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进学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 进德 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 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文章简析 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 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 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 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 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 “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 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 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 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 公不明的讽刺。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教案 进 学 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 进德 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 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一、文章简析 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 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 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 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 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 “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 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 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 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 公不明的讽刺。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第 1 段):写先生训示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行成于思 毁于随 治具毕 占小善 率以录 有司 2、翻译句子 行成于思毁于随 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 3、分析课文 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子提出“业精 “行成”的“进学”标准。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 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 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 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指出人才可以尽展其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只怕自己不成才,而不怕有司 不明、不公,勉励诸生“进学“。但细究一下.作者言“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 不扬”,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 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所言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 旬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 因此,“幸”字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 第二部分(第2段):虚拟学生诘难 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有年 记事者 苴 2、翻译句子 焚膏油以继晷 补苴罅漏 3、分析课文。 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 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注意“可谓”所领的几个总提句,分说四个不同的方面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言勤于所业。 1、是博学,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细大不捐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行成于思 毁于随 治具毕 张 占小善 率以录 庸 扬 有司 2、翻译句子 行成于思毁于随 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 3、分析课文 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子提出“业精” “行成”的“进学”标准。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 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 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 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指出人才可以尽展其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只怕自己不成才,而不怕有司 不明、不公,勉励诸生 “进学“。但细究一下.作者言“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 不扬”,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 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所言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 旬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 因此,“幸”字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 第二部分(第 2 段):虚拟学生诘难。 1、 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有年 披 记事者 要 玄 捐 兀 兀 苴 罅 绍 2、 翻译句子 焚膏油以继晷 补苴罅漏 3、分析课文。 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 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注意“可谓”所领的几个总提句,分说四个不同的方面。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言勤于所业。 1、是博学,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细大不捐”;
2、在博学的基础上,还精益求精,“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抓住重 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 3、还持之以恒,“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言劳于卫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言文章之著。此前三者论 “业精”。“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言“行成” 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 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得不到朋 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慘 境地。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显然不是因为先生和许多无幸获选者学业不精、德行 不成。虽未直斥有司之不明、不公,但已隐含此意 作业:完成《第二教材》的习题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3.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4、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教学过程 课文分析: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写先生自责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工匠只工 登明选公 辙环天 下 绝类离伦 不要其中 从徒
2、在博学的基础上,还精益求精,“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抓住重 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 3、还持之以恒,“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言劳于卫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言文章之著。此前三者论 “业精”。“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言“行成”。 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 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得不到朋 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 境地。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显然不是因为先生和许多无幸获选者学业不精、德行 不成。虽未直斥有司之不明、不公,但已隐含此意。 作业:完成《第二教材》 的习题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3.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4、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教学过程: 课文分析: 第三部分(第 3 段至第 5 段):写先生自责。 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工匠只工 登明选公 辙环天 下 绝类离伦 不要其中 从徒
分之宜 常徒 编 2、翻译句子。 登明选公 杂进巧拙 3、分析课文 作者先以匠人冈材而选用木料、医师“俱收并蓄”各类贵贱药材,引出宰相用人是 “登明选公…‘惟器是适”,即量才录用。接着作者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 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不遇于世的悲惨结局:“是二儒者.吐辞为 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说明这两位古贤“业精” “行成”,已达圣人地步.尚且未能“有幸”。继而言自己才学远不如二儒,却沾 恩泽,“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表面上是为古人抱不平,似在为有司开脱,实际 上是以孟、苟自况,以儒家的卫道者自居,宣扬自己远继儒家道统的功绩,并抒发 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但因为表面上是在述说古人之事,兼及与自己 的对比,所以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这与屈原所言“与 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异曲同工,只不过一直接抒怀,一托事寄慨而 已 4总结全文 文章幽默中见深刻,含蓄中显丰赡。讽刺和批判是这篇文章的基调。本文用问答对 话的形式写别人嘲讽自己失意,自己就进行解释,借以发泄牢骚。针锋相对的解释, 表面心平气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郁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评。作者“投 闲置散,乃分之宜”的引咎自责,不过是反话正说。《古文观止》评日:“以怨怼 无聊之词托之人,自咎自责之词托之己,言之者无罪,闻之者知愧-巧于避忌,最为 得体。”如文章一开头就写先生对学生的教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 凶邪,登崇峻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 不公”都是反话正说,别有寄托感慨,讽刺用人制度的不合理,宣传任人唯贤的主 张,写得十分巧妙。反语的运用,使讽刺不仅寓巧于朴,诙谐幽默,而且形神毕肖, 冷峻犀利 本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语,是凝聚着作者治学、修德 的经验结晶:从“沉浸酞郁”到“同工异曲”一段,生动表现出他对前人文学艺术 特点兼收并蓄的态度。韩愈作为散文家,也很推重汉代扬雄的辞赋。本文的写作即 有所借鉴于扬雄的《解嘲》《解难》等篇,辞采丰富.音节铿锵,对偶工切,虽属 赋体,然而气势奔放,语言流畅,摆脱了汉赋、骈文中常有的艰涩呆板,堆砌辞藻 等缺点。林纾所谓“浓淡疏密相问,错而成文,骨力仍是散文”,故应说是韩愈特
分之宜 常徒 陈 编 2、翻译句子。 登明选公 杂进巧拙 3、分析课文: 作者先以匠人冈材而选用木料、医师“俱收并蓄”各类贵贱药材,引出宰相用人是 “登明选公…‘惟器是适”,即量才录用。接着作者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 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不遇于世的悲惨结局:“是二儒者.吐辞为 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说明这两位古贤“业精” “行成”,已达圣人地步.尚且未能“有幸”。继而言自己才学远不如二儒,却沾 恩泽,“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表面上是为古人抱不平,似在为有司开脱,实际 上是以孟、苟自况,以儒家的卫道者自居,宣扬自己远继儒家道统的功绩,并抒发 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但因为表面上是在述说古人之事,兼及与自己 的对比,所以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这与屈原所言“与 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异曲同工,只不过一直接抒怀,一托事寄慨而 已。 4 总结全文: 文章幽默中见深刻,含蓄中显丰赡。讽刺和批判是这篇文章的基调。本文用问答对 话的形式写别人嘲讽自己失意,自己就进行解释,借以发泄牢骚。针锋相对的解释, 表面心平气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郁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评。作者“投 闲置散,乃分之宜”的引咎自责,不过是反话正说。《古文观止》评日:“以怨怼 无聊之词托之人,自咎自责之词托之己,言之者无罪,闻之者知愧-巧于避忌,最为 得体。”如文章一开头就写先生对学生的教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 凶邪,登崇峻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 不公”都是反话正说,别有寄托感慨,讽刺用人制度的不合理,宣传任人唯贤的主 张,写得十分巧妙。反语的运用,使讽刺不仅寓巧于朴,诙谐幽默,而且形神毕肖, 冷峻犀利。 本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语,是凝聚着作者治学、修德 的经验结晶;从“沉浸酞郁”到“同工异曲”一段,生动表现出他对前人文学艺术 特点兼收并蓄的态度。韩愈作为散文家,也很推重汉代扬雄的辞赋。本文的写作即 有所借鉴于扬雄的《解嘲》《解难》等篇,辞采丰富.音节铿锵,对偶工切,虽属 赋体,然而气势奔放,语言流畅,摆脱了汉赋、骈文中常有的艰涩呆板,堆砌辞藻 等缺点。林纾所谓“浓淡疏密相问,错而成文,骨力仍是散文”,故应说是韩愈特
创的散文赋,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的前驱。文中有许多创造 性的语句,如“纂言者必钩其玄“‘焚膏油以继晷…‘回狂澜于既倒”“年丰而妻 啼饥”等到后代压缩为成语,“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 牙”“同工异曲”“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等直接引用为成语。“惟陈言之务去” 吸取古语,熔铸新词,于本篇尤显 三、课文讨论与检测 1.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国子先生”和“诸生”对话时不同的情绪,说说你对 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 第一段“先生训示”和第三段“先牛答问”,多为挥洒自如的散句,语调不 疾不徐,舒缓轻快,先生的情绪都显得比较平和而内敛。第二段“生徒驳诘”·学 生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透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 到作者内心对自己不受重用、反遭贬抑的不满,对当权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 的愤懑。 2.第二段中,“诸生”是从哪几方1卣对“国子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从治学之勤恳、对于儒学的功绩、文章的境界、为人的成功等四个方面对先 生进行高度评价。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作者大材小用的处境,含蓄但是却有力地指斥 有司之不明 3.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摘出这个句子,并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虽不是全文的中心观点,但对我 们读书治学却非常有启发价值;作者强调了“思”的重要,更是极为可贵 朋党论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的散文赋,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的前驱。文中有许多创造 性的语句,如“纂言者必钩其玄“‘焚膏油以继晷…‘回狂澜于既倒”“年丰而妻 啼饥”等到后代压缩为成语,“贪多务得-一-‘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 牙”“同工异曲”“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等直接引用为成语。“惟陈言之务去”, 吸取古语,熔铸新词,于本篇尤显。 三、课文讨论与检测: 1.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国子先生”和“诸生”对话时不同的情绪,说说你对 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 第一段“先生训示”和第三段“先牛答问”,多为挥洒自如的散句,语调不 疾不徐,舒缓轻快,先生的情绪都显得比较平和而内敛。第二段“生徒驳诘”·学 生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透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 到作者内心对自己不受重用、反遭贬抑的不满,对当权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 的愤懑。 2.第二段中,“诸生”是从哪几方 l 卣对“国子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从治学之勤恳、对于儒学的功绩、文章的境界、为人的成功等四个方面对先 生进行高度评价。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作者大材小用的处境,含蓄但是却有力地指斥 有司之不明。 3.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摘出这个句子,并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虽不是全文的中心观点,但对我 们读书治学却非常有启发价值;作者强调了“思”的重要,更是极为可贵。 朋党论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 教学过程 、背景介绍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 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 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 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 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 “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 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二、分析课文: 全文五个段落。 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 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 其君子、小人而已。”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 道”“同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 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 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 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 朋党之说。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 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 始如一”,所以是真的 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小 人是以利,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利益相同则相结为党,见“利”则相互反目,“利’ 尽则分道扬镳:而君子是以“道”相互联结,同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道永远不 变,则君子之党永远同心。 讨论:什么样的朋党才对国家有积极的作用?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 3、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证明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 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 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 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 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 “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 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二、分析课文: 全文五个段落。 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 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 其君子、小人而已。”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 道”“同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 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 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 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 朋党之说。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 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 始如一”,所以是真的。 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小 人是以利,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利益相同则相结为党,见“利”则相互反目,“利’’ 尽则分道扬镳;而君子是以“道”相互联结,同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道永远不 变,则君子之党永远同心。 讨论:什么样的朋党才对国家有积极的作用?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 3、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证明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
讨论:朋党从什么时间就有的?真的朋党和小人的朋党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意义?在 论证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 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文章先列举尧时退小人之朋而用君子之朋天下大治的例子, 然后列举舜用君子之朋而天下也大治的例子,这些是正面举例:接着列举纣因无朋 而亡国、周武王因得君子之朋而国兴的事例,这是正反对举:最后再举东汉桓、灵 时的党锢之祸,和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事实,这是引用反面事实。作者 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反复论证,论证极为有力。 4、第四段在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 之朋则国兴的道理 先紧接上文对纣、汉献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皆“乱亡其国”的结 论:然后再对舜被称为圣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 重要 5、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三、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历来享有盛名,为人称道。它充分体现了欧阳 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 (一)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 全文自始至终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艺术手法,逐层深入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开头第一句作者就针锋相对、单刀直入地指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 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既切中时弊,又为全文奠定了对比论证的基调。下文紧紧 围绕着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步步展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 为朋”:“小人无朋”是因其“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君子有朋’是由于 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小人以利害相交,必然见利忘义, 利尽残害。即使暂引以为朋,也是“伪朋”,而君子重“道义”,讲“忠信”,惜 “名节”,才能“终始如一”,才是“真朋”。其中,“君子”与“小人”、“同 道为朋”与“同利为朋”、“小人无朋”与“君子有朋”、小人之“伪朋”与君子 之“真朋”,互相映照,相反相成。在前一部分从事理上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从第三段起,作者引证史实,层层对比,进一步深入论证。作者列举了从上古尧 舜之时直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实,紧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 切关系,进行了反复的对比。事与理的结合,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起到了化深奥 为浅显,令人不得不信服的艺术效果。 (二)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富有气势。 面对保守派的诽谤,欧阳修的心情是十分激愤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 到一个富有忧患意识的政治家刚正不阿的战斗精神。同时,从其从容不迫、纡徐有 致的说理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欧阳修沉着冷静的大将风度。表现在其语言的运用
讨论:朋党从什么时间就有的?真的朋党和小人的朋党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意义?在 论证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 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文章先列举尧时退小人之朋而用君子之朋天下大治的例子, 然后列举舜用君子之朋而天下也大治的例子,这些是正面举例;接着列举纣因无朋 而亡国、周武王因得君子之朋而国兴的事例,这是正反对举;最后再举东汉桓、灵 时的党锢之祸,和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事实,这是引用反面事实。作者 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反复论证,论证极为有力。 4、 第四段在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 之朋则国兴的道理。 先紧接上文对纣、汉献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皆“乱亡其国”的结 论;然后再对舜被称为圣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 重要。 5、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三、 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历来享有盛名,为人称道。它充分体现了欧阳 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 (一)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 全文自始至终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艺术手法,逐层深入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开头第一句作者就针锋相对、单刀直入地指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 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既切中时弊,又为全文奠定了对比论证的基调。下文紧紧 围绕着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步步展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 为朋”;“小人无朋”是因其“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君子有朋’是由于 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小人以利害相交,必然见利忘义, 利尽残害。即使暂引以为朋,也是“伪朋”,而君子重“道义”,讲“忠信”,惜 “名节”,才能“终始如一”,才是“真朋”。其中,“君子”与“小人”、“同 道为朋”与“同利为朋”、“小人无朋”与“君子有朋”、小人之“伪朋”与君子 之“真朋”,互相映照,相反相成。在前一部分从事理上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从第三段起,作者引证史实,层层对比,进一步深入论证。作者列举了从上古尧、 舜之时直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实,紧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 切关系,进行了反复的对比。事与理的结合,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起到了化深奥 为浅显,令人不得不信服的艺术效果。 (二)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富有气势。 面对保守派的诽谤,欧阳修的心情是十分激愤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 到一个富有忧患意识的政治家刚正不阿的战斗精神。同时,从其从容不迫、纡徐有 致的说理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欧阳修沉着冷静的大将风度。表现在其语言的运用
句式的选择上。在对比论证中,作者多处运用了转折句式。一系列转折句式的运用, 不仅突出了对比的效果,而且使论述的笔调趋于舒缓,使文章既明白晓畅,又委婉 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所推崇的所谓“责之愈切,则其言愈缓”的风格。 同时,此文还多处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增加了文章政论的气势。如第四段,连用五 个“莫如”。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使句式长短相问,错落有致,行文时徐 时疾,张弛有度,充分展现了欧阳修政论的艺术风格 四、拓展与讨论 1.先翻译下列句子,然后说说哪一句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1)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3)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名二子说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3、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 讨论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文章的写作的背景: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 “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 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 11岁,苏辙8岁。 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 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诚与勉励的 分析课文
句式的选择上。在对比论证中,作者多处运用了转折句式。一系列转折句式的运用, 不仅突出了对比的效果,而且使论述的笔调趋于舒缓,使文章既明白晓畅,又委婉 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所推崇的所谓“责之愈切,则其言愈缓”的风格。 同时,此文还多处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增加了文章政论的气势。如第四段,连用五 个“莫如”。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使句式长短相问,错落有致,行文时徐 时疾,张弛有度,充分展现了欧阳修政论的艺术风格。 四、拓展与讨论: 1.先翻译下列句子,然后说说哪一句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1)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3)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名二子说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3、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 讨论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文章的写作的背景: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 “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 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 11 岁,苏辙 8 岁。 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 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 二、分析课文:
1、第一段,“轼”名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 车盖、轸木(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木没 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 以,“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 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苏轼性格豪放,锋 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 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 2、第二段,“辙”名说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 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 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 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 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 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3、补充介绍:苏洵写《名二子说》十年后,送二子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 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问密窥。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辙有疑 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 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 子皆天才,长者明 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4、拓展思考:苏轼兄弟处于北宋新旧党争、矛盾激烈的时代,而两人立身之术不同。 苏轼性格“不外饰”,论事激烈,不为世容,几次入朝,又几次“积以论事,为当 轴者所恨”(《宋史·苏轼传》)而外仼,还差点被杀。苏辙遇事能自持论,不依附 重臣,所以能自立而免祸。《宋史·苏辙传》说:“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 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韬戢”就是“外 饰”。确实,那种不可掩抑的英迈之气,正是苏轼之为苏轼的特点。《苏辙传》论 苏辙“寡言鲜欲”“君子不党”,这正是他能处于“祸福之间”“齿爵皆优于其兄 的原因。知子莫如父,苏洵早已预见到了这一切。 三、课堂讨论与归纳 1.试摹拟作者的口气说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乎,吾知免矣”这两句 话的意思,然后谈谈作者对两个儿子不同的希望 “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外表的修饰啊!”“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殃了! 劝诫苏轼多加外饰以免遭祸:劝诫苏辙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
1、第一段,“轼”名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 车盖、轸木(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木没 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 以,“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 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苏轼性格豪放,锋 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 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 2、第二段,“辙”名说。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 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 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 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 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 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3、补充介绍:苏洵写《名二子说》十年后,送二子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 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问密窥。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辙有疑 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 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 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4、拓展思考:苏轼兄弟处于北宋新旧党争、矛盾激烈的时代,而两人立身之术不同。 苏轼性格“不外饰”,论事激烈,不为世容,几次入朝,又几次“积以论事,为当 轴者所恨”(《宋史·苏轼传》)而外任,还差点被杀。苏辙遇事能自持论,不依附 重臣,所以能自立而免祸。《宋史·苏辙传》说:“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 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韬戢”就是“外 饰”。确实,那种不可掩抑的英迈之气,正是苏轼之为苏轼的特点。《苏辙传》论 苏辙“寡言鲜欲”“君子不党”,这正是他能处于“祸福之间”“齿爵皆优于其兄” 的原因。知子莫如父,苏洵早已预见到了这一切。 三、课堂讨论与归纳: 1.试摹拟作者的口气说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乎,吾知免矣”这两句 话的意思,然后谈谈作者对两个儿子不同的希望。 “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外表的修饰啊!”“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殃了!” 劝诫苏轼多加外饰以免遭祸;劝诫苏辙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
2.杨慎说作者“深知二子”,从这篇短文你能看出作者两个儿子各有什么样的性格 特点? 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 《留侯论》教学设计 设计指导思想 文言文教学最难的地方在于对“言”和“文”的处理。无疑,我们应该充分重 视“言”,但在如何重视“言”上,各人的理解很不一样。很多人把过多的精力放在 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上,以为这样才是重视“言”。自然,文言实词、虚 词和文言现象需要我们把它们明确地“分离”出来,但除了这种“分离”,我们能否 搞一点整体性的把握,搞一点信息筛选?事实上,信息筛选、整体把握,是驾着飞 机在文本上作低空盘旋,是对“言”的充分尊重和照顾。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梳理 本文(苏教版选修课本《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四课)字词的基础上,首先让学 生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而比较 不同的文本,让“言”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视野。有了这种对“言”的充分重视 现代文教学的一些方法自然就能合理地使用起来,就能做到“言”、“文”结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学习苏轼的治学精神。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学习本文立意新颖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2、难点:比较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通过提问,解决文中字词 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提问、共同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教者也可 以在自由提问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补充。提问与补充,估计更多地要涉及以下一些 内容,教者最好能心中有数。 1、实词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通“现”,表现,显露)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受摧折,使动用法)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居于……之下,谦逊地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 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 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使……受惊。怒:使……发怒。都
2.杨慎说作者“深知二子”,从这篇短文你能看出作者两个儿子各有什么样的性格 特点? 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 《留侯论》教学设计 设计指导思想 文言文教学最难的地方在于对“言”和“文”的处理。无疑,我们应该充分重 视“言”,但在如何重视“言”上,各人的理解很不一样。很多人把过多的精力放在 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上,以为这样才是重视“言”。自然,文言实词、虚 词和文言现象需要我们把它们明确地“分离”出来,但除了这种“分离”,我们能否 搞一点整体性的把握,搞一点信息筛选?事实上,信息筛选、整体把握,是驾着飞 机在文本上作低空盘旋,是对“言”的充分尊重和照顾。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梳理 本文(苏教版选修课本《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四课)字词的基础上,首先让学 生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而比较 不同的文本,让“言”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视野。有了这种对“言”的充分重视, 现代文教学的一些方法自然就能合理地使用起来,就能做到“言”、“文”结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学习苏轼的治学精神。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学习本文立意新颖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2、难点:比较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提问,解决文中字词 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提问、共同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教者也可 以在自由提问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补充。提问与补充,估计更多地要涉及以下一些 内容,教者最好能心中有数。 1、实词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通“现”,表现,显露)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受摧折,使动用法)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居于……之下,谦逊地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 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 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使……受惊。怒:使……发怒。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