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01210 、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雕镂(lou) 徜徉( chang) 昏昧(mei) B.浩淼(miao 嘈杂(cao) 栖息(q) C.裨益(bi) 诧异(cha) 沉淀(ding) D.铭刻(ming)倘若(ruo) 锃亮(zeng)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大家不出交通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B.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海世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C.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国庆黄金周,慕名而来的游客把瘦西湖挤得人山人海。 B.金秋九月,参加运河行活动的100多名海内外嘉宾在扬州古运河边徒步行走,古运河 的美丽让他们流连忘返 C.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 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D.最近,中日的钓鱼岛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网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日本或钓鱼岛的评论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走进云台山,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二,_ 身在山中,白云从 身边飘过,犹如身在仙境之中 ①峰峦起伏跌宕②天空蔚蓝辽远③溪水清澈如镜④山谷一片清幽 A.④③①②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为你打开一扇门》以“初识大门-打开大门--议论大门”的行文思路展开,逐 层深入,使青少年读者渐入佳境。 B.《母亲》和《纸船》这两首诗都是以母爱为主题,但前者表现母爱的伟大、无私,后 者则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C.《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D.《幼时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 的朴素情感。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在 chuang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扬州市民怀着建设美好家园的 chong憬,齐 心xie力,众志成城,使古城扬州更加秀美、文明,焕发出xuin丽的青春 7.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1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2.10 一、积累运用(3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 )(2 分) A.雕镂.(lóu) 徜徉..(cháng) 昏昧.(mèi) B.浩淼.(miǎo) 嘈.杂(cāo) 栖.息(qī) C.裨.益(bì) 诧.异(chà) 沉淀.(dìng) D.铭.刻(míng) 倘若.(ruò) 锃.亮(zèng)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为了防止大家不出交通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B.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海世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C.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国庆黄金周,慕名而来的游客把瘦西湖挤得人山人海 ....。 B.金秋九月,参加运河行活动的 100 多名海内外嘉宾在扬州古运河边徒步行走,古运河 的美丽让他们流连忘返 ....。 C.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 ....之时,一位管理 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D.最近,中日的钓鱼岛问题闹得沸沸扬扬 ....,网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日本或钓鱼岛的评论。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 ...的一组是( )(3 分) 走进云台山,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 , , , 。身在山中,白云从 身边飘过,犹如身在仙境之中。 ①峰峦起伏跌宕 ②天空蔚蓝辽远 ③溪水清澈如镜 ④山谷一片清幽 A.④③①②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3 分) A.《为你打开一扇门》以“初识大门-----打开大门 ----议论大门”的行文思路展开,逐 层深入,使青少年读者渐入佳境。 B.《母亲》和《纸船》这两首诗都是以母爱为主题,但前者表现母爱的伟大、无私,后 者则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C.《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D. 《幼时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 的朴素情感。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 分) 在 chuàng 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扬州市民怀着建设美好家园的 chōng 憬,齐 心 xié力,众志成城,使古城扬州更加秀美、文明,焕发出 xuàn 丽的青春。 7.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2)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3)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冰心《成功的花》) (4)乐观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也会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来激励自己。(用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填写。) (5)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6)及反,市罢 。(《郑人买履》) (7)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 8.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微笑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2分) 例句:书籍像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微笑 微笑 9.综合实践活动。(5分) 在学校“小小文学手抄报”评比活动中,你的小报报名是什么?请写出你最满意的两个 栏目名。如果你获奖了,请写出你成功的经验:如果因没有能获奖而遗憾,请你说说失误的 原因 报名 栏目名 成功的经验(或遗憾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3分) 11.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19分) 【甲】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 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④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⑤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⑥地不有!”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④并:连同:⑤以:用来⑥何:哪里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遽契其舟 (2)不亦惑乎( (3)从其所契者( (4)席上啖菱 13.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其人自护其短 2
2 (2)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3)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 。(冰心《成功的花》) (4)乐观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也会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 来激励自己。(用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填写。) (5)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6)及反,市罢, 。(《郑人买履》) (7)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 , 。 8.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微笑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2 分) 例句:书籍像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微笑 , 。 微笑 , 。 9. 综合实践活动。(5 分) 在学校“小小文学手抄报”评比活动中,你的小报报名是什么?请写出你最满意的两个 栏目名。如果你获奖了,请写出你成功的经验;如果因没有能获奖而遗憾,请你说说失误的 原因。 报名: ; 栏目名: 、 。 成功的经验(或遗憾的理由) 。 二、阅读理解(56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 题。(5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3 分) 11. 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9 分) 【甲】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 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④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⑤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⑥地不有!”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仕:做官; 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④并:连同 ; ⑤以:用来 ⑥何:哪里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1)遽.契其舟( ) (2)不亦惑.乎( ) (3)从其所契.者 ( ) (4)席上啖.菱( ) 13.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 分)( )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其.人自护其短
C、置之其坐 D、其人自护其短 14.翻译句子:(6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③北土亦有此物否? 15.我们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分别获得什么启示?(3+3分) (三)精读课内《往事依依》的节选文字完成1620题。(13分) ①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 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竞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②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 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 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杏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 斗婵娟”:“梅雪争舂未肖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昑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 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 “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 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16.第①节概述 引出对 的美好回忆。运用 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2+1+1分) 17.第②节前两句用优美的语句赞颂 饱含着作者 的激 情。(4分) 18.“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引用时省略了一些词,请补充完整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19.回忆所学过的诗歌,写出带有“鸟”字的诗句,不少于两句。(2分) 20.《千家诗》“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作者引用的诗句中,写夏日的有 四)阅读下文,完成2-25题.(18分)2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 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 査,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
3 C、置之其.坐 D、其人自护其.短 14.翻译句子:(6 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北土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分别获得什么启示?(3+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精读课内《往事依依》的节选文字,完成 16—20 题。(13 分) ①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 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②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 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 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杏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 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肖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 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 “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 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16.第①节概述_ ,引出对___ __的美好回忆。运用 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2+1+1 分) 17.第②节前两句用优美的语句赞颂__________ ____,饱含着作者______________的激 情。(4 分) 18.“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引用时省略了一些词,请补充完整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9.回忆所学过的诗歌,写出带有“鸟”字的诗句,不少于两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千家诗》“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作者引用的诗句中,写夏日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18 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 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 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
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 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 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 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 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 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 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 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 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 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一一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 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 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 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 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 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 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因这样或那样而身体残缺的人。肢体健全者如何对待这些 残疾的同胞,是这个社会文明的标志。爱他们、帮助他们吧,或许有一天我们自己或者我们 的亲友也会得到同样的关爱和帮助。 ⑦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21.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3分) 22.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 备”又是什么?(6分) 23.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几?(3分) 24.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3分) 25.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3分) 三、作文(60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 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 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向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 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2)不少于600字。 (3)书写工整规范
4 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 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 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 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 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 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 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 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 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 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 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 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 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 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 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 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因这样或那样而身体残缺的人。肢体健全者如何对待这些 残疾的同胞,是这个社会文明的标志。爱他们、帮助他们吧,或许有一天我们自己或者我们 的亲友也会得到同样的关爱和帮助。 ⑦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21.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3 分) 22.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 备”又是什么? (6 分) 23.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3 分) 24.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3 分) 25.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3 分) 三、作文(60 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 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 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向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 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2)不少于 600 字。 (3) 书写工整规范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题纸2012-10-6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选择题(13分,1-2题每题2分,35题每题3分) 题号1 3 4 5 选项 非选择题 7.(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4) (7) (6分) (1分) (2分) (2分) (3分) 12.(4分)(1)( (2) (3)( (4)( 13( )(3分) 14.(6分)(1)
5 七年级语文 第一次月考 试 题 答题纸 2012 - 1 0 - 6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选择题 (13 分,1-2 题每题 2 分,3-5 题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选项 二、非选择题 6.(4 分) 7.(10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 (2) (3) , (4) , (5) (6) (7) , 8.(4 分) , , 9.(6 分) (1) (1 分) (2) (2 分) (2 分) 10. (3 分) 11. (2 分) 12.(4 分) (1) ( ) (2) ( ) (3) ( ) (4) ( ) 13( )(3 分) 14.(6 分)(1)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 … … … … 密 … … … … 封 … … … … 线 … … … … 內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卷……………
(2) (3) 15.(3+3分) 16.(2+1+1分) 17.(2+2分) 18.(2分 20 21.(3分) 2.(3分) 23.(3分) (3分)
6 (2) (3) 15.(3+3 分) 16.(2+1+1 分) 、 、 17.(2+2 分) 、 18.(2 分) , 19. 20. 21. (3 分) 22. (3 分) 23. (3 分) 24. (3 分) 25. (3 分)
三、作文(60分)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规范
7 三、作文(60 分)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2)不少于 600 字。(3) 书写工整规范。 400
8 600 800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2012-10-6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选择题(14分,13题每题2分,45题每题3分,11题2分 题号 选项 B 、非选择题 (4分 创憧协绚 7.(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_折戟沉沙铁未销_(2)_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3)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4)_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自发唱黄鸡(5)_梅须逊雪三分白 (6)遂不得履—(7 8.(2分)没有标准答案,意对即可 微笑像一条绳子,能拉近人们的距离 微笑像一束温暖的阳光,能化解别人脸上的冰霜。 9.(5分) (1)示例:笔底心源(1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书海拾贝(摘抄美文)、心天月夜(介绍冰心的资料或繁星春水读后感) 名人泉(介绍一些有名的作家)、花香馥郁(读后感)、采蜜园(名人名言或积 累) 言之有理即可_(2分) 10.“生”“入”拟人手法,描写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 经闯入江南,富有情趣。(3分) 或运用对偶,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11.思念家乡2分) 12.(4分)(1)(立刻,匆忙) (2)(迷惑,糊涂)
9 七年级语文 第一次月考 试 题 答 案 2012 - 1 0 - 6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选择题 (14 分,1-3 题每题 2 分,4-5 题每题 3 分,11 题 2 分) 题号 1 2 3 4 5 选项 D B C B C 二、非选择题 6.(4 分) 创 憧 协 绚 7.(10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 折戟沉沙铁未销 (2)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3)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4) 门前流水尚能西 , 休将白发唱黄鸡(5) 梅须逊雪三分白 (6) 遂不得履 (7) , 8.(2 分)没有标准答案,意对即可 微笑像一条绳子,能拉近人们的距离 , 微笑像一束温暖的阳光,能化解别人脸上的冰霜 。 9.(5 分) (1)示例:笔底心源(1 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书海拾贝(摘抄美文) 、心天月夜 (介绍冰心的资料或繁星春水读后感) 、 名人泉 (介绍一些有名的作家) 、花香馥郁 (读后感) 、采蜜园 (名人名言或积 累) 言之有理即可 (2 分) 10.“生”“入”拟人手法,描写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 经闯入江南,富有情趣。(3 分) 或运用对偶,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11. 思念家乡 2 分) 12.(4 分) (1) (立刻,匆忙) (2) ( 迷惑,糊涂 )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 … … … … 密 … … … … 封 … … … … 线 … … … … 內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卷……………
(3)(雕刻) (4)(吃) 13(B)(3分) 14.(6分)(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船已经向前行驶了,但是剑却没有行走 3.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15.(3+3分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16.(2+1+1分)读书给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第一句),千家诗,比喻 17.(2+2分)赞颂祖国或家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意对即可) 18.(2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9.带有鸟字即可(2分) 20.“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2分) 21.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 原因和意图)(3分) 22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给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 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 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 走盲道。(3分) 23.父女俩通过方老师表演走盲道,才知道了方老师为了不让女儿失明所做的决定和准备 他们被这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所以流下了眼泪。(3分) 24.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 切地体会盲人(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3分) 25.母爱,对盲人的爱,对所有残疾人的爱。(1+1+1分)
10 (3) ( 雕刻) (4) (吃) 13( B )(3 分) 14.(6 分)(1)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船已经向前行驶了,但是剑却没有行走。 3.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15.(3+3 分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16.(2+1+1 分)读书给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第一句),千家诗,比喻 17.(2+2 分)赞颂祖国或家乡的自然美,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意对即可) 18.(2 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9. 带有鸟字即可(2 分) 20.“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 (2 分) 21.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 原因和意图) (3 分) 22.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给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 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 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 走盲道。(3 分) 23.父女俩通过方老师表演走盲道,才知道了方老师为了不让女儿失明所做的决定和准备。 他们被这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所以流下了眼泪。(3 分) 24.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 切地体会盲人(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3 分) 25.母爱,对盲人的爱,对所有残疾人的爱。(1+1+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