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职统考语文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惬(qi)意寒暄(xun)停滞(zhi)皮开肉绽(zhn) B、菁(qing)华蹒(pn)跚纤(qin)维藏污纳垢(gou) C、琐屑(xie)婆娑(suo)停泊(b)喟(kui)然长叹 D、折(zhe)腾桎梏(gu)陡(du)峭自怨自艾(y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邂逅奚落别出新裁苦思冥想 B、惦记简练错综复杂发号施令 C、花蕊酝酿眼急手快偃旗息鼓 D、打烊契约出神入化老态龙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②硚口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极其重视,当即成立专案组 立案 ③尊敬、 、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体味侦查爱戴B、体验侦察爱戴 C、体验侦察爱护D、体味侦查爱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尽管你怎样百般解释,也推脱不了你造成这次事故的责任。 B、这篇文章的寓意很深,要仔细琢磨思考,否则粗心大意,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C、商家固然要开拓经营领域,但镶金火车票、地铁票是否值得提倡呢? D、我不知道你这样做毕竞有些什么好处呢?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被誉为“最牛髙考满分作文”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令人叹为观止 B、200年来,唐人街一直保持着典型中华传统文化和华人社区的习俗特点,鳞次栉 比的商铺、住屋前都供奉着福、禄、寿三位官人像。 C、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他的作品一下子流行起来,电视里,新版《四世 同堂》刚播完,紧接着《龙须沟》又粉墨登场。 D、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少 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做贡献 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变革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90”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潇洒”和“任性
湖北中职统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惬(qiè)意 寒暄(xuān) 停滞(zhì) 皮开肉绽(zhàn) B、菁(qīng)华 蹒(pán)跚 纤(qiān)维 藏污纳垢(gòu) C、琐屑 (xiè) 婆娑(suō) 停泊(bó) 喟(kuì)然长叹 D、折(zhē)腾 桎梏(gù) 陡(dǒu)峭 自怨自艾(y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邂逅 奚落 别出新裁 苦思冥想 B、惦记 简练 错综复杂 发号施令 C、花蕊 酝酿 眼急手快 偃旗息鼓 D、打烊 契约 出神入化 老态龙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②硚口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极其重视,当即成立专案组 立案 。 ③尊敬、 、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体味 侦查 爱戴 B、体验 侦察 爱戴 C、体验 侦察 爱护 D、体味 侦查 爱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尽管..你怎样百般解释,也推脱不了你造成这次事故的责任。 B、这篇文章的寓意很深,要仔细琢磨思考,否则..粗心大意,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C、商家固然..要开拓经营领域,但镶金火车票、地铁票是否值得提倡呢? D、我不知道你这样做毕竟..有些什么好处呢?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被誉为“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令人叹为观止 ....。 B、200 年来,唐人街一直保持着典型中华传统文化和华人社区的习俗特点,鳞次栉 ... 比.的商铺、住屋前都供奉着福、禄、寿三位官人像。 C、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 110 周年,他的作品一下子流行起来,电视里,新版《四世 同堂》刚播完,紧接着《龙须沟》又粉墨登场 ....。 D、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 ....,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少 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做贡献。 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变革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90”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潇洒”和“任性
他们同样承担着来自现实和理想的双重压力。 B、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C、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做一项长期任务常 抓不懈。 D、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近40%以 上,比所有粮食都高。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大家赶快做好准备,”张老师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说:“接力赛马上就要开始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 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 C、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8、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汨。 C、面对狂风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初见子房洞并不显眼。它坐北朝南,为一圆形的洞 ①左侧则为“蒙古松年敬书道人丁定兹敬立” ②罢官后寓居济南,以书画自娱 ③洞口为一拱形石门,约一人高 ④嵌额碑右侧写着“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己日重修” ⑤松年(1837年—-1906年),清代蒙古人,曾在山东昌邑等地任知县 ⑥拱门上有一嵌额碑,刻有“汉留侯子房隐仙洞”8个大字 A、③⑥④①⑤②B、⑤①⑥②③④C、③⑥⑤①②④D、⑤①④②③⑥ 10、下列各项中作品、体裁及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山那边人家》一小说一周立波《最后一片叶子》一小说一欧·享利 B、《项链》一小说一莫泊桑 《促织》一小说一蒲松龄 C、《窦娥冤》一戏剧一王实甫 《荷塘月色》一散文一朱自清 D、《琵琶行》一诗歌一白居易 《门槛》一散文诗一屠格涅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他们同样承担着来自现实和理想的双重压力。 B、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C、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做一项长期任务常 抓不懈。 D、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近 40﹪以 上,比所有粮食都高。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大家赶快做好准备,”张老师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说:“接力赛马上就要开始 了。”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 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 C、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8、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狂风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初 见 子 房 洞 并 不 显 眼 。 它 坐 北 朝 南 , 为 一 圆 形 的 洞 室, 。 ① 左侧则为“蒙古松年敬书道人丁定兹敬立” ② 罢官后寓居济南,以书画自娱 ③ 洞口为一拱形石门,约一人高 ④ 嵌额碑右侧写着“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己日重修” ⑤ 松年(1837 年——1906 年),清代蒙古人,曾在山东昌邑等地任知县 ⑥ 拱门上有一嵌额碑,刻有“汉留侯子房隐仙洞”8 个大字 A、③⑥④①⑤② B、⑤①⑥②③④ C、③⑥⑤①②④ D、⑤①④②③⑥ 10、下列各项中作品、体裁及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那边人家》—小说—周立波 《最后一片叶子》—小说—欧•亨利 B、《项链》—小说—莫泊桑 《促织》—小说—蒲松龄 C、《窦娥冤》—戏剧—王实甫 《荷塘月色》—散文—朱自清 D、《琵琶行》—诗歌—白居易 《门槛》—散文诗—屠格涅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赈灾(节选) 钱泳 (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 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cuan)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 官发常平仓谷。平粜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 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 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d)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以此, 定图赈之法。至今岁三月,计捐钱十有二晚四千余缗(min)矣。而殷富之家,好 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 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ll、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地势视无锡为髙,被灾尤剧被:遭受,受到B、然无升斗之资者资:钱财 C、平粜于民,便矣粜:买进粮食D、但能惠次贫次:次一等,比较 1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A、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 B、作《师说》以贻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不能惠极贫”中的“贫”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4、下面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因地势较高受灾最严重。邑侯齐彦槐听说后就制定 了安排赈灾的办法。 B、为了赈济灾民,官府评价出售粮食,殷富人家也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评价出售, 惠及了那些较为贫穷的人家。 C、对于那些非常贫穷的灾民,官府为他们募捐,殷富人家则在城里、乡里设粥厂来 赈济他们。 D、本文通过赈济灾民的事,表现了钱泳能关心百姓疾苦,全面、深刻地考虑民生问 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民心的淳朴、民风的淳厚。 综合题 15、翻译上面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16、默写。(4分) (1)、襄阳好风日
赈 灾(节选) 钱泳 (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 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cuān )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 官发常平仓谷。平粜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 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 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dí )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以此, 定图赈之法。至今岁三月,计捐钱十有二晚四千余缗(mín )矣。而殷富之家,好 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 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 被:遭受,受到 B、然无升斗之资.者 资:钱财 C、平粜.于民,便矣 粜:买进粮食 D、但能惠次.贫 次:次一等,比较 1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 A、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 B、作《师说》以.贻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不能惠极贫”中的“贫”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4、下面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因地势较高受灾最严重。邑侯齐彦槐听说后就制定 了安排赈灾的办法。 B、为了赈济灾民,官府评价出售粮食,殷富人家也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评价出售, 惠及了那些较为贫穷的人家。 C、对于那些非常贫穷的灾民,官府为他们募捐,殷富人家则在城里、乡里设粥厂来 赈济他们。 D、本文通过赈济灾民的事,表现了钱泳能关心百姓疾苦,全面、深刻地考虑民生问 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民心的淳朴、民风的淳厚。 二、综合题 15、翻译上面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3 分) 16、默写。(4 分) (1)、襄阳好风日
(2)、携来百侣曾游, (3)、我劝天公重抖擞 (4)、明月松间照, 17、将下面三句话组成一个单句为“3G”下一个定义。(4分) ①3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②这种通信系统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 信结合。③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18、请以“青少年”为对象,以“生命的活力”为重点,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话。 (4分) 19、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 10月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央行、英国英格兰银行以及加拿大、瑞 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 率。据几大央行当天发表的联合声明说,近来金融危机加重了经济下行风险,缓解 全球金融局势需要采取降息措施。因此,西方主要经济体央行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进 行了持续和密切的磋商并决定采取联合行动以应对危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20、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 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 21、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 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
(2)、携来百侣曾游, (3)、我劝天公重抖擞, (4)、明月松间照, 17、将下面三句话组成一个单句为“3G”下一个定义。(4 分) ①3G 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②这种通信系统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 信结合。③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18、请以“青少年”为对象,以“生命的活力”为重点,写一段不少于 50 字的话。 (4 分) 19、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 分) 10 月 8 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央行、英国英格兰银行以及加拿大、瑞 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 0.5 个百分点,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 率。据几大央行当天发表的联合声明说,近来金融危机加重了经济下行风险,缓解 全球金融局势需要采取降息措施。因此,西方主要经济体央行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进 行了持续和密切的磋商并决定采取联合行动以应对危机。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20、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 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 分) 21、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 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4题 英国剑桥大学的査尔斯·古达特说,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 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 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 使他们面监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 此,査尔斯认为,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 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因环境的不同,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人类是分别 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另一种认为,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然后迁徙到世界各 地。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 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人类生活在热带时,毛皮不利流汗散热,这就需要大面 积光滑无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 的 22、对第二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 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 23、查尔斯·古达特认为:人类的祖先是“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不能作他这看法 的依据的一项是() A、人类祖先在两次冰河期间北迁。 B、人类祖先北迁后褪毛。 C、两性喜好的选择也导致了人类祖先的褪毛。D、人类再度南迁后肤色发生了变化。 2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査尔斯·古达特认为,人类出现不同肤色,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 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査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人类 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査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5-27题 春之怀谷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 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 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舂泥—一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 22——24 题。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 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 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 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 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 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 使他们面监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 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 此, 查尔斯认为, 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 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 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 因环境的不同, 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 人类是分别 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 另一种认为,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然后迁徙到世界各 地。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 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 人类生活在热带时, 毛皮不利流汗散热, 这就需要大面 积光滑无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 200 万年前, 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 的。 22、对第二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 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 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 23、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的祖先是“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不能作他这看法 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人类祖先在两次冰河期间北迁。 B、人类祖先北迁后褪毛。 C、两性喜好的选择也导致了人类祖先的褪毛。D、人类再度南迁后肤色发生了变化。 2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出现不同肤色, 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 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人类 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5—27 题。 春 之 怀 谷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 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 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
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昑岀一则则白茫茫、 虚漂漂、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 春天就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让人心平气和。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 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 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 住了—一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 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 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 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 决定在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 度,有的负责用双翼丈量天的髙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 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 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 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25、第①段中主要运用了那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6、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4分) 27、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本文第三自然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明了自己对春天的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 B、“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这句话如一条丝线将其他珠玉一样的文字巧妙的串联起 来,使这篇文章达到了条理清晰,读来一目了然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 凝”的特色
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 虚漂漂、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 春天就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让人心平气和。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 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 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 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 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 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 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 决定在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 度,有的负责用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 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 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 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25、第①段中主要运用了那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26、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4 分) 27、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A、本文第三自然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明了自己对春天的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 B、“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这句话如一条丝线将其他珠玉一样的文字巧妙的串联起 来,使这篇文章达到了条理清晰,读来一目了然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 凝”的特色
C、本文通过对自然春景的想象、怀念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烟囱如林的都市生活的 某种厌倦。 D、本文作者把自然界中难以言表的春的意象,都比拟成可感知的人的形象和人的姿 态,给读者以形象逼真的感受。 三、作文(60分) 28、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行走。回首一路走来的历程,总有些人、事、物一直伴随。 那或是亲人的关爱、或是师友的支持、或是知识的引领、或是美丽的憧憬、或是挫 折的磨砺……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选择题 BBACC ACCAC CBCA ACA C 15、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 16、留醉与山翁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拘一格降人材 17、3G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 流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19、联合降息对应危机 20、“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 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1、自强不息。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 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出力。(怨恨之情。诗中提到“思归客”“腐儒”“牛云”“落 日”等,特别是结尾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 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方的怨愤之情。)(两个见解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5、拟人、比喻。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春景描摹得生动形象,美不胜收, 体现出作者对美好春景的渴盼 26、春的娇柔、春的敏感、春的无处不在、春的浑沌无涯、春的顽强。 翻译:清朝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地势较髙,受到的旱灾尤其严重。邑 侯齐彦槐曾经有事去乡下,看见几千里大地空无所有,民间没有粮食用来做饭,锅 下面没有薪柴,没有水可取用,为此感到悲痛担忧。官府像平日一样发放粮食。平 价卖给百姓,比较方便。然而,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不可能因为一点粮食来到 城里。所以官府平价出售粮食,仅仅能够惠及住在近处的百姓,不能惠及住在远处 的百姓。殷富人家,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平价出售,那么远近都方便了。然而没有
C、本文通过对自然春景的想象、怀念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烟囱如林的都市生活的 某种厌倦。 D、本文作者把自然界中难以言表的春的意象,都比拟成可感知的人的形象和人的姿 态,给读者以形象逼真的感受。 三、作文(60 分) 28、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行走。回首一路走来的历程,总有些人、事、物一直伴随。 那或是亲人的关爱、或是师友的支持、或是知识的引领、或是美丽的憧憬、或是挫 折的磨砺……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选择题 BBACC ACCAC CBCA ACA C 15、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 16、留醉与山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不拘一格降人材 17、3G 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 流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18、略 19、联合 降息 对应 危机 20、“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 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1、自强不息。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 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出力。(怨恨之情。诗中提到“思归客”“腐儒”“牛云”“落 日”等,特别是结尾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 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方的怨愤之情。)(两个见解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5、拟人、比喻。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春景描摹得生动形象,美不胜收, 体现出作者对美好春景的渴盼。 26、春的娇柔、春的敏感、春的无处不在、春的浑沌无涯、春的顽强。 翻译:清朝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地势较高,受到的旱灾尤其严重。邑 侯齐彦槐曾经有事去乡下,看见几千里大地空无所有,民间没有粮食用来做饭,锅 下面没有薪柴,没有水可取用,为此感到悲痛担忧。官府像平日一样发放粮食。平 价卖给百姓,比较方便。然而,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不可能因为一点粮食来到 城里。所以官府平价出售粮食,仅仅能够惠及住在近处的百姓,不能惠及住在远处 的百姓。殷富人家,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平价出售,那么远近都方便了。然而没有
定钱财的人,不能买进粮食。所以有人平价出售粮食,仅仅只能惠及比较贫穷的 人,不能惠及非常贫穷的人。因为这,齐彦槐制定了安排赈灾的办法。到了今年 月,共计捐钱十二万四千多缗了。然而殷富人家,喜欢做善事,又在受灾的期间用 粥来赈济,城里乡下设粥厂十多处,共计所捐的又不少于几万千缗,饥民靠此活命 的人不计其数。哎呀,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
一定钱财的人,不能买进粮食。所以有人平价出售粮食,仅仅只能惠及比较贫穷的 人,不能惠及非常贫穷的人。因为这,齐彦槐制定了安排赈灾的办法。到了今年三 月,共计捐钱十二万四千多缗了。然而殷富人家,喜欢做善事,又在受灾的期间用 粥来赈济,城里乡下设粥厂十多处,共计所捐的又不少于几万千缗,饥民靠此活命 的人不计其数。哎呀,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