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实录 桐岭镇中心校 执教者:陈秀峰 记录人:陈国生 授课时间:2010年3月31日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文章,请 大家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 师:平时,我们在家养花目的是为什么呀? 生1:装饰自己的家 生2:给自己看,给家人欣赏 师:可是,有这样一个国家,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爱花,家家户户都养 花,但都是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养花不是为了自己看,而是让给别人看。 这个国家是哪个国家? 生:德国。 师:上一节课,我已经让同学们找出作者是怎样评价德国的句子。现在, 谁来把它读出来? 生:多么奇丽的世界!多么奇特的民族! (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说景色是“奇丽”的?民族是“奇特”的呢? 生:它是一个怎样奇丽的世界? 生:奇特之处在哪? 师:德国是怎样一个奇特的民族?(板书:奇特)它又有着怎样的奇丽景 色呢?(板书:奇丽) 现在就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句段。分 别用铅笔注上不同的标记。(学生默读)师巡视
1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实录 桐岭镇中心校 执教者:陈秀峰 记录人:陈国生 授课时间:2010 年 3 月 31 日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文章,请 大家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 师:平时,我们在家养花目的是为什么呀? 生 1:装饰自己的家。 生 2:给自己看,给家人欣赏。 师:可是,有这样一个国家,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爱花,家家户户都养 花,但都是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养花不是为了自己看,而是让给别人看。 这个国家是哪个国家? 生:德国。 师:上一节课,我已经让同学们找出作者是怎样评价德国的句子。现在, 谁来把它读出来? 生:多么奇丽的世界!多么奇特的民族! (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说景色是“奇丽”的?民族是“奇特”的呢? 生:它是一个怎样奇丽的世界? 生:奇特之处在哪? 师:德国是怎样一个奇特的民族?(板书:奇特)它又有着怎样的奇丽景 色呢?(板书:奇丽) 现在就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句段。分 别用铅笔注上不同的标记。(学生默读)师巡视
师:好,谁来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体现出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 生:我从“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里读明白了,他们把最美的花让别人看, 而自己看花的脊梁,感觉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师:“脊梁”是什么?“花的脊梁”是指什么? 生:指人身后的脊椎。“花的脊梁”是指花的梗茎 师:为什么他不直接运用“看到的都是花的梗茎”而是说“看到的都是花 的脊梁”,这里运用是什么样修辞方法? 生:拟人。 师:谁也能用上拟人的手法造一句? 生:春天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生:微风用手轻轻地扶摸着你的脸,花儿摇摆着她的脑袋向我们露出灿烂 的笑脸。 师:同学们可真棒,积累了这么多优美的句子。那我们再把文中的拟人句 读一读吧。(齐读 师:坐在这屋里,只能看到的是花的脊梁,那是因为他们不爱花吗? 生:不是,他们爱花之深切。 师:那花呢?花在哪啊? 生:外面 师:想象一下,花在外面会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花团锦簇 师:花团锦簇,一簇拥着一簇都朝着哪里?(外面)如果路人从外面往里 看,就可以看到花儿的美丽。这就是它们的奇特之处。还有哪些也可以显出奇 特 生: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 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师:中国的花是养在一一屋子里,德国的花是种在一一临街窗户的外面
2 师:好,谁来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体现出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 生:我从“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里读明白了,他们把最美的花让别人看, 而自己看花的脊梁,感觉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师:“脊梁”是什么?“花的脊梁”是指什么? 生:指人身后的脊椎。“花的脊梁”是指花的梗茎。 师:为什么他不直接运用“看到的都是花的梗茎”而是说“看到的都是花 的脊梁”,这里运用是什么样修辞方法? 生:拟人。 师:谁也能用上拟人的手法造一句? 生:春天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生:微风用手轻轻地扶摸着你的脸,花儿摇摆着她的脑袋向我们露出灿烂 的笑脸。 师:同学们可真棒,积累了这么多优美的句子。那我们再把文中的拟人句 读一读吧。(齐读) 师:坐在这屋里,只能看到的是花的脊梁,那是因为他们不爱花吗? 生:不是,他们爱花之深切。 师:那花呢?花在哪啊? 生:外面。 师:想象一下,花在外面会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花团锦簇 师:花团锦簇,一簇拥着一簇都朝着哪里?(外面)如果路人从外面往里 看,就可以看到花儿的美丽。这就是它们的奇特之处。还有哪些也可以显出奇 特? 生: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 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师:中国的花是养在——屋子里,德国的花是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在这里,作者又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生:作比较 师:通过这样的比较是为了突出什么? 生:突出德国养花的奇特。 师:当你亲眼见到这样奇特的民族时,你会感到怎样? 生:惊讶。 生:疑惑 生:不理解 师:好,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惊讶、不理解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课 件出示,学生齐读)(个人读) 师:多么奇特的民族呀!当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时,他也曾经问过他的女 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女房东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生:正是这样! 师: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课件出示这句话)“正是这样”从这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她觉得就是这样的。 生:她觉得这样做很正常。 生:我能感觉到她很自豪。 师:正是这样!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家家户户的花都朝着路人绽开笑脸, 这就是德国。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又让我们看到了德国街上的一一奇丽景色! 师:谁能找出描写奇丽景色的句段?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 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 道上,应接不暇 教师出示这段文字课件)齐读 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 在这里,作者又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生:作比较 师:通过这样的比较是为了突出什么? 生:突出德国养花的奇特。 师:当你亲眼见到这样奇特的民族时,你会感到怎样? 生:惊讶。 生:疑惑。 生:不理解。 师:好,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惊讶、不理解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吧!(课 件出示,学生齐读)(个人读) 师:多么奇特的民族呀!当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时,他也曾经问过他的女 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女房东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生:正是这样! 师: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课件出示这句话)“正是这样”从这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她觉得就是这样的。 生:她觉得这样做很正常。 生:我能感觉到她很自豪。 师:正是这样!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家家户户的花都朝着路人绽开笑脸, 这就是德国。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又让我们看到了德国街上的——奇丽景色! 师:谁能找出描写奇丽景色的句段?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 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 道上,应接不暇。 (教师出示这段文字课件)齐读。 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有许许多多的花,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生:花很多,一簇连着一簇,很美。 师:(出示画面)看吧!许许多多的鲜花你一团我一团地簇拥在一起,这就 是花团锦簇;无数的鲜花五颜六色、绚丽娇艳,这就是姹紫嫣红。词语它们也 有自己的感情,谁来为我们读出它们的感情,读出花的美、花的多?(指名读) (齐读) 师:像这样体现花的姿态和颜色的词,你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些? 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千姿百态 生:百花齐放 师:同学们积累得可真多,就如老师的电脑一样。现在咱们就把这两个词 送回到句子里面吧。孩子们,你们再认真地看一看,还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 景色奇丽? 生:从“花的海洋”和“应接不暇”这两个词看出那里全是花的世界。 师:这样美的景色,只是一家两家而已吗? 生:不,家家户户 师:这样奇丽的景象,也只是一两条巷而已吗? 生:是“任何”一条街,“都”是这样 师:“花的海洋”是在德国的每个大街小巷都是如此,走进了德国就如同走 进了—一花的海洋!这么美丽的景象,我们干嘛不美美有享受一番啊!愿意亲 眼去目堵这奇丽的街景吗? 生:想 师:那就请你和着这舒缓的音乐(放配音)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选一个 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式,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师范读)
4 生:有许许多多的花,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生:花很多,一簇连着一簇,很美。 师:(出示画面)看吧!许许多多的鲜花你一团我一团地簇拥在一起,这就 是花团锦簇;无数的鲜花五颜六色、绚丽娇艳,这就是姹紫嫣红。词语它们也 有自己的感情,谁来为我们读出它们的感情,读出花的美、花的多?(指名读) (齐读) 师:像这样体现花的姿态和颜色的词,你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些? 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千姿百态 生:百花齐放 师:同学们积累得可真多,就如老师的电脑一样。现在咱们就把这两个词 送回到句子里面吧。孩子们,你们再认真地看一看,还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 景色奇丽? 生:从“花的海洋”和“应接不暇”这两个词看出那里全是花的世界。 师:这样美的景色,只是一家两家而已吗? 生:不,家家户户 师:这样奇丽的景象,也只是一两条巷而已吗? 生:是“任何”一条街,“都”是这样。 师:“花的海洋”是在德国的每个大街小巷都是如此,走进了德国就如同走 进了——花的海洋!这么美丽的景象,我们干嘛不美美有享受一番啊!愿意亲 眼去目堵这奇丽的街景吗? 生:想! 师:那就请你和着这舒缓的音乐(放配音)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选一个 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式,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师范读)
师:同学们,睁开你的眼睛吧,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 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许许多多的花正包围在我的身边 生:我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生:我仿佛闻到了花的香味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显示街图、生欣赏师边说)看吧,五颜 六色的鲜花姹紫嫣红,无数的鲜花从阳台顺藤而下,与路人招手,与行人对话, 他们尽情展示着自己婀娜的身姿,灿烂的笑容。(放配音)此时,你正走在德国 的大街上,心情怎样? 生:舒畅 生:愉快 生:快乐 师:那我们就怀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读这段话吧!(感情朗读) 师:这么美的景色想永远印在脑海中吗?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最先能 把它背下来。(指名背诵) 师:现在同学们也来根据提示,一起来把它背一背。(齐背) 师:如此美妙的景象,在屋子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 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难怪季羡林先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展示)“人 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齐读) 师:“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生:值得人深思 师:耐人寻味是值得细细体会,那“颇耐人寻味”又是什么意思? 生:很值得人细细品体 师:你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理解
5 师:同学们,睁开你的眼睛吧,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 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许许多多的花正包围在我的身边。 生:我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生:我仿佛闻到了花的香味。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显示街图、生欣赏师边说)看吧,五颜 六色的鲜花姹紫嫣红,无数的鲜花从阳台顺藤而下,与路人招手,与行人对话, 他们尽情展示着自己婀娜的身姿,灿烂的笑容。(放配音)此时,你正走在德国 的大街上,心情怎样? 生:舒畅 生:愉快 生:快乐 师:那我们就怀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读这段话吧!(感情朗读) 师:这么美的景色想永远印在脑海中吗?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最先能 把它背下来。(指名背诵) 师:现在同学们也来根据提示,一起来把它背一背。(齐背) 师:如此美妙的景象,在屋子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 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难怪季羡林先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展示)“人 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齐读) 师:“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生:值得人深思。 师:耐人寻味是值得细细体会,那“颇耐人寻味”又是什么意思? 生:很值得人细细品体 师:你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理解 吗?
生: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这是“我为人人”,可一到街上,德国人 又都能看到别人为我种的花,这是“人人为我”。(师复述并板书) 师:是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德国不仅是花美,那种人人为我,我为 人人的精神更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同学们,在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体现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呢? 生:我可以讲一件事,我把书捐给了图书角,大家都可以看到我的书,我 也可以看到大家捐的图书,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生:我们在校园里打扫清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我值日时为同学们打扫 了卫生,而同学们也曾为我打扫过卫生 生: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帮助过我,当我的同学或朋友有了困难时,我 也要帮助他们。 师:对。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一颗爱心 奉献给别人,那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种多么耐人寻味的境界呀!德国人就是 用这种奇特的方式展示着它的美,经久不变。所以,四五十年过去了,季羡林 先生再次来到了德国,此时他这样感叹(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 改变。”读到了这,你们想问些什么吗? 生:“美丽”指什么? 师:那你们现在知道答案了吗 生:美丽指德国街上的花。 生:美丽指德国人的心灵 生:美丽指德国人高尚的品质。 师:这美丽包不包含花?包不包含美德? 师:对了,这美丽的花背后还隐藏着德国人们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质,所 以难怪季羡林先生说起变化就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6 生: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这是“我为人人”,可一到街上,德国人 又都能看到别人为我种的花,这是“人人为我”。(师复述并板书) 师:是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德国不仅是花美,那种人人为我,我为 人人的精神更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同学们,在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体现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呢? 生:我可以讲一件事,我把书捐给了图书角,大家都可以看到我的书,我 也可以看到大家捐的图书,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生:我们在校园里打扫清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我值日时为同学们打扫 了卫生,而同学们也曾为我打扫过卫生…… 生: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帮助过我,当我的同学或朋友有了困难时,我 也要帮助他们。 。。。。。。 师:对。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一颗爱心 奉献给别人,那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种多么耐人寻味的境界呀!德国人就是 用这种奇特的方式展示着它的美,经久不变。所以,四五十年过去了,季羡林 先生再次来到了德国,此时他这样感叹(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 改变。”读到了这,你们想问些什么吗? 生:“美丽”指什么? 师:那你们现在知道答案了吗? 生:美丽指德国街上的花。 生:美丽指德国人的心灵。 生:美丽指德国人高尚的品质。 师:这美丽包不包含花?包不包含美德? 师:对了,这美丽的花背后还隐藏着德国人们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质,所 以难怪季羡林先生说起变化就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这也让我想起了这样一首诗,(课件出示诗配乐) 给予 如果你给我一条鱼 我就让你看到整个海洋世界 如果你给我一朵花 我就让你拥有一片花海 如果你给我一片树叶 我就让你看到整片树林 如果你给我一双翅膀 我给你一方自由飞翔的天空 如果你给我一滴眼泪 我就让你得到爱的阳光 让它温暖你那四季如冬的心 让快乐和幸福永驻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绽放成最美的风景 在自己的心里 也在别人的眼里 师:季羡林先生重返德国,身处异乡,他做了一个梦,做了一个花的梦, 做了个思乡的梦。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梦里会有什么呢? 生:有无数的鲜花。 生:走在德国的大街上,欣赏着奇丽的景色。 师:作者曾经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 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 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
7 师:这也让我想起了这样一首诗,(课件出示诗配乐) 给 予 如果你给我一条鱼 我就让你看到整个海洋世界 如果你给我一朵花 我就让你拥有一片花海 如果你给我一片树叶 我就让你看到整片树林 如果你给我一双翅膀 我给你一方自由飞翔的天空 如果你给我一滴眼泪 我就让你得到爱的阳光 让它温暖你那四季如冬的心 让快乐和幸福永驻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绽放成最美的风景 在自己的心里 也在别人的眼里 师:季羡林先生重返德国,身处异乡,他做了一个梦,做了一个花的梦, 做了个思乡的梦。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梦里会有什么呢? 生:有无数的鲜花。 生:走在德国的大街上,欣赏着奇丽的景色。 师:作者曾经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 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 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
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师: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季羨林先生一起认识了德国人养花的奇特,让我们 欣赏了德国大街上的奇丽景色,体会了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的品味一下德国的独特之处吧!请大家再一次深情地读 读课题 结束
8 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师: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季羡林先生一起认识了德国人养花的奇特,让我们 欣赏了德国大街上的奇丽景色,体会了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的品味一下德国的独特之处吧!请大家再一次深情地读一 读课题!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