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顶页 淄博市2012届初中毕业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六 语文知识积累(共12分) 1、下面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荇(xing)菜畎(quan)亩 胚(pei)芽 断壁残恒(yudn) B慰藉(jie) 驾驭(yu) 巉(chan)岩 睡眼惺忪(song) C骸(hai)骨荫(yin)庇 戏谑(nue) (gua)呱坠地 D腌(a)臢 吮(shin)吸 干瘪(bie) 吹毛求痴(c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近日,市图书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前来办证、借书的读者络绎不绝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 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 音,好听极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滇南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 C.今春“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4000万-5000万千瓦以上 D.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 件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 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 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一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 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 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B.《陈涉世家》节选自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本书被鲁 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 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D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 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第1页 淄博市 2012 届初中毕业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六)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 12 分) 1、下面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荇.(xìng)菜 畎. (quǎn)亩 胚.(pēi)芽 断壁残恒.(yuán) B 慰藉.(jiè) 驾驭.(yù) 巉.(chán)岩 睡眼惺忪.(sōng) C 骸.(hài)骨 荫.(yìn)庇 戏谑.(nuè) 呱.(guā)呱坠地 D 腌.(ā)臜 吮.(shǔn)吸 干瘪.(biě) 吹毛求痴.(c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近日,市图书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前来办证、借书的读者络绎不绝 ....。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 ....般地出现在公众 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 ....地叫出各种声 音,好听极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滇南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 涌现。 C.今春“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 4000 万-5000 万千瓦以上。 D.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 件之一。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 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 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 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 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B.《陈涉世家》节选自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本书被鲁 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 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D.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 活。 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 分)
第2页 A.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B.夫战,勇气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何陋之有? 二、文言诗文阅读(共15分) 7、默写填空(6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李贺《雁门太守行》 中的“ 借“燕昭 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 (4)《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 则改,无则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8、欣赏古诗,完成后面各题。(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1分)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2分) 9.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 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第2页 A.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B.夫战,勇气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何陋之有? 二、文言诗文阅读(共 15 分) 7、默写填空(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李贺《雁门太守行》 中的“ ________ , ”借“燕昭 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 (4) 《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 则 改 , 无 则 警 。”《 论 语 十 则 》 中 也 有 与 之 意 思 相 近 两 句 : “ , 。” 8、欣赏古诗,完成后面各题。(3 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1 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2 分) 9.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6 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 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第3页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 胜于朝廷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翻译句子。(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③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2分) 10.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分)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 叶,号“小由基”。能以索持犀牛却行。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偏将军。世 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 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 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 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 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①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世忠忧之 (2)备悉敌情游击 ②翻译下列句子。(2分) 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③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故宫为什么是红色和黄色的 ①故宫是何其的壮观,远远地望过去,金色的顶子,朱红的城墙,红黄相衬对立,层峦 叠起间彰显着难以言明的皇家气派。身处其中,除了感受到鲜明的色彩冲击外,还能在不经 意间体会出庄严和凝重。了解现代美术的人都知道,红色与黄色这两种色彩的组合是非常经 典的搭配,难道修建故宫的人在几百年前就认同这样的色彩审美了? ②紫禁城的建造是非常讲究的,布局、造型……每一处细节都是蕴涵着“君权神授”“皇权 至上”理念的媒介,即使是颜色也不会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颜色对于皇权,更加的至 关重要。 ③紫楚坡果到处漫飘的都是紅、两負,佯大的紫禁域,魚彩是比较单一的。之所以 选择这两种颜色,主要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里,红色一直被视为是
第3页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 胜于朝廷。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②翻译句子。(2 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③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2 分) 10.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 分)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 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 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 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 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 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 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①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世忠忧.之 (2)备.悉敌情游击 ②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③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故宫为什么是红色和黄色的 ①故宫是何其的壮观,远远地望过去,金色的顶子,朱红的城墙,红黄相衬对立,层峦 叠起间彰显着难以言明的皇家气派。身处其中,除了感受到鲜明的色彩冲击外,还能在不经 意间体会出庄严和凝重。了解现代美术的人都知道,红色与黄色这两种色彩的组合是非常经 典的搭配,难道修建故宫的人在几百年前就认同这样的色彩审美了? ② 紫禁城的建造是非常讲究的,布局、造型……每一处细节都是蕴涵着“君权神授”“皇权 至上”理念的媒介,即使是颜色也不会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颜色对于皇权,更加的至 关重要。 ③ 紫禁城里到处漫飘的都是红、黄两色,偌大的紫禁城,色彩是比较单一的。之所以 选择这两种颜色,主要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里,红色一直被视为是一
第4页 种表示喜庆的正色,寓意着庄严、幸福、吉祥。据考古学家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 人,就开始用红色的事物来装饰洞穴。据文献资料记载,周代以后的宫殿就已经开始普遍使 用红色了。紫禁城承袭了以往宫殿的色彩美学,所以才使用了大量的红色。至于黄色正统地 位的确定,源于华夏民族对文明起源的追述。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一望无垠的黄土高 原,以及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都使得黄色深深地印入了炎黄子孙的精髓之中,到了汉代, 汉武帝刘彻确立“汉居土德”,至此,黄色便宜成了为汉朝皇权的象征,以后历朝相沿不变 均以黄色为贵。 ④除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阴五行学说也对红、黄色彩做出了全新的解释。在金、木、 水、火、土五行之中,黄色届土,而土居中央,系万物之本,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 数宫殿的瓦顶皆以金黄色釉琉璃瓦覆盖,以显示无比的尊贵。此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 论,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而火为赤色,所以宫殿门、窗、宫墙多用 红色,寓有滋生、助长之意,以示兴旺发达 ⑤眀清两代修建紫禁城时,延续以往的传统,殿阁楼宇大都采用红墙黄瓦,色彩强烈 耀眼,对比细腻突出,以达到金碧辉煌、和谐悦目的效果,形成气象宏伟而肃穆的整体,既 表现了皇家的富丽堂皇,又反映了皇帝的“无上权威”和“天子至尊”。 ⑥但是,紫禁城里不是只有黄色的房顶,由于有些建筑不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规格 上要低一个阶别,因此,有少数建筑用的是绿瓦或黑瓦。例如,南三所是皇子们居住的地方 故采用红墙绿瓦。论殿原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根据五行之说,青色即绿色,为木叶萌芽之 色,象征温和的春天,方位为东,故用绿色琉璃瓦。庆时改做皇帝召见翰林学士、举行经筵 讲学典礼的地方,所以屋顶也改用黄色。文渊阁是藏书楼,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黑色代表 水的颜色,意在镇火,故为克水患,墙用青绿冷色,瓦用绿剪边黑琉璃。神武门内东西两侧 原是章京护军值班所在,位北方属水,所以也用黑瓦。 ⑦封建社会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这在建筑物的色彩上也要体现出来,按照规定,颜 色的等级自上到下依次为黄、绿、青、蓝、黑、灰,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北京城里的房子 的色彩要按照级别适用,例如,紫禁城用金、黄、赤色调,公卿大员家的屋顶用绿瓦,百姓 居住的民舍只能用黑、灰、白作为墙面及屋顶的色调。在北京城灰暗色调的映衬下,紫禁城 的红墙绿瓦得到极大程度的突现,气势恢弘,而强烈的颜色对比也成了“至上皇权”的最佳 展现 (节选自《图说故宫六百年》2011年2月18 日) 1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在传统文化里,红色和黄色分别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4分) 13、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从这句来看,作者在介绍红、黄含义的时候,采用 了什么逻辑顺序?(3分) 4、第⑥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4分) (二)顺便的爱,最好的爱 那段时间她生病住院,来看望她的人很多,亲戚,朋友,下属……她不得不打起精神, 应对
第4页 种表示喜庆的正色,寓意着庄严、幸福、吉祥。据考古学家发现,距今 3 万年左右的山顶洞 人,就开始用红色的事物来装饰洞穴。据文献资料记载,周代以后的宫殿就已经开始普遍使 用红色了。紫禁城承袭了以往宫殿的色彩美学,所以才使用了大量的红色。至于黄色正统地 位的确定,源于华夏民族对文明起源的追述。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一望无垠的黄土高 原,以及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都使得黄色深深地印入了炎黄子孙的精髓之中,到了汉代, 汉武帝刘彻确立“汉居土德”,至此,黄色便宜成了为汉朝皇权的象征,以后历朝相沿不变, 均以黄色为贵。 ④ 除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阴五行学说也对红、黄色彩做出了全新的解释。在金、木、 水、火、土五行之中,黄色届土,而土居中央,系万物之本,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多 数宫殿的瓦顶皆以金黄色釉琉璃瓦覆盖,以显示无比的尊贵。此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 论,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而火为赤色,所以宫殿门、窗、宫墙多用 红色,寓有滋生、助长之意,以示兴旺发达。 ⑤ 明清两代修建紫禁城时,延续以往的传统,殿阁楼宇大都采用红墙黄瓦,色彩强烈 耀眼,对比细腻突出,以达到金碧辉煌、和谐悦目的效果,形成气象宏伟而肃穆的整体,既 表现了皇家的富丽堂皇,又反映了皇帝的“无上权威”和“天子至尊”。 ⑥ 但是,紫禁城里不是只有黄色的房顶,由于有些建筑不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规格 上要低一个阶别,因此,有少数建筑用的是绿瓦或黑瓦。例如,南三所是皇子们居住的地方, 故采用红墙绿瓦。论殿原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根据五行之说,青色即绿色,为木叶萌芽之 色,象征温和的春天,方位为东,故用绿色琉璃瓦。庆时改做皇帝召见翰林学士、举行经筵 讲学典礼的地方,所以屋顶也改用黄色。文渊阁是藏书楼,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黑色代表 水的颜色,意在镇火,故为克水患,墙用青绿冷色,瓦用绿剪边黑琉璃。神武门内东西两侧 原是章京护军值班所在,位北方属水,所以也用黑瓦。 ⑦ 封建社会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这在建筑物的色彩上也要体现出来,按照规定,颜 色的等级自上到下依次为黄、绿、青、蓝、黑、灰,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北京城里的房子 的色彩要按照级别适用,例如,紫禁城用金、黄、赤色调,公卿大员家的屋顶用绿瓦,百姓 居住的民舍只能用黑、灰、白作为墙面及屋顶的色调。在北京城灰暗色调的映衬下,紫禁城 的红墙绿瓦得到极大程度的突现,气势恢弘,而强烈的颜色对比也成了“至上皇权”的最佳 展现。 (节选自《图说故宫六百年》2011 年 2 月 18 日) 1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分) 12、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在传统文化里,红色和黄色分别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4 分) 13、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从这句来看,作者在介绍红、黄含义的时候,采用 了什么逻辑顺序?(3 分) 14、第⑥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4 分) (二)顺便的爱,最好的爱 那段时间她生病住院,来看望她的人很多,亲戚,朋友,下属……她不得不打起精神, 一一应对
第5页 每一位来访者,嘘寒问暖,嘱咐她安心养病。她应对。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误了别人的 时间,她感觉抱歉。目光在来者中逡巡,她看到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垂着双手,有些羞涩地 站着。 她想起来,来医院那天,下车时,女孩正好从车旁经过。虽然女孩双手空空地来看她, 还是很温暖,轻轻掠过她的心 女孩是她赞助的一名贫困女生。那时候,她刚开了一家美容院,女孩的资料是从报纸上 看到的:父母在一场事故中去世,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一对一的赞助方式,是每年付出 1200元钱。她有些怜惜女孩,决定赞助她。可在给女孩送钱的过程中,她从班主任那里了 解到,女孩常常迟到。原来,女孩和奶奶住在郊区的一间地下室,离学校距离远不说,地下 室里阴暗潮湿。她想起了自己的另一套住房。房子很小,一室一厅,是当年和爱人刚来这个 城市时买的。后来,他们搬进海边的别墅,嫌出租麻烦,小房子就一直空着。她当即决定, 让女孩和她奶奶搬进这套小房子里。 年1200元钱的赞助费,对她来说不过一件衣服、一顿饭钱而已。让出房子,既方便了 女孩,房子又有人照顾,一举两得。可作为一名商人,她懂得,任何行为都可能蕴含商机 她与电视台的朋友一起策划,于是人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这样令人感动的一幕幕。 女孩在潮湿的地下室里,瑟瑟发抖;女孩和奶奶搬进新房子,欣喜无比;女孩接过她手 中的钱,流下感动的泪水;她和女孩母女一样促膝交谈… 节目录制得很成功。播放后,许多观众在电视机前流下眼泪。很长一段时间,美容院的 生意额直线上涨。爱心也能创造价值,她心里暗暗叫好 如今,她很想对女孩说点什么,比如,问问成绩,或者生活得怎样,可女孩被挤在一群 人后面,像一朵最不起眼的小花。她也就闭了嘴。朋友们走了,女孩也走了,自始至终都没 有说一句话 她没有想到,第二天清早,她刚起床,女孩像一只小猫,轻手轻脚地走来,手里拎着 只保温桶。她没有开口,女孩先笑了,说:“阿姨,喝口粥。”打开保温桶,一股清香溢出 来:白米,红豆,大枣,莲子……八宝粥袅袅冒着热气,她的肚子在那一刻咕咕叫起来。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送粥,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早上,爱人要照顾儿子,又要送儿 子去幼儿园,忙得不可开交。女孩的参与,直接帮他们家解决了一大难题。可她隐隐不安: 学生时间紧张,她耽误女孩太多时间了吧?女孩却安慰她:“阿姨,不碍事的,医院在家和 学校之间,我顺路。我也要吃早餐,给您送来,只是顺便而已……” 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来看望她的朋友越来越小,她不抱怨,只是心里滋生了越来越多 的寂寞。但是女孩,不离不弃,每天早上准时到来,拎着香喷喷的八宝粥。她问:“你奶奶 好吧?”女孩点点头。她问:“期中考试考完了?考得怎么样?”女孩脸上飞过一抹红晕, 说:“别的科还行,就是英语,不太理想。”她有些着急,说:“抓紧时间补补呀!”女孩 点点头,脸更红了。 她的身体恢复得挺好,那天她醒得早,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穿衣下床,信步走出来。 再过两天就要出院了,她想去女孩那里看看。路程不远,10分钟就到。抬手准备敲门,她 笑了,这是自己的房子,自己有钥匙。把钥匙插入锁眼,门开。女孩在餐桌前,见了她,“呀” 一声,赶紧站起来
第5页 每一位来访者,嘘寒问暖,嘱咐她安心养病。她应对。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误了别人的 时间,她感觉抱歉。目光在来者中逡巡,她看到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垂着双手,有些羞涩地 站着。 她想起来,来医院那天,下车时,女孩正好从车旁经过。虽然女孩双手空空地来看她, 还是很温暖,轻轻掠过她的心。 女孩是她赞助的一名贫困女生。那时候,她刚开了一家美容院,女孩的资料是从报纸上 看到的:父母在一场事故中去世,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一对一的赞助方式,是每年付出 1200 元钱。她有些怜惜女孩,决定赞助她。可在给女孩送钱的过程中,她从班主任那里了 解到,女孩常常迟到。原来,女孩和奶奶住在郊区的一间地下室,离学校距离远不说,地下 室里阴暗潮湿。她想起了自己的另一套住房。房子很小,一室一厅,是当年和爱人刚来这个 城市时买的。后来,他们搬进海边的别墅,嫌出租麻烦,小房子就一直空着。她当即决定, 让女孩和她奶奶搬进这套小房子里。 一年 1200 元钱的赞助费,对她来说不过一件衣服、一顿饭钱而已。让出房子,既方便了 女孩,房子又有人照顾,一举两得。可作为一名商人,她懂得,任何行为都可能蕴含商机。 她与电视台的朋友一起策划,于是人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这样令人感动的一幕幕。 女孩在潮湿的地下室里,瑟瑟发抖;女孩和奶奶搬进新房子,欣喜无比;女孩接过她手 中的钱,流下感动的泪水;她和女孩母女一样促膝交谈…… 节目录制得很成功。播放后,许多观众在电视机前流下眼泪。很长一段时间,美容院的 生意额直线上涨。爱心也能创造价值,她心里暗暗叫好。 如今,她很想对女孩说点什么,比如,问问成绩,或者生活得怎样,可女孩被挤在一群 人后面,像一朵最不起眼的小花。她也就闭了嘴。朋友们走了,女孩也走了,自始至终都没 有说一句话。 她没有想到,第二天清早,她刚起床,女孩像一只小猫,轻手轻脚地走来,手里拎着一 只保温桶。她没有开口,女孩先笑了,说:“阿姨,喝口粥。”打开保温桶,一股清香溢出 来:白米,红豆,大枣,莲子……八宝粥袅袅冒着热气,她的肚子在那一刻咕咕叫起来。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送粥,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早上,爱人要照顾儿子,又要送儿 子去幼儿园,忙得不可开交。女孩的参与,直接帮他们家解决了一大难题。可她隐隐不安: 学生时间紧张,她耽误女孩太多时间了吧?女孩却安慰她:“阿姨,不碍事的,医院在家和 学校之间,我顺路。我也要吃早餐,给您送来,只是顺便而已……” 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来看望她的朋友越来越小,她不抱怨,只是心里滋生了越来越多 的寂寞。但是女孩,不离不弃,每天早上准时到来,拎着香喷喷的八宝粥。她问:“你奶奶 好吧?”女孩点点头。她问:“期中考试考完了?考得怎么样?”女孩脸上飞过一抹红晕, 说:“别的科还行,就是英语,不太理想。”她有些着急,说:“抓紧时间补补呀!”女孩 点点头,脸更红了。 她的身体恢复得挺好,那天她醒得早,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穿衣下床,信步走出来。 再过两天就要出院了,她想去女孩那里看看。路程不远,10 分钟就到。抬手准备敲门,她 笑了,这是自己的房子,自己有钥匙。把钥匙插入锁眼,门开。女孩在餐桌前,见了她,“呀” 一声,赶紧站起来
第6页 走进来,四下环顾:屋子有些乱,被子在床上没有整理;小小的餐桌上,半个馒头 碟咸菜,旁边还摊开一本英语书。女孩在边吃边学。她问:“奶奶呢?”女孩说:“奶奶身 体不太好,被叔叔接回老家了。”她诧异地看着女孩,走进厨房。厨房里,砂锅在火上“咕 咕”响着,打开盖子,她一眼看出来,半砂锅的八宝粥,不多半口,正是每天送给她的数量。 种说不清的滋味在心里溢开。转过身,看看这个14岁大的女孩,想起女孩的话:阿姨 我只是顺便而已。她的眼睛慢慢湿润了。曾经,她把最“随便”的事,做的最不“随便” 而女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最不“随便”的责任,“顺便”承担下来,却让她心安理得地 享受着。 惭愧在心里席卷而来。拥住单薄的女孩,仿佛有丝丝春雨,轻轻涤荡她的心。 15、题目“顺便的爱最好的爱”含义是什么?以“顺便的爱,最好的爱”为题,有什么作用?(4 分) 16、请概括选文第4-6段的内容,这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女孩像一只小猫,轻手轻脚地走来,手里拎着一只保温桶 (2)拥住单薄的女孩,仿佛有丝丝春雨,轻轻涤荡她的心 18、请分析选文划线语句中女孩两次脸红的原因。(2分) 19、请对文中女孩这一人物形象做赏析。(4分) 20、请结合自身实际,说说阅读了本文后的感悟。(4分)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5分) 21、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2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 则材料?为什么?(2分)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 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岁的刘乐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 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 获救 (3)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 起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 在做起》,灵机一动,说: ”(2分) 五、作文(50分) 22、题目:开启幸福的钥匙 写作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2).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6页 走进来,四下环顾:屋子有些乱,被子在床上没有整理;小小的餐桌上,半个馒头,一 碟咸菜,旁边还摊开一本英语书。女孩在边吃边学。她问:“奶奶呢?”女孩说:“奶奶身 体不太好,被叔叔接回老家了。”她诧异地看着女孩,走进厨房。厨房里,砂锅在火上“咕 咕”响着,打开盖子,她一眼看出来,半砂锅的八宝粥,不多半口,正是每天送给她的数量。 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在心里溢开。转过身,看看这个 14 岁大的女孩,想起女孩的话:阿姨, 我只是顺便而已。她的眼睛慢慢湿润了。曾经,她把最“随便”的事,做的最不“随便”; 而女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最不“随便”的责任,“顺便”承担下来,却让她心安理得地 享受着。 惭愧在心里席卷而来。拥住单薄的女孩,仿佛有丝丝春雨,轻轻涤荡她的心。 15、题目“顺便的爱,最好的爱”含义是什么?以“顺便的爱,最好的爱”为题,有什么作用? (4 分) 16、请概括选文第 4——6 段的内容,这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17、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分) ⑴女孩像一只小猫,轻手轻脚地走来,手里拎着一只保温桶。 ⑵拥住单薄的女孩,仿佛有丝丝春雨,轻轻涤荡她的心。 18、请分析选文划线语句中女孩两次脸红的原因。(2 分) 19、请对文中女孩这一人物形象做赏析。(4 分) 20、请结合自身实际,说说阅读了本文后的感悟。(4 分)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5 分) 21、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2 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 则材料?为什么?(2 分)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 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 岁的刘乐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 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 70 多个小时后,她终于 获救。 (3)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一 起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 在做起》,灵机一动,说:“ 。 ”(2 分) 五、作文(50 分) 22、题目:开启幸福的钥匙 写作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2).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7页 (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语文知识积累(共12分) 1、B2、C3、B4、D5、B6、D 二、文言诗文阅读(共15分) 7、(1)沉舟侧畔千帆过(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君死(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1)“狂”字是这首词的词眼,贯穿全篇。它集中体现了词人的外在形象,高度概括了词 人的内在感情。(2)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了作者期盼重获朝廷重用的(愿 望)。 9、①(1)偏爱(2)受蒙蔽 ②能够在集市上、街巷间议论时事,令寡人(古时君主自称)听见的,可以获得下等赏赐。 ③①说话要注意对象。②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 10、①(1)以……为忧,感到担忧(2)详细,详尽 ②曾经纵马驰骋敌阵当中,骁勇善战,来往如飞一般 ③力大无比,本领高强;智勇双全,战功卓著。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11、(2分)说明故宫为什么是红色和黄色的 12、(4分)红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表示喜庆的正色,寓意着庄严、幸福、吉祥。黄色源于 华夏民族对文明起源的追述,是皇权的象征 13、(3分)承上启下。由总到分,由主到次。 14、(4分)举例子。例举事例说明紫禁城除了黄两色屋顶之外,还有绿瓦、黑瓦等其他颜 色的房屋,只是这样的房屋较少,从而衬托紫禁城的主建筑色调是黄色 15、奉献爱心非常纯洁,没有任何附加成分。(2分)以此来点明了中心。(2分) 16、4-6段回忆她资助小女孩以及她自己获得经济利益的经过。交代了小女孩的家境以及她 两手空空的原因:交代了她与小女孩的关系以及她来探视她的原因:为下文写小女孩为她熬 粥、送粥做铺垫。(4分) 17、(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女孩进来时轻手轻脚的样子,说明小 女孩怕打扰她休息,表现出小女孩对她真诚的关心。(2分)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她深感愧疚,小女孩的行为深深震撼了她, 使她的灵魂得到净化。(2分) 18、小女孩第一次脸红是因为自己英语成绩不是太理想;第二次脸红是因为她要给阿姨熬 粥补习英语的时间没有保障,但又不想撒谎。(2分) 19、知恩图报有纯洁的爱心善解人意不怕吃苦学习刻苦(4分) 20、做人应该知恩图报。如文章中的小女孩,她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为了资助过她的阿姨能 早日康复,她宁可自己吃馒头咸菜也要给予阿姨熬送八宝粥,即使熬粥会耽误她补习功课的 时间,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着。她的帮助虽然微不足道,但却体现了知恩图报的精神。我们 应该向她学习。我的家境也不好,同学们经常接济我。我学习成绩比较好,每当同学们向我 询问问题时,我总是有求必应,即使耽误了自己做功课也在所不辞。我觉得做人就应该这样。 (4分) 四、综合性学习(5分)
第7页 (3).书写工整,不少于 600 字。 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 12 分) 1、B 2、C 3、B 4、D 5、B 6、D 二、文言诗文阅读(共 15 分) 7、(1)沉舟侧畔千帆过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君死(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1)“狂”字是这首词的词眼,贯穿全篇。它集中体现了词人的外在形象,高度概括了词 人的内在感情。(2)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了作者期盼重获朝廷重用的(愿 望)。 9、①(1)偏爱 (2)受蒙蔽 ②能够在集市上、街巷间议论时事,令寡人(古时君主自称)听见的,可以获得下等赏赐。 ③①说话要注意对象。②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 10、①(1)以……为忧,感到担忧 (2)详细,详尽 ②曾经纵马驰骋敌阵当中,骁勇善战,来往如飞一般。 ③力大无比,本领高强;智勇双全,战功卓著。 三、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11、(2 分)说明故宫为什么是红色和黄色的。 12、(4 分)红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表示喜庆的正色,寓意着庄严、幸福、吉祥。黄色源于 华夏民族对文明起源的追述,是皇权的象征。 13、(3 分)承上启下。由总到分,由主到次。 14、(4 分)举例子。例举事例说明紫禁城除了黄两色屋顶之外,还有绿瓦、黑瓦等其他颜 色的房屋,只是这样的房屋较少,从而衬托紫禁城的主建筑色调是黄色。 15、奉献爱心非常纯洁,没有任何附加成分。(2 分)以此来点明了中心。(2 分) 16、4-6 段回忆她资助小女孩以及她自己获得经济利益的经过。交代了小女孩的家境以及她 两手空空的原因;交代了她与小女孩的关系以及她来探视她的原因;为下文写小女孩为她熬 粥、送粥做铺垫。(4 分) 17、(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女孩进来时轻手轻脚的样子,说明小 女孩怕打扰她休息,表现出小女孩对她真诚的关心。(2 分)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她深感愧疚,小女孩的行为深深震撼了她, 使她的灵魂得到净化。(2 分) 18、小女孩第一次脸红是因为自己英语成绩不是太理想;第二次脸红是因为她要给阿姨熬 粥补习英语的时间没有保障,但又不想撒谎。(2 分) 19、知恩图报 有纯洁的爱心 善解人意 不怕吃苦 学习刻苦(4 分) 20、做人应该知恩图报。如文章中的小女孩,她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为了资助过她的阿姨能 早日康复,她宁可自己吃馒头咸菜也要给予阿姨熬送八宝粥,即使熬粥会耽误她补习功课的 时间,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着。她的帮助虽然微不足道,但却体现了知恩图报的精神。我们 应该向她学习。我的家境也不好,同学们经常接济我。我学习成绩比较好,每当同学们向我 询问问题时,我总是有求必应,即使耽误了自己做功课也在所不辞。我觉得做人就应该这样。 (4 分) 四、综合性学习(5 分)
第8页 21、(1)B(2)略(3)略 五、作文(共50分) 略 更多精彩资料请关注教育城中考网:htp/hww2 edu. cn/zhaokao/zk
第8页 21、(1)B (2)略 (3)略 五、作文(共 50 分) 22、略 更多精彩资料请关注教育城中考网:http://www.12edu.cn/zhaokao/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