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一中2013届髙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A.遒劲/劲头震颤/冷颤炮制/炮烙纰漏/砒霜 B.拾级/捡拾巷陌/巷道曲折/歌曲笑靥/梦魇 C.殷切/殷忧冠冕/冠军倾轧/轧钢蛰伏/海蜇 D.伛偻/佝偻积攒/攒动剽窃/剽悍祈祷/颀长 2.在下面四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只有与国家和人民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 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②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 ,公司一 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③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 ,有关部门 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④时间真如 ……,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A.休戚与共不孚众望鱼龙混杂 白驹过隙 B.休戚相关不负众望鱼目混珠 行云流水 C.休戚与共不负众望鱼目混珠 白驹过隙 D.休戚相关不孚众望鱼龙混杂 行云流水 3.归纳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4 分) 有一张弓做事很毛躁。一清早起来,弓张开双臂,刷地就是一箭。 箭刚飞出去,弓马上就大叫起来:“唉,唉,等等,回来!我还没想好射 向哪儿,你出去干什么呢!” 弓拔腿就追,可箭早没影了。 寓 意 4.阅读漫画,用一句话说明它所描绘的社会现象。(不超过20个字)(5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 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 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 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
江苏无锡一中 2013 届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遒劲∕劲头 震颤∕冷颤 炮制∕炮烙 纰漏∕砒霜 B.拾级∕捡拾 巷陌∕巷道 曲折∕歌曲 笑靥∕梦魇 C.殷切∕殷忧 冠冕∕冠军 倾轧∕轧钢 蛰伏∕海蜇 D.伛偻∕佝偻 积攒∕攒动 剽窃∕剽悍 祈祷∕颀长 2.在下面四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①只有与国家和人民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 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②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 ,公司一 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③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 ,有关部门 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④时间真如 ……,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A.休戚与共 不孚众望 鱼龙混杂 白驹过隙 B.休戚相关 不负众望 鱼目混珠 行云流水 C.休戚与共 不负众望 鱼目混珠 白驹过隙 D.休戚相关 不孚众望 鱼龙混杂 行云流水 3.归纳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不超过 25 个字)(4 分) ( ) 有一张弓做事很毛躁。一清早起来,弓张开双臂,刷地就是一箭。 箭刚飞出去,弓马上就大叫起来:“唉,唉,等等,回来!我还没想好射 向哪儿,你出去干什么呢!” 弓拔腿就追,可箭早没影了。 寓 意: 4.阅读漫画,用一句话说明它所描绘的社会现象。(不超过 20 个字)(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 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 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 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
迴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 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 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 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 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遺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 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 迴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 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 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 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 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 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 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选自《隋书·于仲文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 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 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 薄:轻视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3 分) ①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 ⑥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 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 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狙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 达京师
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 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 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 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 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 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 武。 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 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 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 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 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 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 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选自《隋书·于仲文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 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 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 薄:轻视。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3 分) ( ) ①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 ⑥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 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 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狙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 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 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 城武 D.在平定尉迴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 让,斩杀席毗罗,朝廷因此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 成名就。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文 (2)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文 (3)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 译 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天涯:极边远的地方。当时诗人被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②冻雷: 春天的雷声。③物华:自然美景。④诗人曾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 (1)一、二两联写了山城夷陵的自然环境,请简要概括其特点。(2分)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关于这首诗的情感,有人认为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精神,有人则认为充 满了无奈和凄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 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 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 让,斩杀席毗罗,朝廷因此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 成名就。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译 文: (2)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译 文: (3)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 译 文: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①,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③。曾是洛阳花下客④,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天涯:极边远的地方。当时诗人被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②冻雷: 春天的雷声。③物华:自然美景。④诗人曾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 (1)一、二两联写了山城夷陵的自然环境,请简要概括其特点。(2 分)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简要赏析。(4 分) (3)关于这首诗的情感,有人认为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精神,有人则认为充 满了无奈和凄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 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 (杜牧《阿房宫赋》)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5) ,不思其反。(《诗经·氓》) (6)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窍门 (苏联)左琴科著 阎树声译 现在住旅馆可真难哪,这是谁都知道的事。 我一到了南方,立即就深有感触。 下轮船,我就快步直奔旅馆。旅馆的守门人对我说:“现在的旅客可真奇怪, 下轮船,就都朝我们这儿奔,可是我们这里已没有闲房间了,全都客满 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耍个花招,再碰碰运气吧。离开旅馆,我一边走一边琢磨 法子。 我手里拿着两件东西:一件是普通的提篮,另一件确实是个挺漂亮的钢板手提箱 其实就是个三合板箱子。 我把提篮暂存在卖报人那儿,然后把身上穿的那件从外国进口的大衣反穿了起 来,大衣的方格里子就成为大衣面。我又把便帽低低地压在鼻梁上,买了支雪茄 烟叼在嘴上。 我就这么个打扮,提着那只出口的钢板手提箱,大模大样地再次闯进了那家旅馆。 守门人对我说:“先生!您不用进去了,里面没有空房间。 我没理他,走近一个服务员的眼前,操起半通不通的外国话说:“一个、房间的 有 服务员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上帝啊!外国佬来啦!” 接着,他也用半通不通的外国话回答说:“是,是的,一个、房子的、可以的、 有,有。请,请。我这就给您腾房间,尽可能找个好房间,臭虫少一些的。” 表面上我装得神气十足,其实两条腿却在哆嗦着。 这个服务员挺爱扯外国话,于是他又问:“对不起,先生!请原谅。您是德国人, 还是别的哪国人呢?” 我心中暗想:真糟糕,万一这个服务员懂德国话可咋办呢?于是,我对他说:“我 是西班牙。一个、房间的、明白吗?你的。西班牙,西班牙的。” 啊哈,这一下这个服务员可惊呆了 “我的上帝呀!是来了个西班牙人!请您等一等,当然,我已经明白,方才您说 的是西班牙,西班牙人 显然,他说话时,身子在发抖。我的手一直在哆嗦,他的手也在打战。我们两个 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在不停地发抖。 这时,我用似通非通的西班牙语对他说:“对的,对的。请您把我的箱子送到我 的房间去,其他以后再说。” 服务员回答说:“好,好的。不用您嘱咐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 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 之; , 。(杜牧《阿房宫赋》) (4)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5) ,不思其反。(《诗经·氓》) (6)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窍 门 (苏联)左琴科 著 阎树声 译 现在住旅馆可真难哪,这是谁都知道的事。 我一到了南方,立即就深有感触。 一下轮船,我就快步直奔旅馆。旅馆的守门人对我说:“现在的旅客可真奇怪, 一下轮船,就都朝我们这儿奔,可是我们这里已没有闲房间了,全都客满。” 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耍个花招,再碰碰运气吧。离开旅馆,我一边走一边琢磨 法子。 我手里拿着两件东西:一件是普通的提篮,另一件确实是个挺漂亮的钢板手提箱 ——其实就是个三合板箱子。 我把提篮暂存在卖报人那儿,然后把身上穿的那件从外国进口的大衣反穿了起 来,大衣的方格里子就成为大衣面。我又把便帽低低地压在鼻梁上,买了支雪茄 烟叼在嘴上。 我就这么个打扮,提着那只出口的钢板手提箱,大模大样地再次闯进了那家旅馆。 守门人对我说:“先生!您不用进去了,里面没有空房间。” 我没理他,走近一个服务员的眼前,操起半通不通的外国话说:“一个、房间的、 有?” 服务员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上帝啊!外国佬来啦!” 接着,他也用半通不通的外国话回答说:“是,是的,一个、房子的、可以的、 有,有。请,请。我这就给您腾房间,尽可能找个好房间,臭虫少一些的。” 表面上我装得神气十足,其实两条腿却在哆嗦着。 这个服务员挺爱扯外国话,于是他又问:“对不起,先生!请原谅。您是德国人, 还是别的哪国人呢?” 我心中暗想:真糟糕,万一这个服务员懂德国话可咋办呢?于是,我对他说:“我 是西班牙。一个、房间的、明白吗?你的。西班牙,西班牙的。” 啊哈,这一下这个服务员可惊呆了。 “我的上帝呀!是来了个西班牙人!请您等一等,当然,我已经明白,方才您说 的是西班牙,西班牙人。” 显然,他说话时,身子在发抖。我的手一直在哆嗦,他的手也在打战。我们两个 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在不停地发抖。 这时,我用似通非通的西班牙语对他说:“对的,对的。请您把我的箱子送到我 的房间去,其他以后再说。” 服务员回答说:“好,好的。不用您嘱咐
点也没有错,这个服务员想赚钱的劲头来了。他又问道:“先生,您付什么钱 呢?是给外国钱,还是给我们的钱?” 为了让我明白他的意思,他用手指头比划着杠杠和圆圈。 我心中嘀咕着:我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真讨厌,快点提箱子算了 我一心想弄一个房间,其他的什么也顾不上了。 服务员用手提箱子,由于殷勤过分,用力太猛,箱子盖啪的一声绷开了 箱子一打开,里边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掉了出来:破衬衫、短裤衩、“吉尔”牌肥 皂,还有其他的国货。 服务员一看,脸都气白了。他立即明白是上了当,气呼呼地说:“啊,好你个西 班牙流氓,快点拿出证件来!” “我不明白,”我尴尬地说,“要是没有房间的话,我就走。” “您看!”服务员对守门人说,“他竟然冒充外国人混进来!” 这时,我真想快点溜走,可是,守门人反倒说:“哎,我说同志,请到这边来, 您甭害怕。您真是急等着要房间吗?” “我是刚下船的,有些晕船,这会儿连站都站不稳当。请您行个好,快给我弄个 房间,我好躺下歇歇。我可以多给你们点钱!”我哀求着说 “我们是不受贿的。如果您真是急着要房间,我可以给您找一个,也不用什么酬 谢。”服务员说,“只不过这个房间没有钥匙。房间锁着,钥匙弄丢了。您得再 付十五卢布给钳工,让他给您打开房门,再从旧钥匙中找一把配上。” 我乖乖地付了钱,算是弄到了一个房间。 到了晚上,隔壁旅客告诉我说,这个房间的钥匙根本没有丢,不过让他们敲去了 十五卢布竹杠而已,那位旅客为自己房间的钥匙付了十卢布。我因冒充西班牙人, 又被他们多弄去五卢布。 无论怎么说,我还是挺知足的,因为到底有房间住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23期) 11.这篇小说主要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分别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4分) 12.小说一波三折,情节生动,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的。(6分) 13.旅馆“服务员”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简 要分析。(4分) 14.小说题目为“窍门”,具有双重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一点也没有错,这个服务员想赚钱的劲头来了。他又问道:“先生,您付什么钱 呢?是给外国钱,还是给我们的钱?” 为了让我明白他的意思,他用手指头比划着杠杠和圆圈。 我心中嘀咕着:我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真讨厌,快点提箱子算了。 我一心想弄一个房间,其他的什么也顾不上了。 服务员用手提箱子,由于殷勤过分,用力太猛,箱子盖啪的一声绷开了。 箱子一打开,里边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掉了出来:破衬衫、短裤衩、“吉尔”牌肥 皂,还有其他的国货。 服务员一看,脸都气白了。他立即明白是上了当,气呼呼地说:“啊,好你个西 班牙流氓,快点拿出证件来!” “我不明白,”我尴尬地说,“要是没有房间的话,我就走。” “您看!”服务员对守门人说,“他竟然冒充外国人混进来!” 这时,我真想快点溜走,可是,守门人反倒说:“哎,我说同志,请到这边来, 您甭害怕。您真是急等着要房间吗?” “我是刚下船的,有些晕船,这会儿连站都站不稳当。请您行个好,快给我弄个 房间,我好躺下歇歇。我可以多给你们点钱!”我哀求着说。 “我们是不受贿的。如果您真是急着要房间,我可以给您找一个,也不用什么酬 谢。”服务员说,“只不过这个房间没有钥匙。房间锁着,钥匙弄丢了。您得再 付十五卢布给钳工,让他给您打开房门,再从旧钥匙中找一把配上。” 我乖乖地付了钱,算是弄到了一个房间。 到了晚上,隔壁旅客告诉我说,这个房间的钥匙根本没有丢,不过让他们敲去了 十五卢布竹杠而已,那位旅客为自己房间的钥匙付了十卢布。我因冒充西班牙人, 又被他们多弄去五卢布。 无论怎么说,我还是挺知足的,因为到底有房间住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 年第 23 期) 11.这篇小说主要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分别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4 分) 12.小说一波三折,情节生动,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的。(6 分) 13.旅馆“服务员”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简 要分析。(4 分) 14.小说题目为“窍门”,具有双重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被委以重任的文化 郜元宝 今天,对学术文化、文学和书籍的极端粗俗的尊崇,较之以往各种形式的极端虚 无主义,或许更具破坏力 很多地方花大把银子重建古史,重修古籍,美其名曰“文化工程”;很多强势媒 体设立权威文化学术讲座,请学者们向大众普及“国学”常识,于是《论语》、 《庄子》…继盛演不衰的“清宫戏”之后,以更大规模和更强感召力轮番轰炸 很多书商和评论家合谋,频频颁布年度文学排行榜,推出年度巨著;很多文化新 星一夜之间被制造出来。 而在这人为的哄闹中,普通人对学术文化乃至一般书籍的朴素情感也惨遭扭曲 80年代“文化热”过后,一度出现文化冷淡期,害得90年代初一班知识分子忧 心忡忡警告“人文精神失落”,哪知招来另一群知识分子的讥笑,认为这是呼I 在新经济政策下优待知识分子,好比鲁迅小说《理水》所讽刺的“文化山”上的 文化人,因为被委以重任,就以“国粹”自居,要求也像文化那样被供养起来。 文化人在新世纪并没有被普遍养起来,但出人意料的是,文化本身确乎被委以重 任了。瞄准巨大商机的强势媒体与出版机构向大众灌输的文化信息之丰富之沉 重,“人文精神讨论”的发动者们恐怕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现代的“读经”举步 维艰,新世纪的读经研史运动却异常顺利,几乎达到全民响应的地步。 但如此被委以重任的文化,实际发挥的功能并非文化普及或文化教育。权威机构 恐吓大众:必须无条件地具备更多的文化知识,必须积极参与新的文化造神运动, 必须踊跃购买不断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否则就会丧失人之为人的根本,就会错 过造就自己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就会落后于浩浩荡荡的世界大势,就会被当代文 化唯一合法、健康、有生命力的主流所抛弃。这不是“文化恐吓”是什么? 文化匮乏时代高玉宝“我要读书”的经典诉求,如今已经变成文化泛滥时代“你 必须读书”的绝对命令;“我要文化”已经变成“你必须拥有文化”。文化好像 并非人类精神自由驰骋的蓝天绿野,书籍好像并非可以自由结交的良师益友,书、 学术文化以及死而未僵的文学好像都变成了须顶礼膜拜的偶像,在心理上压抑、 恐吓着个体乃至整个族群。 鲁迅小说《风波》写茂源酒店老板赵七爷,因为家藏“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 国志》 就自诩博学,动辄拿“燕人张翼德”说事,甚至“捏起空拳,仿佛握 着无形的蛇矛模样”,恐吓乡下人:“你能抵挡他么!”真心劝人读书,这种赵 七爷式的脾气总要改一改。 15.在作者看来,正常情况下文化和书籍跟人类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6分) 16.在作者看来,当前文化被委以怎样的重任?被委以重任的文化实际起到了怎 样的作用?请加以概括。(6分) 最后一段引述鲁迅小说《风波》的情节,用意是什么?(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7 题 被委以重任的文化 郜元宝 今天,对学术文化、文学和书籍的极端粗俗的尊崇,较之以往各种形式的极端虚 无主义,或许更具破坏力。 很多地方花大把银子重建古史,重修古籍,美其名曰“文化工程”;很多强势媒 体设立权威文化学术讲座,请学者们向大众普及“国学”常识,于是《论语》、 《庄子》……继盛演不衰的“清宫戏”之后,以更大规模和更强感召力轮番轰炸; 很多书商和评论家合谋,频频颁布年度文学排行榜,推出年度巨著;很多文化新 星一夜之间被制造出来。 而在这人为的哄闹中,普通人对学术文化乃至一般书籍的朴素情感也惨遭扭曲。 80 年代“文化热”过后,一度出现文化冷淡期,害得 90 年代初一班知识分子忧 心忡忡警告“人文精神失落”,哪知招来另一群知识分子的讥笑,认为这是呼吁 在新经济政策下优待知识分子,好比鲁迅小说《理水》所讽刺的“文化山”上的 文化人,因为被委以重任,就以“国粹”自居,要求也像文化那样被供养起来。 文化人在新世纪并没有被普遍养起来,但出人意料的是,文化本身确乎被委以重 任了。瞄准巨大商机的强势媒体与出版机构向大众灌输的文化信息之丰富之沉 重,“人文精神讨论”的发动者们恐怕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现代的“读经”举步 维艰,新世纪的读经研史运动却异常顺利,几乎达到全民响应的地步。 但如此被委以重任的文化,实际发挥的功能并非文化普及或文化教育。权威机构 恐吓大众:必须无条件地具备更多的文化知识,必须积极参与新的文化造神运动, 必须踊跃购买不断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否则就会丧失人之为人的根本,就会错 过造就自己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就会落后于浩浩荡荡的世界大势,就会被当代文 化唯一合法、健康、有生命力的主流所抛弃。这不是“文化恐吓”是什么? 文化匮乏时代高玉宝“我要读书”的经典诉求,如今已经变成文化泛滥时代“你 必须读书”的绝对命令;“我要文化”已经变成“你必须拥有文化”。文化好像 并非人类精神自由驰骋的蓝天绿野,书籍好像并非可以自由结交的良师益友,书、 学术文化以及死而未僵的文学好像都变成了须顶礼膜拜的偶像,在心理上压抑、 恐吓着个体乃至整个族群。 鲁迅小说《风波》写茂源酒店老板赵七爷,因为家藏“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 国志》”,就自诩博学,动辄拿“燕人张翼德”说事,甚至“捏起空拳,仿佛握 着无形的蛇矛模样”,恐吓乡下人:“你能抵挡他么!”真心劝人读书,这种赵 七爷式的脾气总要改一改。 15.在作者看来,正常情况下文化和书籍跟人类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6 分) 16.在作者看来,当前文化被委以怎样的重任?被委以重任的文化实际起到了怎 样的作用?请加以概括。(6 分) 17.最后一段引述鲁迅小说《风波》的情节,用意是什么?(6 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名句,按要求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请以“柳暗花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Ⅱ(附 加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蔡葛山先生曰:“吾校《四库全书》,坐讹字夺俸者数矣。惟一事深得校书力。 吾一幼孙,偶吞铁钉,医以朴硝等药,攻之不下,日渐旭弱。后校《苏沈良方》, 见有小儿吞铁物方云剥新炭皮研为末调粥三碗与小儿食其铁自下依方试之,果炭 屑裹铁钉而出。乃知杂书亦有用也。此书世无传本,惟永乐大典收其全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槐西杂志(二)》 20.《四库全书》是古代哪位皇帝主持编修的?是指哪四库?(2分) 1.这段文字叙述了依杂书药方排出幼孙误吞之铁钉一事。除此而外,你还能从 中获悉哪些重要信息?(答两点)(2分) 、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老人与海》在叙述圣地亚哥与马林鱼、鲨鱼的搏斗过程中,插 入他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眼前事物的感慨,使得单调的捕鱼、斗鱼过程多姿多彩, 引人入胜。 B.《欧也妮·葛朗台》中査理被葛朗台打发到印度后发了财。他贩 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 忘恩负义的人。 C.《哈姆莱特》中,福丁布拉斯王子才能卓越,品格髙尚,是哈姆 莱特心中的英雄;他率领丹 麦士兵为了一块弹丸之地视死如归的精神,坚定了哈姆莱特复仇的信念,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 返回港口的几天里,带了足 够的面包,所缺少的是淡水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名句,按要求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请以“柳暗花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Ⅱ(附 加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6 分) 蔡葛山先生曰:“吾校《四库全书》,坐讹字夺俸者数矣。惟一事深得校书力。 吾一幼孙,偶吞铁钉,医以朴硝等药,攻之不下,日渐尪弱。后校《苏沈良方》, 见有小儿吞铁物方云剥新炭皮研为末调粥三碗与小儿食其铁自下依方试之,果炭 屑裹铁钉而出。乃知杂书亦有用也。此书世无传本,惟永乐大典收其全 部。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槐西杂志(二)》 20.《四库全书》是古代哪位皇帝主持编修的?是指哪四库?(2 分) 21.这段文字叙述了依杂书药方排出幼孙误吞之铁钉一事。除此而外,你还能从 中获悉哪些重要信息?(答两点)(2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老人与海》在叙述圣地亚哥与马林鱼、鲨鱼的搏斗过程中,插 入他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眼前事物的感慨,使得单调的捕鱼、斗鱼过程多姿多彩, 引人入胜。 B.《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被葛朗台打发到印度后发了财。他贩 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 忘恩负义的人。 C.《哈姆莱特》中,福丁布拉斯王子才能卓越,品格高尚,是哈姆 莱特心中的英雄;他率领丹 麦士兵为了一块弹丸之地视死如归的精神,坚定了哈姆莱特复仇的信念。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 返回港口的几天里,带了足 够的面包,所缺少的是淡水
E.《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生动地再 现了19世纪初期法国的外省 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刻画了一个冷酷、狡诈、贪婪、吝啬的暴 发户典型形 象 23.简答题(10分) 1)克劳狄斯知道自己弑兄篡位的阴谋败露后是如何设计陷害哈 姆莱特的?(4分) (2)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与“梳妆匣”有关的情节。(6 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世界出版大国的阅读尴尬 ①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 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 为5.2册,2009年为5.6册。20年只增加了不到1/2本。包括中小学教材在内 农村人均图书消费在20元左右,城市大概是其2倍。尤其是一般图书的消费, 城市所占的比重达到90%。与此相对,农村图书市场持续萎缩。据统计,2001 年城乡图书零售比为74:26,2009年为82:18。 ②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千元,让他们在生活之余拿出几百元来买书是不现实 的。图书营销渠道也不健全,县以下的书店大都不卖书了,农民为了买一本书跑 上几十里路很常见。 ③据调查,对于目前的图书价格,有51%的读者认为“比较贵”,仅有31.8%的 读者认为图书价格合适。因此,有人认为,书价太高是阻碍我国人均购书量增长 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不这么看。这30年我们的收入增长了50倍,但图书价格 只上涨了20倍至30倍。1980年我们看一场电影是0.15元,现在一般是50元, 上涨了300多倍。和国外图书相比,我们的书价只有人家同类图书的1/3或1/5 偏低的书价自然难以激励人们写书著述。原创的优秀图书太少了。 ④计划经济时代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 阅读付费的习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纸质图书 的读者。有人建议,国家可分别对“上游创作,中游发行,下游零售”,均给予 相关税收政策的倾斜。此外,政府、媒体、家庭、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阅 读,提高人们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观念改变了,图书消费自然就会上去
E.《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生动地再 现了 19 世纪初期法国的外省 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刻画了一个冷酷、狡诈、贪婪、吝啬的暴 发户典型形 象。 23.简答题(10 分) (1)克劳狄斯知道自己弑兄篡位的阴谋败露后是如何设计陷害哈 姆莱特的?(4分) (2)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与“梳妆匣”有关的情节。(6 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 分) 世界出版大国的阅读尴尬 ①中国每年出版图书 30 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 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990 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 为 5.2 册,2009 年为 5.6 册。20 年只增加了不到 1/2 本。包括中小学教材在内, 农村人均图书消费在 20 元左右,城市大概是其 2 倍。尤其是一般图书的消费, 城市所占的比重达到 90%。与此相对,农村图书市场持续萎缩。据统计,2001 年城乡图书零售比为 74∶26,2009 年为 82∶18。 ②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 6 千元,让他们在生活之余拿出几百元来买书是不现实 的。图书营销渠道也不健全,县以下的书店大都不卖书了,农民为了买一本书跑 上几十里路很常见。 ③据调查,对于目前的图书价格,有 51%的读者认为“比较贵”,仅有 31.8%的 读者认为图书价格合适。因此,有人认为,书价太高是阻碍我国人均购书量增长 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不这么看。这 30 年我们的收入增长了 50 倍,但图书价格 只上涨了 20 倍至 30 倍。1980 年我们看一场电影是 0.15 元,现在一般是 50 元, 上涨了 300 多倍。和国外图书相比,我们的书价只有人家同类图书的 1/3 或 1/5。 偏低的书价自然难以激励人们写书著述。原创的优秀图书太少了。 ④计划经济时代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 阅读付费的习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纸质图书 的读者。有人建议,国家可分别对“上游创作,中游发行,下游零售”,均给予 相关税收政策的倾斜。此外,政府、媒体、家庭、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阅 读,提高人们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观念改变了,图书消费自然就会上去
24.从第一段看,我国的“阅读尴尬”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 25.试概述关于书价的反方观点及其理由。(5分) 26.依据本文,为增加农村的图书消费,你有什么合理建议?(6分)
24.从第一段看,我国的“阅读尴尬”表现在哪些地方?(4 分) 25.试概述关于书价的反方观点及其理由。(5 分) 26.依据本文,为增加农村的图书消费,你有什么合理建议?(6 分)
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B(A jing/jin chan/zhan pao/pao pi/pI B. she/shi xiang/hang qu/qu ye/yan C yin/yin guan/guan ya/zha zhe/ zhe D. lulu zan/cuan piao/piao qi/qi) 2.C(“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 态度;“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 重客观存在的关系。“不孚众望”是不能使大家信服的意思;“不负众望”是不 辜负大家的期望。“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用 假的冒充真的。“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 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3.做事要有的放矢,三思而后行。(本则寓言意在说明做事不能盲目轻率。下 面这些概括都不够准 确:世上没有后悔药;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不想做的事,不要去做;习 惯的巨大力量。) 4.为了私利,对某些作品进行名不副实的宣传(炒作、吹捧)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薄:逼近。)6.D(①是交代战况,②是说于仲文死里逃生。)7.B(原 文“所从骑战死者十 七八”中的“十七八”意思是“十之七八”。) 8.(1)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十分骄傲轻 (2)于仲文挑 选精锐士兵,假装树起尉迴的旗帜,以加倍速度前进。(3)双 方军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 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 【参考译文】于仲文,字次武,幼年上学,沉迷读书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 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 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 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 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 因功被授予开府。 尉迴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 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 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 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 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提升他为大 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 来讨伐檀让。 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 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裝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 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B(A.jìng/jìn chàn/zhàn páo/páo pī/pī B.shè/shí xiàng/hàng qū/qǔ yè/yǎn C.yīn/yīn guān/guān yà/zhá zhé/zhé D.lǚlóu zǎn/cuán piāo/piāo qí/qī) 2.C(“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 态度;“休戚相关”指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 重客观存在的关系。“不孚众望”是不能使大家信服的意思;“不负众望”是不 辜负大家的期望。“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用 假的冒充真的。“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 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3.做事要有的放矢,三思而后行。(本则寓言意在说明做事不能盲目轻率。下 面这些概括都不够准 确:世上没有后悔药;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不想做的事,不要去做;习 惯的巨大力量。) 4.为了私利,对某些作品进行名不副实的宣传(炒作、吹捧)。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5.D(薄:逼近。)6.D(①是交代战况,②是说于仲文死里逃生。)7.B(原 文“所从骑战死者十 七八”中的“十七八”意思是“十之七八”。) 8.(1)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十分骄傲轻 敌。 (2)于仲文挑 选精锐士兵,假装树起尉迥的旗帜,以加倍速度前进。 (3)双 方军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 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 【参考译文】于仲文,字次武,幼年上学,沉迷读书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 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 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 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 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 因功被授予开府。 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 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 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 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 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提升他为大 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 来讨伐檀让。 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 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 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