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兽医学 课程英文名称:Tra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课程编号:ZH12504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 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像: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动物科学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兽医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解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临床诊断学 课程简介: 《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防治动物的病证和动物保健为主 要内容的 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中兽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 特点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通过本门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常用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和针灸治疗方法:初步掌握 中兽医诊病、辨证、治疗的基本技能,为将来用中西结合防治动物疾病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动物科学专业的选修课,在兽医基础和专业课之间起到了 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中兽医学》相对于现代兽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手段,对于学生 拓展临床诊疗思路、对比学习、建立中西兽医结合的思维模式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学生应该了解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常用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中兽医学诊病、辨证 治疗的基本技能,掌握中国传统兽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掌握中医药的一般知识,了解中兽医针灸 的基本方法,为将来使用中西结合防治动物疾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 内容 学时 绪论 中兽医学的概念、特点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2 第二章 旺府 6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四章 经络 2 第五章 病因病机 3 第六章 诊法 第七章 辨证 第八章 防治法测 2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兽医学 课程英文名称:Tra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课程编号:ZH12504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 学 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36) 学 分:2 适用对象: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动物科学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兽医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解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临床诊断学 课程简介: 《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防治动物的病证和动物保健为主 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中兽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 特点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通过本门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常用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和针灸治疗方法;初步掌握 中兽医诊病、辨证、治疗的基本技能,为将来用中西结合防治动物疾病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动物科学专业的选修课,在兽医基础和专业课之间起到了 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中兽医学》相对于现代兽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手段,对于学生 拓展临床诊疗思路、对比学习、建立中西兽医结合的思维模式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 习,学生应该了解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常用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中兽医学诊病、辨证、 治疗的基本技能,掌握中国传统兽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掌握中医药的一般知识,了解中兽医针灸 的基本方法,为将来使用中西结合防治动物疾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 内容 学时 绪论 中兽医学的概念、特点 2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2 第二章 脏腑 6 第三章 气血津液 2 第四章 经络 2 第五章 病因病机 3 第六章 诊法 1 第七章 辨证 4 第八章 防治法则 2
第九章 中药总论 2 第十章 常用中草药 7 第十一章 方剂总论 第十二章 针灸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中兽医学的概念;了解中兽医学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著作和事件:掌握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掌握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难点:辨证论治的概念;病、症、症三者的概念和 关系。 教学内容 1.中兽医学的概念2.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3.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4.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 方法 本章习题要点:中兽医学和现代兽医学形成的背景和学术体系的不同?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 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归类及其生克制化关系。难点:阴阳互根,阴阳消 长的概念;五行归类,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和相侮同时发生的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阴阳学说(1学时) 1.阴阳的基本概念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1学时) 1.五行的基本概念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 本章习题要点: 1.五行相乘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原因各是什么? 2.五行的特性及其归类方法? 3.阴阳五行学说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何意义? 第二章脏腑(6学时)
第九章 中药总论 2 第十章 常用中草药 7 第十一章 方剂总论 2 第十二章 针灸 1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中兽医学的概念;了解中兽医学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著作和事件;掌握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掌握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难点:辨证论治的概念;病、症、症三者的概念和 关系。 教学内容: 1.中兽医学的概念 2.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 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4. 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 方法 本章习题要点:中兽医学和现代兽医学形成的背景和学术体系的不同?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 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归类及其生克制化关系。难点:阴阳互根,阴阳消 长的概念;五行归类,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和相侮同时发生的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1学时) 1.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 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1学时)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 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4.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 本章习题要点: 1.五行相乘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原因各是什么? 2.五行的特性及其归类方法? 3.阴阳五行学说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何意义? 第二章 脏腑(6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脏腑学说的概念;掌握藏”象的含义;掌握五脏和六腑的功能特点;了解脏腑学 说的内容和脏腑学说分析动物生理和病理的基本方法;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脏腑的概念。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难点:五脏 六腑的生理特点五脏与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脏腑概述(1学时) 1脏腑学说的概念2脏腑学说的内容 第二节五脏(2学时) 1.心2肺3.脾4.肝5.肾 第三节六腑(1学时) 1.胆2.胃3.小肠4.大肠5膀胱6.三焦 第四节脏腑关系(2学时) 1.脏与脏的关系2.腑与腑的关系3.脏与腑的关系 本章习题要点: 1、中医五脏功能与现代兽医学功能的比较。 2、脏腑学说研究生命的基本思路和方式。 3、如何用中兽医学观点论述动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 第三章气血津液(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气、血的生成,理解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规律,气与血的关系。津与液的区别:与津液的生 成输布排泄有关的脏腑功能。难点:气机的概念;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相互关系。津液的生 成、输布和排泄。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气(1学时) 1.气的基本概念2.气的生成3.气的运动4.气的生理功能5.气的分类 第二节血(0.5学时) 1.血的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津液(0.5学时) 1,津液的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3.津液的生理功能4.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本章习题要点:
教学要求:理解脏腑学说的概念;掌握“藏”” 象”的含义;掌握五脏和六腑的功能特点;了解脏腑学 说的内容和脏腑学说分析动物生理和病理的基本方法;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脏腑的概念。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难点:五脏 六腑的生理特点;五脏与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脏腑概述(1学时) 1.脏腑学说的概念 2.脏腑学说的内容 第二节 五脏(2学时) 1.心 2.肺 3.脾 4.肝 5.肾 第三节 六腑(1学时) 1.胆 2.胃 3.小肠 4.大肠 5.膀胱 6.三焦 第四节 脏腑关系(2学时) 1.脏与脏的关系 2.腑与腑的关系 3.脏与腑的关系 本章习题要点: 1、中医五脏功能与现代兽医学功能的比较。 2、脏腑学说研究生命的基本思路和方式。 3、如何用中兽医学观点论述动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 第三章 气血津液(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气、血的生成,理解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规律,气与血的关系。津与液的区别;与津液的生 成输布排泄有关的脏腑功能。难点:气机的概念;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相互关系。津液的生 成、输布和排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1学时) 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运动 4.气的生理功能 5.气的分类 第二节 血(0.5学时) 1.血的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 津液(0.5学时) 1. 津液的概念 2.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 津液的生理功能 4.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本章习题要点:
1血液的生成与循环代谢过程的中兽医论述。 2.中兽医学如何论述机体水液代谢? 3.气血津液三者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经络(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概况:了解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和交接 规律;了解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以及冲、任、督、带四脉的大体循行路线和生理功能,掌握 经络学说在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奇经八脉的概 念、特点、主要功能。难点: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交接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 1经络的概念2.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1.十二经脉2.奇经八脉 第三节经络的主要作用 1.生理方面2病理方面3.治疗方面 本章习题要点: 1如何正确理解经络的实质? 2如何理解经络对机体的调节和调动作用? 第五章病因病机(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病因的概念和病因学说的特点;六淫的概念;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各种致病因素 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以及常见的临床病证:中兽医病机的认识角度和概念:了解正邪相争、阴阳失 调、气机失常与发病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气、邪气与发病的关系。外感、六气、六淫、瘀血、痰饮、等概念。各 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临床症状。难点:正气、邪气与发病的关系。审证求因。六淫与六 气的区别;温、热、火的概念区 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因病机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病因 1.外感致病因素2.内伤致病因素3.其它致病因素 第三节病机
1.血液的生成与循环代谢过程的中兽医论述。 2.中兽医学如何论述机体水液代谢? 3.气血津液三者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 经络(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概况;了解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和交接 规律;了解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以及冲、任、督、带四脉的大体循行路线和生理功能,掌握 经络学说在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奇经八脉的概 念、特点、主要功能。难点: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交接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 1.经络的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第三节 经络的主要作用 1.生理方面 2.病理方面 3.治疗方面 本章习题要点: 1.如何正确理解“经络”的实质? 2.如何理解经络对机体的调节和调动作用? 第五章 病因病机(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病因的概念和病因学说的特点;六淫的概念;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各种致病因素 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以及常见的临床病证;中兽医病机的认识角度和概念;了解正邪相争、阴阳失 调、气机失常与发病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气、邪气与发病的关系。外感、六气、六淫、瘀血、痰饮、等概念。各 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临床症状。难点:正气、邪气与发病的关系。审证求因。六淫与六 气的区别;温、热、火的概念区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病因病机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病因 1.外感致病因素 2.内伤致病因素 3.其它致病因素 第三节 病机
1.邪正消长2.升降失常3.阴阳失调 本章习题要点: 1.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的区别和联系? 2.疫疠与现代兽医学中传染病的关系。 第六章诊法(1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中兽医学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四诊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望口色;切脉的方法、部位。难点:四诊的操作技术和脉象的感知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望诊 1.察口色 第二节切诊 1.切脉 本章习题要点: 1.传统四诊与现代兽医诊断技术的比较与结合情况? 第七章辨证(4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辨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了解各种辨证方法及适用病证类型、疾病发生的 病理过程。掌握八纲辨证中各种证型的辨证要点,一般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掌握脏腑辨证的概念 和适用病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辨证的概念。各种证型的病因、辨证要点。难点:各种辨证方法适应范围 和合理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八纲辨证 1表里2.寒热3.虚实4.阴阳 第二节脏腑辨证 1.心与小肠病证2.肝与胆病证3.脾与胃病证4.肺与大肠病证5.肾与膀胱病证 本章习题要点: 1辨证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2.各类辨证方法的优点和适应病证。 第八章防治法则(2学时)
1.邪正消长 2.升降失常 3.阴阳失调 本章习题要点: 1.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的区别和联系? 2.疫疠与现代兽医学中传染病的关系。 第六章 诊法(1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中兽医学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四诊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望口色;切脉的方法、部位。难点:四诊的操作技术和脉象的感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望诊 1.察口色 第二节 切诊 1.切脉 本章习题要点: 1.传统四诊与现代兽医诊断技术的比较与结合情况? 第七章 辨证(4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辨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了解各种辨证方法及适用病证类型、 疾病发生的 病理过程。掌握八纲辨证中各种证型的辨证要点,一般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掌握脏腑辨证的概念 和适用病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辨证的概念。各种证型的病因、辨证要点。难点:各种辨证方法适应范围 和合理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表里 2.寒热 3.虚实 4.阴阳 第二节 脏腑辨证 1.心与小肠病证 2.肝与胆病证 3.脾与胃病证 4.肺与大肠病证 5.肾与膀胱病证 本章习题要点: 1.辨证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2.各类辨证方法的优点和适应病证。 第八章 防治法则(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传统兽医学的预防思想和具体措施,治法的概念;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主要内 正治与反治的念和具体方法:治标与治本的应用原侧则,内治法中八法的感念。应用和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的应用原则。难点:“本的概念的理 解;同治与异治的内涵实质。八法的合理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预防 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 第二节治则 1扶正与祛邪2治病求本3.同治与异治4.三因制宜5治疗与护养 第三节治法 1.内治法2.外治法 本章习题要点: 1中西兽医结合建立畜禽疾病预防体系的基本思路? 2.八法中那些属于扶正、哪些属于祛邪 第九章中药总论(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中药的采集、炮制方法和性能,每味中药的科属,性味、归经用量及禁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配伍用药原则。难点:炮制方法的关键技术。四 气、五味的现代意义。配伍七情的实质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采集、加工及贮藏 1.采集2加工3贮藏 第二节炮制 1.炮制目的2.炮制方法 第三节中药的性能 1.性味2.升降浮沉3.归经4毒性 第四节配伍禁忌 1.配伍2禁忌 本章习题要点: 1产地因素究竟如何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
教学要求:掌握传统兽医学的预防思想和具体措施,治法的概念;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主要内 容;正治与反治的概念和具体方法;治标与治本的应用原则。内治法中八法的概念、应用和注意事 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的应用原则。难点:“本”的概念的理 解;同治与异治的内涵实质。八法的合理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预防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则 1.扶正与祛邪 2.治病求本 3.同治与异治 4.三因制宜 5.治疗与护养 第三节 治法 1.内治法 2.外治法 本章习题要点: 1.中西兽医结合建立畜禽疾病预防体系的基本思路? 2.八法中那些属于扶正、哪些属于祛邪? 第九章 中药总论(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中药的采集、炮制方法和性能,每味中药的科属,性味、归经用量及禁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配伍用药原则。难点:炮制方法的关键技术。四 气、五味的现代意义。配伍七情的实质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采集、加工及贮藏 1.采集 2.加工 3.贮藏 第二节 炮制 1.炮制目的2.炮制方法 第三节 中药的性能 1.性味 2.升降浮沉 3.归经 4.毒性 第四节 配伍禁忌 1.配伍 2.禁忌 本章习题要点: 1.产地因素究竟如何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
2.中药采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炮制对中药材实质的影响。 第十章常用中草药(7学时) 教学要求:按类别掌握每味中药的科属,性味、归经用量及禁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见配伍,难点:各味中药的临床应用与 禁忌。 教学内容: 第一节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消导药 第二节止咳化痰药、温里药、祛湿药、理气药 第三节理血药、收涩药、补虚药平肝药、安神开窍药、驱虫药、外用药 本章习题要点: 1、清热药根据什么特点分类?各类清热药的作用范围和常用药。 2、解表药的归类意义、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 3.泻下药的定义、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方剂总论(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畜禽常用方剂的种类,功用,主治及临床应用。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方剂的组方思路,功效及主治。难点方剂临床应用的加减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方剂的组成 第二节方剂的变化 第三节剂型和用法 本章习题要点:方剂的组成原则? 第十二章针灸(1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动物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掌握白针、宽针、三棱针的操作方法。掌握针刺意外情 况的处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针灸防治疾病的原理,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难点动物常用穴位的取穴方 法,掌握白针、宽针、三棱针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针灸基本知识 1针灸用具2.针灸前准备3针刺方法4.针刺意外情况处理
2.中药采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炮制对中药材实质的影响。 第十章 常用中草药(7学时) 教学要求:按类别掌握每味中药的科属,性味、归经用量及禁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见配伍,难点:各味中药的临床应用与 禁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消导药 第二节 止咳化痰药、温里药、袪湿药、理气药 第三节 理血药、收涩药、补虚药平肝药、安神开窍药、驱虫药、外用药 本章习题要点: 1、清热药根据什么特点分类?各类清热药的作用范围和常用药。 2、解表药的归类意义、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 3.泻下药的定义、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方剂总论(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畜禽常用方剂的种类,功用,主治及临床应用。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方剂的组方思路,功效及主治。难点:方剂临床应用的加减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 第二节 方剂的变化 第三节 剂型和用法 本章习题要点:方剂的组成原则? 第十二章 针灸(1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动物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掌握白针、宽针、三棱针的操作方法。掌握针刺意外情 况的处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针灸防治疾病的原理,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难点:动物常用穴位的取穴方 法,掌握白针、宽针、三棱针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针灸基本知识 1.针灸用具 2.针灸前准备 3.针刺方法 4.针刺意外情况处理
第二节针术 1.白针疗法2.火针疗法3.血针疗法 第三节灸术 1.艾灸2温熨疗法 本章习题要点: 1针刺意外情况如何处理 四、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试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80%)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两部分。试卷 考核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内容不超过教学大纲范围。平时成绩以出勤率、课堂练习、回答课 堂提问、平时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 五、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1]刘钟杰,许剑琴中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第三版) [2]钟秀会中兽医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第二版) 参考资料: [1]胡元亮.中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胡元亮.兽医中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胡元亮.实用动物针灸手册M1.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汪德刚.中兽医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杨英.兽医针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第二节 针术 1.白针疗法 2.火针疗法 3.血针疗法 第三节 灸术 1.艾灸 2.温熨疗法 本章习题要点: 1.针刺意外情况如何处理? 四、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试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80%)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两部分。试卷 考核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内容不超过教学大纲范围。平时成绩以出勤率、课堂练习、回答课 堂提问、平时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 五、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1]刘钟杰,许剑琴.中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第三版) [2]钟秀会.中兽医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第二版) 参考资料: [1]胡元亮.中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胡元亮.兽医中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胡元亮.实用动物针灸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汪德刚.中兽医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杨英.兽医针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