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近世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DF参考电子书)北大民族史文库乙种一号《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刘浦江)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13,文件大小:84.51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松漠之间 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刘浦江著 中華黄局

自序 《松漠之间》一书,记录了我近十年来的学术轨迹。 我的辽金史研究最初是由金史入门的,自1990年代后期起,逐渐将研究 重心从金史转向辽史和契丹史。这时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民族语文对于辽金 史研究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辽金契丹女真史学界与民族语文学界彼此十 分隔膜:一方面,辽金史研究者大都不能掌握利用契丹、女真文字资料;另一 方面,民族语文学家又未能向历史学家充分展示这些资料在历史研究方面 的价值。以至于有不少历史学家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民族语文资料对于辽 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其实,就契丹大小字石刻对辽 史、契丹史研究的潜在价值而言,如果能够对它们加以充分发掘和利用,其 重要性将不亚于突厥语文之于突厥史、蒙古语文之于蒙元史。基于这种考 虑,我不惜花费数年功夫去钻研契丹小字、契丹大字和女真字的石刻资料。 今天看来,这一投人是非常值得的。 屈指算来,从事辽金史研究已近二十年。我总觉得,长期浸淫于一个学 术领域未必是一件好事,当你对史实和材料越来越熟悉,出成果也越来越容 易的时候,也许就快要陷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泥沼了,那将意味着学术创造

2/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力的枯竭。而要想避免这种结局,独立自我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对 于研究课题的选择,我向来有两个原则:一是追求重大题材,即关注重要的、 关键的、核心的问题;二是追求难度系数,偏好难度较大的、前人没有发现或 者未能解决的问题。因为一般来说,这样的研究课题具有更为恒久的学术 价值。至于能不能申报什么项目,有没有经费资助,是不是当下学术界的热 门话题,是否合乎国际汉学界的口味等等,则只好置之度外了。老实说,近 年来我也时常为这些因素所困扰,虽不能完全超然于现行学术体制之外,但 总是努力去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我非常向往的是那样一种学术环境,能 够完全凭着学术的感觉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而不必有其他任何 功利的考虑搀杂其间,这才是一个人文学者的最佳境界。 收在这部集子里的17篇论文,是从我近十年发表的作品中选出的 部分篇什。因为篇幅的限制,内容严格限定为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除 了与此主题无关者之外,还有两类文章没有人选,一是有关辽金史、但同 时也涉及宋史的若干论文,二是我自己不甚惬意的某些文章。有的学者 在将论文结集出版时,声称为保持原貌而不对文章加以改动,那样一来, 岂不只是旧文的汇集重刊而已?我颇疑心这是懒惰的一个借口。后人 编辑前人的论著,尽量保持原貌是可以理解的,但作者编选自己的文集, 怎么可以一仍其旧呢?我有一个长年养成的习惯,在每篇论文发表之 后,都会随时将所知所得记录下来,以备它日修改之用。因此需要说明 的是,收人本书的论文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订,读者若想了解其原貌,尽 可以去查阅原刊。考虑到某些论文篇幅很长,为方便读者计,每篇论文 前均缀一内容提要,其中多数系直接采用初次发表时的提要,只有少数 几篇提要是此次补写的。 在编选这部文集的过程中,高宇同学出力甚多。为尽可能减少本书的 错误,书中引用的所有史料及研究论著皆由他逐一检核原文,其工作量之繁 剧是可想而知的。本书之得以问世,有赖于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程郁缀、萧 群部长的鼎力支持。中华书局于涛先生和王芳女士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本

自序/3 书的出版质量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以上诸端,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本书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成果,并获得北京大学985 工程(二期)出版资助,特此说明。 2007年8月15日,于京西大有庄 后 装 的

目录 自序 (1) 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1) 辽朝国号考释 (27) 辽朝“横帐”考 —兼论契丹部族制度 (53) 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 (73) 契丹族的历史记忆 以“青牛白马”说为中心 (99) 契丹名、字研究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父子连名制 0。。04400.000e0。。。。00e (123) 从《辽史·国语解》到《钦定辽史语解》 契丹语言资料的源流… (177)

2/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辽《耶律元宁墓志铭考释 (207) “糺邻王”与“阿保谨” 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二题… (219) 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235) 金中都“永安”考… (275) 春水秋山 金代捺钵研究 (289) 金代“使司”银铤考释… (329) 再论阻卜与鞑靼 (343) 辽代的渤海遗民 以东丹国和定安国为中心… (367) 《金朝军制》平议 兼评王曾瑜先生的辽金史研究…… (387) 李锡厚《临潢集》评介…… (401) 附录刘浦江学术论著目录 (405) 后记 (411) 粉 的

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辽、金两朝在接受华夏文明之后,都以正统相标榜:辽承晋统,金承宋统,并 企图为其正统论寻找德运的依据。蒙元一代,围绕着宋辽金三史的纂修义例问 题,展开了激烈的正统之辨。明代士人普遍否认辽金正统,纷纷重修《宋史》,其 旨趣不在于订讹补阙,而在于另创义例。在清代,宋辽金正闰之争本当是一个颇 有忌讳的话题,但当清朝统治者从北方民族王朝立场转向中国大一统王朝立场 之后,最终也否定了辽金正统。辽金王朝的正统性之争,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近千 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自秦汉大一统王朝形成以后,正统问题便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学说中的 一个永恒话题。一百年前,梁启超在《新史学·论正统》中总结出历代正统 之辨的六项标准,其中之一是“以中国种族为正,而其余为伪也”①。辽、金王 朝的正统性之争,自始就是与种族问题纠缠在一起的,它从一个侧面彰显了 ①《饮冰室文集》第3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640页

2/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契丹王朝之正统论与德运说 辽朝虽然始终坚持草原本位,但自从燕云十六州汉地入辽后,文化的 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契丹人对汉文化的认同,一个明显的标志便是华夏正 统观念的形成①。辽代前期,契丹人以“蕃”自居,自外于“中国”。辽朝人 中国意识的觉醒,大致是兴宗以后的事情。自重熙年间起,辽朝开始以北 朝自称。重熙二十一年(1052)遣使于宋,“其国书始去国号,而称南、北 朝”②。道宗大康七年(1081)《萧孝恭墓志》,首行称“北朝大辽国…萧孝 恭墓志铭”③。辽代中晚期石刻中,常见“南瞻部州大契丹国”④或“南赡部 州大辽国”⑤的说法。按照佛教的地理概念,中国属于四大部洲中的南瞻 (赡)部洲,郑樵说:“释氏谓华夏为南赡部洲。”⑥唐宋石刻中以南赡部洲指 称中原王朝的例子比比皆是。辽人既自称为南赡部洲,则是自比于华夏之 邦。辽道宗的言行最足以说明契丹统治者从“夷”到“华”的文化立场的转 变。道宗曾作有一首《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诗》⑦。《松漠记闻》卷上记述的 一个故事更是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大辽道宗朝,有汉人讲《论语》,… ①关于辽朝华、夷观念的演变过程,请参见宋德金:《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传统文化 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郭康松:《辽朝夷夏观的演变》,《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二,仁宗皇祐四年四月丙戌条。 ③盖之庸编著:《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250页。又契丹小字 《耶律仁先基志》也称宋、辽为南、北朝,即实先生认为在契丹语中“南”亦有“下”之意,见氏著《谜林问 径一契丹小字解读新程》,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233页。 ④重熙四年《张哥墓志》、重熙十三年《沈阳无垢净光舍利塔石函记》、重熙十四年《沈州卓望山 无垢净光塔石棺记》,分见《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200、237、239页。 ⑤大安五年《萧孝忠墓志》、乾统七年《释迦佛舍利生天塔石匣记》,分见《辽代石刻文编》416、 580页。 ⑥《通志》卷三八《天文略一》。 ⑦《辽史》卷二一《道宗纪》,清宁三年。又见王鼎《焚椒录》

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3 至‘夷狄之有君’,疾读不敢讲。则曰:‘上世獯鬻、猃狁,荡无礼法,故谓 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卒令讲之。”这实际上就是 金、元时代人所竭力张扬的“中国而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 之”的华夷观念①。契丹人传统的青牛白马故事反映了本民族根的意识, 而道宗末年修成的耶律俨《皇朝实录》却“称辽为轩辕后”②,无疑是对华夏 文化的明确认同。 五德转移说是华夏正统观的核心因子,辽朝的德运观念是一个值得深 入探讨的问题。咸雍元年(1065)《耶律宗允墓志》云:“我国家荷三神之顾 諟,乘五运之灵长。”③但今存辽代文献中并没有关于本朝德运的任何记载。 金章宗泰和间讨论德运问题时,秘书郎吕贞幹等人有“辽以水为德”之说④, 这是目前辽、宋、金文献中有关辽朝德运的惟一明确的信息。冯家昇先生认 为:“金章宗去辽未远,吕贞幹所云‘辽以水为德’,必甚可靠。”⑤除此之外,清 代学者还曾举出一个新的论据,道光四年殿本《辽史》在卷五三《礼志》“腊辰 日”条下有一段考证文字说:“按《五德运补》曰:‘辽以水德王。’又按《魏台访 议》曰:‘王者各以其行,盛日为祖,衰日为腊。水盛于子,终于辰,故水行之 君,以子祖辰腊。'按本《志》以辰为腊,可见辽用水德。”《五德运补》一书未见 著录,估计是明朝人的著述,其“辽以水德王”的说法亦当源自《大金德运图 说》。问题是“腊辰日”的记载是否能够证明辽为水德说?《辽史》卷五三《礼 志六》“嘉仪·岁时杂仪”的原文是这样的:“腊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并戎 服,戊夜坐朝,作乐饮酒,等第赐甲仗、羊马。国语谓是日为‘炒伍侕时’。 “炒伍侕’,战也。”《辽史》卷五一《礼志三》“腊仪”条也有类似的记载。根据 ①见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一四《蜀汉正名论》:杨奂:《还山遗稿》卷上《正统八例总 序》。此语本出韩愈《原道》。 ②《辽史》卷六三《世表序》。 ③《辽代石刻文编》,319页。 ④(金)佚名编:《大金德运图说》,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48册,313 页。 ⑤冯家昇:《契丹名号考释》,见《冯家昇论著辑粹》,中华书局,1987年,25页

4/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这些内容来看,腊仪很可能是契丹传统礼俗,以十二月辰日为腊,与五德终 始说“水德子祖辰腊”①的说法不过是一个巧合而已。通检《辽史》,可以发现 《太宗纪》会同八年(945)十二月已有“戊辰,腊,赐诸国贡使衣马”的记载, 《礼志》则谓自穆宗应历元年(951)以后,以腊仪为常仪。要知道,在太宗和 穆宗时代,辽朝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华夏正统观念,可见其腊仪与五德确实 是没有关系的。 尽管“辽以水为德”说仅有金代文献中的一条孤证,但所幸的是,我们可 以通过辽朝中后期的正统之争识破其中的玄机。大约从兴宗时代起,辽朝 开始以正统相标榜。正统之争是由辽太宗得自后晋的所谓秦传国玺引起 的。《辽史》卷五七《仪卫志三》曰:“会同九年,太宗伐晋,末帝表上传国宝 一、金印三,天子符瑞于是归辽。”自秦汉以降,人们习惯上视秦之传国玺为 正统王朝的象征性符号,“天下之人,遂以为帝王之统不在于道而在于玺,以 玺之得失为天命之绝续,…而五季更相争夺,以得者为正统”②。辽朝前期 因尚无华夏正统观念,据说曾打算将此传国玺送还宋朝,《后山谈丛》卷五讲 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前世陋儒,谓秦玺所在为正统,故契丹自谓得传国玺, 欲以归太祖,太祖不受,曰:‘吾无秦玺,不害为国。且亡国之余,又何足贵 乎!'契丹畏服。”③辽朝中期以后,契丹统治者逐渐意识到这枚传国玺的价 值,于是开始拿它大做文章:“圣宗开泰十年,驰驿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 兴宗重熙七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④据宋人记载,“仁宗朝, 有使虏者,见虏主《传国玺诗》云:‘一时制美宝,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 ①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五运”,中华书局影印《津逮秘书》本,1987年。 ②郝经:《传国玺论》,《陵川集》卷一九,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2 册,212页。 ③这个故事又见于南宋陈橱《负暄野录》卷上“秦玺文玉刻”条。按宋辽两国早在宋太祖开宝 八年(975)已互通聘使,故此事应该是可信的。 ④《辽史》卷五七《仪卫志三》“符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13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