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分析 及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徐旺生 中国农业博物馆 2019.02.28青岛农业大学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分析 及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中国农业博物馆 2019.02.28 青岛农业大学 徐旺生
二十四节气进入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 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盟会议中心召开 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 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 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进入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 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盟会议中心召开 。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 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 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瞬正 春分 秋分 的 小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解读: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 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我们解读为: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选择农耕作为生产与生活方 式后,为充分利用自然,达到供养人口数量较多目标下的精耕细作 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不误解农时
一、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解读: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 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我们解读为: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选择农耕作为生产与生活方 式后,为充分利用自然,达到供养人口数量较多目标下的精耕细作 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不误解农时
二、二十四节气产生的简要过程 (-)对太阳的观察(人类的共性) )可能出现商代的测定日至(中国人的智慧) 三)西周的两至与两分,据研究,“日中”、“日永”、 “宵中”、“日短”分别相当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据 竺可桢先生推定,这是约公元前1世纪)殷周之际的天象 (四)春秋中期四立形成,战国概念具备,《逸周书时则训》 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排列。 (五)汉代记载的顺序与今天一致,《天文训》中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排列已大体固定
二、二十四节气产生的简要过程 (一)对太阳的观察(人类的共性) (二)可能出现商代的测定日至(中国人的智慧) (三)西周的两至与两分,据研究,“日中”、“日永”、 “宵中”、“日短”分别相当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据 竺可桢先生推定,这是约公元前11世纪)殷周之际的天象。 (四)春秋中期四立形成,战国概念具备,《逸周书·时则训》 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排列。 (五)汉代记载的顺序与今天一致,《 天文训》中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排列已大体固定
三、三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我们通 过简单的检索就会发现,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个独 特的知识体系只有中国有,只有中国 这种文化体系才能产生,它是中华文 明和谐模式的产物,其他文明体系没 有产生这种文化现象。因为中国具备 生的四个必要条件。它们分别是 1、客观基础,四季分明;2;农耕理 念的要求;3、天文学知识具备;4 统社会的需要而推行
三、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我们通 过简单的检索就会发现,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个独 特的知识体系只有中国有,只有中国 这种文化体系才能产生,它是中华文 明和谐模式的产物,其他文明体系没 有产生这种文化现象。因为中国具备 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它们分别是: 1、客观基础,四季分明;2;农耕理 念的要求;3、天文学知识具备;4、 一统社会的需要而推行
(一)客观基础:二十四节气只会产生于四季分明的 中纬度地区。否则就不会出现二十四节气概念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对春夏秋冬气候变 化明显的地区才会有意义的知识体系,也 就是说,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会有明 显季节与物候变化,人们才可以观察到不 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而且必须 具有重复的特点,如果它没有持续性与重 复的特征,就没有规律性,也就没有指导 意义。地球上只有中纬度地区才会四季分 明,而中国的黄河中下流及至长江流域部 分地区符合这个条件
(一)客观基础:二十四节气只会产生于四季分明的 中纬度地区。否则就不会出现二十四节气概念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对春夏秋冬气候变 化明显的地区才会有意义的知识体系,也 就是说,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会有明 显季节与物候变化,人们才可以观察到不 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而且必须 具有重复的特点,如果它没有持续性与重 复的特征,就没有规律性,也就没有指导 意义。地球上只有中纬度地区才会四季分 明,而中国的黄河中下流及至长江流域部 分地区符合这个条件
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符合产生 十四节气条件。黄河中下流地区四季 分明,同时这个地区还是原始农业起 源地,因为更新世以来源于寒冷刺激 ,人们萌发了观念农业,到了全新世 以后,在客观与主观条件都具备的情 况下,原始农业发源于此地域。产生 了二十四节气的黄河中下流既是在四 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也与北纬30度 左右高度重合
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符合产生二 十四节气条件。黄河中下流地区四季 分明,同时这个地区还是原始农业起 源地,因为更新世以来源于寒冷刺激 ,人们萌发了观念农业,到了全新世 以后,在客观与主观条件都具备的情 况下,原始农业发源于此地域。产生 了二十四节气的黄河中下流既是在四 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也与北纬30度 左右高度重合
北纬30度或者北纬31度这个区域产生 了许多令人费解神秘文化现象,电影 《北纬31度录像带》与189集电视剧 《北纬30度中国行》,都是为了探索 这一地区的独特文明现象而拍摄的。 十四节气理念既产生于中纬度地区 ,又与北纬30度重合,他们之间存在 何种独特的联系?需要我们进一步加 以解读。 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同时也是农耕起 源区,似乎与二十四节气重叠
北纬30度或者北纬31度这个区域产生 了许多令人费解神秘文化现象,电影 《北纬31度录像带》与189集电视剧 《北纬30度中国行》,都是为了探索 这一地区的独特文明现象而拍摄的。 二十四节气理念既产生于中纬度地区 ,又与北纬30度重合,他们之间存在 何种独特的联系?需要我们进一步加 以解读。 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同时也是农耕起 源区,似乎与二十四节气重叠
(二)主观要求:具备和谐狸念的农耕社会需 要确定农时来指导生产 十四节气一定是源自于对季节非常 敏感的社会,特别是生产方面,与农耕社 会有关,游牧社会不需要二十四节气 当然并非所有的农耕社会都会产生二 十四节气文化现象,只有哪些发达的农耕 社会,并且具有先进的农学思想,具有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农耕社会的思想体系,具 有重农传统,并且有制度方面的因素推动 它成为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整个国家的指导 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历法。下面我们分 别论述
(二)主观要求: 具备和谐理念的农耕社会需 要确定农时来指导生产 二十四节气一定是源自于对季节非常 敏感的社会,特别是生产方面,与农耕社 会有关,游牧社会不需要二十四节气。 当然并非所有的农耕社会都会产生二 十四节气文化现象,只有哪些发达的农耕 社会,并且具有先进的农学思想,具有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农耕社会的思想体系,具 有重农传统,并且有制度方面的因素推动 它成为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整个国家的指导 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历法。下面我们分 别论述
1.二十四节气一定首先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而不是 游收文明的产物 二十四节气只会产生于农耕社会。而中国古代文 明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类型,它是世界上少数几 个早期农耕文明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左 右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农业,小米、大豆和 水稻等作物原产于中国,栽桑养蚕也是我们率先 所为(水稻、大豆、茶、蚕桑被认为是中国农业 的四大发明),而与种植关系密切的家养动物如 猪与狗,也很早在此地率先被养殖。农耕方式发 明以后,依靠这种以种植作物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直延续,大约自春秋战国开始,至秦汉时期 主要依赖种植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确立
1. 二十四节气一定首先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而不是 游牧文明的产物 二十四节气只会产生于农耕社会。而中国古代文 明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类型,它是世界上少数几 个早期农耕文明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左 右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农业,小米、大豆和 水稻等作物原产于中国,栽桑养蚕也是我们率先 所为(水稻、大豆、茶、蚕桑被认为是中国农业 的四大发明),而与种植关系密切的家养动物如 猪与狗,也很早在此地率先被养殖。农耕方式发 明以后,依靠这种以种植作物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一直延续,大约自春秋战国开始,至秦汉时期 ,主要依赖种植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