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1:陈云建国初期在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中的历史作用 【案例是现】 稳定物价 统一财政经济,是新中国经济战线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陈云为这一胜利 的取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建国初期,我国在财政经济方面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一是国家财政入不敖出,出现巨额 赤字。二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物价飞涨使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混乱和动荡的 局面,人心波动。这是我们党从推翻国民党政府到掌握全国政权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也 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 次考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果断地采取 坚定而有效的措施来克服财政经济的困难,向世人表明:我们有能力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也 有能力领导人民治国安邦。 受命于新中国财政经济严重困难之时,上任伊 他分场“”“路健”的作风 示的调查研究, 上海为重点 解剖 麻雀”,对财经困难的状况和原因 性质和前途做了全面而科学的分析,然后确定了对策和解决办法,把稳定物价、统一国家财 政经济作为第一个战役,并亲自指挥了这场斗争。 陈云指挥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从上海财经会议拉开序幕 1940年7日体 云来到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上海。这是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 同时也是当时投机风湖最猖须和经济困难最大的城市。上海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否,对全国的 影响极大。陈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财经困难的措施,明确了领导财经工作的 指导思想。 第一,用政治观点来观察和解决财经问颗。这就是要立足于革命战争的全局看问颗。当 时的情况是, 一方面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新中国处在诞生的前夜:另一方面财政经济遇到困 难 尤其是在南方前线,在较大的城市 困难更大。从当时的全局看 从根本上解决 困难,要靠军事上的彻底胜利”。不论财经工作有多大困难,仍要把支援战争放在第一位, 在支援战争的前提下谋求经济的稳定。离开这个前提,孤立地看问恶,就经济论经济,路子 不会宽。 第二,克服财经闲难要着服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财经闲难怎样克服?物价如何稳定? 要的一条是制止通货膨胀。陈云非常强调恢复和发展生产对克服当时财经困难的重要性。经 济困难的最终解决,离不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上海会议决定由各区共同努力来维持 上海。陈云指出,“改造旧上海,主要是使生产事业得到恢复和稳步发展。 在恢复生产上,陈云强调“反对百废俱兴”,主张“经济上重点恢复”。重点恢复主要抓 两个:“一个重点在交通,尤其是铁道:另一个重点在水利和农业。”陈云认为,“运输是全 国经济的杠杆。”如果交通阻塞,就将使全国城乡经济处于瘫痪局面,根本不可能进行工业 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是“头等大事”。陈云指出:农业发展不起来 工业就很 难发展。”而整修水利则是恢复农业的关键。陈云的这种重点恢复思想,对我们较快地医治 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克服财经困难,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陈云把定金融物价作为古服财经用难的突破口 稳定金融物价的斗争,主要是同民族资 产阶级中的投机资本家的较量 ,当时作为投机市 场领导力量的官僚资本已经被我们没收,但大批的私人投机资本还继续存在,成为破坏国民 经济的主要因素。 首先,打击金融投机资本。在旧中国,由于通货贬值,物价飞涨,投机倒把就成为官僚
教学案例 1:陈云建国初期在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中的历史作用 【案例呈现】 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是新中国经济战线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陈云为这一胜利 的取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 建国初期,我国在财政经济方面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一是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巨额 赤字。二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物价飞涨使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混乱和动荡的 局面,人心波动。这是我们党从推翻国民党政府到掌握全国政权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也 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果断地采取 坚定而有效的措施来克服财政经济的困难,向世人表明:我们有能力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也 有能力领导人民治国安邦。 陈云受命于新中国财政经济严重困难之时,上任伊始,他发扬“唯实”、“稳健”的作风, 首先作了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并以上海为重点,解剖“麻雀”,对财经困难的状况和原因、 性质和前途做了全面而科学的分析,然后确定了对策和解决办法,把稳定物价、统一国家财 政经济作为第一个战役,并亲自指挥了这场斗争。 二 陈云指挥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从上海财经会议拉开序幕。 1949 年 7 月,陈云来到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这是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 同时也是当时投机风潮最猖獗和经济困难最大的城市。上海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否,对全国的 影响极大。陈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财经困难的措施,明确了领导财经工作的 指导思想。 第一,用政治观点来观察和解决财经问题。这就是要立足于革命战争的全局看问题。当 时的情况是,一方面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新中国处在诞生的前夜;另一方面财政经济遇到困 难,尤其是在南方前线,在较大的城市,困难更大。从当时的全局看,“从根本上解决这一 困难,要靠军事上的彻底胜利”。不论财经工作有多大困难,仍要把支援战争放在第一位, 在支援战争的前提下谋求经济的稳定。离开这个前提,孤立地看问题,就经济论经济,路子 不会宽。 第二,克服财经困难要着眼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财经困难怎样克服?物价如何稳定?重 要的一条是制止通货膨胀。陈云非常强调恢复和发展生产对克服当时财经困难的重要性。经 济困难的最终解决,离不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上海会议决定由各区共同努力来维持 上海。陈云指出,“改造旧上海,主要是使生产事业得到恢复和稳步发展。” 在恢复生产上,陈云强调“反对百废俱兴”,主张“经济上重点恢复”。重点恢复主要抓 两个:“一个重点在交通,尤其是铁道;另一个重点在水利和农业。”陈云认为,“运输是全 国经济的杠杆。”如果交通阻塞,就将使全国城乡经济处于瘫痪局面,根本不可能进行工业 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是“头等大事”。陈云指出:农业发展不起来,工业就很 难发展。”而整修水利则是恢复农业的关键。陈云的这种重点恢复思想,对我们较快地医治 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克服财经困难,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三 陈云把稳定金融物价作为克服财经困难的突破口。 稳定金融物价的斗争,主要是同民族资产阶级中的投机资本家的较量。当时作为投机市 场领导力量的官僚资本已经被我们没收,但大批的私人投机资本还继续存在,成为破坏国民 经济的主要因素。 首先,打击金融投机资本。在旧中国,由于通货贬值,物价飞涨,投机倒把就成为官僚
资产阶级追逐暴利、掠夺财富的主要办法。解放后,这种资产阶级的金融投机主要在大城市, 特别是在上海。从上海解放到6月9日,短短的13天中,黄金上涨2.11倍,银元上涨1.9 倍,物价随之上涨2.7倍以上。买卖活动中也大都使用金条银元,使人民币的通货地位和信 誉受到严重的冲击。对此,各阶层的人民表示极大的愤慨。 为了打击金融投机活动,稳定市场,各地党政部门一方面发动广大工人、学生开展宜传 活动,揭露金融投机的危害性和投机破坏分子的阴谋,另一方面严令禁止金银的流通使用和 私自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挂牌收兑。对非法的金银投机活动和机构,则严加取缔。金银投 机活动基本被制止 市场得到了初步的稳定 其次,打击不法资本家对粮食、纱布等重要商品的投机。银元风潮被挫败后,资产阶级 在经济上并没有受到重大打击,于是投机资本家又把眼光转到粮食和纱布上,他们国积居奇、 哄抬物价、捣乱市场,先后掀起了四次全国性的物价大涨风。为了反击投机资本家的猖狂进 攻,在陈云的亲自主持下,部署了全国性的统一反击行动。 这次反击的特 主要是运用经济措施,依靠社会主义国言经济的力量,挫败投机 做法是:调集大量商品,选择有利时机,集中抛售,平抑物价,打击投机。陈云认为 国 掌握足够数量的粮食和纱布,是稳定市场、控制物价不可缺少的手段。他提出掌握粮食以稳 住城市,掌握棉纱以稳住农村,从而遏制投机资本家乘机兴风作浪的方针。当时,随着革命 战争的胜利,我们建立起了强大的国营经济,并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机构,控制若大份额 了这 价风: 再次,严格市场管理和加强金融管理。运用行政力量加强市场管理和金融管理,是打击 投机倒把活动,控制和稳定市场不可缺少的措施。在陈云和中财委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将足 以带动市场物价的主要物资置于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之下,集中进行交易:政府对交易市场实 行整顿,建立管理机构」 审查交易员 实行凭证入场制度, 一律现金交易,禁止买空卖 空和场内转账:保护国营商业的牌价不受私商破坏,成为市场上的领导价格,对没有牌价的 商品则采取议价、核价制度:对投机倒把扰乱市场者,严加处理。同时国家加强金融管理, 收紧银根:征收税款,收缴公债款,要求资本家按时发工资而不准关厂;公家的钱只能存放 围家银行,不得向私营银行和私营企业贷款。由于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对取缔和限制投 机活动,控制物价涨风,起了重要作用。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陈云的精心指导下,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这期间虽发 生了四次物价涨风,但政府始终掌握着主动权,每次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加以平息,把物价波 动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避免了恶性通货膨胀。进入1950年3月后,全国市场就完全稳住 了。这样,在新中国成立后仅仅半年时间内,我们就克服重重困难,把物价稳住,把市场控 制住,树立起国营经济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这是 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1950年3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由陈云亲自起草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 定》。同日,中共中央向各级党委发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通知》。尔后,政务院 陆续发布了《关于统一管理一九五O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关于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的 决定》《关于国家公粮收支、保管、调拨的决定》《关于全国国营贸易实施办法的决定》《关 于实行国家机关的现金管理决定》等一系列重要决定和法令。它们奠定了我国以集中统一为 基础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的雏形。 主要措施是:第一,统一全国财政收支,使国家收入中主要部分的中央收入,集中使用 于国家的主要开支,使国家财政收支有可能达到平衡。第二,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即重要物 资,如粮食、棉花、纱布、工业器材由中央统一调动,把主要物资由分散状况集中起来。变
资产阶级追逐暴利、掠夺财富的主要办法。解放后,这种资产阶级的金融投机主要在大城市, 特别是在上海。从上海解放到 6 月 9 日,短短的 13 天中,黄金上涨 2.11 倍,银元上涨 1.98 倍,物价随之上涨 2.7 倍以上。买卖活动中也大都使用金条银元,使人民币的通货地位和信 誉受到严重的冲击。对此,各阶层的人民表示极大的愤慨。 为了打击金融投机活动,稳定市场,各地党政部门一方面发动广大工人、学生开展宣传 活动,揭露金融投机的危害性和投机破坏分子的阴谋,另一方面严令禁止金银的流通使用和 私自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挂牌收兑。对非法的金银投机活动和机构,则严加取缔。金银投 机活动基本被制止了,市场得到了初步的稳定。 其次,打击不法资本家对粮食、纱布等重要商品的投机。银元风潮被挫败后,资产阶级 在经济上并没有受到重大打击,于是投机资本家又把眼光转到粮食和纱布上,他们囤积居奇、 哄抬物价、捣乱市场,先后掀起了四次全国性的物价大涨风。为了反击投机资本家的猖狂进 攻,在陈云的亲自主持下,部署了全国性的统一反击行动。 这次反击的特点,主要是运用经济措施,依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力量,挫败投机资本。 做法是:调集大量商品,选择有利时机,集中抛售,平抑物价,打击投机。陈云认为,国家 掌握足够数量的粮食和纱布,是稳定市场、控制物价不可缺少的手段。他提出掌握粮食以稳 住城市,掌握棉纱以稳住农村,从而遏制投机资本家乘机兴风作浪的方针。当时,随着革命 战争的胜利,我们建立起了强大的国营经济,并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机构,控制着大份额 的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为我们战胜投机资本,控制市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党和 政府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这一优势,给投机资本以毁灭性的打击,有效地平息了他们掀起的涨 价风。 再次,严格市场管理和加强金融管理。运用行政力量加强市场管理和金融管理,是打击 投机倒把活动,控制和稳定市场不可缺少的措施。在陈云和中财委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将足 以带动市场物价的主要物资置于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之下,集中进行交易;政府对交易市场实 行整顿,建立管理机构,审查交易员,实行凭证入场制度,场内一律现金交易,禁止买空卖 空和场内转账;保护国营商业的牌价不受私商破坏,成为市场上的领导价格,对没有牌价的 商品则采取议价、核价制度;对投机倒把扰乱市场者,严加处理。同时国家加强金融管理, 收紧银根;征收税款,收缴公债款,要求资本家按时发工资而不准关厂;公家的钱只能存放 国家银行,不得向私营银行和私营企业贷款。由于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对取缔和限制投 机活动,控制物价涨风,起了重要作用。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陈云的精心指导下,从 1949 年 4 月到 1950 年 2 月,这期间虽发 生了四次物价涨风,但政府始终掌握着主动权,每次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加以平息,把物价波 动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避免了恶性通货膨胀。进入 1950 年 3 月后,全国市场就完全稳住 了。这样,在新中国成立后仅仅半年时间内,我们就克服重重困难,把物价稳住,把市场控 制住,树立起国营经济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四 1950 年 3 月 3 日,政务院颁布了由陈云亲自起草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 定》。同日,中共中央向各级党委发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通知》。尔后,政务院 陆续发布了《关于统一管理一九五○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关于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的 决定》《关于国家公粮收支、保管、调拨的决定》《关于全国国营贸易实施办法的决定》《关 于实行国家机关的现金管理决定》等一系列重要决定和法令。它们奠定了我国以集中统一为 基础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的雏形。 主要措施是:第一,统一全国财政收支,使国家收入中主要部分的中央收入,集中使用 于国家的主要开支,使国家财政收支有可能达到平衡。第二,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即重要物 资,如粮食、棉花、纱布、工业器材由中央统一调动,把主要物资由分散状况集中起来,变
为有效的力量,使国家有可能在国内互相调剂,保证重要物资在市场上供求平衡,从而有效 地制止投机资本家的囤积居奇和投机倒把。第三,统一全国现金管理,把所有属于政府的, 但是分散在各企业、机关、部队的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这样既减少 市面上的货币流通量,又增加国家能够运用的现金,从而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这三个统一 的共同结果是,避免了人力和物力的分散和浪费,达到了集中使用的目的,保证国家财政收 支、物资供求、现金出纳三大平衡。这是我国财经工作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在陈云为首的中财委的精心策划安排下,统一全国财政经 济工作在很短的时期内收到巨大成效。到1950年4月,国家财政收入迅速增加,而支出相 对减少,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已不需要依靠增发通货来弥补财政赤字。物价随之回落, 并趋于稳定。以后国家的财政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这表明党和人民用不到一年的时间, 就把剧烈波动的金融物价稳住了。从此,我们党完全掌握了财经工作的主动权,结束了我国 历史上长达12年的通货膨胀、物价高涨的局面。 (资料来源:人民网,有删改) 【案例点评】 稳定物价是新中国在经济方面的重大举措。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再加上长期以 来蒋介石政府实行的通货膨胀政策,造成物价飞涨,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新生政权的稳定。 新生政权从稳定货币入手,打击银元投机和囤积物资,通过政治手段镇压银元投机行为,后 来通过抛售物资和收紧银根,打击商业投机资本,稳定了物价,人民币也顺利流通。新生政 权得以巩固,毛泽东将这一胜利比喻为“淮海战役”。 人民政府对物价的成功治理,其指导思想和治理方式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意义,更值得 认真思考。 第一,稳定物价工作的指导方针不是单纯地从财经角度出发,而是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 这种全局观的意义,不仅对物价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它更能起到稳定军心、巩固工农联盟、 凝聚向心力、调动各个阶层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等政治和社会效益。 第二,从治理的手段来看,采取的是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方式。如经济手段 和行政手段相结合、集中资源进行重点打击、始终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根本点等,其中各 种手段的特征、作用及关联,值得认真总结。 第三,物价的稳定,在政治上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建国初期人民政府能否稳定物价,既 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新中国能否站得住脚,人民群众是否一心一意 拥护人民政府的问题。 第四,稳定物价工作对新中国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 重要的经济意义。如加强金融管理,建立新中国的金融运行机制、统收统支的财政集权制、 贸易领域的集中管理等,这种因建国初期稳定物价所带来的商业和财政金融管理集中统一 化,始于稳定物价,但并非只为了稳定物价,而是在探索新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为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作为第八章第一节中“恢复国民经济”教学,以此讲明新中国是如何取 得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恢复的,从而引起学生们对新中国巩固政权历史的认识。 (2)在简介案例梗概后,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进行讨论,从而 自然地引出对新中国稳定物价的历史作用的解读
为有效的力量,使国家有可能在国内互相调剂,保证重要物资在市场上供求平衡,从而有效 地制止投机资本家的囤积居奇和投机倒把。第三,统一全国现金管理,把所有属于政府的, 但是分散在各企业、机关、部队的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这样既减少 市面上的货币流通量,又增加国家能够运用的现金,从而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这三个统一 的共同结果是,避免了人力和物力的分散和浪费,达到了集中使用的目的,保证国家财政收 支、物资供求、现金出纳三大平衡。这是我国财经工作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在陈云为首的中财委的精心策划安排下,统一全国财政经 济工作在很短的时期内收到巨大成效。到 1950 年 4 月,国家财政收入迅速增加,而支出相 对减少,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已不需要依靠增发通货来弥补财政赤字。物价随之回落, 并趋于稳定。以后国家的财政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这表明党和人民用不到一年的时间, 就把剧烈波动的金融物价稳住了。从此,我们党完全掌握了财经工作的主动权,结束了我国 历史上长达 12 年的通货膨胀、物价高涨的局面。 (资料来源:人民网,有删改) 【案例点评】 稳定物价是新中国在经济方面的重大举措。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再加上长期以 来蒋介石政府实行的通货膨胀政策,造成物价飞涨,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新生政权的稳定。 新生政权从稳定货币入手,打击银元投机和囤积物资,通过政治手段镇压银元投机行为,后 来通过抛售物资和收紧银根,打击商业投机资本,稳定了物价,人民币也顺利流通。新生政 权得以巩固,毛泽东将这一胜利比喻为“淮海战役”。 人民政府对物价的成功治理,其指导思想和治理方式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意义,更值得 认真思考。 第一,稳定物价工作的指导方针不是单纯地从财经角度出发,而是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 这种全局观的意义,不仅对物价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它更能起到稳定军心、巩固工农联盟、 凝聚向心力、调动各个阶层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等政治和社会效益。 第二,从治理的手段来看,采取的是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方式。如经济手段 和行政手段相结合、集中资源进行重点打击、始终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根本点等,其中各 种手段的特征、作用及关联,值得认真总结。 第三,物价的稳定,在政治上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建国初期人民政府能否稳定物价,既 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新中国能否站得住脚,人民群众是否一心一意 拥护人民政府的问题。 第四,稳定物价工作对新中国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 重要的经济意义。如加强金融管理,建立新中国的金融运行机制、统收统支的财政集权制、 贸易领域的集中管理等,这种因建国初期稳定物价所带来的商业和财政金融管理集中统一 化,始于稳定物价,但并非只为了稳定物价,而是在探索新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为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作为第八章第一节中“恢复国民经济”教学,以此讲明新中国是如何取 得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恢复的,从而引起学生们对新中国巩固政权历史的认识。 (2)在简介案例梗概后,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进行讨论,从而 自然地引出对新中国稳定物价的历史作用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