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丛书 哥白尼革命 —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 〔美〕托马斯·库恩著 吴国盛张东林李立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丛书》总序 《北京大学科 技哲 作为哲学二级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简称科技哲学)过去 叫“自然辩证法”,但从目前实际涵盖的研究领域来看,它既不能 丛书总序 等同于“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也无法等同于“科学 哲学和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of Technolog)。事实 上,它包罗了各种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比如科学 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科学传播等 等,过去二十多年来,以这个学科的名义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度 “发散”的:以“科学、技术与社会”(SS)为名,侵入了几乎所有的 社会科学领域;以“科学与人文”为名,侵入了九乎所有的人文学 科:以“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为名,侵入了几乎所有的理工农医领 域。这个奇特的局面也不全是中国特殊国情造成的,首先是世 界性的。科技本身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前所来有但又是紧迫 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因此也催生了这许多边缘学 科、交叉学科。承载着多样化的问题领城和研究兴趣的各种新 兴学科,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落户,最终都归到“科技哲学” 的门下虽说它的“庙门”小一些,但它的“户口”最稳定,而在我 们中国,“户口”一向都是很重要的,学界也不例外。 研究领域的漫无边际,研究视角的多种多样,使得这个学术 群体缺乏一种总体上的学术认同感,同行之间设有同行的感觉。 尽管以“科技哲学”的名义有了一个外在的学科建制,但是内在 的学术规范迟迟未能建立起来。不少业内业外的人士甚至认为 它根本不是一个学科,而只是一个跨学形的、边缘的研究领域。 然而,没有学科范式,就不会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积累和进步
哥 中国的“科技哲学”界必须意识到: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 不能代替学科建设。惟有通过学科建设,我们的学科才能后继 白 有人:惟有加强学科建设,我们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才能 走向深入。 尼 如何着手“科技哲学”的内在学科建设?从目前的现状看, 科技哲学界事实上已经分解成两个群体,一个是哲学群体,一个 革 是社会学群体。前者大体关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科学思想史、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等,后者大体关注科学社会学、 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ST)、 命 科学学等。学科建设首先要顺应这分化的大局,在哲学方向 和社会学方向分头进行。 本丛书的设计体现了我们把“科技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来建 设的构想。我们深知,一个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范式,通常体 现在它的经典著作和教科书中。目前,科技哲学专业的研究生 们还没有公认的必读书目和必修课程体系。我们希望通过本丛 书,为有哲学兴趣的科技哲学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 方案。 我们的注意力将集中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 学思想史四个分支学科上,因为这四个子学科是对科学技术进 行哲学反思的核心和基础学科。我们将在这四个学科方向上, 系统积累基本文献,分层次编写教材和参考书。我们希望本丛 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推进科技哲学的学科建设,也希望学界同 行和读者不吝赐教,帮助我们出好这套丛书。 本丛书的编辑出版受到“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i 经费资助。 吴国盛 2002年12月于燕园四院 2
献给L.K.Nash 为了我们的密切合作
前 言 前 言 哥白尼革命的故事从前被讲过许多次了,但就我所知,从未 有本书这里所计划的范围和目标。尽管革命的名字是一个,但 事件却是多个。其核心是数理天文学的一个转型,但包含着宇 宙学、物理学、哲学和宗教方面的就念变革。革命的方方百面已 被反复考察,没有那些个研究,本书也许就写不出来。革命的多 元性,超出了靠原始文献进行研究的单个学者的能力之外。但 是,对它们进行基写的种种专门研究和基础工作,都不可避免地 忽视了此次革命的最基本和最迷人的特征:一个来自革命的多 元性本身的特征。 正是因为其多元性,哥白尼革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机会,以 发现多个不同领域的概念如何被编织成一个单一的思想织品, 以及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哥白尼本人是一个专家,一个关注修 正用于计算行星位置表的高深技术的数理天文学家。但他的研 究方向经常被天文学之外的发展所决定。这其中有中世纪关于 石头下落的分析方面的变化;有文艺复兴时期对一个古代神秘 哲学的复兴,这种哲学把太阳视为上帝的影像;有大西洋的远 航,开阔了文艺复兴时代人的大地视野。就是在哥白尼的著作 出版之后的时期,不同思想领域也出现过更强的同源关系。尽 管他的《天球运行论》主要由数学公式、图表组成,但它只可能被 那些有能力创造新的物理学、新的空间概念和人与上帝之关系 的新观念的人们所吸收。像这样创造性的学科交叉的纽带,在 哥白尼革命中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检验这些纽带以及它们 对于人类知识增长的影响时所采用的目标和方法,共同地限定 】
哥 了专业化的解释。 因此,本书对于哥白尼革命的叙述是要去显示这场革命的多 ⑧ 元性意义,并且这个目标可能是本书最为重要的新颖之处。然 而,对这个目标的追求需要第二种创新。本书一再地侵犯将“科 尼 学”听众与“历史”或“哲学”听众隔离开来的制度化的分界。也许 它可以被看成两本书,一本是论述科学的,另一本是有关思想史 革 的。 然而,科学和思想史的结合在处理哥白尼苹命的多重结构 时是必不可少的。这场革命集中在天文学,所以,如果没有对那 命 些作为行星天文学家工具的数据和概念的牢固把握是不会理解 这场革命的本性、时间分布和原因的。天文学的观测和理论构 成了基本的“科学”成分,这在前两章会占很大比重,并且会在本 书的其余部分中出现。但它们并不是这本书的全部。行星天文 学从来就不是一个有着不变的关于准确性,充足性和证据标准 的完全独立的研究事业。天文学家也在其他科学领域接受训 练,并且也忠于各种各样的哲学和宗教体系。他们的许多非天 文学信念在先是推迟再后来成就哥白尼革命方面一直起着重要 的作用。这些非天文学信念构成了我的“思想史”部分,在第二 章以后,它和科学的部分并行叙述。对本书的目标而言,两者同 样基本。 此外,我并不相信这两个部分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别。除了 个别论著之外,科学与思想史的结合是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 最初它看上去可能不太协调,但这并非内在的不相容。科学的 概念是观念,所以它们也是思想史的课题。它们之所以没有以 这种方式被对待,仅仅是因为没有史学家受过处理原始科学资 料的技术训练。我自己非常肯定的是,由观念史①家所发展出 来的技巧能够产生一种理解,以致科学不再以别的方式被接受。 ①inelleclual history(思想史)与history of idea(观念史)意思相近,与之相对的 是socbistory(社会更)n—泽者注 2
虽然还设有基本的著作能完全地证明这一命题,但这本书至少 前 可以提供初步的证据。 它确实已给出了一些证据。本书是在自1949年以来每年 作为哈佛学院的科学通识(General Education)课程之-而做的系 列讲演中成长起来的,那次技术性的和思想史性的材料相结合 的应用相当成功。由于这门通识课程的学生并不打算继续研究 科学,他们所学到的技术性事实和理论,主要是作为范式而非诈 为本来就有用的信息片段。而且,尽管技术性的科学材料是基 本的,它们也只是在放入了一个历史和哲学框架中才开始起作 用,在这个框架中它们阐明了科学发展的道路、科学权威的本性 以及科学影响人类生活的方式。一旦放入那样的框架中,哥白 尼的体系或其他任何科学理论就会与比科学家群体或者大学生 群体广阔得多的听众群发生关联。尽管我写本书起初的目的是 为哈佛或其他学校诸如此类的课程提供读物,但这本书并非教 科书,它也是写给普通读者的。 有许多朋友和同事以他们的建议和批评帮助本书成形。但 在本书中留下最大或最有意义印记的当算柯南特(James B.Co namt)①大使。与他一起工作,使我第一次相信历史研究会产生 出对科学研究的结构和功能的崭新的解释。如果没有由他引导 的我自己的哥白尼革命,也就不会有这本书和我的其他科学史 方面的论文。 柯南特先生还阅读了本书的草稿,前面几章留下了他许多 建设性的批评的印记。其他将在本书这里或那里找到他们有益 建议之影响的人包括:波亚丝(Marie Boas)、科恩(I.B.Cohen)、 吉尔墨(M.P.Gilmore)、哈恩(Roger Hahn)、霍尔顿(G.J. Holton)、肯博(E.C.Kemble)、里克贝勃(P.E.LeCorbeiller)、纳 ①柯南特(James Bryant C6nt,1893一1978)曾于133一1953年间担任哈佛大 学校长,对于在哈佛推行通识教育贡献很大,也十分重视科学史教学和研究。 955一157年出任美国驻联邦德国大使。一译者注 3
哥引 什(L.K.Nash)、华生(F.G.Watson)。每个人都至少对一章运 用了他们批评的天才,一些人阅读了全部初稿,所有人都使我避 色 免了许多错误或模糊之处。汉孟德(Mason Hammond)和钱博斯 (Mortimer Chambers)的指导使我那些偶尔为之的拉丁译文有了 尼 质量保证,没有这些指导就不会有这些保证。费儒勒(Arolfo Ferruolo)首先向我介绍了菲奇诺(Ficino》的《论太阳》(De Sole), 華 并告诉我哥白尼对于太阳的看法是一种文艺复兴传统的不可分 割的部分,这个传统在艺术和文学中比在科学中更为显著。 书中的插图展示出技巧与耐性,多利女士(Miss Dolly)把我 命 含混的指示翻译和再翻译成可表达的符号。我的原稿既不符合 科学出版物的规范,也不符合历史论著出版的规范,埃尔德(J. D.Eder)和哈佛大学出版社的职员在原稿费力的转变过程中, 给予我持久的和同情的指导。索引证明了查尔斯(W.】. Charles)的勘奋和才智。 哈佛大学和纪念康金海姆基金会(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的共同慷慨给了我年假,使我的大部分手稿 被准备出来。我也要感谢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小补助,帮助我完 成了手稿的最后准备和付梓出版。 我的妻子是此书进展中热心的参与者,但这种参与还只是 她所做贡献的最小部分。脑力劳动在家庭事务中特别对于他人 来说是最为任性的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她持续的宽容和忍耐, 就不会有此书的出版。 托马斯S.库恩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 1956年11月 第七次印剧的说明:这一版包含了许多对早期哈佛版本中由于不慎所造 成的疏忽的更正和文本改动。在这一版及以后的版本中,先前在Random House和Vintage平装版本介绍的所有变化都包括在吟佛平装本中,并在早 期平装版本的基础上略傲做了小的修改。 ●4
序 xJii 序 言 在欧洲铁幕①的西部,教育中的文艺传统(literary tradition) 仍然流行。一个受过教有的男人或女人需要掌握多种语言并保 有欧洲艺术和文学的应用知识。我所说的应用知识,并不是那 种对古代和现代经典的学者式的把握,也不是对风格或形式的 敏锐的批判性判断;我想说的是可以在适当的社交聚会中轻易 地运用于交谈中的知识。以小心划定的文学传统为基础的教育 有一些明显的好处:当淑女和绅士谈话的时候,占总数百分之五 到十的受过教育的人与其他人几乎自动地明显地区别开来。对 于那些真正享受艺术,文学和音乐的人来说,这里有一种团体认 同的舒适感。对于其他那些感觉是强要进入这类话题的谈论的 人来说,他的操练空间很容易被限制: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能让 在学校中费力学到的部分知识保持新鲜。进入一个欧洲民族的 文化传统的费用是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一次付清的。理论上 讲,这个费用是在专门学校里八九年的艰苦学习,那里的课程以 希腊和罗马的语言和文学为中心。我说“理论上”是这样,是因 为实际上本世纪对现代语言的研穷已经侵袭了对希腊语的研 究,以及一定程度上也侵袭了拉丁语的知识。但对少数在致力 于研究欧洲语言和文学的长学制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来说,这 些变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基本的教育观念。 对这种教育类型的打击来来回回至少~个世纪了。物理科 ①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苏联集团和西欧之间设置的不事、政治和意识形态 土的屏障。一译者注
哥 学要在课程中古更大比重的主张被强调,这种主张通常是与那 些以现代语言取代古代语言的要求相联系的。数学的地位三经 白 无可置疑,这是因为多年来,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对数学的通盘研 究已经被接受为所有作为大学预料的专科学校必定要设立的一 尼 门课程。数代以前,作为对古典课程的一个界线分明的替代,基 于物理、化学、数学和现代语言的学习课程被提了出来。但古典 蜜 课程的拥护者仍然活跃、有影响力。在德国,至少已有-一系列的 折衷方案看上去好像是这一个争论的结果。但出于所赋予语言 命 研究的重要性,以至于我们还不得不说文艺传统仍然占据着统 治地位。甚至在那些把主要时间用于科学研究的学校中,要说 科学传统已取代了文艺传统也是不对的。人们可能会说德国学 生在进入大学时已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相当多的物理科学知 识,然而这种知识是否会接下来影响那些不再进行科学研究的 学生的态度,至少还是未定的问题。看起来很少或根本没有考 虑到改变教育模式以使那些不从事科学的人对科学有更好的了 解。确实,如果那些主要接受文艺教育的人们问理解科学对于 除科学家和工程师之外的人是否重要,那并不奇怪。 在美国,作为教育基础的欧洲文艺传统差不多一百年前就 消失了,或者说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但是它并没有被以物理、数 学、现代语言为基础的教育所取代。有人也许会说根本就汝有 什么取代。无论如何,一直不断地有尝试以期为国家的文化生 活提供广阔的基础一广阔到足以包含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 科学以及盎格鲁一萨克森的文艺传统,并且关注来自不同文明 的文艺形式。这种尝试是要去直接塑造民主政体下热心参与国 家文化发展的未来公民,但它是否创造了一个对于美国的精神 生活充分有益的煤介还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但设有人能触否 认,这些尝试的动因毫无例外的是想努力为科学传统找到合适 的位置。 然而,不论在美国还是欧洲的现代学校中,经验已经表明要 将科学学习置于与文学、艺术、音乐的学习相同的地位是何等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