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题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和谐募捐精髓(每词1分) 2.(1)零落成泥碾作尘(2)便引诗情到碧霄(3)谁言天地宽(4)八百里分麾下炙(5)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6)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格1分) 3.B(2分) 4.(2)“销售”和“使用”对调。(3)在句末加上“的责任”。(4)把“大力”移到“营造” 前。(每格1分) 5.()父亲的病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范爱农在革命 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对旧民主革命的失 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3分,每格1分) (2)示例:妈妈,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好处的,特别是 些名著故事,读了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知道更多的人物和故事,对于我 们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您不要阻止我读课外书。(言之有理,语句通畅即 可)(2分) 6.面对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和反动势力的挑衅,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 取得胜利,民族凝聚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3分) 7.()湖光秋月(或月下山水)(2分)(本题必须提到“月”,如无“月”不给分) (2)示例:使用比喻手法,把湖面比作“白银盘”,把山比作“青螺”,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 相得益彰,秋月中的洞庭山水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本体、喻体1分,美 感效果1分;效果的理解允许多样,例如,回答“站得高,看得远”“作者有宽广阔大的 胸怀”等也可) 8.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地震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4分,每格2分) 9.不能。“不完全”表示“不是全部”的意思,表示统计结论和数据没有经过精密的测量 和计算,删去后就表示数字十分精确了,与原意不符。(2分) 10.把“地震的异常”分为“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其中“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再分 若干小类。这样分类别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利于读者梳理文章信息,使说明既 完整又清晰。(2分) 11.(1)发现红外异常,显示出地热温度升级。(2测到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3)接收到与 地球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3分) 12.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不要发怒),要把愤怒变为平和且理智的心态。或:我们要 做一个明智的人,不要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愤怒上。(最好从正面表述)(3分) 13.不好。这两个事例没有具体表现他们如何在挫折、不平和屈辱中把愤怒变为平和且 理智的心态,不能证明观点。(4分) 14.这是比喻论证,也是从反面论证,形象地证明了“想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巨大 的耐心和努力”,从而有力证明了本文的观点,这样写使说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3分 15.示例:就会变成一种“造福人类”的巨大的能量和资源,去滋润养育万物生灵,为人 间播洒出一片蔼蔼绿阴。(要求运用比喻手法2分,从正面说理2分,大致意思要对)(4 分) 16.(1)见岩鹰弃食下山回家(2)狂喜激动感动欣赏(4分) 语文试卷第1页(共2页)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2页) 2008 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题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和谐 募捐 精髓(每词 1 分) 2.⑴零落成泥碾作尘⑵便引诗情到碧霄⑶谁言天地宽⑷八百里分麾下炙⑸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⑹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格 1 分) 3.B(2 分) 4.⑵“销售”和“使用”对调。⑶在句末加上“的责任”。⑷把“大力”移到“营造” 前。(每格 1 分) 5.⑴父亲的病 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范爱农在革命 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对旧民主革命的失 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3 分,每格 1 分) ⑵示例:妈妈,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好处的,特别是 一些名著故事,读了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知道更多的人物和故事,对于我 们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您不要阻止我读课外书。(言之有理,语句通畅即 可)(2 分) 6.面对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和反动势力的挑衅,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 取得胜利,民族凝聚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3 分) 7.⑴湖光秋月(或月下山水)(2 分)(本题必须提到“月”,如无“月”不给分) ⑵示例:使用比喻手法,把湖面比作“白银盘”,把山比作“青螺”,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 相得益彰,秋月中的洞庭山水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本体、喻体 1 分,美 感效果 1 分;效果的理解允许多样,例如,回答“站得高,看得远”“作者有宽广阔大的 胸怀”等也可) 8.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 地震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4 分,每格 2 分) 9.不能。“不完全”表示“不是全部”的意思,表示统计结论和数据没有经过精密的测量 和计算,删去后就表示数字十分精确了,与原意不符。(2 分) 10.把“地震的异常”分为“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其中“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再分 若干小类。这样分类别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利于读者梳理文章信息,使说明既 完整又清晰。(2 分) 11. ⑴发现红外异常,显示出地热温度升级。⑵测到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⑶接收到与 地球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3 分) 12.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不要发怒),要把愤怒变为平和且理智的心态。或:我们要 做一个明智的人,不要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愤怒上。(最好从正面表述)(3 分) 13.不好。这两个事例没有具体表现他们如何在挫折、不平和屈辱中把愤怒变为平和且 理智的心态,不能证明观点。(4 分) 14.这是比喻论证,也是从反面论证,形象地证明了“想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巨大 的耐心和努力”,从而有力证明了本文的观点,这样写使说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3 分) 15.示例:就会变成一种“造福人类”的巨大的能量和资源,去滋润养育万物生灵,为人 间播洒出一片蔼蔼绿阴。(要求运用比喻手法 2 分,从正面说理 2 分,大致意思要对)(4 分) 16.⑴见岩鹰弃食 下山回家 ⑵狂喜激动 感动欣赏(4 分)
17.表现小岩鹰的健壮、美丽、勇猛和旺盛的生命力,老鹰苍老无力和受伤后艰难的处境 为后文写小岩鹰的捕食和老鹰接受喂食埋下伏笔。(2分) 18.开始是征服小岩鹰的强烈欲望的驱使,看到岩鹰后,被岩鹰力与美相结合的完美姿态 深深地震撼了,所以“枪在中途停住了”。(3分) 19.(1)衬托小岩鹰给老鹰喂食时的感人的举动,渲染和谐的氛围。(2分)(2)一是指小岩鹰 喂食老鹰这一行为发生在高处,二是指两代岩鹰之间的感情的深厚、高尚。(2分) 20.围绕“两代岩鹰之间的深厚感情”分析阐述,自己的经历可以从反面入笔,也可从正 面举例,着重围绕“对长辈的爱”“回报父爱或母爱”等话题来写,语言表述流畅。(4分) 21.(1)写(2)眼泪,泪,泪水等(3)侍奉(4)士兵(4分) 22.B(3分) 23.(1)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并怀有二心呢? (2)弘范敬佩他的仁义,派使者护送文天祥到京师。(4分)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弘范义之(2分) 25.分析时用到“忠心不二、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以身殉国”等词语。要求能结合选文 并联系所学诗歌阐明文天祥的崇高的民族气节。(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表明心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视死如归 死前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为后世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 古绝唱,文天祥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3分) 26.略(65分,同中考标准) 语文试卷第2页(共2页)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2页) 17.表现小岩鹰的健壮、美丽、勇猛和旺盛的生命力,老鹰苍老无力和受伤后艰难的处境; 为后文写小岩鹰的捕食和老鹰接受喂食埋下伏笔。(2 分) 18.开始是征服小岩鹰的强烈欲望的驱使,看到岩鹰后,被岩鹰力与美相结合的完美姿态 深深地震撼了,所以“枪在中途停住了”。 (3 分) 19.⑴衬托小岩鹰给老鹰喂食时的感人的举动,渲染和谐的氛围。(2 分)⑵一是指小岩鹰 喂食老鹰这一行为发生在高处,二是指两代岩鹰之间的感情的深厚、高尚。(2 分) 20.围绕“两代岩鹰之间的深厚感情”分析阐述,自己的经历可以从反面入笔,也可从正 面举例,着重围绕“对长辈的爱”“回报父爱或母爱”等话题来写,语言表述流畅。(4 分) 21.⑴写 ⑵ 眼泪,泪,泪水等 ⑶侍奉 ⑷士兵(4 分) 22.B(3 分) 23.⑴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并怀有二心呢? ⑵弘范敬佩他的仁义,派使者护送文天祥到京师。(4 分) 24.弘范遂以客礼见之;弘范义之(2 分) 25.分析时用到“忠心不二、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以身殉国”等词语。要求能结合选文 并联系所学诗歌阐明文天祥的崇高的民族气节。(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表明心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视死如归, 死前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为后世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 古绝唱,文天祥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3 分) 26.略(65 分,同中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