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安全经济学》第十一章 安全经济管理与决策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0,文件大小:68.34KB,团购合买
一、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和分类 二、国家安全经济监察管理 三、安全技术措施费的筹集与管理 四、安全设备、设施的折旧方法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十一章安全经济管理与决策 学习要点 ·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和分类 国家安全经济监察管理 安全技术措施费的筹集与管理 安全设备、设施的折旧方法 安全的经济决策 利益一一成本”分析决策方法 安全投资的风险决策 安全投资的综合评分决策法 第一节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和分类 安全经济管理特点 综合性、整体性、群众性 安全经济管理的分类 法规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全员管理 安全经济强化手段—奖与罚 安全承包是实施安全经济强化手段的具体方式之 具体做法有:(1)完善经济承包合同;(2)交纳安全抵押金;(3)制定 考核办法;(4)开展公正的安全评价和检查 四、安全措施的“三同时”管理 1.“三同时”即是在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以下简 称项目)中,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产使用。 2.安全“三同时”管理的具体做法是:(1)把好设计关;(2)把好施工 关;(3)把好验收使用关。 五、安全经济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 第十一章 安全经济管理与决策 学习要点 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和分类 国家安全经济监察管理 安全技术措施费的筹集与管理 安全设备 设施的折旧方法 安全的经济决策 利益 成本 分析决策方法 安全投资的风险决策 安全投资的综合评分决策法 第一节 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和分类 一 安全经济管理特点 综合性 整体性 群众性 二 安全经济管理的分类 法规管理 财务管理 行政管理 全员管理 三 安全经济强化手段——奖与罚 安全承包是实施安全经济强化手段的具体方式之一 具体做法有 1 完善经济承包合同 2 交纳安全抵押金 3 制定 考核办法 4 开展公正的安全评价和检查 四 安全措施的 三同时 管理 1 三同时 即是在新建 改建 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 以下简 称项目 中 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 时投产使用 2 安全 三同时 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1 把好设计关 2 把好施工 关 3 把好验收使用关 五 安全经济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安全经济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改善安全经济运行环境, 提高安全活动效率 第二节国家安全经济监察管理 国家监察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其各级安全监察机构,按照国 务院赋予的权利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和监察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所进 行的安全监察活动,其监察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特殊性的行政法律地位。 实行安全监察的原因 (1)个体行为与整体行为未必一致。 (2)人的行为受诸多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人们的活动中往往缺乏自省能力 (4)从社会学角度看,安全监察是社会性自洁功能之 安全监察的性质 公正性、唯法性、权力性、权威性、非敌对性 三、安全监察的基本职能 是实行监察;二是反馈信息 四、安全经济监察的主要内容 有关安全措施、劳保用品、医疗保健等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情况 2.生产合同中安全项目的执行及安全经济指标的落实情况 3.制定安全经济监察条例 4.有权责令本机构管理范围内,违反安全监察条例等安全法规、安全经 济规程、经济合同或破坏生产环境的企业或个人上缴罚金或令其停产,限期 整顿 五、安全监察的工作程序 1.检查2.处理3.惩罚 六、国家监察与企业、群众的关系 我国实行“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

2 安全经济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它有助于改善安全经济运行环境 提高安全活动效率 第二节 国家安全经济监察管理 国家监察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其各级安全监察机构 按照国 务院赋予的权利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和监察条例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所进 行的安全监察活动 其监察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特殊性的行政法律地位 一 实行安全监察的原因 1 个体行为与整体行为未必一致 2 人的行为受诸多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 人们的活动中往往缺乏自省能力 4 从社会学角度看 安全监察是社会性自洁功能之一 二 安全监察的性质 公正性 唯法性 权力性 权威性 非敌对性 三 安全监察的基本职能 一是实行监察 二是反馈信息 四 安全经济监察的主要内容 1.有关安全措施 劳保用品 医疗保健等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情况 2.生产合同中安全项目的执行及安全经济指标的落实情况 3.制定安全经济监察条例 4.有权责令本机构管理范围内 违反安全监察条例等安全法规 安全经 济规程 经济合同或破坏生产环境的企业或个人上缴罚金或令其停产 限期 整顿 五 安全监察的工作程序 1 检 查 2 处 理 3 惩 罚 六 国家监察与企业 群众的关系 我国实行 国家监察 行业管理 企业负责 群众监督 的安全管理体 制

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费的筹集与管理 经费来源 基建费(三同时费用) 国家预算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安排 科技三项费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银行及国家银行专项贷款 信用社贷款国家信用社专项贷款 职业 更新改造资金 安全 安全设备(设施)折旧 卫生企业 生产发展资金 资金筹集 征收危险源致害罚金的反馈资金 来源 事故罚款 职业安全公积金 资助金 社会 集资助金 集资 捐赠 会费 图11-1安全投资项目和渠道 改善安措费筹集渠道的原则 按价值规律办事,利用经济杠杆控制安全资金投向;谁获利,谁投资; 谁危害谁投资;强制与自愿相结合 安全费用的管理 安全经费应是单列专用款项,由安全部门掌握,其使用控制范围包括改 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为主要目的一切技术、 管理、教育等方面 (一)硬技术方面

3 第三节 安全技术措施费的筹集与管理 一 经费来源 基建费 三同时费用 国家预算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安排 科技三项费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银行及 国家银行专项贷款 信用社贷款 国家信用社专项贷款 职业 更新改造资金 安全 安全设备 设施 折旧 卫生 企业 生产发展资金 资金 筹集 征收危险源致害罚金的反馈资金 来源 事故罚款 职业安全公积金 资助金 社会 集资助金 集资 捐赠 会费 图 11-1 安全投资项目和渠道 二 改善安措费筹集渠道的原则 按价值规律办事 利用经济杠杆控制安全资金投向 谁获利 谁投资 谁危害谁投资 强制与自愿相结合 三 安全费用的管理 安全经费应是单列专用款项 由安全部门掌握 其使用控制范围包括改 善劳动条件 防止工伤事故 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为主要目的一切技术 管理 教育等方面 一 硬技术方面

1.安全技术2.工业卫生3.辅助房屋及设施 (二)软技术方面 1.安全管理2.安全奖励3.宣传与教育 第四节安全设备、设施的折旧方法 折旧的方法 常用的折旧方法主要有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中余额递减 法和年数总和法又称快速折旧法 )直线法 其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是 D2=(C0-V)/n 式中:C一一设备或设施的原值;一一设备或设施的残值;n一一设 备或设施的服务年限。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1)各年折旧费相等;(2)残值不计入折旧费。 (二)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是 (11-2) n(n+1)/2 这种折旧方法的特点是:(1)各年折旧费不等,每年的折旧额是一个等 比级数;(2)残值不计入折旧费。 (三)余额递减数法 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 C-1·r其中r=1 式中C11为设备或设施第t-7年的账面价值;「为一固定数值的折旧比 率。 种折旧方法的特点是:(1)各年折旧费不等,资产的帐面价值逐年递 减,各年的折旧额是一个等比级数;(2)计算折旧的基数为各年的账面值, 而没有减去残值;(3)资产价值少于残值时不再进行折旧

4 1 安全技术 2 工业卫生 3 辅助房屋及设施 二 软技术方面 1 安全管理 2 安全奖励 3 宣传与教育 第四节 安全设备 设施的折旧方法 一 折旧的方法 常用的折旧方法主要有直线法 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其中余额递减 法和年数总和法又称快速折旧法 一 直线法 其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是 D C V n t r ( )/ = 0 − 11-1 式中 C0 设备或设施的原值 Vr 设备或设施的残值 n 设 备或设施的服务年限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1 各年折旧费相等 2 残值不计入折旧费 二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是 ( 1)/ 2 ( ) 0 + = − n n Dt C Vr 11-2 这种折旧方法的特点是 1 各年折旧费不等 每年的折旧额是一个等 比级数 2 残值不计入折旧费 三 余额递减数法 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 V r 1 0 r 1 C D C r t = t− ⋅ 其中 = − 11-3 式中 Ct-1 为设备或设施第 t-1 年的账面价值 r 为一固定数值的折旧比 率 这种折旧方法的特点是 1 各年折旧费不等 资产的帐面价值逐年递 减 各年的折旧额是一个等比级数 2 计算折旧的基数为各年的账面值 而没有减去残值 3 资产价值少于残值时不再进行折旧

第五节安全的经济决策 决策的概念 决策指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 的认识和把握,寻求并选择某种最佳(满意)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 二、决策的分类方法 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東性与随机性原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 策。非确定型决策又可分为两类:完全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决策的特性 从属性、系统性、技术性、社会性、经济性、信息化 四、决策的依据 1.经济技术发展总决策(政策和法规)的指导 2.决策机构和决策者的素养 3.决策者的需求 4.实际状况 五、安全决策过程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1.资料的收集 2.选择合适的决策人 3.选用合适的决策方法 4.决策的反馈 5决策的有序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时效性 6.决策中的安全要点 第六节“利益——成本”分析决策方法 、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一)“利益一一成本”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计算安全方案的效果 安全方案的效果由下式计算 R=D×P (11-4) 式中:R—一安全方案的效果;U—一事故损失;尸一一期望事故概率

5 第五节 安全的经济决策 一 决策的概念 决策指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 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 的认识和把握 寻求并选择某种最佳 (满意)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 二 决策的分类方法 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与随机性原理 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 策 非确定型决策又可分为两类:完全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三 决策的特性 从属性 系统性 技术性 社会性 经济性 信息化 四 决策的依据 1 经济技术发展总决策 政策和法规 的指导 2 决策机构和决策者的素养 3 决策者的需求 4 实际状况 五 安全决策过程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1. 资料的收集 2 选择合适的决策人 3 选用合适的决策方法 4. 决策的反馈 5 决策的有序性 系统性 全面性和时效性 6 决策中的安全要点 第六节 利益 成本 分析决策方法 一 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一 利益 成本 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1.计算安全方案的效果 安全方案的效果由下式计算 R=U×P 11-4 式中 R 安全方案的效果 U 事故损失 P 期望事故概率

2.计算安全的利益 安全的利益可依据下式计算。 B=Ro -R, (11-5) 式中:B一一安全方案的利益;R一一安全措施实施前的系统事故后果;R 安全措施实施后的系统事故后果。 计算安全的效益 安全的效益可依据下式计算。 F=B/C (11-6) 式中:E一一安全效益;C一一安全方案的投资 安全方案的优选决策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有关危险分析技术,如FA技术,计算系统原始状态下的事故发 生概率P0; (2)用有关危险分析技术,分别计算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实施后的系统 事故发生概率P1(),=1,2,3 (3)在事故损失期望U已知的情况下,计算安全措施实施前的系统事故 后果 R=U×Pb (4)计算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实施后的系统事故后果: R,()=UxP() (11-8) (5)计算系统各种安全措施实施后的安全利益 B(1)=R-R1() (11-9) (6)计算系统各种安全措施实施后的安全效益 E()=B(C( (11-10) (7)根据E()值进行方案优选,最优方案为maX(E() 第七节安全投资的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的基本原理 风险决策也称概率决策。这是一种在估计出措施利益的基础上,考虑到

6 2.计算安全的利益 安全的利益可依据下式计算 B=R0 R1 11-5 式中 B 安全方案的利益 R0 安全措施实施前的系统事故后果 R1 安全措施实施后的系统事故后果 3.计算安全的效益 安全的效益可依据下式计算 E=B/C 11-6 式中 E 安全效益 C 安全方案的投资 安全方案的优选决策按以下步骤进行 1 用有关危险分析技术 如 FTA 技术 计算系统原始状态下的事故发 生概率 P 2 用有关危险分析技术 分别计算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实施后的系统 事故发生概率 P (i) i =1,2,3…… 3 在事故损失期望 已知的情况下 计算安全措施实施前的系统事故 后果 R0 = U P0 (11-7) 4 计算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实施后的系统事故后果 R1 (i)= U P1(i) (11-8) 5 计算系统各种安全措施实施后的安全利益 B(i) = R0-R1(i) (11-9) 6 计算系统各种安全措施实施后的安全效益 E(i) = B(i)/C(i) (11-10) 7 根据 E(i)值进行方案优选 最优方案为 max(E(i)) 第七节 安全投资的风险决策 一 风险决策的基本原理 风险决策也称概率决策 这是一种在估计出措施利益的基础上 考虑到

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利益期望值的预测,以此预测值作为决策依据、 方法。具体步骤 ①计算出各方案的各种利益B(第/种方案的第/种利益) ②计算出各利益实现的概率(可能性大小)PA ③计算各方案的利益(共有m种利益)期望E(B): ④进行方案优选,最优方案mxE(B) E(B)=∑PB (11-11) 第八节安全投资的综合评分决策法 、基本原理 具体的评价模型是“投资合理性”计算公式 RXE.×P 投资合理性 C×D 11-12) 式中:R一一事故后果严重性;E一一危险性作业程度;P—一事故发生可 能性;C一一经费指标;D一一事故纠正程度。 上式分子是危险性评价的三因素,反映了系统的综合危险性;而分母是 投资强度和效果的综合反映。此公式实际上反映了“效果-投资”比的内涵。 、步骤 应用综合评分决策法的步骤,有如下五种 1.确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分值 事故后果R的定义是:事故后果严重性是反映某种险情引起的某种事故 最大可能的结果,包括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结果。事故造成的最大可能的 后果是用额定值来计算的。特大事故定为100分,轻微的割破擦伤则定为1 分,根据严重程度往下类推,见表11-5 表11-5 事故后果严重度R取分值 (1)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很多;经济损失高于100万美元;有重大破坏 100分 7

7 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大小 进行利益期望值的预测 以此预测值作为决策依据 方法 具体步骤 计算出各方案的各种利益 Bij(第 j 种方案的第 i 种利益) 计算出各利益实现的概率 可能性大小 i 计算各方案的利益 共有 m 种利益 期望 E(Bi) 进行方案优选 最优方案 max[E(Bi)] ∑= = i i PiBij m E B 1 1 ( ) 11-11 第八节 安全投资的综合评分决策法 一 基本原理 具体的评价模型是 投资合理性 计算公式 11-12 式中 R 事故后果严重性 Ex 危险性作业程度 P 事故发生可 能性 C 经费指标 D 事故纠正程度 上式分子是危险性评价的三因素 反映了系统的综合危险性 而分母是 投资强度和效果的综合反映 此公式实际上反映了 效果 投资 比的内涵 二 步骤 应用综合评分决策法的步骤 有如下五种 1 确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分值 事故后果 的定义是 事故后果严重性是反映某种险情引起的某种事故 最大可能的结果 包括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结果 事故造成的最大可能的 后果是用额定值来计算的 特大事故定为 100 分 轻微的割破擦伤则定为 1 分 根据严重程度往下类推 见表 11-5 表 11-5 事故后果严重度 R 取分值 后 果 的 严 重 程 度 分 值 1 特大事故 死亡人数很多 经济损失高于 100 万美元 有重大破坏 100 分 R Ex P 投资合理性 C D

(2)死亡数人;损失在50-100万美元之间 50分 (3)有人死亡,损失在10-50万美元之间 25分 (4)极严重的伤残(截掉肢体,永久性残废);损失在0.1-10万美元之间。 15分 (5)有伤残。损失达到0.1万美元 5分 (6)轻度割伤,碰撞撞破,轻微的损失。 2.确定人员暴露于危险场所的危险性作业程度E 危险性作业的定义是:危险性作业是指人员暴露于危险条件下的出现频率。 危险性作业的分值为连续暴露的记10分,最轻的为0.5分。其分值Ex见表 危险性作业程度分值EFx 危险事件出现情况 (1)连续不断(或者是一天之内出现很多次) 10分 (2)经常性(大约是一天一次) 6分 (3)非经常性(以一周一次到一月一次) 3分 (4)有时出现(一月一次到一年一次) 2分 (5)偶然性(偶然出现过一次 1分 (6)很难确定(不知道哪天发生过,很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 0分 了) 3.发生的可能性P值的确定 事故发生可能性P的的概念是:由于时间与环境的因素,在危险作业条 件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产生的后果。其程度的分值如表11-7所示。 表11-7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分值 意外事件产生各种可能后果的可能程度 额定值 (1)最有可能出现意外结果的危险作业 10分 (2)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性的 6分 (3)只有意外或巧合才能发生事故 3分 (4)只有遇上极为巧合才能发生事故,但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事1分 8

8 2 死亡数人 损失在 50~100 万美元之间 50 分 3 有人死亡 损失在 10~50 万美元之间 25 分 4 极严重的伤残 截掉肢体 永久性残废 损失在 0.1~10 万美元之间 15 分 5 有伤残 损失达到 0.1 万美元 5 分 6 轻度割伤 碰撞撞破 轻微的损失 1 分 2 确定人员暴露于危险场所的危险性作业程度 Ex 危险性作业的定义是 危险性作业是指人员暴露于危险条件下的出现频率 危险性作业的分值为连续暴露的记 10 分 最轻的为 0.5 分 其分值 Ex 见表 11-6 表 11-6 危险性作业程度分值 EX 危 险 事 件 出 现 情 况 分 值 1 连续不断 或者是一天之内出现很多次 10 分 2 经常性 大约是一天一次 6 分 3 非经常性 以一周一次到一月一次 3 分 4 有时出现 一月一次到一年一次 2 分 5 偶然性 偶然出现过一次 1 分 6 很难确定 不知道哪天发生过 很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 了 0 分 3 发生的可能性 P 值的确定 事故发生可能性 P 的的概念是 由于时间与环境的因素 在危险作业条 件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及产生的后果 其程度的分值如表 11-7 所示 表 11-7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P 分值 意外事件产生各种可能后果的可能程度 额定值 1 最有可能出现意外结果的危险作业 10 分 2 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性的 6 分 3 只有意外或巧合才能发生事故 3 分 4 只有遇上极为巧合才能发生事故 但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事 例 1 分

(5)很难想象出来的可能事故,这种冒险作业进行了好多年但还0.5 未发生过事故; (6)实际上不可能出现,所想象的巧合不符合实际,只有“1%”0.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这样的作业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 4.投资强度分值C 不同的投资强度,对应不同的分值,投资强度的分值的取定参见表11-8 表11-8 投资强度分值表 费 额定值 (1)50000美元以上 10分 (2)25000-50000美元 6分 (3)1000025000美元 4分 (4)1000-10000美元 3分 (5)100-1000美元 2分 (6)25-100美元 1分 (7)25美元以下 0.5分 5.纠正程度分值D的取值 纠正程度是指所提出的安全措施能把险情消除或缓和的程度。其分值取 定见表11-9 表11-9安全措施纠正程度D分值取值表 纠正程度 额定值 (1)险情全部消除(100%); 1分 (2)险情降低了75%; 2分 (3)险情的降低程度为50-75%; 3分 (4)险情的降低程度为25-50%; 4分 (5)险情仅有稍微的缓和(少于6分 25%); 如果使用这个公式评定一项开支是否合理时,只要把对应的实际情况分值查出,代入式(11-12)

9 5 很难想象出来的可能事故 这种冒险作业进行了好多年但还 未发生过事故 0.5 分 6 实际上不可能出现 所想象的巧合不符合实际 只有 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这样的作业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 0.1 分 4 投资强度分值 C 不同的投资强度 对应不同的分值 投资强度的分值的取定参见表 11-8 表 11-8 投资强度分值表 费 用 额定值 1 50000 美元以上 10 分 2 25000~50000 美元 6 分 3 10000~25000 美元 4 分 4 1000~10000 美元 3 分 5 100~1000 美元 2 分 6 25~100 美元 1 分 7 25 美元以下 0.5 分 5 纠正程度分值 的取值 纠正程度是指所提出的安全措施能把险情消除或缓和的程度 其分值取 定见表 11-9 表 11-9 安全措施纠正程度 D 分值取值表 纠正程度 额定值 1 险情全部消除 100% 1 分 2 险情降低了 75% 2 分 3 险情的降低程度为 50~75% 3 分 4 险情的降低程度为 25~50% 4 分 5 险情仅有稍微的缓和 少于 25% 6 分 如果使用这个公式评定一项开支是否合理时 只要把对应的实际情况分值查出 代入式 11-12

就可以求出表示合理度的数值。合理度的临界值选定为10,如果计算出的合理度分值高于10,则安全 经费开支被认为是合理的;如果是低于10,则被认为是不合理的。 小结 安全经济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社会生产生 活的各项安全活动之中。安全经费筹集和管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改善劳 动安全条件的前提条件,它结合安全的投资最优化原则,实现事故及其损失 最小化的目标,从而满足人们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需要 国家、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 面来推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安全决策的目的就是在能力 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确保生产劳动过程在一个比较安全的 状态下顺利地完成。要使安全决策达到更好的结果,就必须研究安全决策的 整个过程,尤其是安全决策的方法,从各个环节、各个阶段、每个步骤都做 出把握,使其整体上能优化适配

10 就可以求出表示合理度的数值 合理度的临界值选定为 10 如果计算出的合理度分值高于 10 则安全 经费开支被认为是合理的 如果是低于 10 则被认为是不合理的 小 结 安全经济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贯穿于整个社会生产生 活的各项安全活动之中 安全经费筹集和管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改善劳 动安全条件的前提条件 它结合安全的投资最优化原则 实现事故及其损失 最小化的目标 从而满足人们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 需要 国家 企业 个人的共同努力 需要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方 面来推动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方针的贯彻 安全决策的目的就是在能力 许可的范围内 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 确保生产劳动过程在一个比较安全的 状态下顺利地完成 要使安全决策达到更好的结果 就必须研究安全决策的 整个过程 尤其是安全决策的方法 从各个环节 各个阶段 每个步骤都做 出把握 使其整体上能优化适配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