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序 總 序 道一套《新橋泽叢》是在臺灣新光员氏基金會预力支持下進 行编译的。其苑图廣及人文社盒科學的装個最重要的部門,包括 哲學、思想史、腰史孕、社會学、人類学、政治學、經濟學等。 我细審本荒著的害目和编译計割,發现其中有三影特色,值得介 绍给清者: 第一、選择的精需 适襄所遥择的害籍大致可分满三颏: 第一類是季術史上的經典作品,知幸伯(M.Weber,1864-1920) 和涂所幹(E.Durkheim,1858-1916)的社會學著作。經典落作 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验的;作者雖熊已是幾十年甚至百年以前的人 物,但是他們所建立的典苑和著作的豐富内涵仍然缣续在散發着 光芒,封今天的清者透有深刻的路示作用。第二新是影響深速, 而且也在逐渐取得經典地位的含代著作,如紀雨兹(C.Geertz) 的《文化趁秤》(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布洛克( M.Bloch)的《封建社會》(La soci论te feodale)、孔恩(T. Kuhn)的《科号革命的结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劳爾思(J.Rawls)的《公道理論》(A Theory of Justice)等。這些作品是注意今天西方思怒和学衡之發展動 向的中國人所不能不精清的。第三類是深入浅出的综合性著作, 知柏森思(T.Parsons)的《社食演進》(The Evolution of
iv 科學革命的结構 Societies)、伊格思(Georg G.Iggers)的《欧洲史孕的新方 向》('ew Directions in European Historiography)、契 波拉(Carlo M.Cipolla)主编的<欧洲經濟史論叢》(The Fontana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等。這些書的作者款 是本行中的傑出學人,他們钩玄提要式的级述则可以對清者有指 引的功用。 第二、編译的慎重 各害的翻泽都有一篇详盡的導言,说 明道部著的價值和它在本行中的歷史脈絡,在必要的地方,译者 並加上注秤,使清者可以不必依靠任何参考工具即能完整地聆解 全害的意羲。 第三、译者的出色當行 每一部享門著作都是由本行中受 有服格测練的學人朝祥的。所以译者时原著的基本理解沒有偏差 的危险,對枣技名詞的中译也能约斟的盘善。尤其值得稱道的是 评者全是年鞭一代的學人。這一事贵充分地顧示了中國在吸收西 方學術方面的新希望。 中國需要有亲統地、全面地、深入地瞭解西方的人文学和社 會科学,這個道理已毋需乎再有所中说了。瞭解之道必自信、 速、雅的翻译着手,這也早已是不諮自明的真理了。民围以来, 先後曾有不少次的大规模的泽害计割,如商務印害馆的编泽研究 所、围立编译馆和中華救有文化基金會等都曾作過重要的貢献。 但是由於我亂的繚故,往往不能照预定计割進行。像本装害這樣 有眼光、有粗械、有能力的翻译计割,是近数十年来所少见的。 我十分佩服新光吴氏基金會的深心和鲍力,也十分欣贯《新橘译 叢》编韩委员食的热忧和劳力。我希望适套策著的翻译袄是一個
錄 i 目 錄 總 序…余英時… 導 言 … 傅大為…1 原 序 39 第一 章 緒論… 49 第二章常熊科學如何產生 59 第三章常熊科學的本質… 75 第四章 常態科學是解謎活動…… 89 第五章典範的優先性 99 第六章異常現象與科學發現之產生… 111 第七章危機與新理論的建構 ……………129 第人章對危機的反應 *…143
目錄 第九章科单革命的本質及其必要性…161 第十章革命是世界觀的政變…183 第十一章革命無形… 213 第十二章革命的解决……223 第十三章通過革命的進步… 243 後記一1969.… …259 附錄I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之間的關係 ☐.Kuh2…301 附錄【典範…D.写.Cedarbaum…325 索 引… ………389 西中名詞對照表… …………………393
尊言科學的哲學發展史中的孔恩 1 導言 科學的哲學發展史中的孔恩 傅大高 (一)本世紀英美科學的哲學的一些歷史因緣 十九世紀末,歐州哲學停統的風貌大概是這樣的:黑格彌的 傅欷慢慢衰退,學者不断地在争論到底他們的大師的原意究竟是 什麼,但他們卻愈來感無法從哲學來了解當時正在迅速樊遷的世 界。唯心傅秋慢慢從歐渊的舊中心轉移到一些邊緣地帶,如英、 美等國。同時,歐洲的舊中心卻發展出幾條極具活力的新路徑( 主要在德國):胡塞爾(E.Husserl)反對心理主義、歷史主義, 弗列格(G.Frege)也反對那些充滿歷史味、心理主義味道的東 西。配合著十九世紀末數學與邏辑的新發展,他們很明顯地走上 一條清晰的、非歷史的、非心理性的路徑,而這種路向的典範科 學當然是邏輯與數學。弗列格(胡塞爾後來發展現象學,此處就 略過不提)於是和當時歐湖許多邏輯學家共同推進這個新思潮。 弗氏重新改革亞理斯多德以來的形式邏辑,發展出一套強有力而
2 科摩革命的結構 應用廣泛的符號邏輯,並且相關聯地也發展了集合論,企圆進, 步整理整個數學的頜域。另外希伯特(D.Hilbert)也提出了一 整套“形式化”數學的大計劃。匹正諾(G.Peano)也已經將 算學系統予以公理化(axiomatization)。同時,牛傾力學在當 時的發展也越來越數學化,形成所謂的“理性力”((rational machanics)。馬赫(E.Mach)與赫效(H.R.Hertz)等人都注 意到力學中内在性、分析性的數學結構。赫效甚至誉武將一部份 物理學公理化。 在這個大背景下,羅素、禳海德的《數學原理》,以及“將 數學化粕成邏輯”的口號就更鴛突出,深深地推動了當時的新思 海。同時,以雜也納大學波效曼物理學講座教授席立克(M. Schlick)篇中心的“雉也納學圈”(以下簡稱“學圈”)也大步向前 邁進。它吸引了柏林大舉物理致授萊興巴哈(H.Reichenbach)、 想用羅素的符號系統來形式化特殊相對論的物理學研究生卡納普 (R.Carnap),另外還有物理學家如法蘭克(P.Ftank)、韓 波(C.Hempel)、法舉家考夫曼(F.Kaufmann)、肚會學家諾 拉(O.Neurath)等。一些邊緣人物如早期的雑根斯坦、早期的 巴柏(K.Popper)、許多當時年輕的美國哲學研究生(這些研究 生後來多成鴛美國分析哲學中的重鐲)也都或参與或附和地加入 了許多“學圈”的活動。 1)打一開始,“舉圈”便把赫兹的暫時目標一公理化力摩 加以絕對化,並以他的《力學原理》僞範本來引導“垦圈”的邏 輯大計劃:公理化與形式化自然科學。“學圈”中的物理學家 在接受邏輯新思潮的洗磴後,開始覺得他們原來的物理語言太曖
尊言科學的哲學發展史中的孔恩 3 昧,需要進一步的加以澄清、定義,這使得他們一開始便非常重 視科學中的推論過程與濯輯桔構。 2》 另一方面,“學圈”一開始便專注在牛頓力學與相對論這些 時代寵兒的形式數學結搆上,氣勢上顯得咄咄逼人。他們以邏輯 與數學分析僞利器,根據他們對科學史中一小段的一部份之權威 的信心,提出劃分有意義與無意義的檢證漂準(或說是區分科學 與形上孕的判準)。重視科學理論的邏輯結構、並用邏輯分析來 區分科學與非科學一一這雨個特性一開始便多少决定了二士世紀 上牛期英美科學的哲學(以下簡稱“科哲”)的發展。 Q)首先,科哲的且標並不在了解自然科學,“學圈”中的物理 學家特別重視如何以選輯程序去了解爲什麼相對論否定了牛頓力 學、以及科學間彼此的“邏輯化約關係”(如把熱力學化約到統 計力學中)等。進一步,他們從當代最先進的物理學中挑選出一 套“邏輯檢證結構”來討論一些較不成熟的科學(如生物、社 會科學等)中應骸改進的地方。他們也討論一點科學史的發展, 但大部份是集中在他們的邏輯利器的光輝史上(如邏輯史、幾何 史、時空問题的演樊、決断實驗史等) 少其,僞了要改進他們的檢證標準,這些科哲學者並不需 要太熟悉普通科學演遴史的内容。這是因爲對集團中的人來說, 檢髓標準本來就不是用來解釋科學史上的科學家的行爲的。相反 地,科學家的行篇正需要一個客觀標準來“澄清與料正”。所 )一些科学的哲学等家仍然有至富的科芈史知流,如E.Nagl,但他门對科学 史的鹩度究竟不同於孔恩以後科哲的某些發展
4 科學革命的桔構 以,改進檢證標準的壓力不是來自科學史,而是來自一些基於䢰 輯考感的反例。因此在他們看來,科哲中的檢證標準基本上是二 個邏輯間題。 但是,'邏輯的利刃是兩面都鋒利的。當初提出的許多檢證镖 準柩易被許多反例攻擊(這些反例往往與科學理論沒有多大的關 係。例如,在討論檢證原則時,有人提出這樣的反例:既然“所 有的鳥鸦都是黑色的”這一命題與“凡不是黑色的東西就不會是 烏鴉”的命題在避輯上等同,那麽如果我們目前看到一雙白鞋 子,是不是說我們就篇“所有的烏鴉都是黑色的”提供了一丸符 合檢證的例證呢?因鴛,顯然地,我們所看到的白鞋子是“凡不 是黑色的東西就不會是烏鸦”一命題的例證之一。這樣的看法邏 輯上看來毫無毛病,但顯然與我們的直覺有所柢觸。要證寶所有 烏鴉都是黑色的話,我們直覺上覺得必須找烏鴉來看看,而與有 沒有白鞋子、黄帽子似乎是不相千的。但間題就出在這裹。科哲 學者鴛此投擲上百篇以上的論文與精力,希笔解决這福韩與直曼 方面的矛盾●)。於是科哲學者花了機代的功夫一直在修政這檢 證標準,或修政什麼是可被檢證的基本單位。相關的一個間題 是:一個科學理論如何能夠被駿證?卡納普、萊舆巴哈認鴛驗證 的工具是歸納邏輯,巴柏則反對納邏輯而提出“否證邏輯”。 於是又有成百的論文在討論歸納邏輯的基礎間題。在道種情况之 下,歸納邏輯、概奉論、多值邏輯、甚至後來的模態邏輯在分析 ●边儒内题以及许多相M问题,请参考C.Hempel,“Studies in the logic of confirmation",sec.5,in 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Free Press,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