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5届髙三上学期摸底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号 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超级女生”的蝴蝶效应 由湖南卫视推出,持续“高烧”、风靡全国的电视歌唱比赛节目“超级女声”, 被各路看客解读,成为一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大杂烩,其中触及“性 别”“阶级”“品味”等复合议题:而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偶像”与“超女”的 跨境呼应,更触及一个文化全球化的议题一一影视方程式全球流动,在异地可以 产生怎样的波涛? 不矫揉造作的冠亚军李宇春、周笔畅人气最旺,男人不认为她俩美艳,女歌迷则 觉得她俩精彩!中性形象的大获全胜被看作是女权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的自我解 放,理由是对女性的审美已经脱离了男性的标准,周、李的魅力独立于男性审美 之外。比赛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想唱就唱的做法,打破 精英特权,“超女”被解读为一种庶民的胜利。 这些议题富有国情特色。“超女”引发的复杂辩论,充满国内最前端的社会变化, 但若把本国现象放入全球文化激荡的大脉络,所触及的更是跨国文化互动的问 题。或可以用著名的混沌理论“蝴蝶效应”来形容“超级女声”和大洋彼岸的另 档节目“美国偶像”之间的关系。“蝴蝶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上世纪60年 代提岀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说,亚马孙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 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 超女”的主要策划人就是在2003年一张报纸非常不起眼的一个角落,看到了 关于“美国偶像”的报道,于是萌发了在中国制作一档类似节目的想法。这位策 划人在接受采访时毫不讳言对“美国偶像”的模仿,但节目形式本土化的改良也 做足了工夫。结果,“超女”串联盘根错节的群众活动与本土议题,其社会文化 效应与“美国偶像”在美国本土发挥的角色,绝不能轻易套用全球文化同质化的 论断。 这个稍嫌戏剧化的蝴蝶效应,在传播学上是老掉牙的问题。早年的媒介帝国主义, 就是说英美挟其军事强势,扩张其穿透力强劲的跨国媒体,无论企业硬件与文化 软件,绝可破坏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其影视产品亦令非西方子民易于接受帝国 霸权。 到今天,此老调已不能重弹。精确一点来说。美式文化仍有相对强势,但国与国 之间的文化互动,其形态已是变化多端千奇百怪。全球文化漂移已出现所谓的多 个“媒介首都”,而不再是美国独霸跨国媒介市场。超越国族并以城市为单位的 多中心交流,如香港、北京、上海、孟买,或可包括湖南长沙,均可发挥跨境的 蝴蝶效应。 今天,中国市场在变革。正统之外,酝酿新的文化生产模式。“美国偶像”在中 国只是一个触发点,把“超女”本土化,还需要一群中国搞手,更需要一连串的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摸底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超级女生”的蝴蝶效应 由湖南卫视推出,持续“高烧”、风靡全国的电视歌唱比赛节目“超级女声”, 被各路看客解读,成为一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大杂烩,其中触及“性 别”“阶级”“品味”等复合议题;而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偶像”与“超女”的 跨境呼应,更触及一个文化全球化的议题——影视方程式全球流动,在异地可以 产生怎样的波涛? 不矫揉造作的冠亚军李宇春、周笔畅人气最旺,男人不认为她俩美艳,女歌迷则 觉得她俩精彩!中性形象的大获全胜被看作是女权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的自我解 放,理由是对女性的审美已经脱离了男性的标准,周、李的魅力独立于男性审美 之外。比赛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想唱就唱的做法,打破 精英特权,“超女”被解读为一种庶民的胜利。 这些议题富有国情特色。“超女”引发的复杂辩论,充满国内最前端的社会变化, 但若把本国现象放入全球文化激荡的大脉络,所触及的更是跨国文化互动的问 题。或可以用著名的混沌理论“蝴蝶效应”来形容“超级女声”和大洋彼岸的另 一档节目“美国偶像”之间的关系。“蝴蝶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上世纪 60 年 代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说,亚马孙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 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 “超女”的主要策划人就是在 2003 年一张报纸非常不起眼的一个角落,看到了 关于“美国偶像”的报道,于是萌发了在中国制作一档类似节目的想法。这位策 划人在接受采访时毫不讳言对“美国偶像”的模仿,但节目形式本土化的改良也 做足了工夫。结果,“超女”串联盘根错节的群众活动与本土议题,其社会文化 效应与“美国偶像”在美国本土发挥的角色,绝不能轻易套用全球文化同质化的 论断。 这个稍嫌戏剧化的蝴蝶效应,在传播学上是老掉牙的问题。早年的媒介帝国主义, 就是说英美挟其军事强势,扩张其穿透力强劲的跨国媒体,无论企业硬件与文化 软件,绝可破坏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其影视产品亦令非西方子民易于接受帝国 霸权。 到今天,此老调已不能重弹。精确一点来说。美式文化仍有相对强势,但国与国 之间的文化互动,其形态已是变化多端千奇百怪。全球文化漂移已出现所谓的多 个“媒介首都”,而不再是美国独霸跨国媒介市场。超越国族并以城市为单位的 多中心交流,如香港、北京、上海、孟买,或可包括湖南长沙,均可发挥跨境的 蝴蝶效应。 今天,中国市场在变革。正统之外,酝酿新的文化生产模式。“美国偶像”在中 国只是一个触发点,把“超女”本土化,还需要一群中国搞手,更需要一连串的
社会缺口,这样才让“超女”化身为中国变革的时代信差,从中看中国面对世界 所激起的文化变局 1.从原文看,下列对“‘超级女声’的蝴蝶效应”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它是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偶像”在中国大陆的跨境呼应。 B.它是美式文化凭借其强势,在媒介市场扩张,超越国族在异域产生的一场“风 暴 C.“超级女声”是其策划人对“美国偶像”节目的模仿并进行本土化处理的杰 D.它是以“美国偶像”为触发点,在全球文化脉络中激荡起的时代“波涛”。 2.文章说,“超级女声”现象引发的议题“富有国情特色”。从原文看,“富 有国情特色”不包括下面哪一句() A.“超级女声”被各路看客解读,成为一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大杂烩 其中触及“性别”“阶级”“品味”等复合议题。 B.“超级女声”比赛采用的做法,被认为打破了精英特权,“超女”被解读为 种庶民的胜利。 C.“超级女声”引发的复杂辩论,充满国内最前端的社会变化。 D.“超级女声”现象是文化超越国族并以城市为单位的多中心交流,包括以湖南 长沙为中心。 3.依本文看,对“超级女声”风靡全国,持续“高烧”的原因分析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比赛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想唱就唱的做法,打破了 精英特权,它是一场平民运动 B.今天,中国市场在变革,具备了在正统之外,酝酿新的文化生产模式的条件。 C.它顺应了文化全球化的潮流,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互动,多中心交流的结果 D.它不仅是对“美国偶像”的模仿,它还有一群中国搞手使其本土化。它还弥 补了中国社会的缺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 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 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 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 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 “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天顺元年,擢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 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 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 乃隶太仆如故。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 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 前邻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母忧归。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 郎。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 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 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 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 仕,逾年卒。谥襄毅
社会缺口,这样才让“超女”化身为中国变革的时代信差,从中看中国面对世界 所激起的文化变局。 1. 从原文看,下列对“‘超级女声’的蝴蝶效应”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它是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偶像”在中国大陆的跨境呼应。 B. 它是美式文化凭借其强势,在媒介市场扩张,超越国族在异域产生的一场“风 暴”。 C.“超级女声”是其策划人对“美国偶像”节目的模仿并进行本土化处理的杰 作。 D. 它是以“美国偶像”为触发点,在全球文化脉络中激荡起的时代“波涛”。 2. 文章说,“超级女声”现象引发的议题“富有国情特色”。从原文看,“富 有国情特色”不包括下面哪一句( ) A.“超级女声”被各路看客解读,成为一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大杂烩, 其中触及“性别”“阶级”“品味”等复合议题。 B.“超级女声”比赛采用的做法,被认为打破了精英特权,“超女”被解读为一 种庶民的胜利。 C.“超级女声”引发的复杂辩论,充满国内最前端的社会变化。 D.“超级女声”现象是文化超越国族并以城市为单位的多中心交流,包括以湖南 长沙为中心。 3. 依本文看,对“超级女声”风靡全国,持续“高烧”的原因分析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比赛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想唱就唱的做法,打破了 精英特权,它是一场平民运动。 B.今天,中 国市场在变革,具备了在正统之外,酝酿新的文化生产模式的条件。 C. 它顺应了文化全球化的潮流,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互动,多中心交流的结果。 D. 它不仅是对“美国偶像”的模仿,它还有一群中国搞手使其本土化。它还弥 补了中国社会的缺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 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 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 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 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 “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天顺元年,擢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 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 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 乃隶太仆如故。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 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 前邻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母忧归。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 郎。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 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 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 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 仕,逾年卒。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 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 在南京,守备臣欲预 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 之。[来源:学|科|网Z|X|X|K]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举正统七年进士举:考中 B.又置新斛视旧加大视:比照 C.属信钩考属:隶属。 D.论者韪之韪:认为……正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 ③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④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⑤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⑥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信督战果敢。也先侵犯京城时,程信不让攻击也先失利的都督孙镗撤军进 城,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没有退路的孙镗越战越勇,击退了 也先 B.程信恪尽职守。程信提出的赈济京城附近饥民,恢复河间被罢免学官的官职 和被遣送生徒的学业等建议,都得到皇上许可;任太仆卿时,他定期征用马匹 及时掌握马匹的增减情况。 C.程信平叛有功。朝廷发大军征讨四川戎县蛮人叛乱,程信与总兵官李瑾居中 调度,分路进军,转战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斩首四千五百多,俘获无数,平 定了叛乱。 D.程信能识大体。在南京任上,守备大臣想干预钱粮的管理和诉讼案件,程信 认为守备重臣应当非常谨慎,不要越俎代庖,行使主管官吏的职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4分) (2)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主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 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5分)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 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 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 之。 [来源:学|科|网 Z|X|X|K]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信举正统七年进士 举:考中。 B.又置新斛视旧加大 视:比照。 C.属信钩考 属:隶属。 D.论者韪之 韪:认为……正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 )(3 分) ①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 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 ③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 ④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⑤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 ⑥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程信督战果敢。也先侵犯京城时,程信不让攻击也先失利的都督孙镗撤军进 城,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没有退路的孙镗越战越勇,击退了 也先。 B.程信恪尽职守。程信提出的赈济京城附近饥民,恢复河间被罢免学官的官职 和被遣送生徒的学业等建议,都得到皇上许可;任太仆卿时,他定期征用马匹, 及时掌握马匹的增减情况。 C.程信平叛有功。朝廷发大军征讨四川戎县蛮人叛乱,程信与总兵官李瑾居中 调度,分路进军,转战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斩首四千五百多,俘获无数,平 定了叛乱。 D.程信能识大体。在南京任上,守备大臣想干预钱粮的管理和诉讼案件,程信 认为守备重臣应当非常谨慎,不要越俎代庖,行使主管官吏的职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脱有警,马不给, 谁任其咎?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主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8--9 题。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8.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 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 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句诗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 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鱼我所欲也》中,用 来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 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2)《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中,最能体现“物是人非”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 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 难以维持—一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 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 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 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 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 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 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一一这又勾起 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 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 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 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 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 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 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 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 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 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
9.“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 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句诗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 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鱼我所欲也》中,用“ 。”来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 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2)《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3)李煜的《虞美人》中,最能体现“物是人非”的诗句是“ , 。”)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 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 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 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 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 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 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 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 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 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 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 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 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 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 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 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 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 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 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 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
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 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 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 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 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 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 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 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 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 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 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 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 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 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 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的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 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 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却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 脑袋来了,何爹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 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 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 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 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 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中说“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 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一一他说起码要九 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诙谐生动地表达 了村里人口的减少使何爹的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的情况。 B.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 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 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C.“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 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 话都不记得了么?”以嘲笑的口吻,指责婆娘们当剃匠不成体统,在表达对新式 美发不满和不屑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技艺的钟爱
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 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 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 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 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 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 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 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 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 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 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 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 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 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 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的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 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 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却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 脑袋来了,何爹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 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 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 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 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 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第一段中说“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 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 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诙谐生动地表达 了村里人口的减少使何爹的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的情况。 B.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 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 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C.“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 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 话都不记得了么?”以嘲笑的口吻,指责婆娘们当剃匠不成体统,在表达对新式 美发不满和不屑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技艺的钟爱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目的在于从侧面表现何爹乐于助人的崇高品质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 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 (4)面对传统的技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衰微,何爹选择了“宁可败走麦城也决 不背汉降魏”,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具体陈述。(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2)题。(25分) 风雨兼程人生路 追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 他一生中有近七十年在与天气预报打交道 他曾7次被邀请到“两弹”发射现场,为“两弹”的成功发射观测风云变幻。 在1954年和1998年两次百年不遇的长江洪水中,他以对天气形势的准确预测, 避免了无数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噩耗传来一一这位一生风雨兼程的气象人、我 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在北京因病逝世,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呕心沥血七十载的气 象事业。 “陶先生,您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耕耘,孜孜不倦拼搏,呕心沥血,无怨无 悔,为我国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得知恩师与世长辞后, 学生们在悼念网页上留下了情真意切的字句。 “预报这行饭不好吃” 辈子做天气预报,陶诗言给自己的第一句总结是:“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 败四六开”。 从上世纪50年代为抗美援朝做气象预报的指导工作,到近些年来为我国南方部 分省市的洪水做气象分析,陶诗言坦言,预报这行饭不好吃,在做这些重要气象 预测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1954年7月,陶诗言迎来一个重大挑战。长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进入8 月下旬,水位高达29.73米,高出历史最高记录1.45米,并且持续6天居高 不下。在这样高水位的威胁下,究竞要不要分洪,成了中央一时难以决断的事情 如果分洪,无数国家财产将被淹没;如果不分洪,一旦决堤,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陶诗言果断预报“暴雨即将终止”。8月18日,长江水 位开始下降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目的在于从侧面表现何爹乐于助人的崇高品质。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 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传统的技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衰微,何爹选择了“宁可败走麦城也决 不背汉降魏”,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具体陈述。(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25 分) 风雨兼程人生路 ——追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 他一生中有近七十年在与天气预报打交道。 他曾 7 次被邀请到“两弹”发射现场,为“两弹”的成功发射观测风云变幻。 在 1954 年和 1998 年两次百年不遇的长江洪水中,他以对天气形势的准确预测, 避免了无数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012 年 12 月 17 日 14 时 14 分,噩耗 传来——这位一生风雨兼程的气象人、我 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在北京因病逝世,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呕心沥血七十载的气 象事业。 “陶先生,您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耕耘,孜孜不倦拼搏,呕心沥血,无怨无 悔,为我国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得知恩师与世长辞后, 学生们在悼念网页上留下了情真意切的字句。 “预报这行饭不好吃” 一辈子做天气预报,陶诗言给自己的第一句总结是:“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 败四六开”。 从上世纪 50 年代为抗美援朝做气象预报的指导工作,到近些年来为我国南方部 分省市的洪水做气象分析,陶诗言坦言,预报这行饭不好吃,在做这些重要气象 预测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1954 年 7 月,陶诗言迎来一个重大挑战。长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进入 8 月下旬,水位高达 29.73 米,高出历史最高记录 1.45 米,并且持续 6 天居高 不下。在这样高水位的威胁下,究竟要不要分洪,成了中央一时难以决断的事情: 如果分洪,无数国家财产将被淹没;如果不分洪,一旦决堤,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陶诗言果断预报“暴雨即将终止”。8 月 18 日,长江水 位开始下降
由于气象部门的正确判断,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斗,武汉人民终于战胜了 无情的洪水,保住了城市安全。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两弹”。“两弹”对发射点和爆炸点的气象 条件要求很高,而当时的军委气象预报力量达不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陶诗言 被张爱萍将军“点将”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为了确保看清原子弹的姿态,要求发射时靶场上不 能有卷云。所以每次执行发射任务时,我都要提早几个月过去,把酒泉周围的几 个寨子什么时候上云的情况摸清。”以后回想起来,陶诗言说自己仍会紧张。 成功的预报员要不断总结经验” “盼望早日出新人,报准天气保家园 这是陶诗言对自己七十载风雨兼程路 的另一句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气象科学非常落后,天气预报的水平也很低。当时气象科学的首 要任务是,迅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及时准确地发布天气预报。为此, 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天气分析预报中心,陶诗言 出任副主任。 由于各种天气资料奇缺,而中国的天气又有着自己的特点,难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陶诗言等人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他们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手把手地带 出了新中国第一批高水平的天气预报人员。 “陶先生长期担任中央气象台和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学顾问,我国许多科技骨干 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和调教,他在我国气象界有着崇高的威望,受到普遍的尊敬和 爱戴。”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徐国昌说。 先生爱护、提携晚辈在学界负有盛名,我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先生总是耐 心开导、主动帮助。先生德高望重,但在生活中却简约而朴素,从来不向研究所 和组织提任何要求。为了祖国的气象科技事业,先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不求 索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发自内心地评价道。 陶诗言曾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医院的诊断设备很多,像B 超、CT等等,但最后下判断的是医生。天气预报也如此,数值结果出来后,最 终要靠预报员根据经验给出结论。因此,一个成功的预报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 “陶先生,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您对我们的教诲和要求,我们将铭记心中, 牢记一生。我们一定以您为榜样,不断攀登气象科技高峰!”在纪念网页上,学 生们把思念和缅怀化作了前进的力量 愿陶诗言先生的功勋、品德和风范永垂不朽!(《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1 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气象科学非常落后,缺少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时,陶 诗言率领其他人员克服诸多困难,积极开展天气预报工作。 B.文中多次提及人们对陶诗言的评价,这充分说明了他德高望重,注重培养科 技骨干,为我国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C.陶诗言始终能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手把手地带出了新中国一批又一批 高水平的天气预报人员。 D.陶诗言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形象的说明了天气预报工作需 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面对一系列数值时,要靠预报员根 据经验给出结论
由于气象部门的正确判断,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斗,武汉人民终于战胜了 无情的洪水,保住了城市安全。 上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两弹”。“两弹”对发射点和爆炸点的气象 条件要求很高,而当时的军委气象预报力量达不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陶诗言 被张爱萍将军“点将”。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为了确保看清原子弹的姿态,要求发射时靶场上不 能有卷云。所以每次执行发射任务时,我都要提早几个月过去,把酒泉周围的几 个寨子什么时候上云的情况摸清。”以后回想起来,陶诗言说自己仍会紧张。 “ 成功的预报员要不断总结经验” “盼望早日出新人,报准天气保家园”——这是陶诗言对自己七十载风雨兼程路 的另一句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气象科学非常落后,天气预报的水平也很低。当时气象科学的首 要任务是,迅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及时准确地发布天气预报。为此, 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天气分析预报中心,陶诗言 出任副主任。 由于各种天气资料奇缺,而中国的天气又有着自己的特点,难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陶诗言等人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他们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手把手地带 出了新中国第一批高水平的天气预报人员。 “陶先生长期担任中央气象台和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学顾问,我国许多科技骨干 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和调教,他在我国气象界有着崇高的威望,受到普遍的尊敬和 爱戴。”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徐国昌说。 “先生爱护、提携晚辈在学界负有盛名,我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先生总是耐 心开导、主动帮助。先生德高望重,但在生活中却简约而朴素,从来不向研究所 和组织提任何要求。为了祖国的气象科技事业,先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不求 索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发自内心地评价道。 陶诗言曾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医院的诊断设备很多,像 B 超、CT 等等,但最后下判断的是医生。天气预报也如此,数值结果出来后,最 终要靠预报员根据经验给出结论。因此,一个成功的预报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 “陶先生,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您对我们的教诲和要求,我们将铭记心中, 牢记一生。我们一定以您为榜样,不断攀登气象科技高峰!”在纪念网页上,学 生们把思念和缅怀化作了前进的力量。 愿陶诗言先生的功勋、品德和风范永垂不朽! (《光明日报》2012 年 12 月 21 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气象科学非常落后,缺少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时,陶 诗言率领其他人员克服诸多困难,积极开展天气预报工作。 B.文中多次提及人们对陶诗言的评价,这充分说明了他德高望重,注重培养科 技骨干,为我国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C.陶诗言始终能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手把手地带出了新中国一批又一批 高水平的天气预报人员。 D.陶诗言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形象的说明了天气预报工作需 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面对一系列数值时,要靠预报员根 据经验给出结论
E.陶诗言曾多次承担重大事件的天气预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本职工 作、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2).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风雨兼程人生路”的理解。(6分) 答 (3)“预报这行饭不好吃”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答 (4)有人认为“气象预报”仅仅是个“预报”,准确率不高也没有什么。陶诗 言也说:“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败四六开。”但气象学家陶诗言等气象人仍 历尽艰辛,力求准确预报。你如何看待?(8分) 答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 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B.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 影,而在全球推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 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 个个奇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 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 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E.陶诗言曾多次承担重大事件的天气预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本职工 作、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2).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风雨兼程人生路”的理解。(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预报这行饭不好吃”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有人认为“气象预报”仅仅是个“预报”,准确率不高也没有什么。陶诗 言也说:“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败四六开。”但气象学家陶诗言等气象人仍 历尽艰辛,力求准确预报。你如何看待?(8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 II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 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B.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 影,而在全球推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 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 一个个奇迹。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 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 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C.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 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D.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 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15.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 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16.根据语意填空(5分)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代中国作家,其作品的言说方式固是白话文。但在 其笔下,若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若他的“文笔” 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 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 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 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余光中先生为文的八字箴言是 [来源:学科网] 17.仔细揣摩下面例句的内容和写法,另写一个句子。(6分 例句: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 呢 六、写作(6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 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 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D.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 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15.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 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16. 根据语意填空(5 分)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代中国作家,其作品的言说方式固是白话文。但在 其笔下,若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若他的“文笔” 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 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 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 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余光中先生为文的八字箴言是: “ , 。[来源:学科网] 17.仔细揣摩下面例句的内容和写法,另写一个句子。(6 分) 例句: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 呢。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 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答案】(1)倘若有警报,马匹不充足,谁能承担这个过失?(4分;译出 大意给2分;“脱”、“咎”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7.【答案】(1)倘若有警报,马匹不充足,谁能承担这个过失?(4 分;译出 大意给 2 分;“脱”、“咎”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