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30,文件大小:88KB,团购合买
一、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 (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 1917年迁至北京)在上海创刊 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挑战、进击的主要 阵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 (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 1917年迁至北京)在上海创刊 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挑战、进击的主要 阵地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 (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 1917年迁至北京)在上海创刊 ◼ 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挑战、进击的主要 阵地

陈独秀(18801942) 皖怀宁人,出身“书香门弟”, 十七岁参加县考中秀才,但厌 恶旧八股,醉心于新学问而东 渡日本留学。 1902年入留日学生团体“青年 会”,1903年回上海与章士钊 等人办《国民日报》

陈独秀(1880——1942) ◼ 皖怀宁人,出身“书香门弟”, 十七岁参加县考中秀才,但厌 恶旧八股,醉心于新学问而东 渡日本留学。 ◼ 1902年入留日学生团体“青年 会”,1903年回上海与章士钊 等人办《国民日报》

《新青年》 车离 一份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A4 n主旨在于抨击传统文化, 输入西方文明 HI:fct 全面批判和清理传统文化、 宣扬西方的文化观念

《新青年》 ◼ 一份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 ◼ 主旨在于抨击传统文化, 输入西方文明 ◼ 全面批判和清理传统文化、 宣扬西方的文化观念

胡适(18911962) ■安徽绩溪人,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开创性的人物, 具有深远的影响。 19101917年留学美 国,1915年由康奈尔大 学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 院,随杜威研究哲学,深 受其影响

胡适(1891——1962) ◼ 安徽绩溪人,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开创性的人物, 具有深远的影响。 ◼ 1910—1917年留学美 国,1915年由康奈尔大 学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 院,随杜威研究哲学,深 受其影响

1916年10月,在致陈独秀信中胡适首 次用了“文学革命”一词 信曰:“年来思虑观察所得,以为今日 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 所谓“八事”,即“须言之有物”、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 “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 语”、“不用典”、“不讲对仗” “不避俗语俗字

◼ 1916年10月,在致陈独秀信中胡适首 次用了“文学革命”一词 ◼ 信曰:“年来思虑观察所得,以为今日 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 ◼ 所谓“八事”,即“须言之有物”、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 “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 语”、“不用典”、“不讲对仗”、 “不避俗语俗字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刊登在1917 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2卷5号上 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提出“一时代有 时代之文学”的文学发展观,论证 文学变革的必要性 明确地提出了以“白话文学”为“中 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

◼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刊登在1917 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2卷5号上 ◼ 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提出“一时代有 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发展观,论证 文学变革的必要性 ◼ 明确地提出了以“白话文学”为“中 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

陈独秀于1917年2月发表了《文学革命 论》,更为鲜明、坚定地提出了文学革 命的主张。 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纲领,涉及了文学 的创作方法、平民化、社会功能等同样 是本质性的问题

◼ 陈独秀于1917年2月发表了《文学革命 论》,更为鲜明、坚定地提出了文学革 命的主张。 ◼ 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纲领,涉及了文学 的创作方法、平民化、社会功能等同样 是本质性的问题

周作人(18851967) 对文学革命理论建设作出了重 要贡献。 《人的文学》 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本,批判封 建时代的文学为“非人的文学” 倡导新文学应是人的文学,其 根本目标在于能使人性得以健 全发展。 10冬,用你人在目

周作人(1885——1967) ◼ 对文学革命理论建设作出了重 要贡献。 ◼ 《人的文学》 ◼ 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本,批判封 建时代的文学为“非人的文学” ◼ 倡导新文学应是人的文学,其 根本目标在于能使人性得以健 全发展

文学革命中的争论 新文学阵营演出了一场“双簧戏” 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汇集反对文学革 命的言论,写了《给新青年编辑的一封 信》,在《新青年》4卷3号(1918.3) 上刊出 同时刊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将 反对文学革命的这些言论逐一驳斥

二、文学革命中的争论 ◼ 新文学阵营演出了一场 “双簧戏” ◼ 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汇集反对文学革 命的言论,写了《给新青年编辑的一封 信》,在《新青年》4卷3号(1918.3) 上刊出 ◼ 同时刊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将 反对文学革命的这些言论逐一驳斥

1.与林纾的论争 林纾介绍西方文学很有 建树 但对新文化运动倡导的6⊙ 以白话为正宗极为反感 提出“文言不当废,白 话不当用

1.与林纾的论争 ◼ 林纾介绍西方文学很有 建树 ◼ 但对新文化运动倡导的 以白话为正宗极为反感 ◼ 提出 “文言不当废,白 话不当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