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测试题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3.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 B.不过数仞而下 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顺流而东也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众人匹之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庄子》是 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 篇,包括内篇 篇、外篇 篇、杂篇 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所著。在政治上,庄子主 张,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7.名句填空 (1)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2)故夫知效一官,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故曰:至人无己 8.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ming)鲲鹏(kun)抟扶摇( chuan)坳堂(ao) B.天阏(e)蜩鸠(tiao)决起(jue) 榆枋(fng) C.春粮( chong)朝菌(chao)蟪蛄(hui) 大棒(chun) D.斥鴳(yan)蓬蒿(hao)泠然(ing) 数数然(shuo) 9.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B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C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D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御六气之辩 B.汤之问棘也是已 C.旬有五日而后反D.而后乃今培风
逍遥游测试题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3.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而后乃今将图南 B.不过数仞而下 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顺流而东也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众人..匹之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庄子》是________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________篇,包括内篇 ________篇、外篇________篇、杂篇________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所著。在政治上,庄子主 张________________,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7.名句填空。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2)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故曰: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ɡ) 鲲鹏(kūn) 抟扶摇(chuán) 坳堂(āo) B.夭阏(è) 蜩鸠(tiáo) 决起(jué) 榆枋(fānɡ) C.舂粮(chōnɡ) 朝菌(cháo) 蟪蛄(huì) 大椿(chūn) D.斥鴳(yàn) 蓬蒿(hāo) 泠然(línɡ) 数数然(shuò) 9.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B.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C.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D.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御六气之辩 B.汤之问棘也是已 C.旬有五日而后反 D.而后乃今培风
11.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莫之天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此余之所得也。 12.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D.其孰能讥之乎 13.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奔腾的野马,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 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 译: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呢! 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14.下列句中“其”字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代词,译为“它的”,指鸟的)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翻译为”还是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助词,无义) 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译为“它”,指水) 15.翻译下列各句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天之苍苍,其下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6)“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②绝云气,负青天。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④不负众望 C.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举头望明月 ③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④不胜枚塋 D.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③无所适从 ④适得其反 1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11.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此余之所得也。 12.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其孰能讥之乎 13.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奔腾的野马,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 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 译: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呢! 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14.下列句中“其”字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代词,译为“它的”,指鸟的)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翻译为”还是”)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助词,无义) 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译为“它”,指水) 15.翻译下列各句 1)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 天之苍苍,其下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5)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6)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②绝云气,负青天。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不负众望。 C.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举头望明月。 ③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④不胜枚举。 D.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③无所适从。 ④适得其反。 1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适莽苍者,三浪而反,腹犹果然。 C.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8.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勉,举世 非之而不加沮。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 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 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20.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夫晋,何罪之有 21.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拗堂之上, ,置杯焉 则胶, 。风之积也不厚, 2).适莽苍者 适百里者, 适千里者, 语段阅读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 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 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克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 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 名 22.宋荣子为什么要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 A.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B.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他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他们自鸣得意,和斥鴳一样所见甚小。 D.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23.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为了说明宋、列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 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须御风。他们均有所待。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 所待而游于无穷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C.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8.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勉,举世 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 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 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20.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夫晋,何罪之有。 21.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 ___。覆杯水于拗堂之上,__ _____,置杯焉 则胶,__ _______。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 2).适莽苍者,_ __,__ ___;适百里者,____ ___;适千里者,___ ____。 语段阅读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 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 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克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 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 名。 22.宋荣子为什么要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 ( ) A.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B.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他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他们自鸣得意,和斥鴳一样所见甚小。 D.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23.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为了说明宋、列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 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须御风。他们均有所待。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 所待而游于无穷
24.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B.本文宣扬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只是庄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消极虚无的态度 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从这点来看,庄子代表了 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 25.下列翻译恰当的一句是:()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在世间的他,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B.虽然,犹有未树也即使这样,(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而彭祖到现在还以寿命特别长闻名 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 D.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到南海去的。 26.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知不及大知③有冥海者,天池也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且适南冥也 A.①与②用法不同,③与④用法也不同。B.①与②用法相同,③与④用法也相同 C.①与②用法不同,③与④用法相同。D.①与②用法相同,③与④用法不同。 27.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 绝:A.断,断绝B.极,非常C.高超,绝妙D.横渡,横穿E.超越 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④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呔如钟鼓不绝。() ⑤佛印绝类弥勒。() 28.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彼且奚适也?B.奚以知其然也?C.莫之夭阏者D.大王来何操?
24.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B.本文宣扬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只是庄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消极虚无的态度。 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从这点来看,庄子代表了 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 25.下列翻译恰当的一句是:( )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在世间的他,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B.虽然,犹有未树也 ——即使这样,(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而彭祖到现在还以寿命特别长闻名, 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 D.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到南海去的。 26.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知不及大知 ③有冥海者,天池也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且适南冥也 A.①与②用法不同,③与④用法也不同。B.①与②用法相同,③与④用法也相同。 C.①与②用法不同,③与④用法相同。 D.①与②用法相同,③与④用法不同。 27.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 绝:A.断,断绝 B.极,非常 C.高超,绝妙 D.横渡,横穿 E.超越 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③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 ④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 ⑤佛印绝类弥勒。 ( ) 28.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彼且奚适也? B.奚以知其然也? C.莫之夭阏者 D.大王来何操?
C解析:“绝”应为“直上穿过”之意。 2.B解析:①③⑥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⑤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⑦⑨是 人称代词“他”:⑧是指示代词“此”;⑩是动词“到” 3.B解析:“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应改为“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4.C解析:C项,“致”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分别解释为:向南飞、落下来、向东流 5.D解析:A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B项“果然”, 古义为“很饱的样子”:今义为“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项“虽然”,古义为“虽 然这样”;今义为“转折关系连词,用于上半句”。6.战国3371511无为而治 7.(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3)神人无 功圣人无名 8D(A抟扶摇而上“tuan”;B.天阏“e”;C决起“xue”。) 9C(A徒一徙;B复一覆;D辨一辩。) 10B(A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 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 llC12C(A.是,叫;B表反问语气:C作为,当作;D.替。)13.答案:A14.c(提示: 考对虚词“其”的不同理解c项的“其”应是代词,译为“他”指宋荣子) 1).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 2).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援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 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鹌(原文为左‘安’右‘鸟’)之类一样 4).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 5).然后才乘着大风,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止它了,这样才将计划着向南飞 6).我一下子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的树枝就停下,有时还达不到,就落在地上了:为什么 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 (四) 6.C(①举:全;②举:抬起;③举:考上;④举:举例)17.A18.C19.D20.B 21.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则芥为之舟: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宿舂粮:三月聚粮。 22.C23.D24.D25答案D26答案D(①②“知”通“智”,③深④“冥”通“溟 27答案OE②D⑧A,④A⑤B28答案:B(B项为介宾前置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1.C 解析:“绝”应为“直上穿过”之意。 2.B 解析:①③⑥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⑤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⑦⑨是 人称代词“他”;⑧是指示代词“此”;⑩是动词“到”。 3.B 解析:“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应改为“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4.C 解析:C 项,“致”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A、B、D 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分别解释为:向南飞、落下来、向东流。 5.D 解析:A 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B 项“果然”, 古义为“很饱的样子”;今义为“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 项“虽然”,古义为“虽 然这样”;今义为“转折关系连词,用于上半句”。 6.战国 33 7 15 11 无为而治 7.(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 (3)神人无 功 圣人无名 8.D(A.抟扶摇而上“tuán”;B.夭阏“è”;C.决起“xuè”。) 9.C(A.徒—徙;B.复—覆;D.辨—辩。) 10.B(A.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 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 11.C 12.C(A.是,叫;B.表反问语气;C.作为,当作;D.替。) 13.答案:A 14. c(提示: 考对虚词“其”的不同理解 c 项的“其”应是代词,译为“他”指宋荣子) 15. 1).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 2).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援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 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鹌(原文为左‘安’右‘鸟’)之类一样。 4).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 5). 然后才乘着大风,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止它了,这样才将计划着向南飞 6). 我一下子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的树枝就停下,有时还达不到,就落在地上了;为什么 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 (四) 16.C(①举:全;②举:抬起;③举:考上;④举:举例) 17.A 18.C 19.D 20.B 21.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则芥为之舟;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宿舂粮;三月聚粮。 22.C 23.D 24.D 25.答案 D 26.答案 D(①②“知”通“智”,③深 ④“冥”通“溟” 27.答案 ①E ②D ③A,④A ⑤B 28.答案:B(B 项为介宾前置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