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富大孝附属中江宁分校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出卷人殷传聚 平时快乐地学习,今天快乐地做题。轻松地调用你的知识储备,给每道题每 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畅游祖国文学瀚海,听!号角为你的胜利长鸣! (14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5题 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 片灰蒙蒙的轮廓。启碇续行,我到休息室里来,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 面,已进入瞿塘峡了。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 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髙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澦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 澦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澦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 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像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 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 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 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 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 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 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 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 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 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 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 之中。 1.文中“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有人说是歧义句,有两种理解:(2分) 二是 2.文中引用杜甫《夔州歌》和古时歌谣中的语句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文中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到的万千气象,梳理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瞿塘 峡奇异景色的?(分条答)(3分)
1 江宁分校 2005-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出卷人 殷传聚 平时快乐地学习,今天快乐地做题。轻松地调用你的知识储备,给每道题每 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畅游祖国文学瀚海,听!号角为你的胜利长鸣! 一、(14 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 1-5 题 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 片灰蒙蒙的轮廓。启碇续行,我到休息室里来,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 面,已进入瞿塘峡了。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 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 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 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像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 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 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 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 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 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 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 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 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 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 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 之中。 1. 文中“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有人说是歧义句,有两种理解:(2 分) 一是: 二是: 2. 文中引用杜甫《夔州歌》和古时歌谣中的语句起到了什么作用。(2 分) 答: 3. 文中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到的万千气象,梳理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瞿塘 峡奇异景色的?(分条答)(3 分)
答 4.文段中写出了瞿塘峡特点是 分 请你写出三峡另外两峡的名字: (2分) 5.奔腾不息的三峡水,既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也给历朝历代的诗人以不尽的 灵感,比如三峡附近的白帝城便有“诗城”之称,请你列举两则和三峡有关的诗文 (如果是诗要写出其中两句,是文写出文章的题目即可,本文除外)。(4分) 答 二、(14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6-10题 火中取栗的人 梵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常常分文莫名,他曾呻吟或叹息:“上帝啊,孤独 地生活值得吗?”梵高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 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使人不堪磨耐的,于是,梵高这个脆弱的生命在不可解 决的惇论中被撕得粉碎。 在梵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撞”,这也是画布对梵高的召唤。“不 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梵高把艺术活动当作极 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梵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不计,表 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梵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在梵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的层撼的画作背后,隐藏着 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梵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 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 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接而强 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 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的佚散的书信,梵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 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 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 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同样令人震惊。 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 作也是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 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 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 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梵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能将他毁 灭。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上覆亡的唯 可能,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 他在表达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 俗的蹂躏和压迫。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 但梵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 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 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绝不撤退。他 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 2
2 答: 4.文段中写出了瞿塘峡特点是 。(1 分) 请你写出三峡另外两峡的名字: 。(2 分) 5. 奔腾不息的三峡水,既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也给历朝历代的诗人以不尽的 灵感,比如三峡附近的白帝城便有“诗城”之称,请你列举两则和三峡有关的诗文 (如果是诗要写出其中两句,是文写出文章的题目即可,本文除外)。(4 分) 答: 。 二、(14 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 6-10 题 火中取栗的人 梵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常常分文莫名,他曾呻吟或叹息:“上帝啊,孤独 地生活值得吗?”梵高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 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使人不堪磨耐的,于是,梵高这个脆弱的生命在不可解 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 在梵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这也是画布对梵高的召唤。“不 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梵高把艺术活动当作极 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梵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不计,表 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梵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在梵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的震撼的画作背后,隐藏着 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梵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 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 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接而强 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 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的佚散的书信,梵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 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 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 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同样令人震惊。 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 作也是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 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 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 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梵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能将他毁 灭。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上覆亡的唯 一可能,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 他在表达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 俗的蹂躏和压迫。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 但梵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 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 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绝不撤退。他 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
烧着,裏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地昂扬中崩溃 6.第1段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隐士的某种本质 ②不可解决的悖论 7.第二段中的“看不见的铁墙”,指的是:(2分) 答 8.梵高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梵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 么?请从3、4段中找出两句话来回答。(2分) 答 9.“火中取栗”是个成语,梵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 答 (2分) 10.试就本文所说的“不屈和挣扎”的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两个典型例子。(4分) 三、(14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1-15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 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 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 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复何憾哉! 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予之生也幸 ②主辱,臣死有余僇 ③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④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1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②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 13.你知道“修我戈矛”出自下面哪部书()(1分 A.语出《诗经》B.语出《楚辞》C.语出《左传》D.语出《战国策》 14.作者身居南宋丞相之位,在这里引用《出师表》的句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目 的是什么?(2分) 15.在旧的语文教科书中,《指南录后序》被删去这一段,编者把作者有关“尽忠尽孝” 意思当作封建糟粕,把作者的忠君爱国认作“历史的局限性”。你认为对吗,这样删节是否 有道理?研读这一段文字,简要写出自己的观点。(3分)
3 烧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地昂扬中崩溃。 6.第 1 段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 分) ①隐士的某种本质 ②不可解决的悖论 7.第二段中的“看不见的铁墙”,指的是:(2 分) 答: 8.梵高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梵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 么?请从 3、4 段中找出两句话来回答。(2 分) 答: 9.“火中取栗”是个成语,梵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 答: (2 分) 10.试就本文所说的“不屈和挣扎”的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两个典型例子。(4 分) 答: 三、(14 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 11-15 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 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 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 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复何憾哉! 11. 解释下列加点字。(4 分) ①予之生也幸. ②主辱,臣死有余僇. ③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④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1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②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 13.你知道“修我戈矛”出自下面哪部书 ( )(1 分) A.语出《诗经》B.语出《楚辞》C.语出《左传》D.语出《战国策》 14.作者身居南宋丞相之位,在这里引用《出师表》的句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目 的是什么?(2 分) 答: 15.在旧的语文教科书中,《指南录后序》被删去这一段,编者把作者有关“尽忠尽孝” 意思当作封建糟粕,把作者的忠君爱国认作“历史的局限性”。你认为对吗,这样删节是否 有道理?研读这一段文字,简要写出自己的观点。(3 分) 答
四、(14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20题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 而望见村中塘水,睛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 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 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 而掣 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 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 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 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 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蚤食后,出门而望()②间乃一得( ③更诣别塘求钓处()④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动而掣之则无有 B皆毕食以出 佯狂不知所之者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C无何,浮子寂然 D亦知其趣焉 即今之儇然在墓者也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①饵钩而下之 译文: ②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译文: 19文中画线句中表现了钓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20.“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请展开想 象拟写一段对话。(3分) 问答问答 五、(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及背景材料,完成第21-23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4 四、(14 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6-20 题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 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 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 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 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 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 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 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 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① 蚤.食后,出门而望( ) ② 间.乃一得( ) ③ 更诣.别塘求钓处〔 ) ④ 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 动而掣之.则无有 B 皆毕食以.出 佯狂不知所之.者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C 无何,浮子寂然. D 亦知其趣焉.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 分) ①饵钩而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线句中表现了钓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请展开想 象拟写一段对话。(3 分) ___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6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及背景材料,完成第 21—23 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 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 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 望行幸而惨然。(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 21.上面的背景材料表明:唐代绝句是可以与 艺术结合在一起的。(1分) 22.红豆又叫相思子。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 李龟年在安史之 乱中唱曲里的“红豆”,表达的是 。(2分) 23.联系上面的背景材料,分析杜甫诗中的“落花时节”,含有哪些寓意。(3分) 答: 六、(8分) 24.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 不指南方不肯休。 ④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 素不闻 读书之训, 亦曷故哉 ⑤亦明死生之大, 七、作文(30分 25.感动是一种品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在你的阅读积累中,也许有一位人物的行 为感动了你,也许你曾对某个人物特别感兴趣,也许你正在关注某个人物,你的脑海中始终 有某个人物的形象萦绕不去……请以“精神的坐标”为题且,写一写你最敬仰的人 ①题目可以加副标题 ②字数不少于700字 写作之前请精心构思,最好先列个提纲,想好了再动笔,努力写出自己作文 的亮点。请注意自己的书写,建议使用蓝色水笔和钢笔,清爽整洁的卷面对自己 以及阅卷者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5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 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 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 望行幸而惨然。(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 21.上面的背景材料表明:唐代绝句是可以与__________艺术结合在一起的。(1 分) 22.红豆又叫相思子。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李龟年在安史之 乱中唱曲里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2 分) 23.联系上面的背景材料,分析杜甫诗中的“落花时节”,含有哪些寓意。(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8 分) 24.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 ② ,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 ,不指南方不肯休。 ④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 ,素不闻 读书之训, , ,亦曷故哉? ⑤亦明死生之大, 。 七、作文(30 分) 25.感动是一种品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在你的阅读积累中,也许有一位人物的行 为感动了你,也许你曾对某个人物特别感兴趣,也许你正在关注某个人物,你的脑海中始终 有某个人物的形象萦绕不去……请以“精神的坐标”为题目,写一写你最敬仰的人。 ①题目可以加副标题。 ②字数不少于 700 字。 写作之前请精心构思,最好先列个提纲,想好了再动笔,努力写出自己作文 的亮点。请注意自己的书写,建议使用蓝色水笔和钢笔,清爽整洁的卷面对自己 以及阅卷者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撰稿殷传聚 审稿卢庆刚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卷 七 总分 得分 、(14分) 1.(2分)一是 2.(2分) 3.(3分) 3分) 5.(4分) 二、(14分) 6.(2分)① (2分)② 7.(2分) 8.(2分) 9.(2分) 10.(4分)
6 撰稿 殷传聚 审稿 卢庆刚 2005-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14 分) 1.(2 分) 一是 。 二是 。 2.(2 分) 3.(3 分) 4.(3 分) 。 ; 。 5.(4 分) 二、(14 分) 6.(2 分)① (2 分)② 7.(2 分) 8.(2 分) 9.(2 分) 10.(4 分)
三、(14分)1.(4分)① 2.(4分)① 13.(1分) 14.(2分) 15.(3分) 四、(14分) 16.(4分)① 17.(2分) 18.(3分)① 19.(2分) 20.(3分)问 答 五、(6分) 21.(1分) 2.(2分) 23.(3分) 六、(8分) 24.① ③
7 三、(14 分)11.(4 分)① ② ③ ④ 12.(4 分)① ② 13.(1 分) 14.(2 分) 15.(3 分) 四、(14 分) 16.(4 分)① ② ③ ④ 17.(2 分) 18.(3 分)① ② 19.(2 分) 20.(3 分) 问 答 问 答 五、(6 分) 21.(1 分) 22.(2 分) 23.(3 分) 。 六、(8 分) 24.① ② ③ ④
8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