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2011年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题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辟邪/开辟缜密/嗔怒惊骇/骸骨淡泊/湖泊 B.夙愿/住宿供养/口供奔跑/投奔 湛蓝/暂且 C.着手/着陆联袂/昧心纤亳/翩跹累赘/连累 D.炮制/炮烙呜咽/拖曳浩淼/渺茫处方/处境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随着广州亚残运会的火炬点燃,开幕式筹备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几经推敲、几经修改,一个老到的总体运 行方案终于出台,但组织这么偌大的排练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亚运会相比,亚残运会有其特殊性,残疾人也有特 殊需求。“细节决定成败,细微才见功夫。”在筹备开幕式过程中,各子团队负责人按照要求将工作时间精细到每一秒 空间精细到每米,人员精细到每一岗,做到定岗、定人、定责、定时,确保无微不至、百不,爽。 A.老到 B.偌大 C.无微不至 D.百不一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从日美“利刃2010”演习的兵力和科目设置来看,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演练,也是一次以中国为假想敌的 联合演习。通过“利刃”演习,能使日本自卫队逐步掌握组织大规模联合战役的经验,重获进攻能力,这将会对 东亚军事力量对比产生深远的影响 B.灰霾使大气中紫外线辐射减少,不仅会造成人群呼吸道疾病大幅上升,而且还会使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致使 佝偻病高发。 C.余秋雨先生在撰写了南京钟山风景区的碑文后,“钟山碑文”也被骂成是“紫金山最令人作呕的一景”。 D.60多名华夏中学的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5000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敬老院近200 名老人的手中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10年,在从6月27日到7月26日的一个月里 世界气象组织警告,如果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升温将使剧烈天气现象造 成的伤亡同步攀升,人类生活环境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浩劫”,与之相比,目前困扰我们的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过是小 巫见大巫 ①全国17个省区71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 ②全国有21个省市区152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 ③这些枯燥的数据,再清楚不过地揭示出了气候恶化的程度和速度 ④与2009年相比,两种极端事件均有出现站点多、范围广、超历史极值的记录多等特点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土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 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汘,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 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 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 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徳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 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土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
江门市2011年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辟.邪/开辟. 缜.密/嗔.怒 惊骇./骸.骨 淡泊./湖泊. B.夙.愿/住宿. 供.养/口供. 奔.跑/投奔. 湛.蓝/暂.且 C.着.手/着.陆 联袂./昧.心 纤.毫/翩跹. 累.赘/连累. D.炮.制/炮.烙 呜咽./拖曳. 浩淼./渺.茫 处.方/处.境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随着广州亚残运会的火炬点燃,开幕式筹备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几经推敲、几经修改,一个老到..的总体运 行方案终于出台,但组织这么偌大..的排练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亚运会相比,亚残运会有其特殊性,残疾人也有特 殊需求。“细节决定成败,细微才见功夫。”在筹备开幕式过程中,各子团队负责人按照要求将工作时间精细到每一秒, 空间精细到每一米,人员精细到每一岗,做到定岗、定人、定责、定时,确保无微不至 ....、百不一爽 ....。 A.老到 B.偌大 C.无微不至 D.百不一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从日美“利刃2010”演习的兵力和科目设置来看,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演练,也是一次以中国为假想敌的 联合演习。通过“利刃”演习,能使日本自卫队逐步掌握组织大规模联合战役的经验,重获进攻能力,这将会对 东亚军事力量对比产生深远的影响。 B.灰霾使大气中紫外线辐射减少,不仅会造成人群呼吸道疾病大幅上升,而且还会使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致使 佝偻病高发。 C.余秋雨先生在撰写了南京钟山风景区的碑文后,“钟山碑文”也被骂成是“紫金山最令人作呕的一景”。 D.60多名华夏中学的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5000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敬老院近200 名老人的手中。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10年,在从6月27日到7月26日的一个月里, , , , 。世界气象组织警告,如果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升温将使剧烈天气现象造 成的伤亡同步攀升,人类生活环境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浩劫”,与之相比,目前困扰我们的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过是小 巫见大巫。 ①全国17个省区71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 ②全国有21个省市区152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 ③这些枯燥的数据,再清楚不过地揭示出了气候恶化的程度和速度 ④与2009年相比,两种极端事件均有出现站点多、范围广、超历史极值的记录多等特点 A. ②①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 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 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 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 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 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
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 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 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5.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易:看不起 B.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 累:辛劳 C.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被:施恩 D.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处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 B.闻下风而望余光者 所谓将相而富贵 C.勒之金石,播之声诗 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 D.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魏国公“不以富贵为荣”的一组是(3分) ①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②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 ③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④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⑤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⑥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从古到今都是同样光荣的,如本文中的苏季子、朱买臣和魏国公。 B.魏国公少年得志,虽然和那些困厄的士人不同,但他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乎庸夫愚妇的意料之外。 C.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以彰显自 己的功德。 D.魏国公的丰功伟绩,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3分) ②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7分) 渔家傲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释】①九十:春光共九十天。②金龟: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佩金龟。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记,贺知章曾 解下金龟,“换酒为乐”,以酬李白。③东阳:今浙江金华市。④沽酒:买酒。 (1)简析“恋”字修辞手法和双重意蕴。(3分) (2)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语两意。请具体解答。(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高适《燕歌行》)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 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 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5.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易:看不起 B.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 累:辛劳 C.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被:施恩 D.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处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 B.闻下风而.望余光者 所谓将相而.富贵 C.勒之.金石,播之声诗 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 D.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魏国公“不以富贵为荣”的一组是(3分) ①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 ②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 ③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④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⑤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⑥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从古到今都是同样光荣的,如本文中的苏季子、朱买臣和魏国公。 B.魏国公少年得志,虽然和那些困厄的士人不同,但他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乎庸夫愚妇的意料之外。 C.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以彰显自 己的功德。 D.魏国公的丰功伟绩, 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3分) ②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7分)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释】①九十:春光共九十天。②金龟: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佩金龟。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记,贺知章曾 解下金龟,“换酒为乐”,以酬李白。③东阳:今浙江金华市。④沽酒:买酒。 (1)简析“恋”字修辞手法和双重意蕴。(3 分) (2)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语两意。请具体解答。(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 !(高适《燕歌行》)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4)思厥先祖父, ,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小题 道:中国文化传统的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道”具体又展开为“天道”和“人道”。天道更多地与自然、宇宙相联系,其涵义在中国古代最 早的经典之一《周易》中已得到某种阐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首先区别于我们 在经验世界中所看到的千差万别的现象。相对于多样的现象,道作为形而上者体现了存在的统一性:以道为存在的终 极原理,干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扬弃了彼此的分离而呈现了内在的关联。 《周易》中关于道的另一重要观念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所涉及的,主要是世界的变迁、演 化。作为现实的存在,世界不仅干差万别,而且处于流变过程之中,这种变化过程可以通过什么来把握?其中是否存在 内在的法则?“一阴阳之谓道”,可以看作是对以上问题的解释。 这样,一方面,干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世界以道作为其根据和统一的本源,另一方面,世界的变化、发展又以道 为其普遍的法则。换言之,道既被视为世界统一的本原,又被理解为世界发展的法则,在道的观念之下,整个世界不 是杂乱无章、无序变迁,而是表现为一种有序的形态。 除天道之外,道还兼指人道。人道在宽泛意义上与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 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所谓“立人之道,日仁与义”,便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这一点。人道意义上的“道”,首先涉及 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政治理想、道徳理想等等,它同时也被理解为体现于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的价值原则。“道”的以上涵义,在古代哲学家的具体论述中得到了具体阐述。孔子曾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 忧道不忧贫"。这里的“谍道”,便涉及对“道”的追求,“忧道”则表现为对“道”的关切,作为追求、关切对象,“道 即以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道德理想等等为内涵。孔子又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其中的“道”,同样也是指 广义的社会文化理想或政治道德理想。价值理想不同、价值追求相异,往往缺乏共冋语言,彼此之间也很难相互交往 和沟通,这也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表达的意思。孔子关于道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 谓“弘道”,是指人能够使广义上的社会政治、文化理想得到实现,这里的道同样也以价值理想为内容,体现在社会文 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人道”意义上的“道”,同时表现为一种规范系统。规范有两重作用:从正面看,它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应当 如何做,简言之,引导人们去做应该做之事从反面说,它则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亦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 制。作为人道,"道”的涵义,往往具体体现在这种规范系统之上。道的以上涵义与道的原始涵义相互联系:道的原始 涵义之一是道路,道路总是通向某处,引申而言,“道”意味着将人引往某一方向或引导人们达到某一目标。道所藴含 的这种引导性内涵经过提升以后,进一步获得了规范意义。中国文化一再将礼、法与道联系起来:“礼者,人道之极也。 法者,天下之至道也。”礼既表现为政治领域的体制,又展开为规范系统,礼之于人,犹如规矩之于方圆。规矩为方 圆提供了准则,礼则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普遍的规范。同样,法也对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作出了具体规定,从而表现 为一套规范系统,当然,相对于礼,法作为规范更具有强制性。对中国文化而言,礼与法尽管有不同特点,但都是道 的体现,所谓“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便从不同方面肯定了这一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天道体现了世界中千差万别的现象存在的统一性。 B.“一阴一阳之谓道”表达了自然和宇宙存在和经常发生变化的主要现象 C.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为人道的宽泛意义。 D.“道不同不相为谋”,原因是价值理想不同、价值追求相异,往往缺乏共同语言,彼此之间也很难相互交往和沟 通 E.“道”的规范作用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亦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制。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阴一阳的宇宙变化使整个世界杂乱无章、无序变迁,经常表现为一种无序的形态,难以预测 B.“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表现了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 般原理
(4)思厥先袓父, , ,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小题。 道:中国文化传统的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道”具体又展开为“天道”和“人道”。天道更多地与自然、宇宙相联系,其涵义在中国古代最 早的经典之一《周易》中已得到某种阐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首先区别于我们 在经验世界中所看到的千差万别的现象。相对于多样的现象,道作为形而上者体现了存在的统一性:以道为存在的终 极原理,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扬弃了彼此的分离而呈现了内在的关联。 《周易》中关于道的另一重要观念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所涉及的,主要是世界的变迁、演 化。作为现实的存在,世界不仅千差万别,而且处于流变过程之中,这种变化过程可以通过什么来把握?其中是否存在 内在的法则?“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看作是对以上问题的解释。 这样,一方面,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世界以道作为其根据和统一的本源,另一方面,世界的变化、发展又以道 为其普遍的法则。换言之,道既被视为世界统一的本原,又被理解为世界发展的法则,在道的观念之下,整个世界不 是杂乱无章、无序变迁,而是表现为一种有序的形态。 除天道之外,道还兼指人道。人道在宽泛意义上与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 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所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便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这一点。人道意义上的“道”,首先涉及 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等等,它同时也被理解为体现于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的价值原则。“道”的以上涵义,在古代哲学家的具体论述中得到了具体阐述。孔子曾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 忧道不忧贫”。这里的“谋道”,便涉及对“道”的追求,“忧道”则表现为对“道”的关切,作为追求、关切对象,“道” 即以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道德理想等等为内涵。孔子又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其中的“道”,同样也是指 广义的社会文化理想或政治道德理想。价值理想不同、价值追求相异,往往缺乏共同语言,彼此之间也很难相互交往 和沟通,这也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表达的意思。孔子关于道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 谓“弘道”,是指人能够使广义上的社会政治、文化理想得到实现,这里的道同样也以价值理想为内容,体现在社会文 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人道”意义上的“道”,同时表现为一种规范系统。规范有两重作用:从正面看,它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应当 如何做,简言之,引导人们去做应该做之事;从反面说,它则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亦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 制。作为人道,“道”的涵义,往往具体体现在这种规范系统之上。道的以上涵义与道的原始涵义相互联系:道的原始 涵义之一是道路,道路总是通向某处,引申而言,“道”意味着将人引往某一方向或引导人们达到某一目标。道所蕴含 的这种引导性内涵经过提升以后,进一步获得了规范意义。中国文化一再将礼、法与道联系起来:“礼者,人道之极也。” “法者,天下之至道也。”礼既表现为政治领域的体制,又展开为规范系统,礼之于人,犹如规矩之于方圆。规矩为方 圆提供了准则,礼则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普遍的规范。同样,法也对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作出了具体规定,从而表现 为一套规范系统,当然,相对于礼,法作为规范更具有强制性。对中国文化而言,礼与法尽管有不同特点,但都是道 的体现,所谓“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便从不同方面肯定了这一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天道体现了世界中千差万别的现象存在的统一性。 B.“一阴一阳之谓道”表达了自然和宇宙存在和经常发生变化的主要现象。 C.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为人道的宽泛意义。 D.“道不同不相为谋”,原因是价值理想不同、价值追求相异,往往缺乏共同语言,彼此之间也很难相互交往和沟 通。 E.“道”的规范作用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亦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制。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阴一阳的宇宙变化使整个世界杂乱无章、无序变迁,经常表现为一种无序的形态,难以预测。 B.“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表现了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 般原理
C.孔子强调“弘道”,是指人能够使广义上的社会政治、文化理想得到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D.“道”意味着将人引往某一方向或引导人们达到某一目标,是道的原始涵义之一道路的引申 14.为什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周易》中关于道的另一重要观念?(4分) 15.中国文化为什么一再将礼、法与道联系起来?结合本文回答。(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 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海琴 牛汉 春二月,刚吃过晚饭,天就暗黑暗黑的了,星星出的还不全。风不大,可冷冷的很有气势。祖母手扶羊圈门口那 棵老枣树,兀立着,面朝南边的天,她不住地在张望和谛听。乌鸦从头顶掠过去,只听哇的一声,却看不见飞的影子。 但我心里知道,祖母正在张望着什么,谛听着什么,因为我也正朝那个方向痴痴地望着听着。 每年一到这个季节,这个时刻,我父亲在五道庙前,要把海琴和点亮的灯笼,一块向已经稳在高空的风筝送上去 点亮的灯笼,红光闪烁,如果与风筝一块升空,肯定当下就着了起来,不但灯笼烧光,怕还得祸及风筝。因而只能等 风箏升在空中,稳定了之后,才有可能送上去。可是怎样把点着的灯笼送到高高的风筝那里去呢?这就得靠海琴。 海琴,形状似展开双翅的蝴蝶,是用纸和竹制作成的,上面描绘着彩色的图案。为什么叫海琴?为什么不叫蝴蝶 琴,而叫海琴?最初我都不明白。问过父亲,他回答说:“你只要看过听过海琴升到风筝那里一回,你就全明白了 海琴的上端,在两翼之间,有一个铁丝做的环套,可以连在风筝的绳索上,海琴的下端挂着灴笼。一旦灯笼里的 蜡烛点着了,热气上升,从灯笼质部的空洞冲冒出去,直冲着海琴的两翼,产生岀浮力,海琴带着红灯笼,便沿着绳 索,歌唱着向上升去。 父亲对我说:“把耳朵贴着绳子 我把耳朵赶紧贴向绷得像弓弦的绳子,果然便听见海琴抚着绳索,奏岀了非常奇妙的大海的音乐,不同于板胡, 不同于笙。仿佛是一群炸窠的蜜蜂,嗡嗡地护着蜂王,在天空旋飞。又仿佛觉得不是一根绳索在弹奏,而是弹着无数 根弦子。可能上边风紧的缘故,声音越听越响。等到海琴和灯笼升到风筝那里就停下来,变成一颗红的星悬在空中 漆黑的夜空上,只有这一颗星微微地在摇动。琴声并未消失,还在不停地演奏着,只是没有上升时那么洪亮罢了。 其实,耳朵不贴着绳索,也能听到海琴演奏的音乐,全村的人坐在房子里都能隐隐地听到,就像滨海的人都可以 听见海韵 看,送海琴和灯笼了『孩子们在小巷里嚷嚷着。 祖母望着天空摇动着的红灯笼说:"今天的灯动荡得厉害,恐怕风筝不好收下来。″她担心儿孑的胳膊又要疼几天。 假如风大,收风筝时需要几个男人的力气,才能把风筝拽下来 灯笼里的蜡烛一旦烧尽,红亮的星星就陨灭了,只听到海琴的寂寞的叹息。 父亲扎的风筝是附近几个村庄最大的,是人形的“天官”风筝,足有丈把高。用的绳子是麻的,浸过蜂蜡,这是 为了让海琴能快捷地上升,并且演奏出的声音清亮一些 童年时,我没有见过海,但我从海琴声中听到了大海美妙的旋律。后来,我见到大海,大海的涛声当然比海琴的 声音要雄浑得多,但是它并不能代替我童年的海琴,即使是交响乐,也淹没不了海琴声音 嗡嗡,嗡嗡…….铮铮,铮铮 令人遗憾的是,离开故乡之后,再没有看到有人在夜里放风筝,并且把海琴和红灯笼从地上升到天空。 (选自《牛汉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16.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说明这段文字的表达作用。(5分) 17.请具体说说文中画线部分的含义。(5分) 18.本文的写作主旨意图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C.孔子强调“弘道”,是指人能够使广义上的社会政治、文化理想得到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D.“道”意味着将人引往某一方向或引导人们达到某一目标,是道的原始涵义之一道路的引申。 14.为什么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是《周易》中关于道的另一重要观念?(4 分) 15.中国文化为什么一再将礼、法与道联系起来?结合本文回答。(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 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海 琴 牛汉 春二月,刚吃过晚饭,天就暗黑暗黑的了,星星出的还不全。风不大,可冷冷的很有气势。祖母手扶羊圈门口那 棵老枣树,兀立着,面朝南边的天,她不住地在张望和谛听。乌鸦从头顶掠过去,只听哇的一声,却看不见飞的影子。 但我心里知道,祖母正在张望着什么,谛听着什么,因为我也正朝那个方向痴痴地望着听着。 每年一到这个季节,这个时刻,我父亲在五道庙前,要把海琴和点亮的灯笼,一块向已经稳在高空的风筝送上去。 点亮的灯笼,红光闪烁,如果与风筝一块升空,肯定当下就着了起来,不但灯笼烧光,怕还得祸及风筝。因而只能等 风筝升在空中,稳定了之后,才有可能送上去。可是怎样把点着的灯笼送到高高的风筝那里去呢?这就得靠海琴。 海琴,形状似展开双翅的蝴蝶,是用纸和竹制作成的,上面描绘着彩色的图案。为什么叫海琴?为什么不叫蝴蝶 琴,而叫海琴?最初我都不明白。问过父亲,他回答说:“你只要看过听过海琴升到风筝那里一回,你就全明白了。” 海琴的上端,在两翼之间,有一个铁丝做的环套,可以连在风筝的绳索上,海琴的下端挂着灯笼。一旦灯笼里的 蜡烛点着了,热气上升,从灯笼顶部的空洞冲冒出去,直冲着海琴的两翼,产生出浮力,海琴带着红灯笼,便沿着绳 索,歌唱着向上升去。 父亲对我说:“把耳朵贴着绳子。” 我把耳朵赶紧贴向绷得像弓弦的绳子,果然便听见海琴抚着绳索,奏出了非常奇妙的大海的音乐,不同于板胡, 不同于笙。仿佛是一群炸窠的蜜蜂,嗡嗡地护着蜂王,在天空旋飞。又仿佛觉得不是一根绳索在弹奏,而是弹着无数 根弦子。可能上边风紧的缘故,声音越听越响。等到海琴和灯笼升到风筝那里就停下来,变成一颗红的星悬在空中, 漆黑的夜空上,只有这一颗星微微地在摇动。琴声并未消失,还在不停地演奏着,只是没有上升时那么洪亮罢了。 其实,耳朵不贴着绳索,也能听到海琴演奏的音乐,全村的人坐在房子里都能隐隐地听到,就像滨海的人都可以 听见海韵。 “看,送海琴和灯笼了!”孩子们在小巷里嚷嚷着。 祖母望着天空摇动着的红灯笼说:“今天的灯动荡得厉害,恐怕风筝不好收下来。”她担心儿子的胳膊又要疼几天。 假如风大,收风筝时需要几个男人的力气,才能把风筝拽下来。 灯笼里的蜡烛一旦烧尽,红亮的星星就陨灭了,只听到海琴的寂寞的叹息。 父亲扎的风筝是附近几个村庄最大的,是人形的“天官”风筝,足有丈把高。用的绳子是麻的,浸过蜂蜡,这是 为了让海琴能快捷地上升,并且演奏出的声音清亮一些。 童年时,我没有见过海,但我从海琴声中听到了大海美妙的旋律。后来,我见到大海,大海的涛声当然比海琴的 声音要雄浑得多,但是它并不能代替我童年的海琴,即使是交响乐,也淹没不了海琴声音: 嗡嗡,嗡嗡……铮铮,铮铮…… 令人遗憾的是,离开故乡之后,再没有看到有人在夜里放风筝,并且把海琴和红灯笼从地上升到天空。 …… (选自《牛汉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 16.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说明这段文字的表达作用。(5分) 17.请具体说说文中画线部分的含义。(5分) 18.本文的写作主旨意图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叶笃正:呼风唤雨,气象之侠 呼风唤雨”这个词,多用于形容那些行走于江湖、出没于山林、身手不凡的“侠行客”,金庸小说中不乏这样 的人物,一腔热血,满身武艺,铁骨柔肠 呼风唤雨”也常被引来形容气象学家。观天象,识云气,寻规律,定行止,这就是气象学家干的活。气象研究 者的目标,似乎就是要把自然的天气现象掌控在自己手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侠”之兴味,正在其中。获 得2005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气象学家叶笃正,就是这样一位“侠”。 巧得很,治学严谨的“大侠ˆ叶笃正,在业余时间恰恰喜欢阅读武侠小说,金庸和梁羽生是他的最爱。欣赏武侠小 说,领略侠者风范,抛开科学家的身份,把自己置身于离奇惊险的侠客处境中,一路刀光剑影、九死-生。叶笃正说 脑子必须用,否则会生锈,如果绷得太紧了,弦就要断,因此要张弛有度”。瞧,一张弛,又是侠之风骨。 侠”者的思维,往往上天入地,出入自如。叶笃正研究青藏高原气象,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 巨大热源。后又爆出“冷门观点:青藏高原在冬季是冷源。凭着这一热一冷之说,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 侠客擅智,智的深邃在于能集各门派之所长,兼容并包。叶笃正创立的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即是如此,不仅为 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提供了—种动力学解释,为气象学 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叶笃正的侠智“秘笈”还有∶于上世纪60年代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为中国的天气预报奠定了重 要基础 侠之能者,呼风唤雨;侠之杰者,古道热肠。金庸在他的小说中所标榜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科学是没有国 界的,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叶笃正便是一位爱国侠者。1950年,在新中国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 冯慧在美国登上了开往香港的轮船 回国后,叶笃正的科硏条件远没有在美国那样优越。他被仼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硏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工 作地点是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的房子。整个气象室十多位成员,却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没有图,我们自己 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提起当初白手起家的经历,叶笃正似乎不觉得苦,而是沉浸在当时踌躇满志的情绪中 叶老一生都在默默地为我国气象学、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殚精竭虑,以一个气象学家的独到眼光关注着我国的经 济与民生,关注台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计算自然灾害后的保险索赔,硏究可以量化的未来,让人不能不叹服和尊 奉他为科学领域的侠之大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改革开放,使进入古稀之年的叶笃正将气象研究的眼光,从祖国,从一国的经济, 一国的民生,一国的环境发展超脱岀来,放眼全球,放眼全人类,将侠者的境界提升到了极致。如今说起“全球变化 我们毎个人都耳熟能详,也对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些概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不只是普 通人还意识不到人类的活动可以导致气候变化,就连一些气象专家也说,“什么全球变化不全球变化的,关我们什么 事,它要变就让它变去好了”。叶笃正顶住了不被认可的压力,将这一气象硏究事业推行到底 正是因为有这样大侠大智的胸襟,2003年,叶笃正又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可 以导致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又牵制了人类的活动,这种彼此的交叉互动 会把人类带入一个无法返回的困境,人类必须限制自己的行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至此,叶笃正将中国的气象研 究扩充为一个更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 叶笃正以他毕生的侠行,刷新了人们的传统侠义观。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人类,笃行忠正,此真乃新时代侠者之 榜样! 9.通读全文,分点概括叶笃正对气象学的贡献。(5分) 0.如何理解“叶笃正以他毕生的侠行,刷新了人们的传统侠义观”这句话。(4分) 1.本文的最大写作特色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按要求为下面的短讯加一个标题和副标题。(6分) 本报太原12月12日电(记者冀业)日前,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要求确保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山西生源)全部就业,明确免费师范毕业生不参加省、市、县级有关部门统一 组织的新教师招聘录用考试,按协议到政府举办的中小学校任教,履行国家义务。 山西各级有关部门将在当地中小学空缺编制内或采取先进后岀的办法优先安排当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生源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叶笃正:呼风唤雨,气象之侠 “呼风唤雨”这个词,多用于形容那些行走于江湖、出没于山林、身手不凡的“侠行客”,金庸小说中不乏这样 的人物,一腔热血,满身武艺,铁骨柔肠。 “呼风唤雨”也常被引来形容气象学家。观天象,识云气,寻规律,定行止,这就是气象学家干的活。气象研究 者的目标,似乎就是要把自然的天气现象掌控在自己手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侠”之兴味,正在其中。获 得2005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气象学家叶笃正,就是这样一位“侠”。 巧得很,治学严谨的“大侠”叶笃正,在业余时间恰恰喜欢阅读武侠小说,金庸和梁羽生是他的最爱。欣赏武侠小 说,领略侠者风范,抛开科学家的身份,把自己置身于离奇惊险的侠客处境中,一路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叶笃正说: “脑子必须用,否则会生锈,如果绷得太紧了,弦就要断,因此要张弛有度”。瞧,一张一弛,又是侠之风骨。 “侠”者的思维,往往上天入地,出入自如。叶笃正研究青藏高原气象,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 巨大热源。后又爆出“冷门”观点:青藏高原在冬季是冷源。凭着这一热一冷之说,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 侠客擅智,智的深邃在于能集各门派之所长,兼容并包。叶笃正创立的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即是如此,不仅为 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提供了一种动力学解释,为气象学 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叶笃正的侠智“秘笈”还有:于上世纪60年代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为中国的天气预报奠定了重 要基础。 侠之能者,呼风唤雨;侠之杰者,古道热肠。金庸在他的小说中所标榜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科学是没有国 界的,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叶笃正便是一位爱国侠者。1950年,在新中国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 冯慧在美国登上了开往香港的轮船。 回国后,叶笃正的科研条件远没有在美国那样优越。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工 作地点是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整个气象室十多位成员,却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没有图,我们自己 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提起当初白手起家的经历,叶笃正似乎不觉得苦,而是沉浸在当时踌躇满志的情绪中。 叶老一生都在默默地为我国气象学、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殚精竭虑,以一个气象学家的独到眼光关注着我国的经 济与民生,关注台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计算自然灾害后的保险索赔,研究可以量化的未来,让人不能不叹服和尊 奉他为科学领域的侠之大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改革开放,使进入古稀之年的叶笃正将气象研究的眼光,从祖国,从一国的经济, 一国的民生,一国的环境发展超脱出来,放眼全球,放眼全人类,将侠者的境界提升到了极致。如今说起“全球变化”, 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也对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些概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不只是普 通人还意识不到人类的活动可以导致气候变化,就连一些气象专家也说,“什么全球变化不全球变化的,关我们什么 事,它要变就让它变去好了”。叶笃正顶住了不被认可的压力,将这一气象研究事业推行到底。 正是因为有这样大侠大智的胸襟,2003年,叶笃正又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可 以导致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又牵制了人类的活动,这种彼此的交叉互动, 会把人类带入一个无法返回的困境,人类必须限制自己的行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至此,叶笃正将中国的气象研 究扩充为一个更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 叶笃正以他毕生的侠行,刷新了人们的传统侠义观。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人类,笃行忠正,此真乃新时代侠者之 榜样! 19.通读全文,分点概括叶笃正对气象学的贡献 。(5分) 20.如何理解“叶笃正以他毕生的侠行,刷新了人们的传统侠义观”这句话。(4分) 21.本文的最大写作特色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按要求为下面的短讯加一个标题和副标题。(6分) 本报太原12月12日电 (记者冀业)日前,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要求确保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山西生源)全部就业,明确免费师范毕业生不参加省、市、县级有关部门统一 组织的新教师招聘录用考试,按协议到政府举办的中小学校任教,履行国家义务。 山西各级有关部门将在当地中小学空缺编制内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优先安排当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生源地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满或超编的县市,可向省编办申请下达专项周转编制,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 标题 (12个字以内) 副标题: (10个字以内) 3.仿照下面例句,写两个内容与句式相近的句子。(6分) 例句: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能够产生溵浊扬清、清雅脱俗的精神力量 ①阅读杜牧的《阿房宫赋》, ②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六、作文(60分) 24.按要求作文。(60分) ①题目:《快》 ②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③提示:可以写议论文,论述“快”的道理 可以写评论,评说古今中外“快”的利弊 可以写记叙文,叙写自己或熟悉的有关“快”的人和事 可以写散文,表达对“快”的感受与态度 江门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语言表达(12分,每小题3分) A (A. bi/ pi zhen /ch b6/p0 gong/gong C. zhuo/ zhuo mei mei xian/ xian lei /lei D. pao /pdo ye/ ye mido/ mido chu/ chu 2.D(A.“老到”指人办事老练周到。B.“偌大”意思是“这么大”,与前文的“这么”重复。C.“无微不至”形容关 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的样子。D.“百不一爽”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3.D(A.成分残缺。省却“能使”,让“日本自卫队”为主语。B.搭配不当,“疾病”与“上升”不搭配。C.结构混乱, 途易辄) 4.A(②句有“全国有”的“有”字,①句承前省略“有”字,故②句应在①前。④在③前,先现象“站点多、范围 广、超历史极值的记录多”,后概括“程度和速度”。) 、古诗文阅读(35分,5~8题,每小题3分) 5.B(重叠) 6.B(A.被;在。B.并且。C.代词:助词。D.以……为,连用格式:是。) 7.C8.D 9.(1)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2)①不久之后又在石碑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3分)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满或超编的县市,可向省编办申请下达专项周转编制,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 标 题: (12个字以内) 副标题: —— (10个字以内) 23.仿照下面例句,写两个内容与句式相近的句子。(6分) 例句: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能够产生激浊扬清、清雅脱俗的精神力量; ①阅读杜牧的《阿房宫赋》, ②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六、作文(60分) 24.按要求作文。(60分) ① 题目:《快》 ②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③ 提示:可以写议论文,论述“快”的道理; 可以写评论,评说古今中外“快”的利弊; 可以写记叙文,叙写自己或熟悉的有关“快”的人和事; 可以写散文,表达对“快”的感受与态度。 江门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表达(12分,每小题3分) 1.A (A.bì/ pì zhěn / chēn hài / hái bó / pō B.sù / sù ɡōnɡ/ɡònɡ bēn /bèn zhàn/ zàn C.zhuó/ zhuó mèi / mèi xiān/ xiān léi /lěi D.páo / páo yè / yè miǎo / miǎo chǔ/ chǔ ) 2.D(A.“老到”指人办事老练周到。B.“偌大”意思是“这么大”,与前文的“这么”重复。C.“无微不至”形容关 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的样子。D.“百不一爽”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3.D(A.成分残缺。省却“能使”,让“日本自卫队”为主语。B.搭配不当,“疾病”与“上升”不搭配。C.结构混乱, 中途易辄) 4.A(②句有“全国有”的“有”字,①句承前省略“有”字,故②句应在①前。④在③前,先现象“站点多、范围 广、超历史极值的记录多”,后概括“程度和速度”。) 二、古诗文阅读(35分,5~8题,每小题3分) 5.B(重叠) 6.B(A.被;在。B.并且。C.代词;助词。D.以……为,连用格式;是。) 7.C 8.D 9.(1)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2)① 不久之后又在石碑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3分)
②因此能够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皇家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3分)(重点词语翻译正确, 句子通顺,酌情给分) 10.诗歌鉴赏(7分) (1)(3分)“恋”字拟人手法,赋落花以深情。花不忍离树,人不舍春光。 (2)(4分)爱春之乐;恋春之愁 (答案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1.名篇名句的默写。(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每空全对得1分,共6分)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暴霜露斩荆棘 必考阅读(16分) 12.BE 14.这样,一方面,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世界以道作为其根据和统一的本源,另一方面,世界的变化、发展又以道 为其普遍的法则。(每点2分) (或者道既被视为世界统一的本原,又被理解为世界发展的法则,在道的观念之下,整个世界不是杂乱无章、无序 变迁,而是表现为一种有序的形态。) 15.“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礼是政治领域的体制,又是人行为的普遍规范。法对何者可为、 何者不可为作出了具有强制性的规定。(每点1分) 四、选考阅读(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5分)内容:交代送海琴的时节与时间:交代送海琴的天气与环境:写祖母对海琴的渴望。作用:为下文具体叙 写送海琴做了铺垫:点明了送海琴这种习俗的悠长。(以上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7.A海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美妙的大海的旋律(1分) B海琴的声音对来说我是不可替代的(2分) C充分表达我对海琴及其习俗的深深的留恋之情(2分) (以上每点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8.主旨:对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习俗的消失的遗憾与忧虑。(2分 感受:1人类发展进步是必然的:2有些传统的东西的消失也在所难免:3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要合理地保存、传 承优秀文化和习俗。(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①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 ②创立的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为气象学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③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为中国的天气预报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将中国的气象研究扩充为一个更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 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答对4点给5分。) 20.传统的侠义指的是“为国为民,古道热肠,满身武艺而又铁骨柔肠”,而叶笃正先生治学严谨、兼容并包,为我国气 象事业殚精竭虑,有着更为豁达的胸襟,不仅关注着我国的经济与民生,更能从一国的经济,一国的民生,一国的 环境发展中超脱出来,放眼全球,放眼全人类,不断超越,既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人类作出卓越的贡献。(概括出叶 笃正“毕生的侠行”,给2分:概括出“人们的传统侠义观”,给2分;理解“刷新”为“超脱”“超越”给1分。满分4 分。) 1.(1)本文的最大写作特色是视角独特,从侠客的角度刻画叶笃正这位气象科学家。(或比喻,把气象科学家比为侠 客。) (2)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
② 因此能够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皇家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3分)(重点词语翻译正确, 句子通顺,酌情给分) 10.诗歌鉴赏(7分) (1)(3 分)“恋”字拟人手法,赋落花以深情。花不忍离树,人不舍春光。 (2)(4 分)爱春之乐;恋春之愁。 (答案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1.名篇名句的默写。(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每空全对得1分,共6分。) (1)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2)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暴霜露 斩荆棘 三、必考阅读(16分) 12.B E 13.A 14.这样,一方面,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世界以道作为其根据和统一的本源,另一方面,世界的变化、发展又以道 为其普遍的法则。(每点2分) (或者道既被视为世界统一的本原,又被理解为世界发展的法则,在道的观念之下,整个世界不是杂乱无章、无序 变迁,而是表现为一种有序的形态。) 15.“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礼是政治领域的体制,又是人行为的普遍规范。法对何者可为、 何者不可为作出了具有强制性的规定。(每点1分) 四、选考阅读(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5分)内容:交代送海琴的时节与时间;交代送海琴的天气与环境;写祖母对海琴的渴望。作用:为下文具体叙 写送海琴做了铺垫;点明了送海琴这种习俗的悠长。(以上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A 海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美妙的大海的旋律(1分) B 海琴的声音对来说我是不可替代的(2分) C 充分表达我对海琴及其习俗的深深的留恋之情(2分) (以上每点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8.主旨:对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习俗的消失的遗憾与忧虑。(2分) 感受:1人类发展进步是必然的;2有些传统的东西的消失也在所难免;3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要合理地保存、传 承优秀文化和习俗。(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①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 ②创立的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为气象学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③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为中国的天气预报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将中国的气象研究扩充为一个更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 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答对4点给5分。) 20.传统的侠义指的是“为国为民,古道热肠,满身武艺而又铁骨柔肠”,而叶笃正先生治学严谨、兼容并包,为我国气 象事业殚精竭虑,有着更为豁达的胸襟,不仅关注着我国的经济与民生,更能从一国的经济,一国的民生,一国的 环境发展中超脱出来,放眼全球,放眼全人类,不断超越,既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人类作出卓越的贡献。(概括出叶 笃正“毕生的侠行”,给2分;概括出“人们的传统侠义观”,给2分;理解“刷新”为“超脱”“超越”给1分。满分4 分。) 21.(1)本文的最大写作特色是视角独特,从侠客的角度刻画叶笃正这位气象科学家。(或比喻,把气象科学家比为侠 客。) (2)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
①拉近读者与科学家的距离,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写叶笃正喜欢武侠小说,多方面刻画人物,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真实性c 3引导读者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学习叶笃正“笃行忠正”的新时代侠客智慧和胸襟 (答对写作特色得2分;答对写作意图,1点给2分。满分6分。) 五、语言表达(12分) 22.(6分,各3分) 标题:山西确保免费师范生就业 副标题:——毕业生不参加招聘考试 3.(6分)(答案符合作品的主旨,有合理的感受,语言通顺即可。每个3分。) ①阅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可以充分认识到奢侈浪费、荒淫无度、国亡族灭的道理。(或者感受一个正直文人忧国 忧民、旷世济俗的情怀。) ②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能够体会诗人那种“茅屋破漏堪忧虑,百姓饥寒更挂牵”的伟大精神。 六、作文(60分) 24.等级评分标准 内符合题意 苻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基容|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础|25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 没有什么内容 等|分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表|符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达[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25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分书写工整 书写较工整书写潦草 序字迹难辨 一等 四等 发展等级 应意深刻 位立意较深刻|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较丰富 忄个别语句有深意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语言较有文采料略显丰富 个别例子较好 见解、构思新颖见解、构思较 文句略有表现力个别语句较精彩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3.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 50字扣1分。 4.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1:文言文阅读參考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啊。 大概土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庯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 礼遇,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 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汘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对车 轮马足扬起的灰尘,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意气的壮盛,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 穿着锦绣衣裳的荣耀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 已考取高等的科第,当了大官。全国的士人们,听闻他传下的风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谓出 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一事,出乎庸夫愚妇的 意料之外,为了使他们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玉圭官服,也不足以显 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勋延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赞美的诗歌传播在四面八方 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无穷无尽,这才是魏国公的大志所在,而土人们也把这些寄希望于他。难道只是为了夸耀一时,荣
①拉近读者与科学家的距离,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写叶笃正喜欢武侠小说,多方面刻画人物,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真实性。 ③引导读者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学习叶笃正“笃行忠正”的新时代侠客智慧和胸襟。 (答对写作特色得2分;答对写作意图,1点给2分。满分6分。) 五、语言表达(12分) 22. (6分,各3分) 标 题:山西确保免费师范生就业 副标题:——毕业生不参加招聘考试 23.(6分)(答案符合作品的主旨,有合理的感受,语言通顺即可。每个3分。) ①阅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可以充分认识到奢侈浪费、荒淫无度、国亡族灭的道理。(或者感受一个正直文人忧国 忧民、旷世济俗的情怀。) ②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能够体会诗人那种“茅屋破漏堪忧虑,百姓饥寒更挂牵”的伟大精神。 六、作文(60分) 24.等级评分标准 基 础 等 级 50 分 内 容 25 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 达 25 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 展 等 级 10 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 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3.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 50字扣1分。 4.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1: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啊。 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 礼遇,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 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对车 轮马足扬起的灰尘,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意气的壮盛,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 穿着锦绣衣裳的荣耀。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 已考取高等的科第,当了大官。全国的士人们,听闻他传下的风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谓出 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一事,出乎庸夫愚妇的 意料之外,为了使他们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玉圭官服,也不足以显 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勋延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赞美的诗歌传播在四面八方, 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无穷无尽,这才是魏国公的大志所在,而士人们也把这些寄希望于他。难道只是为了夸耀一时,荣
耀一乡吗 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ˆυ。后来又在石碑 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诗中认为,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自豪的行为是可耻的。不把前人所夸耀 的东西当作光荣,却以此为鉴戒。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因此能够 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皇家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至于面临重大事件,决定重大问题,都能衣带齐 整,执笏端正,不动声色,把天下国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重臣啊。他的丰功伟绩,因此而 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我虽然没有获得登上昼锦堂的机会,却荣幸地曾经私下诵读了他的诗歌,为他的大志实现而高兴,并且乐于向天 下宣传叙述,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附:词作鉴赏 这首词风格俊丽,是作者的得意之作。原题为“春洞”。 开头两句:"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写暮春时节,好风吹,细雨润,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 舍,掩映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正是“绿暗红稀″,春天快要悄然归去了。 次三句:“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之情。“恋树湿花飞不起”是个 俊美的佳句。“湿花”应上“小雨”,启下“飞不起”。“恋”字用拟人法,赋落花以深情。花尚不忍辞树而留恋芳时, 人的心情更可想而知了。春天将去的时候,落花有离树之愁,人也有惜春之愁,这“愁无比”三字,尽言二愁。如此 深愁,既难排遣,故而词人将它连同春天道付与了东流的逝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感叹春来春去,虽然是自然界的常态,然而美人有迟暮之思,志士有未遇 之感,这九十日的舂光,也极短暂,说去也就要去的,即使解尽金龟换酒相留,也是留她不住的。词句中的金龟指所 佩的玩饰,唐代诗人贺知章,曾经解过金龟换酒以酬李白,成为往昔文坛上的佳话。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明极意把 酒留春。 寄语东城沽酒市。拚醉,而今乐事他年泪。″虽然留她不住,也要借酒浇愁,拚上-醉,以换取暂时的欢乐 寄语”一句,谓向酒肆索酒。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语两意,乐中兴感。 这首词袭用传统作词法:上片写景,下片写情。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意化两,示遣愁不尽,无限感伤。作 者亦自以“而今”句为得意之笔
耀一乡吗? 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后来又在石碑 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诗中认为,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自豪的行为是可耻的。不把前人所夸耀 的东西当作光荣,却以此为鉴戒。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因此能够 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皇家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至于面临重大事件,决定重大问题,都能衣带齐 整,执笏端正,不动声色,把天下国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重臣啊。他的丰功伟绩,因此而 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我虽然没有获得登上昼锦堂的机会,却荣幸地曾经私下诵读了他的诗歌,为他的大志实现而高兴,并且乐于向天 下宣传叙述,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附:词作鉴赏 这首词风格俊丽,是作者的得意之作。原题为“春洞”。 上阕: 开头两句:“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写暮春时节,好风吹,细雨润,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 舍,掩映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正是“绿暗红稀”,春天快要悄然归去了。 次三句:“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之情。“恋树湿花飞不起”是个 俊美的佳句。“湿花”应上“小雨”,启下“飞不起”。“恋”字用拟人法,赋落花以深情。花尚不忍辞树而留恋芳时, 人的心情更可想而知了。春天将去的时候,落花有离树之愁,人也有惜春之愁,这“愁无比”三字,尽言二愁。如此 深愁,既难排遣,故而词人将它连同春天一道付与了东流的逝水。 下阕: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感叹春来春去,虽然是自然界的常态,然而美人有迟暮之思,志士有未遇 之感,这九十日的春光,也极短暂,说去也就要去的,即使解尽金龟换酒相留,也是留她不住的。词句中的金龟指所 佩的玩饰,唐代诗人贺知章,曾经解过金龟换酒以酬李白,成为往昔文坛上的佳话。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明极意把 酒留春。 “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虽然留她不住,也要借酒浇愁,拚上一醉,以换取暂时的欢乐。 “寄语”一句,谓向酒肆索酒。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语两意,乐中兴感。 这首词袭用传统作词法:上片写景,下片写情。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意化两,示遣愁不尽,无限感伤。作 者亦自以“而今”句为得意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