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顿梭中学 2010-20ll学年度高一9月份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30分) 、(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百(g)寂窒(lio)彷(png)徨 惆怅( chang) B.方遒(q1)颓坦(pi)瓦菲(fei) 青荭(xing C.浪遏(e)浮藻(zdo)长笸(hao) 漫溯(shuo) D.虔(qin)诚忸怩(n)深邃(sui) 团簊(q1)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愁怨分辩哀叹冷寞 B.凄婉颓废稽査精粹 C.赋予揣磨优雅韵角 D.班机木呐执著迷盲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捉摸。当然也不是 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 真是不堪设想。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以待毙,就让我们勤奋学习。 D.月明星稀,鸦雀无声,院子外的一只不知名的鸟,被明亮的月光惊醒,扑啦啦扇动 着翅膀绕树盘旋。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 弄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D.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细细的咀嚼,常能感到它们给生活增添了一种况味, 种情趣。 5.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1)她艰难的命运、 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 明深刻。 (2)我的手依依不舍地留恋罗马及后期的逼真的大理石雕刻,我的手抚摸遍了米开朗基 罗的感人的英勇的摩西石雕像,我感知到罗丹的力量,我敬畏哥特人对于木刻的 (3)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书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了一座辉 煌的巨大灯塔,为我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广东省高州市顿梭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高一 9 月份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 一、(4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百舸(gě) 寂寥(liào) 彷(páng)徨 惆怅(chàng) B.方遒(qiú) 颓圮(pǐ )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 浮藻(zǎo) 长篙(hāo) 漫溯(shuò) D.虔(qiān)诚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愁怨 分辩 哀叹 冷寞 B.凄婉 颓废 稽查 精粹 C.赋予 揣磨 优雅 韵角 D.班机 木呐 执著 迷盲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 ....,叫人难以捉摸。当然也不是 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3 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 真是不堪设想 ....。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以待毙 ....,就让我们勤奋学习。 D.月明星稀,鸦雀无声 ....,院子外的一只不知名的鸟,被明亮的月光惊醒,扑啦啦扇动 着翅膀绕树盘旋。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 弄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D.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细细的咀嚼,常能感到它们给生活增添了一种况味, 一种情趣。 5.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 (1)她艰难的命运、 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 明深刻。 (2)我的手依依不舍地留恋罗马及后期的逼真的大理石雕刻,我的手抚摸遍了米开朗基 罗的感人的英勇的摩西石雕像,我感知到罗丹的力量,我敬畏哥特人对于木刻的 。 (3)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书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了一座辉 煌的巨大灯塔,为我 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A.坚韧虔诚指示 B.坚忍虔诚指示 C.坚忍真诚揭示 D.坚韧真诚揭示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挥斥方遒 遒:强劲有力。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C.百舸争流 舸:轻快的小船。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击水:游泳。 7.对《雨巷》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丁香”是中国古典诗句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哀愁。 B.“雨巷”象征着诗人寻觅、追求的理想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 D.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二为 8.《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 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说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9.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 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 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 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 向编辑的《战国策》。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16分,每小题4分)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 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 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 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0.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郑既知亡矣 已经 B.将焉取之 之:指代土地 C.又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何厌之有厌:厌烦 11.下面句子中加波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坚韧 虔诚 指示 B.坚忍 虔诚 指示 C.坚忍 真诚 揭示 D.坚韧 真诚 揭示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挥斥方遒. 遒:强劲有力。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C.百舸.争流 舸:轻快的小船。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击水:游泳。 7.对《雨巷》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丁香”是中国古典诗句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哀愁。 B.“雨巷”象征着诗人寻觅、追求的理想。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 D.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二为一。 8.《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 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是为了说明 ( )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9.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 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 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 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 向编辑的《战国策》。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0—13 题。(16 分,每小题 4 分)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 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 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 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0.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B.将焉取之 之:指代土地 C.又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何厌之有 厌:厌烦 11.下面句子中加波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 以:介词。用,拿。 C.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代词。何。 D.将焉取之 焉:代词。哪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 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使者 13.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 法,实不足取。 三、鉴赏下列两首诗,完成14-15题。(8分,每小题3分) 题乌江亭 夏日绝句 杜牧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4.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辱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 地。 15.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携来百侣僧游。 恰同学少 。指点 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2)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我甘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 以:介词。用,拿。, C.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代词。何。 D.将焉取之 焉:代词。哪理。 1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 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使者 13.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 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 法,实不足取。 三、鉴赏下列两首诗,完成 14—15 题。(8 分,每小题 3 分) 题乌江亭 夏日绝句 杜 牧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4.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辱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 地。 15.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 1 ) 携 来 百 侣 僧 游 。 。 恰 同 学 少 年 ; , 。指点 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沁园春·长沙》) (2)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我甘
心做一条水草!(《再别康桥》) 在雨的哀曲里, ,消散 丁香般的惆怅 四、文言文翻译 17.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分)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③“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 来年,然后已。④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4分④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9分) 从一个微笑开始 刘心武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 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 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 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 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 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 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
心做一条水草!(《再别康桥》) 在雨的哀曲里, , ,消散 了, ,丁香般的惆怅。 四、文言文翻译 17.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 分)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 分)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③“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 来年,然后已。”④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③ 4 分 ④ 4 分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3 题。(19 分) 从一个微笑开始 刘心武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 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 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 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 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 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 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
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 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干万不要将微笑遗忘 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亨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一粲。 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 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需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 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 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 胸臆拓宽。 微笑吧在毎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吧在毎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 根新草;微笑吧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j 18.第⑤段“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3分) “世事的云烟”指 19.在第⑤一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 6分) 答:① ③ 20.这篇短文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写应该用微笑的心态面对崭新的开始,第四层写微笑将 带来幸福,试归纳第二和第三层的意思,并小结主题。(6分) 主题
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 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 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一粲。 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 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需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 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 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 胸臆拓宽。 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吧!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 根新草;微笑吧!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18.第⑤段“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3 分) “世事的云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 (6 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0.这篇短文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写应该用微笑的心态面对崭新的开始,第四层写微笑将 带来幸福,试归纳第二和第三层的意思,并小结主题。(6 分) 第二层: 第三层: 主 题: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此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理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笑是一个饱含热情 拓宽心胸、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基础。 B.作者认为,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金钱、地位,但不一定会拥有宁静的 内心和真正的幸福 C.微笑毋需学习,但存有微笑心绪的前提是心存温柔、顾眷、自借、自信的情感。 D.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拥有微笑心绪的人对瞬间 之美的捕捉,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E.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情“微笑”入手,表现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深层感悟, 做到了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按下列 不同要求扩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6分) (1)表现“喜悦”的心情 (2)表现“忧愁”的心情 七、(60分) 23.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1)牵挂是 对亲人的思念;(2)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3)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话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此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理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笑是一个饱含热情、 拓宽心胸、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基础。 B.作者认为,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金钱、地位,但不一定会拥有宁静的 内心和真正的幸福。 C.微笑毋需学习,但存有微笑心绪的前提是心存温柔、顾眷、自惜、自信的情感。 D.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拥有微笑心绪的人对瞬间 之美的捕捉,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E.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情“微笑”入手,表现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深层感悟, 做到了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六、 22.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按下列 不同要求扩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 30 字。(6 分) (1)表现“喜悦”的心情。 (2)表现“忧愁”的心情。 七、(60 分) 23.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1)牵挂是 对亲人的思念;(2)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3)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话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B2.B3.D4.D5.B6.C7.B8.D9.D10.D 11.A12.D13.A14.B15.B10.D(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17.③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④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道义,那么就应该迅速停止,为 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18.(2分)变故、失落、背叛、疑惑、烦恼、辛酸 19.(6分)①使人学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提升认知,强健体态 ②可以构筑和平,达成理解,净化心灵 ③能使人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观 20.第二层: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我们应该学会微笑 第三层:微笑是生命的体验,能够带来美妙的结果。 主旨: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书写了微笑的重要作用,说明微笑能够带来理解和幸福,鼓 励人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乐观积极的心态生活 21.(4分)BE(B“一定不会”E无“托物言志”) 22.答案:本题答案比较开放,两段文字只要分别表现了“喜悦”和“忧愁”的心情,用了 种以上的修辞,并且有明显的情境差异,就可得分。未用修辞不得分
1.B 2.B 3.D 4.D 5.B 6.C 7.B 8.D 9.D 10.D 11.A 12.D 13.A 14.B 15.B 10.D(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17.③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④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道义,那么就应该迅速停止,为 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18.(2 分)变故、失落、背叛、疑惑、烦恼、辛酸 19.(6 分)①使人学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提升认知,强健体态。 ②可以构筑和平,达成理解,净化心灵。 ③能使人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观。 20.第二层: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我们应该学会微笑。 第三层:微笑是生命的体验,能够带来美妙的结果。 主 旨: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书写了微笑的重要作用,说明微笑能够带来理解和幸福,鼓 励人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乐观积极的心态生活。 21.(4 分)B E(B“一定不会” E 无“托物言志”) 22.答案:本题答案比较开放,两段文字只要分别表现了“喜悦”和“忧愁”的心情,用了 一种以上的修辞,并且有明显的情境差异,就可得分。未用修辞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