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地图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9,文件大小:113.5KB,团购合买
1.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以及投影变形等基本知识。 2.掌握一些常见地图投影的构成、变形分布规律及其应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三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以及投影变形等基本知识。 2.掌握一些常见地图投影的构成、变形分布规律及其应用。 3.了解地图投影选择和识别方法。 本章重点:地图投影的相关概念、地图投影分类、常见投影的特点及 分类。 本章难点: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选择。 教学时数:13学时 [第一讲4学时] 第一节地图投影的概念 地图投影是地图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在地 图学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地图投影硏究的对象就是如何将地球体表面描写到平面上,也就是研 究建立地图投影的理论和方法,地图投影的产生、发展、直到现在,已有 千多年的历史,研究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 的学科。 我们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是非投影专业的,学习投影的目的和要求 与投影专业的学生有着很大区别,我们学习投影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掌握 最常用的最基本投影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他们的变形分布规律,从而能够正 确的辨认使用各种常用的投影。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作为地图投影的投影对象,有其独特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在地球 概论课里已经讲过,这里不再细述。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准确地说使地 球替他是一个近似于旋转的椭圆体,称为地球椭球体,测绘工作中采用地 球椭球体。 地球椭球体的大小,由于推求所用资料、年代和方法不同,许多科学 家所测定地球椭球体的大小也不尽相同,我国1952年以前采用海福特椭 球体,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托球体,它的长半径(赤道半径)

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以及投影变形等基本知识。 2.掌握一些常见地图投影的构成、变形分布规律及其应用。 3.了解地图投影选择和识别方法。 本章重点:地图投影的相关概念、地图投影分类、常见投影的特点及 分类。 本章难点: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选择。 教学时数:13 学时 [第一讲 4 学时] 第一节 地图投影的概念 地图投影是地图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在地 图学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地图投影研究的对象就是如何将地球体表面描写到平面上,也就是研 究建立地图投影的理论和方法,地图投影的产生、发展、直到现在,已有 一千多年的历史,研究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 的学科。 我们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是非投影专业的,学习投影的目的和要求 与投影专业的学生有着很大区别,我们学习投影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掌握 最常用的最基本投影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他们的变形分布规律,从而能够正 确的辨认使用各种常用的投影。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作为地图投影的投影对象,有其独特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在地球 概论课里已经讲过,这里不再细述。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准确地说使地 球替他是一个近似于旋转的椭圆体,称为地球椭球体,测绘工作中采用地 球椭球体。 地球椭球体的大小,由于推求所用资料、年代和方法不同,许多科学 家所测定地球椭球体的大小也不尽相同,我国 1952 年以前采用海福特椭 球体,从 1953 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托球体,它的长半径(赤道半径)

=6378245m,短半径b=6356863m,偏率d=a-b/a=1:298.3这是原苏 联科学家克拉索夫斯基1940年测定的。 由于地球椭球体长短半径差值很小,约21km,在制作小比例尺地图时, 因为缩小的程度很大,若制作1:1000万地图,地球椭球体缩小1000万倍 这时长短半径之差只是2.1m,所以在制作小比例尺地图时,可忽略地球扁 率,将地球视为圆球体,地球半径为6371km。制作大比例尺地图时必须将 地球视为椭球体。 地图表面和地球球面的矛盾 地图是将地球球面上各个地理要素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 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缩绘于平面上的图形,这就是说地图通常是绘在平面介 质上的,而地球椭球体表面是曲面,因此制图时首先需要把曲面展成平面, 然而,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 或褶皱,正如生活中剥桔子皮那样,剥开的桔皮是断裂的,不能拼成一个 完整的平面,若硬把桔皮拼在一起,就会产生褶皱,无论是将球面沿经线 或月牙切开,或是沿纬线切开,或是在极点结合,或是在赤道结合,他们 都是有裂隙的。 三、地图投影的概念 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φ、λ)表示的,而平面上点的 位置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是x,横坐标是y)表示的,所以要将地球球面 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坐 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 法,称为地图投影。 球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决定于它的经纬度,所以实际投影时是先将 些经纬线的交点展绘在平面上,再将相同经度的点连成经线,相同纬度的 点连成纬线,构成经纬线网。有了经纬线网后,就可以将球面上的地理事 物,按照其所在的经纬度,用一定的符号画在平面上相应位置处。由此看 来,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按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 平面上。经纬线网是绘制地图的“基础”,是地图的主要数学要素。 四、地图投影的方法

a=6378245m,短半径 b=6356863m ,偏率 d=a-b/a=1:298.3 这是原苏 联科学家克拉索夫斯基 1940 年测定的。 由于地球椭球体长短半径差值很小,约 21km,在制作小比例尺地图时, 因为缩小的程度很大,若制作 1:1000 万地图,地球椭球体缩小 1000 万倍, 这时长短半径之差只是 2.1mm,所以在制作小比例尺地图时,可忽略地球扁 率,将地球视为圆球体,地球半径为 6371km。制作大比例尺地图时必须将 地球视为椭球体。 二、地图表面和地球球面的矛盾 地图是将地球球面上各个地理要素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 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缩绘于平面上的图形,这就是说地图通常是绘在平面介 质上的,而地球椭球体表面是曲面,因此制图时首先需要把曲面展成平面, 然而,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 或褶皱,正如生活中剥桔子皮那样,剥开的桔皮是断裂的,不能拼成一个 完整的平面,若硬把桔皮拼在一起,就会产生褶皱,无论是将球面沿经线 或月牙切开,或是沿纬线切开,或是在极点结合,或是在赤道结合,他们 都是有裂隙的。 三、地图投影的概念 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φ、λ)表示的,而平面上点的 位置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是 x,横坐标是 y)表示的,所以要将地球球面 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坐 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 法,称为地图投影。 球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决定于它的经纬度,所以实际投影时是先将一 些经纬线的交点展绘在平面上,再将相同经度的点连成经线,相同纬度的 点连成纬线,构成经纬线网。有了经纬线网后,就可以将球面上的地理事 物,按照其所在的经纬度,用一定的符号画在平面上相应位置处。由此看 来,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按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 平面上。经纬线网是绘制地图的“基础”,是地图的主要数学要素。 四、地图投影的方法

2.几何投影(透视投影) 投影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电影、幻灯片就是利用点光源 把胶片上的影象投影到屏幕上的例子。几何投影和此类似,假想地球是一 个透明体,光源位于球心,然后把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就得到 张球面经纬网投影。所不同的是,地图投影面除了平面之外,还有可展 成平面的圆柱面和圆锥面;光源除了位于球心之外,还可以在球面、球外 或无穷远处等。象这样利用光源把地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 叫做几何投影或者几何透视法。这是人们最早用来解决地球球面和地图平 面这一对矛盾的一种方法 [演示经纬网投影] 2.解析法 随着科学生产的发展,几何透视法远远不能满足编制各种类型地图的 需要,这样推动了地图投影的发展,出现了解析法。所谓解析法就是不借 助于几何投影面(而仅仅借助于几何投影的方式),按照某些条件用数学分 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之间点与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X=f1(中、N) Y=f2(中、λ) 函数的flf2具体形式,是由给定的投影条件确定的。有了这种对应关 系式,就可把球面上的经纬网交点表示到平面上了 第二节地图投影的变形 、变形的概念 由于球面是一个不可直接展成平面的曲面,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投影方 法,尽管得到经纬网的形状不同但它们与球面上的经纬网形状不完全相似 的。这表明地图上的经纬网发生了变形。因而根据地理坐标展绘在地图上 的各种地面事物。也必然发生了变形,为了正确使用地图,必须了解投影 后产生得变形,所以投影变形问题是地图投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各种 投影变形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变形的方法

2. 几何投影(透视投影) 投影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电影、幻灯片就是利用点光源 把胶片上的影象投影到屏幕上的例子。几何投影和此类似,假想地球是一 个透明体,光源位于球心,然后把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就得到 一张球面经纬网投影。所不同的是,地图投影面除了平面之外,还有可展 成平面的圆柱面和圆锥面;光源除了位于球心之外,还可以在球面、球外, 或无穷远处等。象这样利用光源把地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 叫做几何投影或者几何透视法。这是人们最早用来解决地球球面和地图平 面这一对矛盾的一种方法。 [演示经纬网投影] 2.解析法 随着科学生产的发展,几何透视法远远不能满足编制各种类型地图的 需要,这样推动了地图投影的发展,出现了解析法。所谓解析法就是不借 助于几何投影面(而仅仅借助于几何投影的方式),按照某些条件用数学分 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之间点与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X=f1(φ、λ) Y=f2(φ、λ) 函数的 f1f2 具体形式,是由给定的投影条件确定的。有了这种对应关 系式,就可把球面上的经纬网交点表示到平面上了。 第二节 地图投影的变形 一、变形的概念 由于球面是一个不可直接展成平面的曲面,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投影方 法,尽管得到经纬网的形状不同但它们与球面上的经纬网形状不完全相似 的。这表明地图上的经纬网发生了变形。因而根据地理坐标展绘在地图上 的各种地面事物。也必然发生了变形,为了正确使用地图,必须了解投影 后产生得变形,所以投影变形问题是地图投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各种 投影变形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变形的方法

研究各种投影的变形规律是通过把投影后的经纬线网与地球仪上经纬 线网格比较而实现的。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缩小。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两者 是不会相同的。为了研究变形方便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地球仪上经纬网的 特点: 1.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 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在极地成为 点。换句话说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随着纬度增高,极地为零。 2.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纬线是相互垂直的 4纬差相等的经线弧长相等;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相等, 在不同的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不等,而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 5.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不同纬度带内, 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梯形面积越小。由低纬向高纬 逐渐缩小。 [观看地图上的投影] 同学们打开课本看有关各种投影后经纬线形式插图或打开世界地图, 经投影后经纬网的形状和地球仪上的大不相同,进一步比较会发现有的图 在长度、面积、角度等方面发生了变形,也即产生了误差。如果我们对球 面上经纬线网格的形状有明确的认识,就可以看出地图网格变形的大致情 况,同时也就可以看出地理内容变形的大致情况。 三、投影变形的相关概念 2.长度比和长度变形 设地球球面上有一微小线段ds,投影到平面上为ds’,如图所示。 平面上微小线段与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之比,叫做长度比。用公式表 示为: u≡ds’/ds 长度比是一个变量,它不仅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还随着方向的变化 而变化。长度比是指某点某方向上微小线段之比。 通常研究长度比时,不一一研究各个方向的长度比,而只研究一些特

研究各种投影的变形规律是通过把投影后的经纬线网与地球仪上经纬 线网格比较而实现的。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缩小。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两者 是不会相同的。为了研究变形方便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地球仪上经纬网的 特点: 1.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 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在极地成为 一点。换句话说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随着纬度增高,极地为零。 2.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纬线是相互垂直的。 4.纬差相等的经线弧长相等;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相等, 在不同的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不等,而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 5.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不同纬度带内, 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梯形面积越小。由低纬向高纬 逐渐缩小。 [观看地图上的投影] 同学们打开课本看有关各种投影后经纬线形式插图或打开世界地图, 经投影后经纬网的形状和地球仪上的大不相同,进一步比较会发现有的图 在长度、面积、角度等方面发生了变形,也即产生了误差。如果我们对球 面上经纬线网格的形状有明确的认识,就可以看出地图网格变形的大致情 况,同时也就可以看出地理内容变形的大致情况。 三、投影变形的相关概念 2. 长度比和长度变形 设地球球面上有一微小线段 ds,投影到平面上为 ds’,如图所示。 平面上微小线段与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之比,叫做长度比。用公式表 示为: μ=ds’/ds 长度比是一个变量,它不仅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还随着方向的变化 而变化。长度比是指某点某方向上微小线段之比。 通常研究长度比时,不一一研究各个方向的长度比,而只研究一些特

定方向的长度比,即研究最大长度比(a)和最小长度比(b),经线长度比 (m)和纬线长度比(n)。投影后经纬线成直交者,经纬线长度比就是最大 和最小长度比。投影后经纬线不直交,其夹角为θ,则经纬线长度比m、n 和最大、最小长度比a、b之间具有如下关系:根据解析几何中阿波隆尼亚 定理 m2+n2=a2+b2 m·n·sin0=a·b 用长度比可以说明长度变形。所谓长度变形就是长度比(μ)与1之 差,用表v示长度变形则:v=u-1 由此可知,长度变形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长度增 加;长度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长度缩短;长度变形为零,则长度无变形。 2.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 平常地图上注记的比例尺,称之为主比例尺,它是运用地图投影方法 绘制经纬线网时,首先把地球椭球体按规定比例尺缩小如,制1:100万地 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 是地图的主比例尺。由于投影时有变形,所以主比例尺仅能保留在投影后 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而其他地方不是比主比例尺大,就是比主比例尺小。 所以大于或小于主比例尺的叫局部比例尺 注意长度比、长度变形与地图比例尺的区别。 3.主方向 由于投影要产生变形,所以球面上两条相互垂直的微小线段投影后不 一定正交,例如设o是球面上两条互相垂直的微小线段,过o作两条垂线 ac和bd,投影后a’c’和b’d’。即地球面上角aob和角boc为直角投 影后分别为锐角a’o’b’和钝角b’o’c’。 设想ac、bd二垂线相对位置保持不便,并绕o点顺时针旋转,当旋转 90度时,直角aob转到原来boc的位置,这时投影由原来的锐角转变成钝 角;同样的,直角boc转到了cob的位置它的投影由原来的钝角变为锐角。 由此可见,一个直角在不同的位置下的投影有着不同的的大小,可以由锐 角变为钝角,或者相反。那么在变化的过程中,必然有一特殊位置,直角

定方向的长度比,即研究最大长度比(a)和最小长度比(b),经线长度比 (m)和纬线长度比(n)。投影后经纬线成直交者,经纬线长度比就是最大 和最小长度比。投影后经纬线不直交,其夹角为θ,则经纬线长度比 m、n 和最大、最小长度比 a、b 之间具有如下关系:根据解析几何中阿波隆尼亚 定理 m 2 +n2 =a 2 +b2 m·n·sinθ=a·b 用长度比可以说明长度变形。所谓长度变形就是长度比(μ)与 1 之 差,用表 v 示长度变形则:v=μ-1 由此可知,长度变形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长度增 加;长度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长度缩短;长度变形为零,则长度无变形。 2.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 平常地图上注记的比例尺,称之为主比例尺,它是运用地图投影方法 绘制经纬线网时,首先把地球椭球体按规定比例尺缩小如,制 1:100 万地 图,首先将地球缩小 100 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 1:100 万就 是地图的主比例尺。由于投影时有变形,所以主比例尺仅能保留在投影后 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而其他地方不是比主比例尺大,就是比主比例尺小。 所以大于或小于主比例尺的叫局部比例尺。 注意长度比、长度变形与地图比例尺的区别。 3.主方向 由于投影要产生变形,所以球面上两条相互垂直的微小线段投影后不 一定正交,例如设 o 是球面上两条互相垂直的微小线段,过 o 作两条垂线 ac 和 bd,投影后 a’c’和 b’d’。即地球面上角 aob 和角 boc 为直角投 影后分别为锐角 a’o’b’和钝角 b’o’c’。 设想 ac、bd 二垂线相对位置保持不便,并绕 o 点顺时针旋转,当旋转 90 度时,直角 aob 转到原来 boc 的位置,这时投影由原来的锐角转变成钝 角;同样的,直角 boc 转到了 cob 的位置它的投影由原来的钝角变为锐角。 由此可见,一个直角在不同的位置下的投影有着不同的的大小,可以由锐 角变为钝角,或者相反。那么在变化的过程中,必然有一特殊位置,直角

投影后仍保持直交,此二直交直线方向,称之为主方向。 在主方向上,具有极大和极小长度比。例如我们讲过的高斯-克吕格投 影,经纬线投影后均保持垂直。所以该投影中,经纬线方向就是主方向。 经纬线投影后位正交,经纬线方向均为主方向。但也有一些投影经纬网斜 交,主方向与经纬线方向并不一致。 3.变形椭圆 在地球球面上取一微小圆,它在平面上的投影除在接触点位置外, 般情况下为椭圆(投影演示),下面我们用数学方法验证一下, 设o为球面上一点,以它为圆心的微小圆的半径是单位长度(为1), M(x,y)圆上一点,圆心曲线方程为 o’为o的投影,以主方向作为坐标轴,M‘(x’,y’)是M(x,y 的投影,令主方向长度比为a和b,则 则:x=x’/a,y=y’/b (x,y)为圆上一点,将其代如圆的方程,得 这是一个椭圆方程,这表明该微小圆投影后为长半径为a短半径为b 的椭圆,这种椭圆可以用来表示投影的变形,故叫做变形椭圆。 在研究投影时,可借助变形椭圆与微小圆比较,来说明变形的性质和 数量。椭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可以说明长度变形。很明显的看出长度 变形是随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在长短半径方向上有极大和极小长度比a和 b,而长短半径方向之间,长度比μ,为b<μ<a,椭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 可以说明面积变形。椭圆上任意两条方向线的夹角与小圆上相应的两方向 线夹角之差为角度变形。 5.面积比与面积变形 投影平面上的微小面积与球面上相应微小面积之比,称为面积比。以 投影面上变形椭圆的面积dF’=abπ,相应球面上微小圆的面积dF=12r为 例,以P表示面积比,则

投影后仍保持直交,此二直交直线方向,称之为主方向。 在主方向上,具有极大和极小长度比。例如我们讲过的高斯-克吕格投 影,经纬线投影后均保持垂直。所以该投影中,经纬线方向就是主方向。 经纬线投影后位正交,经纬线方向均为主方向。但也有一些投影经纬网斜 交,主方向与经纬线方向并不一致。 3. 变形椭圆 在地球球面上取一微小圆,它在平面上的投影除在接触点位置外,一 般情况下为椭圆(投影演示),下面我们用数学方法验证一下。 设 o 为球面上一点,以它为圆心的微小圆的半径是单位长度(为 1), M(x,y)圆上一点,圆心曲线方程为 x 2 +y2 =1 o’为 o 的投影,以主方向作为坐标轴,M‘(x’,y’)是 M(x,y) 的投影,令主方向长度比为 a 和 b,则: x’/x= a, y’/y= b 则:x =x’/a, y =y’/b (x,y)为圆上一点,将其代如圆的方程,得 x 2 /a2 +y2 /b2 =1 这是一个椭圆方程,这表明该微小圆投影后为长半径为 a 短半径为 b 的椭圆,这种椭圆可以用来表示投影的变形,故叫做变形椭圆。 在研究投影时,可借助变形椭圆与微小圆比较,来说明变形的性质和 数量。椭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可以说明长度变形。很明显的看出长度 变形是随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在长短半径方向上有极大和极小长度比 a 和 b,而长短半径方向之间,长度比μ,为 b<μ<a,椭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 可以说明面积变形。椭圆上任意两条方向线的夹角与小圆上相应的两方向 线夹角之差为角度变形。 5.面积比与面积变形 投影平面上的微小面积与球面上相应微小面积之比,称为面积比。以 投影面上变形椭圆的面积 dF’=abπ,相应球面上微小圆的面积 dF=1 2π为 例,以 P 表示面积比,则:

P=dF’/dF=ab/r=ab 上式说明面积比等于主方向长度比的乘积。若经纬线方向就是主方向时 P=mn 若经纬线方向不是主方向时,则面积比 P= mosin0(0为投影后经纬线夹角) 面积比是个变量,它随点位置不同而变化 面积变形就是面积比与1之差,以vp表示。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 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6.角度变形 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角与球面上相应两方向线夹角之差,称为 角度变形。过一点可以做许多方向线,每两条方向线均可以组成一个角度, 这些角度投影到平面上之后,往往与原来的大小不一样,而且不同的方向 线组成的角度产生的变形一般也不一样 [公式验证] 见教材53页。 7.等变形线 在各种投影图上,都存在着误差或变形。并且各不同点的变形数量常 常是不一样的,为了便于观察和了解绘制区域变形的分布。常用等变形线 来表示制图区域的变形分布特征。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它是根据计算的各种变形的数值(如p,w)绘于经纬线网格内的,如面积等 变形线 等变形线在不同的投影图上,具有不同的形状,在方位投影中,因投 影中心点无变形,从投影中心向外变形逐渐增大,等变形线成同心圆状分 布 等变形线通常是用点虚线来表示的。(看投影图上的等变形线) 第三节地图投影的分类

P=dF’/dF=abπ/π=ab 上式说明面积比等于主方向长度比的乘积。若经纬线方向就是主方向时: P=mn 若经纬线方向不是主方向时,则面积比 P=mnsinθ(θ为投影后经纬线夹角) 面积比是个变量,它随点位置不同而变化。 面积变形就是面积比与 1 之差,以 Vp 表示。 Vp=p-1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 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6.角度变形 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角与球面上相应两方向线夹角之差,称为 角度变形。过一点可以做许多方向线,每两条方向线均可以组成一个角度, 这些角度投影到平面上之后,往往与原来的大小不一样,而且不同的方向 线组成的角度产生的变形一般也不一样。 [公式验证] 见教材 53 页。 7.等变形线 在各种投影图上,都存在着误差或变形。并且各不同点的变形数量常 常是不一样的,为了便于观察和了解绘制区域变形的分布。常用等变形线 来表示制图区域的变形分布特征。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它是根据计算的各种变形的数值(如 p,w)绘于经纬线网格内的,如面积等 变形线。 等变形线在不同的投影图上,具有不同的形状,在方位投影中,因投 影中心点无变形,从投影中心向外变形逐渐增大,等变形线成同心圆状分 布。 等变形线通常是用点虚线来表示的。(看投影图上的等变形线) 第三节 地图投影的分类

地图投影的种类很多,由于分类的标志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按变形性质分类 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时,产生的变形有长度、角度和面积三种,根据 变形特征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1.等角投影(正形投影) 角度变形为0,地球面上的微小圆经过投影后仍为相似的微小圆,其形 状保持不变,只有长度和面积变形。等角投影的条件是 in(w/2)=(a-b)/(a+b)=0 等角投影在同一点任何方向的长度比都相等,但在不同地点长度比是 不同的。多用于编制航海图、洋流图、风向图等地形图。 2.等积投影 投影后图形保持面积大小相等,没有面积误差。也就是球面上的不同 地点微小圆投影后为面积相等的各个椭圆,但椭圆的形状不一样。因此有 角度和长度变形。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Vp=p-1=0p=1 因为p=ab 所以a=1/b或b=1/a 由于这类投影可以保持面积没有变形,故有利于在图上进行面积对比。 般用于绘制对面积精度要求较高的自然地图和经济地图 3.任意投影 任意投影是即不等角也不等积的投影。这种投影的特点是面积变形小 于等角投影,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在任意投影中,有一种特殊的投影,叫做等距投影,其条件是m1。即 误差椭圆上的一个半径和球面上相应微小圆半径相等 如图表示各种变形性质不同的地图投影中变形椭圆的形状。通过比较 可以看出: ①等积投影不能保持等角特性,等角投影不能保持等积特性

地图投影的种类很多,由于分类的标志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一、按变形性质分类 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时,产生的变形有长度、角度和面积三种,根据 变形特征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1.等角投影(正形投影) 角度变形为 0,地球面上的微小圆经过投影后仍为相似的微小圆,其形 状保持不变,只有长度和面积变形。等角投影的条件是: w=0 sin(w/2)=(a—b)/(a+b)=0 a=b,m=n 等角投影在同一点任何方向的长度比都相等,但在不同地点长度比是 不同的。多用于编制航海图、洋流图、风向图等地形图。 2.等积投影 投影后图形保持面积大小相等,没有面积误差。也就是球面上的不同 地点微小圆投影后为面积相等的各个椭圆,但椭圆的形状不一样。因此有 角度和长度变形。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Vp=p―1=0 p=1 因为 p=ab 所以 a=1/b 或 b=1/a 由于这类投影可以保持面积没有变形,故有利于在图上进行面积对比。 一般用于绘制对面积精度要求较高的自然地图和经济地图。 3.任意投影 任意投影是即不等角也不等积的投影。这种投影的特点是面积变形小 于等角投影,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在任意投影中,有一种特殊的投影,叫做等距投影,其条件是 m=1。即 误差椭圆上的一个半径和球面上相应微小圆半径相等。 如图表示各种变形性质不同的地图投影中变形椭圆的形状。通过比较 可以看出: ①等积投影不能保持等角特性,等角投影不能保持等积特性

②任意投影不能保持等积等角特性。 ③等积投影的形状变化比较大,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比较大。 按构成方法分类 1.几何投影 几何投影是把地球椭圆面上的经纬线网投影到几何面上,然后将几何 面展为平面而得到的,根据几何面的形状,可进一步分为如下几类 (1)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 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2)圆住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 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 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2.非几何投影 不借助于任何几何面,根据一定的条件用数学解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 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在这类投影中,一般按经纬网形状又可分为伪方 位投影、伪圆住投影、伪圆锥投影和多圆锥投影等。 [重要内容提示] 1.地图投影、投影变形、变形椭圆、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 积变形、角度变形、主方向、主比例尺、局部比例尺、等变形线的概念。 2.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构成方法分类 (2)按变形性质分类 [思考题] 见教材85页。 [第二讲4学时]

②任意投影不能保持等积等角特性。 ③等积投影的形状变化比较大,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比较大。 二、按构成方法分类 1.几何投影 几何投影是把地球椭圆面上的经纬线网投影到几何面上,然后将几何 面展为平面而得到的,根据几何面的形状,可进一步分为如下几类: ⑴方位投影 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 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⑵圆住投影 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 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⑶圆锥投影 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 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2.非几何投影 不借助于任何几何面,根据一定的条件用数学解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 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在这类投影中,一般按经纬网形状又可分为伪方 位投影、伪圆住投影、伪圆锥投影和多圆锥投影等。 [重要内容提示] 1.地图投影、投影变形、变形椭圆、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 积变形、角度变形、主方向、主比例尺、局部比例尺、等变形线的概念。 2.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构成方法分类 (2)按变形性质分类 [思考题] 见教材 85 页。 [第二讲 4 学时]

第四节方位投影 方位投影的概念和种类 方位投影是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地球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 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所得到的图形。本节只介绍常用的切方位投影, 将地球半径视为R的球体。 方位投影可分为透视方位投影和非透视方位投影两类。 1.透视方位投影 利用透视法把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透视投影 透视方位投影的点光源或视点位于垂直于投影面的地球直径及其延长 线上,由于视点位置不同,因而有不同的透视方位投影(演示) ①当视点(光源)位于地球球心时,即视点距投影面距离为R时,称 为中心射方位投影或球心投影。 ②当视点或光源位于地球表面时,即视点到投影面距离为2R时,称为 平社方位投影或球面投影。 ③当视点或光源位于无限远时,投影线(光线)成为平行线,称为正 射投影。 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相切位置的不同,透视投影可分为三类: ①当投影面切于地球极点时,称为正轴投影。 ②当投影面切于赤道时,称为横轴方位投影。 ③当投影面切于既不在极点也不在赤道时,称为斜轴方位投影。 2.非透视方位投影 非透视方位投影是借助于透视投影的方式,而附加上一定的条件,如 加上等积、等距等条件所构成的投影。 在这类投影中有等距方位投影和等积方位投影 正射正轴方位投影 1.投影条件 视点位于无穷远,故投影平行直线。投影面假定切于极点 2.特点 纬线投影为一组同心圆,而且没有误差。经线投影为相交于纬线同心

第四节 方位投影 一、方位投影的概念和种类 方位投影是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地球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 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所得到的图形。本节只介绍常用的切方位投影, 将地球半径视为 R 的球体。 方位投影可分为透视方位投影和非透视方位投影两类。 1.透视方位投影 利用透视法把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透视投影。 透视方位投影的点光源或视点位于垂直于投影面的地球直径及其延长 线上,由于视点位置不同,因而有不同的透视方位投影(演示) ①当视点(光源)位于地球球心时,即视点距投影面距离为 R 时,称 为中心射方位投影或球心投影。 ②当视点或光源位于地球表面时,即视点到投影面距离为 2R 时,称为 平社方位投影或球面投影。 ③当视点或光源位于无限远时,投影线(光线)成为平行线,称为正 射投影。 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相切位置的不同,透视投影可分为三类: ①当投影面切于地球极点时,称为正轴投影。 ②当投影面切于赤道时,称为横轴方位投影。 ③当投影面切于既不在极点也不在赤道时,称为斜轴方位投影。 2.非透视方位投影 非透视方位投影是借助于透视投影的方式,而附加上一定的条件,如 加上等积、等距等条件所构成的投影。 在这类投影中有等距方位投影和等积方位投影。 二、正射正轴方位投影 1.投影条件 视点位于无穷远,故投影平行直线。投影面假定切于极点。 2.特点 纬线投影为一组同心圆,而且没有误差。经线投影为相交于纬线同心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9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