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 焉。”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