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陕西人民出版社:《日本历史》PDF电子书【日】井上清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33,文件大小:23.54MB,团购合买
日本历史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上、社会上和思想上的变动,表面上万象升平,而底流在激荡。因而,在国民之间对日本历史面貌在看法上有着很大的分歧,甚至是对立。在老一代与新一代、统治阶级与觉醒了的群众之间,对历史面貌的观点也各有不同。我自然是站在新一代与觉醒了的群众所持有的新的对历史面貌的看法这一边。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超越旧意识的权威通史 日本历史学的畅销版本 [日]井上清/著 日木历史 日比谷 闫伯纬/译 是田 入 陕西出版集团 陕西人民出版社

日本历史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上、社会上和思想上的变动,表面上万 象升平,而底流在激荡。因而,在国民之间对日本历史面貌在看法上有着很大的 分歧,甚至是对立。在老一代与新一代、统治阶级与觉醒了的群众之间,对历史 面貌的观点也各有不同。我自然是站在新一代与觉醒了的群众所持有的新的对历 史面貌的看法这一边。 一井上清 形 增上寺 赤圾 燕布合地 IsBN978-7-224-09603-3 787224"096033 定价:39.80元

译者前言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井上清是日本知名的日本史学者。他的多种有关日本 历史的著作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陆续被介绍到中国。据称,他本人还 曾来中国(西安)友好访问,并与中国学术界进行过学术交流。他的唯物史 观的历史论述广为中国学术界和读者所称颂。 《日本历史》(岩波新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第1版是1963年9月 25日,第34版是1981年4月20日)问世的。此书刊行后在日本引发了广泛 的影响,当时的刊行量超过100万“部”(套)(据井上清教授1983年2月 26日给译者来信中称),这在当时日本刊行的书籍中是不多见的。不但在日 本国内,甚至还被译成德文介绍到西方德文通行地区。 泽者与井上清教授素昧平生,只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当时中国对外 文书籍翻译尚无定制的情况下,曾应北京三联书店之邀曾译过他的著作《日 本历史一一“国史”批判》。 当译者在工作之余获悉上述《日本历史》刊行后,为开阔视野也颇想一 读。但因译者孤陋寡闻、眼拙为甚未见国内书店陈列此书。为此,译者曾不 揣冒昧地自荐井上清教授表达了这一意愿。出乎意料之外,井上清教授却盛 情不吝地回赠给译者一套该书。 译者读过该书后感触是多方面的。 首先,译者在读有关日本历史书籍过程中,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 日本历史书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旧日本历史书籍影响深重的日本 某些有关日本历史的论述而言,最突出的感觉是上述《日本历史》一书是拨 开了这些论述的阴霾,还了日本历史的本来面目。该书不论在古代、近代和 1

现代各部分的论述赋予作者的印象都是如此。 据译者所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历史书籍,特别是教科书一类, 从头到尾都是强化渲染与灌输唯心的“皇国史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 无条件投降后,作为一种思潮,“皇国史观”的日本历史论述却仍然时隐时 显。迄今,屡屡见诸媒体的有关日本历史教科书应遵循何种基本观念编写的 斗争事例不断出现。但井上清先生的《日本历史》却坚定地将被歪曲的历史 拨乱反正,还了日本历史的本来面目。 其次,为把被歪曲的日本历史还以它本来的面目,其姿态就必须是战斗 的与批判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占领日本的盟军总部批准的唯一的日本历史 教科书《国史》出笼。对该书的斗争与批判就此拉开了序幕。二十世纪四十 年代末(1947年1月)刊行后又几经修订于1953年8月在日本刊行、1957 年又被介绍到中国的上述《日本历史一“国史”批判》就是一个战斗与批 判的回合。 批判日本历史的“皇国史观”,由于它形成的时间与空间背景,毕竟是一 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读者来说,进一步了解与认识日 本历史的本来面目,不仅对认识今日日本有益,从增进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 而言,对深入地理解与认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 来”的精神实质也是有益的。 基于这种想法,译者感觉到将坚持唯物史观的《日本历史》介绍与推荐 给中国读者一读,无论从开阔视野角度而言还是从认识日本,了解日本的过 去、现在而言,都是有益的。 译者愚见,井上清教授的上述《日本历史》的论述将会给中国读者在这 一方面给予很大助力。译者译此书的初衷与愿望就是如此。 由于译者对日本历史的无知与蒙昧,在译书过程中虽曾获得友人与编辑 部门人土的协助与指导,但为水平所限,不足与错误之处势难避免,敬希读 者惠予批评指正。 2

凡例 1.人名:凡同一人,其姓名不拘如何变换或用其他雅号,一般地只用一 个最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或号。 2.地名的文字:一概使用目前通用的文字(例如“大坂”统一写成“大 阪”)。 3.著者只就一般读者不易了解的人名、地名及事件名等在其首次出现时 加注日语注音。 4.年代:以世界通用的公元年数表示。只在必要时,例如该事件的历史 名称与年号有联系等情况下,才在公元年数后用括号注明。 5.在引用史料时,并未完全照抄原文。有时将“假名”写成汉字,或将 汉字改写成“假名”,或用日语解说汉文,或用现代“假名”拼写法等等。 总之是期望既无损于原意,又能使读者立即领会其意义

序 人,不论是谁,都是由历史所造就,在历史中生存,并以某种方式创造 着历史。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意识到造就着我们自身 而我们自身又在其中生存的历史之时,我们就能有意识地、合乎目的地参与 创造历史。 现代日本,国民对历史是极其关注的。这或许就是生活在历史大变革时 期的国民要有意识地参与创造历史而表现出的姿态。历史学家必须对国民的 这种关注作出回答。为此,在方法论上和历史观上都不尽相同的日本史书汗 牛充栋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之所以决然将本书公之于世,也是基于我本人 的奢望与考虑的。 第一,阐述创造与推动日本历史由原始荒蛮发展到现代文明的动力;并 具体地探究影响日本历史的各种条件(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地理和自然条件 以及各种偶发事件等)。 第二,划定日本历史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把每个时代的面貌及其承前启 后的情况等作为整个历史潮流纳人视野。 第三,把日本历史与其他各民族历史所共同的人类史上普遍性及日本历 史独具的特殊性统一起来观察。 第四,在明确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综合阐述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政治、 文化及其他各个侧面,从史的角度正确理解现代,同时为我们的未来,为实 现有科学根据的远景作出贡献。 我在学术上的奢望,就是想通过这本书阐明上述各项。 日本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上、社会上和思想上的变动,表面上万

象升平,而底流在激荡。因而,在国民之间对日本的历史面貌在看法上有着 很大的分歧,甚至是对立。在老一代与新一代、统治阶级与觉醒了的群众之 间,对历史面貌的观点也各有不同。我自然是站在新一代与觉醒了的群众所 持有的新的对历史面貌的看法这一边。 可是,随着最近日本帝国主义的东山再起,旧大日本帝国时代的历史面 貌,经若干修正与新的粉饰,又在加紧复活。文部省对历史教科书的审定就 是突出的事例,它竟然只许把近代日本的帝国主义扩张讲成“国际地位的提 高”。对此,我们对破除旧历史面貌的批判如仅止于“对那些东西不屑一顾”, 那是不能发展科学的与群众的新历史面貌的。由于旧帝国主义的历史面貌仍 残存于群众之中,即使是对形成这一历史面貌的各种事件与人物,也只有把 他们置于新历史面貌中赋予他们以科学的和正确的地位,使人信服地感到 “果然,这件事原来如此”之时,旧的历史面貌才能被扬弃,作为国民的历史 才能确立起来。即使一步也好,我也愿本书能接近这样的国民历史。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的人能胜任吗?”我虽是历史学界的平庸之辈, 但能毅然倾注全力于这个自标,我岂不是也会感到愉快的吗! 虽然参考了大量的书籍与论文,但我不外是就教于各名家的研究成果, 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已经明确了的事实,以我的世界观加以解释和编纂而已。 在本书编写中曾得到岩波书店“新书”编辑部的各位多方面的关照。尤 其是对堀江铃子和田村义也先生致以敬意。在此特志以表感谢。 井上清 1963年8月15日 2

日本史时代划分一览表① 按社会经济 以三分法 轻瓶奇 外 国 年代 结构体划分 为燕础划 分 分 朝鲜 中国 其他 15-25 万年前 旧石器时 先 BC5000-4000 美索不达米亚 BC 文明,BC3400 000- 原 8000? 绳文土器 前后埃及第一 王朝 史 殷朝 古 (BC13世纪) BC6一5世纪 BC 始 代(新石器时代) 时 朝 周朝 印度与希腊 古代文明的 (BC9世纪) 顶峰 00 鲜 素朝 200 社 代 100 弥生式土器时代 前 汉 汉 0 (? (新) AD 会 三 令 罗 100 《金石器并用时代) 朝 汉 马 200 古 韩 三 国 帝 300 晋 西晋 东 国 《虚拟的氏族奴康制) 大和时代 晋 400 西罗马 国 帝国 奴隶制社会 南北朝 500 代 时 代 隋 朝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 成立期 600 西欧封建制 飞鸟时代 唐 朝 新罗朝 ①BC300年以前及1900年之后,在年数表述的间隔方面前者短后者长,请参阅本书“前言”。 1

奈良时代 新 唐 奴袁制社会 (由国家掌控的圾隶制)「家长(父)制奴東制成立期 古 罗 平安时代 朝 朝 五 代 1000 代 关政治时代 东罗马帝 高 宋 1100 时 国 西欧封建制发展期 代政 丽 金 1200 朝 南宋 朝 辕仓时代 1300 % 元 朝 (拜占庭 南北朝时代 1400 建制社 文艺复兴期 意大利 发展期 室町时代 明 150 世 时战 李 16o 会 代国 安土桃山时代 完成翔解体期 近 朝 朝 既 1700 江户时代 封建制解体期 清 1800 世 (朝鲜) 1900 毂霞 (明治时代) 婚 朝 近 (大正时代) 本制社会 断资 代 昭和时代 日本的殖民地 中华民国 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 苏联社会主义 1945 本主义 (枝占领时代 现 人民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 大韩民国 华人 代 现 代 ) 国 菱羹 2

前言 日本历史的发展与时代划分 我们日本人从日本历史上所能追溯的最古的时代起到现在为止,都是一 个同一种族在同一的地区即现今的日本列岛上生活过来的。其间,虽然也有 过与若干其他种族的混血,但却既没有发生征服与被征服式的种族交替,也 没有大规模的同化。日本人从未间断过社会发展与文明,一直从原始荒蛮发 展到现代文明的第一流水平。这是日本历史最大特征之一。 直到公元前3世纪前后为止,日本人的社会几乎还是完全地独处在这个 列岛上。从那时起,先是与朝鲜,随后又与中国文明接触,在其绝对影响下, 公元5世纪时遂结束了蒙昧阶段进入了文明阶段。如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 印度及中国的人类文明的发祥时期相比,就落后两千年到四千年。与希腊、 罗马的古典古代文明时期相比,也落后一千年左右。 一旦进人文明时期后,日本社会的发展步伐,虽然有时急速,有时停滞, 但总的来说是不慢的。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日本在现今世界属第一流的文 明国家。通读本书将可明了这种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人民的不懈的辛勤劳动, 在于为追求更美好的社会所做的斗争。更由于日本人如饥似渴地学习了朝鲜、 中国、印度,随后是欧洲的先进文明,这就使日本历史的发展大为加快,并 且被赋予了独具的特征。 到现在为止,日本并没有作出执世界文明牛耳的、巨大的、成体系的创 造,而总是仿效先进文明。按说,我们似应以谦恭自卑的口气来谈论这件事。 但在交通工具不如现今发展的时代,日本总是被孤立在文明世界的边缘。在 这种情况下,对于摆脱了远远落后的蒙昧阶段的日本人来说,理所当然的, 1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33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