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姐弟情深 第一课时讲解词语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期待、素不相识、挽救、重现、铭记、诊断、积蓄、看望、审查、 打动、前所未有”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期待、素不相识、 挽救、重现、铭记、诊断、积蓄、看望、审査、打动、前所未有”等词语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王燕娜无私助人、大爱无垠的感人事迹 教学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教学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④讲解词语,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教学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1.期待;期望、期盼、等待。期待放假,期待观看、一种期待、期待成功、期待毕业。 ◆他们期待早点放假。 2.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素昧平生、素不来往 ◆他们素不相识,怎么走到一起了。 3.挽救;拯救、抢救。-生命:-失足少年。 ◆我们在挽救这位女孩 4.重现;再现、发现。重现场景,重现词 ◆我们重现了当时的情景
1 第十二课 姐弟情深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期待、素不相识、挽救、重现、铭记、诊断、积蓄、看望、审查、 打动、前所未有”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期待、素不相识、 挽救、重现、铭记、诊断、积蓄、看望、审查、打动、前所未有”等词语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王燕娜无私助人、大爱无垠的感人事迹。 教学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教学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④讲解词语,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教学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1.期待;期望、期盼、等待。期待放假,期待观看、一种期待、期待成功、期待毕业。 ◆他们期待早点放假。 2. 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素昧平生、素不来往 ◆他们素不相识,怎么走到一起了。 3.挽救;拯救、抢救。-生命;-失足少年。 ◆我们在挽救这位女孩。 4.重现;再现、发现。重现场景,重现词语。 ◆我们重现了当时的情景
5.铭记:牢记、记忆。铭记心中:铭记教诲 ◆我们要铭记老师的教诲 6.诊断:判断、诊治:诊断疾病,诊断清楚 ◆他的病情诊断清楚了 7.积蓄:储蓄、积累、积存;全部积蓄,用尽储蓄、积蓄力量、积蓄能量、积蓄脂肪 ◆他们用尽了全部储蓄 8.看望:探望:看望病人,看望老人 ◆他来这里看望老人。 9.审査;调查、追查。审査资格,审查条件 ◆他正在接受审查 10.打动;感动。打动别人,打动观众 ◆她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11.前所未有;前所未闻、前无古人。一一的热闹,一一的安静 这里前所未有的安静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本课33个词语,希望同学们下来多用 板书设计: 前所未有 布置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初学课文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读课文
2 5. 铭记;牢记、记忆。铭记心中;铭记教诲 ◆我们要铭记老师的教诲。 6. 诊断;判断、诊治;诊断疾病,诊断清楚 ◆他的病情诊断清楚了。 7.积蓄;储蓄、积累、积存;全部积蓄,用尽储蓄、积蓄力量、积蓄能量、积蓄脂肪 ◆他们用尽了全部储蓄。 8. 看望;探望;看望病人,看望老人 ◆他来这里看望老人。 9. 审查;调查、追查。审查资格,审查条件 ◆他正在接受审查。 10. 打动;感动。打动别人,打动观众。 ◆她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11. 前所未有;前所未闻、前无古人。——的热闹,——的安静。 ◆这里前所未有的安静。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本课 33 个词语,希望同学们下来多用。 板书设计:审查 打动 前所未有 布置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初学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王燕娜无私助人、大爱无垠的感人事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 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毛兰江患了什么病? 2.毛兰江的父母为什么不能给他捐肾? 3.王燕娜第一次提出捐肾,毛兰江的父母是怎么想的? 4.王燕娜的请求为什么被医院拒绝了? 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总述故事。 (第2~3自然段)手术前。 (第4~7自然段)手术中 (第8自然段)手术后,手术获得了成功。 课堂小结:通过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 板书设计:-、读课文;
3 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王燕娜无私助人、大爱无垠的感人事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 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毛兰江患了什么病? 2.毛兰江的父母为什么不能给他捐肾? 3.王燕娜第一次提出捐肾,毛兰江的父母是怎么想的? 4.王燕娜的请求为什么被医院拒绝了? 串讲课文 (第 1 自然段)总述故事。 (第 2~3 自然段)手术前。 (第 4~7 自然段)手术中。 (第 8 自然段)手术后,手术获得了成功。 课堂小结:通过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 板书设计:一、读课文;
、回答问题;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课文。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深学课文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教学重点词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都……,更别提……:简直”等重点句型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王燕娜无私助人、大爱无垠的感人事迹 教学重点:掌握教学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 教学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学生活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1.“都…更别提…”:汉语“连…都/也……”这一结构表达要强调的意念。本句型 表示强带哦的对象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1)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更别提我这个亲生母亲了
4 二、回答问题;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课文。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教学重点词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都……,更别提……;简直”等重点句型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王燕娜无私助人、大爱无垠的感人事迹 教学重点:掌握教学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 教学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1.“都……,更别提……”:汉语“连……都/也……”这一结构表达要强调的意念。本句型 表示强带哦的对象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1)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更别提我这个亲生母亲了
2)大人都冻得受不了,更别提小孩子了。 2.“简直”:用在动词前作状语。强调完全是这样或差不多是这样。带有夸张的语气。 1)他简直就是个疯子 2)他画的竹子简直跟真的一样。 3“虽然……却…”表示转折关系 1)他虽然来了,却没有进教室。 2)他的作业虽然做了,却没有认真写 4.“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居然…” 1)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考上了大学 2)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进来了 归纳课文的结构 1归纳课文的结构 手术前(父母的焦急)一手术中(意外地出现)一手术后(奇迹出现,手术获得成功)。 2.这篇课文讲述了王燕娜为维吾尔族学生捐肾的感人故事至深,谱写了一区民族团结的赞 歌。不是亲姐亲弟却胜似亲姐弟 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总结了课文,讲解了重点句型 板书设计:课文总结 重点句型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学重点句型和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课后练习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做练习
5 2)大人都冻得受不了,更别提小孩子了。 2.“简直”:用在动词前作状语。强调完全是这样或差不多是这样。带有夸张的语气。 1)他简直就是个疯子。 2)他画的竹子简直跟真的一样。 3“虽然……却……”表示转折关系。 1)他虽然来了,却没有进教室。 2)他的作业虽然做了,却没有认真写。 4.“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居然……” 1)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考上了大学。 2)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进来了。 归纳课文的结构 1.归纳课文的结构 手术前(父母的焦急)——手术中(意外地出现)——手术后(奇迹出现,手术获得成功)。 2.这篇课文讲述了王燕娜为维吾尔族学生捐肾的感人故事至深,谱写了一区民族团结的赞 歌。不是亲姐亲弟却胜似亲姐弟。 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总结了课文,讲解了重点句型。 板书设计: 课文总结 重点句型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学重点句型和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课后练习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做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 教学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内容 ,词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感人、素不相识、无偿、垂危、事迹、媒体、捐献、慢性、审査 (二)组成词组。 感人故事、期待成功、无偿献血、先进事迹、慢性病、捐献器官、挽救生命、看望病人、审 查条件、打动观众、发生奇迹、生命垂危 (三)选词填空. 期望、挽救、诊断、积蓄、感动 (四)模仿造句. 1)他虽然来了,却没有进教室。 2)大人都冻得受不了,更别提小孩子了 3)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考上了大学 4)他画的竹子简直跟真的一样。 (五)用指定词语完成会话 6
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 教学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内容 二,词句练习。 (一)看拼音 写词语。 感人、素不相识、无偿、垂危、事迹、媒体、捐献、慢性、审查 (二)组成词组。 感人故事、期待成功、无偿献血、先进事迹、慢性病、捐献器官、挽救生命、看望病人、审 查条件、打动观众、发生奇迹、生命垂危 (三)选词填空. 期望、挽救、诊断、积蓄、感动 (四)模仿造句. 1)他虽然来了,却没有进教室。 2) 大人都冻得受不了,更别提小孩子了。 3)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考上了大学。 4)他画的竹子简直跟真的一样。 (五)用指定词语完成会话
1.与他素不相识 2.把血无偿献给了病人 3.他为自己的不信遭遇而难过。 4.别提了,刚走到半道上,路就坏了。 5.他简直就不会做事。 三,语段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 4→1→3-2 (二)用指定的词语写一段话 1.讲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姑娘,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挽救了一位少年的感人故事 2.看望的人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校长也来了,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四,课文练习 (见课文讲解) 课堂小结:通过与学生一起做练习,让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词句练习 、语段练习 四、课文练习 布置作业:练习二(四),三(二)。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自读课文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7 1.与他素不相识。 2.把血无偿献给了病人。 3.他为自己的不信遭遇而难过。 4.别提了,刚走到半道上,路就坏了。 5.他简直就不会做事。 三,语段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 4→1→3→2 (二)用指定的词语写一段话 1.讲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姑娘,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挽救了一位少年的感人故事。 2.看望的人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校长也来了,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四,课文练习. (见课文讲解) 课堂小结:通过与学生一起做练习,让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二、词句练习 三、语段练习 四、课文练习 布置作业:练习二(四),三(二)。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自读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 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布置作业 2.学生活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寥寥无几:;很少。 2.司空见惯;经常见到,很常见的。 3.独创;独立创造。 4.声明:表明 5.捐赠:捐献。 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目前世界各地人体器官捐献情况怎样? 2.各国面临什么难题? 3.西班牙是怎么做的? 4.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课堂小结:通过读课文,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板书设计:词语讲解
8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 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寥寥无几;很少。 2.司空见惯;经常见到,很常见的。 3.独创;独立创造。 4.声明;表明。 5.捐赠;捐献。 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目前世界各地人体器官捐献情况怎样? 2.各国面临什么难题? 3.西班牙是怎么做的? 4.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课堂小结:通过读课文,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板书设计:词语讲解
回答问题 熟读课文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口语交际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 教学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 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 教学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9 回答问题 熟读课文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口语交际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 教学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 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 教学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英文B.日文C.德文D.法文 2.A.没什么了不起的 B.得三个第一不容易 C.这次比赛不算 D.怎么算出三个第一(A 3.A出去看看几点了 B.出去也不知道 C男的自己出去看看就知道了D最好别出去看 二.听短文,判断正误。 1.一个夏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 (X) 2.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连连后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 3.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爬到一根木头上。 4.“蚁球”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草丛。 5.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化险为夷,战胜困难 (√)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做了听力,下来同学们多听广播。 板书设计:f、选择题 、选择题 回答问题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阅读理解与科普阅读 寓言一则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和科普阅读的要求
10 1.A.英文 B.日文 C.德文 D.法文 ( B ) 2.A.没什么了不起的 B.得三个第一不容易 C.这次比赛不算 D.怎么算出三个第一 ( A ) 3.A出去看看几点了 B.出去也不知道 C 男的自己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D.最好别出去看 ( C ) 二.听短文,判断正误。 1.一个夏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 ( X ) 2. 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连连后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 ( √ ) 3.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爬到一根木头上。 ( X ) 4. “蚁球”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草丛。 ( X ) 5.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化险为夷,战胜困难。 ( √ )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做了听力,下来同学们多听广播。 板书设计: 一、选择题 二、选择题 三、回答问题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阅读理解与科普阅读 寓言一则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和科普阅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