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本章重点问题: 1、正确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 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 2、第三条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 不通? 3、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和 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本章重点问题: 1、正确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 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 2、第三条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 不通? 3、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和 基本经验是什么?
在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即1947年7 月的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计划用 五年时间解决同蒋介石斗争的问题,同时 指出:“现在不公开讲出来,还是要准备 长期斗争,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然 而,从1946年7月算起,仅用三年时间, 人民军队就战胜了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 民党反动统治。为什么人民解放战争能如 此迅速地取得胜利?这需要我们全面地学 习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
在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即1947年7 月的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计划用 五年时间解决同蒋介石斗争的问题,同时 指出: “现在不公开讲出来,还是要准备 长期斗争,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 ”然 而,从1946年7月算起,仅用三年时间, 人民军队就战胜了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 民党反动统治。为什么人民解放战争能如 此迅速地取得胜利?这需要我们全面地学 习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
一、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国民党统治快速崩 溃之原因(陷入全民包围之中) ---一一-0- -- 装(一)解放战争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由优势迅速变为 劣势 战略防御阶段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总兵力 127万 430万 地区面积 230万平方公里 730万平方公里 人口 1.36亿 3.39亿 280万人,正规 365万人,可用 于第一线的兵 战略反攻阶段 军达到149万人; 力仅174万人
一、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国民党统治快速崩 溃之原因(陷入全民包围之中) (一)解放战争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由优势迅速变为 劣势 战略防御阶段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总兵力 127万 430万 地区面积 230万平方公里 730万平方公里 人口 1.36亿 3.39亿 战略反攻阶段 280万人,正规 军达到149万人; 365万人,可用 于第一线的兵 力仅174万人
米 在解放战场上,既是国共两军官兵实力和士气的大比 拼,也是两军最高统帅综合势力的较量,战争成败凸 示二位伟人在思维方式、处世方式和性格差异。 裴 性格差异:蒋性格拘谨,注重细节,循规蹈矩,擅长 谋略;毛性格豪放,敢于突破陈规,深谋远虑,机动 灵活,有战略眼光。 米 对社会公平的态度:蒋纵容部下腐败,官场腐败成风, 军纪涣散,国统区人心涣散;毛治党治军从严,雷厉 风行,眼里容不得沙子,解放区政治清廉,凝聚力强; 米 管理方式:蒋任人唯亲,人为制造内部分裂;毛一视 同仁,憎恶党内拉帮结派
在解放战场上,既是国共两军官兵实力和士气的大比 拼,也是两军最高统帅综合势力的较量,战争成败凸 示二位伟人在思维方式、处世方式和性格差异。 性格差异:蒋性格拘谨,注重细节,循规蹈矩,擅长 谋略;毛性格豪放,敢于突破陈规,深谋远虑,机动 灵活,有战略眼光。 对社会公平的态度:蒋纵容部下腐败,官场腐败成风, 军纪涣散,国统区人心涣散;毛治党治军从严,雷厉 风行,眼里容不得沙子,解放区政治清廉,凝聚力强; 管理方式:蒋任人唯亲,人为制造内部分裂;毛一视 同仁,憎恶党内拉帮结派
解放区土地改革,极大激发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据统计,在解放战争3年内,东北解放区 共有160万人参军,出动支前民工313万人;华 北解放区有近百万人参军;山东解放区60万, 出动支前民工580万人;东北解放区共缴纳公 粮686万吨,华北解放区缴纳公粮129万吨,陕 甘宁、晋绥、晋南解放区缴纳34万吨,这有力 地支持了解放战争。 可以说,赢得亿万中国农民的支持,是中国 共产党赢得中国革命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解放区土地改革,极大激发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据统计,在解放战争3年内,东北解放区 共有160万人参军,出动支前民工313万人;华 北解放区有近百万人参军;山东解放区60万, 出动支前民工580万人;东北解放区共缴纳公 粮686万吨,华北解放区缴纳公粮129万吨,陕 甘宁、晋绥、晋南解放区缴纳34万吨,这有力 地支持了解放战争。 可以说,赢得亿万中国农民的支持,是中国 共产党赢得中国革命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第二条战线形成 装第二条战线是1946年到1947年5月间,在国民党统治区 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学生运动、工农运动和各 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 害的人民民主运动。 何以形成第二条战线? 第一,国民党实行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的反 动政策,使蒋介石“在政治上变得毫无威信,毫无力 量”;第二,国统区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对国民 党彻底失望
(二)第二条战线形成 第二条战线是1946年到1947年5月间,在国民党统治区 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学生运动、工农运动和各 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 害的人民民主运动。 何以形成第二条战线? 第一,国民党实行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的反 动政策,使蒋介石“在政治上变得毫无威信,毫无力 量” ;第二,国统区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对国民 党彻底失望
例如,以抗战前夕的物价为标准,到1947年7月己上 涨6万倍。1947年7月24日美联社电讯发表一个材料, 说明法币100元可买的物品:1937年为两头牛,1938年 为一头牛,1941年为一口猪,1943年为一只鸡,1945 年为一条鱼,1946年为一个鸡蛋,1947年则为三分之 一盒火柴了。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对广大人 民的普遍掠夺。 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危机:时人惊呼:“中国不亡于 日本,如今却要亡于经济总崩溃!”(《商务日报》, 1946年7月8日)
例如,以抗战前夕的物价为标准,到1947年7月已上 涨6万倍。1947年7月24日美联社电讯发表一个材料, 说明法币100元可买的物品:1937年为两头牛,1938年 为一头牛,1941年为一口猪,1943年为一只鸡,1945 年为一条鱼,1946年为一个鸡蛋,1947年则为三分之 一盒火柴了。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对广大人 民的普遍掠夺。 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危机:时人惊呼: “中国不亡于 日本,如今却要亡于经济总崩溃!”(《商务日报》, 1946年7月8日)
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 三运动,-“反饥饿、-反内战”-的“五三0 ---- 运动”的爆发,表明国民党统治区各个阶层人 民的斗争正在汇合在一起,国民党集团更加孤 立。 发展到12个省26个城市的抗议美军暴行运 动,预示着美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失败!
发展到12个省26个城市的抗议美军暴行运 动,预示着美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失败! 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 一二一运动; “反饥饿、反内战”的“五二0 运动”的爆发,表明国民党统治区各个阶层人 民的斗争正在汇合在一起,国民党集团更加孤 立
二、第三条道路及其命运 (一)申国的第三条道路主张自由主义价值观 中国近现代历史鼎足而立三大思潮:自由主义、激进主 义和保守主义,第三条道路持自由主义立场。 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其词源出自西班牙语 “Liberales”?;作为思想最早出现在17世纪英国;19世纪 被首次用作西班牙自由党的名称,后来自由主义才在欧 洲和北美得到广泛流行和使用,成为近代西方一种社会 政治思潮或流派的代名词。 自由主义的本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西方舶来品,是严复、 梁启超等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介绍到中国。自由主义 的核心价值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 护个性的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主义,认为保障个 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国家存在根本目的。自由主义者对 社会问题往往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二、第三条道路及其命运 (一)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主张自由主义价值观 中国近现代历史鼎足而立三大思潮:自由主义、激进主 义和保守主义,第三条道路持自由主义立场。 “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其词源出自西班牙语 “Liberales”;作为思想最早出现在17世纪英国;19世纪 被首次用作西班牙自由党的名称,后来自由主义才在欧 洲和北美得到广泛流行和使用,成为近代西方一种社会 政治思潮或流派的代名词。 自由主义的本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西方舶来品,是严复、 梁启超等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介绍到中国。自由主义 的核心价值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 护个性的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主义,认为保障个 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国家存在根本目的。自由主义者对 社会问题往往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张自由主义分类 米 按时代划分,传统(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新)自 由主义:前者以严复、梁启超为代表,接受时主要是 洛克、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为代表的西方古典自由主 义;后者以胡适和张君劢为代表,接受的主要以杜威、 拉斯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自由主义。 米 按类型分,有政治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文化自 由主义。 按行为方式分,观念的自由主义和行为的自由主义: 胡适和严复,更关注思想启蒙和宣传,而对组党和参 加政府兴趣不大;梁启超和张君劢,大部分人生是在 组党建党、从事实际政治斗争中度过
自由主义分类 按时代划分,传统(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新)自 由主义:前者以严复、梁启超为代表,接受的主要是 洛克、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为代表的西方古典自由主 义;后者以胡适和张君劢为代表,接受的主要以杜威、 拉斯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自由主义。 按类型分,有政治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文化自 由主义。 按行为方式分,观念的自由主义和行为的自由主义: 胡适和严复,更关注思想启蒙和宣传,而对组党和参 加政府兴趣不大;梁启超和张君劢,大部分人生是在 组党建党、从事实际政治斗争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