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4-2015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2015.7 、语言文字运用、名著阅读(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苍穹( qIong)舷窗(xuan)神龛(kan)素昧平生(mei) B.脚踝(huai)驯服(xn)坼裂(chai)引吭髙歌(hang C.岿然(ku)愠色(ymn)辎重(zi)对簿公堂(bu) D.油泵(bang)佞臣(ning)惨怛(da)咄咄逼人(duo) 1.(3分)C(舷xian坼che泵be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都是“双刃剑”,用好了能推波助澜,为实体经济带来 新的发展,反之会让企业风险倍增 B.普京突然换了思维,采取破釜沉舟的战术,和奥巴马比拼谁能够经得起低油 价的打击,这对双方都是考验 C.“大特写”这种文体现在已遍布各地报刊,它要求对真实新闻事件作深度报 道,始作佣者是《生活周刊》。 D.老张喜欢收藏图书,但很少利用空余时间翻阅,大多数书籍仅仅充作书架装 饰,作壁上观 2.(3分)B(A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 扩大影响。B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 底。C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D作壁上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 不协助任何一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汉字》国际巡展启动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精妙绝伦,叹为观止”, 不少参观者用这样的话来评价布展汉字的美妙。 B.专家解释,心脏病患者用药几十年,心肌仍然缺血,病情反复发作,仍然摆 脱不了心梗威胁,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心肌细胞死亡 C.我市积极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唱响“梦里 水乡”的旅游品牌形象,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游客。 D.中国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导致人们的驾车文明程度不高,确实到了推动依 法文明驾车,建立与中国机动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交通秩序的时候。 3.(3分)A(B成份残缺,在句末加“的问题”。C搭配不当,“唱响”改“打 造”。D不合逻辑,“中国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与“人们的驾车文明程度不 高”不存在因果关系。 4.在下面的一段文字画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雕塑一般没有背景,,一个杰出的雕塑艺术家总是依靠对人体各个部分“一动 百动”的理解,雕刻或塑造出富有变化的单纯统一的美的意象,以突出一种主要 的思想内容。 ①唯其如此,雕塑就更为注重外部形象的单纯性 ②以便更为集中地体现思想感情的纯粹性 ③在结构方法上也不宜直接采用双比的方法 ④因而较难表现众多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⑤当然,单纯不等于单调,而是为了更集中、更纯粹地去表现对象的性格 A.②④③①⑤B.①⑤④③②
江苏省无锡市 2014-2015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 2015.7 一、语言文字运用、名著阅读(2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苍穹(qiónɡ) 舷窗(xuán) 神龛(kān) 素昧平生(mèi) B.脚踝(huái) 驯服(xùn) 坼裂(chāi) 引吭高歌(hánɡ) C.岿然(kuī) 愠色(yùn) 辎重(zī) 对簿公堂(bù) D.油泵(bànɡ) 佞臣(nìnɡ) 惨怛(dá) 咄咄逼人(duō) 1.(3 分)C (舷 xián 坼 chè 泵 bè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都是“双刃剑”,用好了能推波助澜,为实体经济带来 新的发展,反之会让企业风险倍增。 B.普京突然换了思维,采取破釜沉舟的战术,和奥巴马比拼谁能够经得起低油 价的打击,这对双方都是考验。 C.“大特写”这种文体现在已遍布各地报刊,它要求对真实新闻事件作深度报 道,始作佣者是《生活周刊》。 D.老张喜欢收藏图书,但很少利用空余时间翻阅,大多数书籍仅仅充作书架装 饰,作壁上观。 2.(3 分)B (A 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 扩大影响。B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 底。C 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D 作壁上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 不协助任何一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中国《汉字》国际巡展启动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精妙绝伦,叹为观止”, 不少参观者用这样的话来评价布展汉字的美妙。 B.专家解释,心脏病患者用药几十年,心肌仍然缺血,病情反复发作,仍然摆 脱不了心梗威胁,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心肌细胞死亡。 C.我市积极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唱响“梦里 水乡”的旅游品牌形象,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游客。 D.中国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导致人们的驾车文明程度不高,确实到了推动依 法文明驾车,建立与中国机动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交通秩序的时候。 3.(3 分)A(B 成份残缺,在句末加“的问题”。C 搭配不当,“唱响”改“打 造” 。 D 不合逻辑,“中国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与“人们的驾车文明程度不 高”不存在因果关系。 4.在下面的一段文字画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雕塑一般没有背景, ,一个杰出的雕塑艺术家总是依靠对人体各个部分“一动 百动”的理解,雕刻或塑造出富有变化的单纯统一的美的意象,以突出一种主要 的思想内容。 ①唯其如此,雕塑就更为注重外部形象的单纯性 ②以便更为集中地体现思想感情的纯粹性 ③在结构方法上也不宜直接采用双比的方法 ④因而较难表现众多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⑤当然,单纯不等于单调,而是为了更集中、更纯粹地去表现对象的性格 A.②④③①⑤ B.①⑤④③②
C.⑤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⑤ 4.(3分)D 5.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薛蟠悔恨不该娶了金桂这“搅家星”,趁到天齐庙还愿烧香时向王道士打问 有贴女人妒病的方子没有,王道士胡诌了一个疗妒汤给他。 B.怡红院枯了一年的海棠突然于十一月开了,贾母、邢、王夫人均来看,李纨 以为是好兆头,探春虽不言语却疑非好兆。 C.贾府拟为宝玉迎娶宝钗,冲喜消灾,王熙凤深知宝玉心在黛玉,让黛玉的丫 鬟紫鹃在婚礼时搀扶宝钗,名娶黛玉,实为宝钗 D.宝钗告知黛玉已死,宝玉昏过去,醒来觉得“金石姻缘”已定,自己也心宽 了好些,渐渐将爱黛玉之心移至宝钗身上。 E.鸳鸯死后,宝玉先哭后笑,宝钗说他有他的意思,宝玉听了,更喜欢宝钗的 话,“到底他还知道我的心,别人那里知道”。 (5分)AC(A求贴女人妒病的方子的是宝玉;C是雪雁在婚礼时搀扶宝钗。) (答对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5分) 6.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有关《呐喊》的具体内容。(4分) 鲁迅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该小说揭露了披着“仁义道德”外衣 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 文学史上的名篇。主人公是中国农村一个低等的无业游民,他身上投射了中国民 族的劣根性,他最典型的性格特征是用他著名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 我麻痹。 文言文阅读(25分) (一)完成课内文言文7~8题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生:单独生存,独自活着 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所以:……的原因 D.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他端:别的办法 7.(3分)C,用来 8.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何功之有哉/不然,籍何以生此 C.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D.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安在其不辱也 8.(3分)B(A状语后置句/被动句,B宾语前置句,C被动句/判断句,D判断 句/宾语前置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胡延平传 胡延平名寿昌,字子祺,历官至延平知府。有善政,人敬之,不名字之,故称延 平云。皇朝兵初已下吉安,而新淦寇猝至,民陷于胁从者千余人。寇去,总戎者 恚,将尽杀千余人。延平曰:“从寇非民所欲,不可尽杀。将军奉命来,为吊民 耳。今不察辄尽杀千余人,失民习矣。”总戎者悟,尽释千余人不杀
C.⑤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⑤ 4.(3 分)D 5.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薛蟠悔恨不该娶了金桂这“搅家星”,趁到天齐庙还愿烧香时向王道士打问 有贴女人妒病的方子没有,王道士胡诌了一个疗妒汤给他。 B.怡红院枯了一年的海棠突然于十一月开了,贾母、邢、王夫人均来看,李纨 以为是好兆头,探春虽不言语却疑非好兆。 C.贾府拟为宝玉迎娶宝钗,冲喜消灾,王熙凤深知宝玉心在黛玉,让黛玉的丫 鬟紫鹃在婚礼时搀扶宝钗,名娶黛玉,实为宝钗。 D.宝钗告知黛玉已死,宝玉昏过去,醒来觉得“金石姻缘”已定,自己也心宽 了好些,渐渐将爱黛玉之心移至宝钗身上。 E.鸳鸯死后,宝玉先哭后笑,宝钗说他有他的意思,宝玉听了,更喜欢宝钗的 话,“到底他还知道我的心,别人那里知道”。 (5 分)AC(A 求贴女人妒病的方子的是宝玉;C 是雪雁在婚礼时搀扶宝钗。) (答对项得 2 分,两项全对得 5 分) 6.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有关《呐喊》的具体内容。(4 分) 鲁迅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该小说揭露了披着“仁义道德”外衣 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阿 Q 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 文学史上的名篇。主人公是中国农村一个低等的无业游民,他身上投射了中国民 族的劣根性,他最典型的性格特征是用他著名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 我麻痹。 二、文言文阅读(25 分) (一)完成课内文言文 7~8 题。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生:单独生存,独自活着 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所以:……的原因 D.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 他端:别的办法 7.(3 分)C,用来 8.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何功之有哉/不然,籍何以生此 C.吾 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D.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安在其不辱也 8.(3 分)B(A 状语后置句/被动句,B 宾语前置句,C 被动句/判断句,D 判断 句/宾语前置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胡延平传 胡延平名寿昌,字子祺,历官至延平知府。有善政,人敬之,不名字之,故称延 平云。皇朝兵初已下吉安,而新淦寇猝至,民陷于胁从者千余人。寇去,总戎者 恚,将尽杀千余人。延平曰:“从寇非民所欲,不可尽杀。将军奉命来,为吊民 耳。今不察辄尽杀千余人,失民习矣。”总戎者悟,尽释千余人不杀
洪武三年,诏郡县举文学士,县令丞举延平应诏。既集京师,尚书考察最上者, 得十八人以进,延平与焉,即授御史。延平数言事,持大体,不肯琐琐。尝上书 言今国家宜徙都关中,累数千言。未见,朝廷得广西,简近臣往治之。上曰:“前 上书胡御史,其人达于大体,可遣也。”授广西按察佥事。延平至广西,问察民 瘼。延平行部虑囚必平气悉心讯之,使尽其情,即服辜,故所至狱议殊死以下 不当者,咸得直。 三年改知彭州,益务修惠政利民。灌县故有都江堰,引江水溉成都诸郡田,兵兴 堰坏,诸郡田悉芜废。前之继修堰者,必伐石锢铁,费动以万亿计,后无敢复言 修堰者。延平至,曰:“土木可以固,岂必铁石哉?”即为画,白于府,转白省, 省难之。延平再三言,省乃闻于朝,从之。延平疏决淤塞,伐竹为笼,实以沙土, 又伐木以贯笼,并缘窒堰岸,江水乃复溉成都诸郡田,民大利之。延平具书其法 于牍,以贻后人。又修彭州堋口诸堰,尽溉彭之田。初,堰废,井泉随之竭,民 率苦出负汲十数里。堰复,民乃复便井饮。居三岁,狱无囚,先之流亡者闻州有 贤侯,相率来复故业,终延平去州,民户及赋入之数,视初至增益数倍。时彭兵 祸解未久,野暴白骨弥望,悉命收瘗之 延平没于官,年四十有五。郡之人为罢市,奔走泣吊,如丧所亲 (选自《东里文集》,有删改) 【注】①瘼:疾苦。 胡延平名寿昌,字子祺,历任官职,做到延平知府。他有良好的政绩,百姓都很 敬重他,不用名字来称呼他,因此称他为延平。朝廷的军队刚攻下吉安,新淦的 强盗突然来到,陷入被迫相从的百姓有千余人。强盗离开后,军队首领很愤怒 将要杀尽这千余百姓。延平说:“跟着强盗不是百姓愿意的,不可以都杀掉。将 军奉命而来,是为了抚慰百姓。现在不明察就杀尽这千余人,会失去民心的。 军队首领醒悟过来,把这千余人都释放了 洪武三年,皇帝下诏要求各郡县推举有才学的读书人,县官推举延平应诏。聚集 到京师后,尚书考察其中最优秀的,选出十八人来推荐给朝廷,延平也在其中, 朝廷当即授予他御史的官职。延平多次议论政事,识大体,不愿意苟同平庸。他 曾经上书说现在国家应该迁都到关中,累计数千言。不久,朝廷收复广西,选拔 近臣去治理,皇上说:“之前上书的胡御史,这个人在大是大非上很通达,可以 派遣。”延平被授予广西按察佥事。他到广西任上,就观察百姓疾苦。延平巡行 管辖区审查囚犯一定平心静气悉心审问,让他们说尽自己的情况,使他们服罪, 所以所接触的案件审理中死刑以下有不恰当的都得到了纠正 三年后,(延平)改任彭州知州,更加致力于施行有利于百姓的政策。灌县过去 有都江堰,引江水灌溉成都各郡县的田地,打仗时破坏了堰堤,各郡县的田地都 荒废了。以前接着修缮的人,一定采伐山石,用铁禁锢,费用动辄用万亿计算, 后人不敢再提修堰的事。延平到任后说:“土木也可以加固堰堤,难道一定要用 铁石吗?”立即进行规划,向府里汇报,又转而向省里汇报,省里认为不大可能 办到。延平再三建议,省里才向朝廷汇报,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延平疏通淤堵 的河道,伐竹做成笼子,里面装满沙土,又伐木来把笼子串起来,并沿着堰堤填 塞,于是江水又可以灌溉成都各郡的田地了,川中百姓从中获利很大。延平把治 理的方法详细地写在文件中,来传给后人。后来他又修建了彭州堋口各个堰堤, 完全灌溉彭州的田地。当初,堰堤废弃,水井泉眼也随之枯竭,百姓都因要外出 数十里打水背水而困苦。堰堤修复后,百姓又方便从水井中打水饮用。胡延平做 彭州知州三年,监狱中没有囚犯,以前流亡的人听说州里贤能的地方官,都纷纷
洪武三年,诏郡县举文学士,县令丞举延平应诏。既集京师,尚书考察最上者, 得十八人以进,延平与焉,即授御史。延平数言事,持大体,不肯琐琐。尝上书 言今国家宜徙都关中,累数千言。未见,朝廷得广西,简近臣往治之。上曰:“前 上书胡御史,其人达于大体,可遣也。”授广西按察佥事。延平至广西,问察民 瘼①。延平行部虑囚必平气悉心讯之,使尽其情,即服辜,故所至狱议殊死以下 不当者,咸得直。 三年改知彭州,益务修惠政利民。灌县故有都江堰,引江水溉成都诸郡田,兵兴 堰坏,诸郡田悉芜废。前之继修堰者,必伐石锢铁,费动以万亿计,后无敢复言 修堰者。延平至,曰:“土木可以固,岂必铁石哉?”即为画,白于府,转白省, 省难之。延平再三言,省乃闻于朝,从之。延平疏决淤塞,伐竹为笼,实以沙土, 又伐木以贯笼,并缘窒堰岸,江水乃复溉成都诸郡田,民大利之。延平具书其法 于牍,以贻后人。又修彭州堋口诸堰,尽溉彭之田。初,堰废,井泉随之竭,民 率苦出负汲十数里。堰复,民乃复便井饮。居三岁,狱无囚,先之流亡者闻州有 贤侯,相率来复故业,终延平去州,民户及赋入之数,视初至增益数倍。时彭兵 祸解未久,野暴白骨弥望,悉命收瘗之。 延平没于官,年四十有五。郡之人为罢市,奔走泣吊,如丧所亲。 (选自《东里文集》,有删改) 【注】①瘼:疾苦。 胡延平名寿昌,字子祺,历任官职,做到延平知府。他有良好的政绩,百姓都很 敬重他,不用名字来称呼他,因此称他为延平。朝廷的军队刚攻下吉安,新淦的 强盗突然来到,陷入被迫相从的百姓有千余人。强盗离开后,军队首领很愤怒, 将要杀尽这千余百姓。延平说:“跟着强盗不是百姓愿意的,不可以都杀掉。将 军奉命而来,是为了抚慰百姓。现在不明察就杀尽这千余人,会失去民心的。” 军队首领醒悟过来,把这千余人都释放了。 洪武三年,皇帝下诏要求各郡县推举有才学的读书人,县官推举延平应诏。聚集 到京师后,尚书考察其中最优秀的,选出十八人来推荐给朝廷,延平也在其中, 朝廷当即授予他御史的官职。延平多次议论政事,识大体,不愿意苟同平庸。他 曾经上书说现在国家应该迁都到关中,累计数千言。不久,朝廷收复广西,选拔 近臣去治理,皇上说:“之前上书的胡御史,这个人在大是大非上很通达,可以 派遣。”延平被授予广西按察佥事。他到广西任上,就观察百姓疾苦。延平巡行 管辖区审查囚犯一定平心静气悉心审问,让他们说尽自己的情况,使他们服罪, 所以所接触的案件审理中死刑以下有不恰当的都得到了纠正。 三年后,(延平)改任彭州知州,更加致力于施行有利于百姓的政策。灌县过去 有都江堰,引江水灌溉成都各郡县的田地,打仗时破坏了堰堤,各郡县的田地都 荒废了。以前接着修缮的人,一定采伐山石,用铁禁锢,费用动辄用万亿计算, 后人不敢再提修堰的事。延平到任后说:“土木也可以加固堰堤,难道一定要用 铁石吗?”立即进行规划,向府里汇报,又转而向省里汇报,省里认为不大可能 办到。延平再三建议,省里才向朝廷汇报,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延平疏通淤堵 的河道,伐竹做成笼子,里面装满沙土,又伐木来把笼子串起来,并沿着堰堤填 塞,于是江水又可以灌溉成都各郡的田地了,川中百姓从中获利很大。延平把治 理的方法详细地写在文件中,来传给后人。后来他又修建了彭州堋口各个堰堤, 完全灌溉彭州的田地。当初,堰堤废弃,水井泉眼也随之枯竭,百姓都因要外出 数十里打水背水而困苦。堰堤修复后,百姓又方便从水井中打水饮用。胡延平做 彭州知州三年,监狱中没有囚犯,以前流亡的人听说州里贤能的地方官,都纷纷
回来恢复自己过去的产业,截至延平离开彭州,户籍和缴纳的赋税数目比(延平) 刚来时增加了好几倍。当时彭州的兵祸解除不久,暴露在郊野的尸骨满眼都是, (延平)都命人收敛埋葬。 延平死于官任上,享年四十五岁。郡里的百姓都为他停止买卖,奔走相告哭泣哀 悼,好像是自己的亲人去世了 9.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总戎者恚愤怒(2)简近臣往治之挑选、选拔 (3)即服辜罪(4)延平具书其法于牍详细 10.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得十八人以进,B.费动以万亿计 C.又伐木以贯笼D.以贻后人 10.(3分)B(A、C、D三项中的“以”都是连词,B项中的“以”是介词,翻 译为“用”。 11.把课文和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3 分) (1)大王让屈原制订法令,众人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 耀自己的功劳。(得分点:为、莫、伐各1分 (2)民陷于胁从者千余人。(2分) (2)陷入被迫相从的百姓有千余人。(得分点: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各1分) (3)时彭兵祸解未久,野暴白骨弥望,悉命收瘗之。(3分) (3)当时彭州的兵祸解除不久,暴露在郊野的尸骨满眼都是,(延平)都命人 收敛埋葬。(得分点:暴、弥望、瘗各1分 12.简要概括胡延平受君民喜爱的原因。(4分 12.(4分)①政绩突出:工作认真、细致,让罪犯心悦诚服;兴修水利,造福 百姓。(2分)②尽忠职守:敢于直言,识大体,不苟同他人。(1分)③爱抚 百姓:关心百姓疾苦、生死。(1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彭城楼 吕定 项王台上白云秋,亚父坟前草木稠。 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 空余月夜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 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 【注】①吕定:南宋人,龙虎上将军。②项王台:即戏马台。③燕子楼:唐张愔 爱妾关盼盼所居,张死后盼盼居此楼十余年。白居易、苏轼曾咏此事。④夷犹: 犹豫不决。 (1)第一二两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4分)(1)开篇写秋日项王台上白云飘荡、亚父坟前草木茂密的景象,营造 种悲凉的气氛(2分),是抒情的依托,为全诗定下哀伤、沉重的感情基调(2 分) (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4分)
回来恢复自己过去的产业,截至延平离开彭州,户籍和缴纳的赋税数目比(延平) 刚来时增加了好几倍。当时彭州的兵祸解除不久,暴露在郊野的尸骨满眼都是, (延平)都命人收敛埋葬。 延平死于官任上,享年四十五岁。郡里的百姓都为他停止买卖,奔走相告哭泣哀 悼,好像是自己的亲人去世了。 9.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总戎者恚 愤怒 (2)简近臣往治之 挑选、选拔 (3)即服辜 罪 (4)延平具书其法于牍 详细 10.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得十八人以进, B.费动以万亿计 C.又伐木以贯笼 D.以贻后人 10.(3 分)B(A、C、D 三项中的“以”都是连词,B 项中的“以”是介词,翻 译为“用”。 11.把课文和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3 分) (1)大王让屈原制订法令,众人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 发出,屈原就夸 耀自己的功劳。(得分点:为、莫、伐各 1 分 (2)民陷于胁从者千余人。(2 分) (2)陷入被迫相从的百姓有千余人。(得分点: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各 1 分) (3)时彭兵祸解未久,野暴白骨弥望,悉命收瘗之。(3 分) (3)当时彭州的兵祸解除不久,暴露在郊野的尸骨满眼都是,(延平)都命人 收敛埋葬。(得分点:暴、弥望、瘗各 1 分) 12.简要概括胡延平受君民喜爱的原因。(4 分) 12.(4 分)①政绩突出:工作认真、细致,让罪犯心悦诚服;兴修水利,造福 百姓。(2 分)②尽忠职守:敢于直言,识大体,不苟同他人。(1 分)③爱抚 百姓:关心百姓疾苦、生死。(1 分 三、古诗词鉴赏(8 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彭城楼 吕 定 ① 项王台②上白云秋,亚父坟前草木稠。 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 空余月夜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③。 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④。 【注】①吕定:南宋人,龙虎上将军。②项王台:即戏马台。③燕子楼:唐张愔 爱妾关盼盼所居,张死后盼盼居此楼十余年。白居易、苏轼曾咏此事。④夷犹: 犹豫不决。 (1)第一二两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 分) (4 分)(1)开篇写秋日项王台上白云飘荡、亚父坟前草木茂密的景象,营造 一种悲凉的气氛(2 分),是抒情的依托,为全诗定下哀伤、沉重的感情基调(2 分) (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4 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自我解劝而悲愤、对国家衰微的忧愁和 哀叹之情。(一点1分,答满3点得满分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司马迁《高祖本纪》)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_。(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_。(杜甫《旅夜书怀》)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 案·元夕》)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管仲列传》)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五、现代文阅读 (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16题 当前,世界形势发展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严峻的一面。从严峻的一面看,我们也 有责任学好母语。全球一体化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许多民族 的文化认同感越来越强,今天社会生活的冲突更多的是文化冲突。全世界13个 顶级网站中,有10个在美国,85%的信息是用英语发布的。这将会控制全世界的 信息渠道,直接影响人们的文化选择。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生存体验,决定了 他们无法放弃自己的民族感情,因为这是他们生存的依据。同时,真正的全球化 不仅不排斥多元文化,而且恰恰是多元文化的整合。每一种文化只有作为人类文 化的一部分,才能对人类文化有所贡献,才能赢得尊敬,才有资格谈多元。因而, 任何民族只要想存在,就应该有自己的语言。都德在《最后一课》里说道:“亡 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他们的语言,就奷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钮 匙。”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是消灭它人语言。 (节选自《母语:民族精神文化的家园》) 15.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也有责任学好母语”?(4分) (4分)①在世界许多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起来越强的今天,学好母语有助于我们 保存自己的民族感情和生存体验:②在全球多元文化整合的今天,学好母语才能 对人类文化有所贡献,嬴得尊重。(每点2分) 16.结合文段,说说引用都德《最后一课》这句话的作用。(4分) 4分)①都德的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母语对于民族存在的意义:②引甩 来证明“任何民族只要想存在,就应该有自己的语言”这一观点。(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山路弯且直 傅昌尧 ①进城的路是山路,回,也是山路。 ②车子颠,一跛一跛,像摇窝,一车人睡得香。山里的雨,细,有一阵没一阵 下在车顶、玻璃窗上,吱吱地像猫爪子在挠。山里黑得早,夜色一缕缕从岙里往 外爬,车子慢下来,车灯亮了,把夜撕个大口子 ③奎坐在后排,车里的一切都能看得清,这是奎的习惯。边上靠着奎的拐杖,奎 比别人少一条胳膊少一条腿,奎的胳膊是管闲事管没的。那天,有伙人把奎摁在
(2)全诗表达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自我解劝而悲愤、对国家衰微的忧愁和 哀叹之情。(一点 1 分,答满 3 点得满分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司马迁《高祖本纪》)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杜甫《旅夜书怀》)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 玉 案·元夕》)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管仲列传》) (7)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五、现代文阅读(一)(8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5~16 题。 当前,世界形势发展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严峻的一面。从严峻的一面看,我们也 有责任学好母语。全球一体化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许多民族 的文化认同感越来越强,今天社会生活的冲突更多的是文化冲突。全世界 13 个 顶级网站中,有 10 个在美国,85%的信息是用英语发布的。这将会控制全世界的 信息渠道,直接影响人们的文化选择。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生存体验,决定了 他们无法放弃自己的民族感情,因为这是他们生存的依据。同时,真正的全球化 不仅不排斥多元文化,而且恰恰是多元文化的整合。每一种文化只有作为人类文 化的一部分,才能对人类文化有所贡献,才能赢得尊敬,才有资格谈多元。因而, 任何民族只要想存在,就应该有自己的语言。都德在《最后一课》里说道:“亡 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 匙。”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是消灭它人语言。 (节选自《母语:民族精神文化的家园》) 15.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也有责任学好母语”?(4 分) (4 分)①在世界许多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起来越强的今天,学好母语有助于我们 保存自己的民族感情和生存体验;②在全球多元文化整合的今天,学好母语才能 对人类文化有所贡献,赢得尊重。(每点 2 分) 16.结合文段,说说引用都德《最后一课》这句话的作用。(4 分) (4 分)①都德的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母语对于民族存在的意义;②引用 来证明“任何民族只要想存在,就应该有自己的语言”这一观点。(每点 2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山路弯且直 傅昌尧 ①进城的路是山路,回,也是山路。 ②车子颠,一跛一跛,像摇窝,一车人睡得香。山里的雨,细,有一阵没一阵, 下在车顶、玻璃窗上,吱吱地像猫爪子在挠。山里黑得早,夜色一缕缕从岙里往 外爬,车子慢下来,车灯亮了,把夜撕个大口子。 ③奎坐在后排,车里的一切都能看得清,这是奎的习惯。边上靠着奎的拐杖,奎 比别人少一条胳膊少一条腿,奎的胳膊是管闲事管没的。那天,有伙人把奎摁在
地上,说奎你再管闲事,就废你的一条腿。奎没听……又一天,另一伙人说,奎 你再不识趣,就废你一条胳膊。奎还是没听……奎像山里高高的柞树,没啥枝枝 叶叶,只断不弯。 ④奎剩下的左手紧紧捏着坐在屁股底下的包,迷迷糊糊地瞌睡起来。奎是太累了 早到现在,为了屁股底下这一万块钱,他一条真腿领着一条假腿,踮了许多门 槛(台阶)很高的大单位,在许多大大小小、长长方方的纸上摁手印。一路上, 在城里人异样的眼光下,奎擦了泪,还是揣上那些钱。奎没办法,奎要养家,奎 要用这些钱弄一个自己能干的营生。 ⑤车猛然立住,头撞在前排靠背上,夜醒了,一车人愣了。 ⑥两把亮闪闪的刀在人们头顶上晃动,两个不知啥时上车的青年,瞪着四只凶残 的眼:“打劫!钱和首饰都交出来,快!”赤裸裸的表白,不容置疑 ⑦愣怔是短暂的,骚动也是短暂的,有人开始掏钱,有人摸自己金灿灿的耳环和 戒指。 ⑧奎差不多是在一秒钟内就清醒了,当他确认车上只有两个劫匪时,噌地站起, 由于用力过猛,他听到假肢发出刺耳的金属声,那个站在中间的劫匪立即冲了上 来,奎用左手举起拐杖,大声说:“大伙听着,我是奎!不要给他们钱,他们只 有两个,不要怕,抓住他们!”话音刚落,前排站起一个高高的身影。另一个劫 匪扑上去,嘶喊着:“别动,动就捅了你!”高大的身影定格了,奎大叫:“上 啊!”刚往前跨一步,便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⑨劫匪再次命令人们交出钱物,奎大声阻止着,扶着靠背向劫匪冲去,可对方 脚将奎踹了回来,第三次被踹倒后,奎跌倒在座位上再也站不起来了。先前被奎 唤起的那个高大的身影也慢慢矮了下去 ⑩洗劫在奎悲愤的目光中开始,只有哭声钻出车窗,在夜的山里回荡 ①一对就要结婚的新人死死压住身下的皮箱,刀在这对新人的手上划动,血腥气 弥漫在车厢里,但他们没有松手。刀移向了新娘的脸。 ②奎挣扎着站起,异常冷静地说:“行了,他们没有钱,放过他们吧!”奎举起 手里的包,“别破了人家的相,钱我这里有。”说着,奎从包里拿出那些钱,“看 见了吧!整整一万块。” ④劫匪显然没有料到奎有这么多钱,那个踹奎的劫匪刚要上来,奎举包到窗口: “慢!听着,让我下车,你们下车来拿钱,否则我扔下山崖。” @劫匪互相看看,又看看奎和奎手中的钱,点点头:“你先下。” ⑤奎挪动假肢,一点点朝车门摸去,车门早就开了,奎的心一紧,被寒气裹住, 奎没让泪掉下来。 ⑩雨停了,月出山,亮汗汪的山岭,黑黝黝的壑。奎站在月光里,山风吹起他空 空的衣袖,猎猎如一面旗。 ①车门在劫匪的身后关上,发动机响了,奎从没听到过如此响的声音,他坚持着 没让这声音轰倒。奎寻思着是不是和钱一起飞下山崖。 ⑩这时,发动机突然熄火,接着,车门打开了。奎和劫匪都愣住
地上,说奎你再管闲事,就废你的一条腿。奎没听……又一天,另一伙人说,奎 你再不识趣,就废你一条胳膊。奎还是没听……奎像山里高高的柞树,没啥枝枝 叶叶,只断不弯。 ④奎剩下的左手紧紧捏着坐在屁股底下的包,迷迷糊糊地瞌睡起来。奎是太累了, 一早到现在,为了屁股底下这一万块钱,他一条真腿领着一条假腿,踮了许多门 槛(台阶)很高的大单位,在许多大大小小、长长方方的纸上摁手印。一路上, 在城里人异样的眼光下,奎擦了泪,还是揣上那些钱。奎没办法,奎要养家,奎 要用这些钱弄一个自己能干的营生。 ⑤车猛然立住,头撞在前排靠背上,夜醒了,一车人愣了。 ⑥两把亮闪闪的刀在人们头顶上晃动,两个不知啥时上车的青年,瞪着四只凶残 的眼:“打劫!钱和首饰都交出来,快!”赤裸裸的表白,不容置疑。 ⑦愣怔是短暂的,骚动也是短暂的,有人开始掏钱,有人摸自己金灿灿的耳环和 戒指。 ⑧奎差不多是在一秒钟内就清醒了,当他确认车上只有两个劫匪时,噌地站起, 由于用力过猛,他听到假肢发出刺耳的金属声,那个站在中间的劫匪立即冲了上 来,奎用左手举起拐杖,大声说:“大伙听着,我是奎!不要给他们钱,他们只 有两个,不要怕,抓住他们!”话音刚落,前排站起一个高高的身影。另一个劫 匪扑上去,嘶喊着:“别动,动就捅了你!”高大的身影定格了,奎大叫:“上 啊!”刚往前跨一步,便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⑨劫匪再次命令人们交出钱物,奎大声阻止着,扶着靠背向劫匪冲去,可对方一 脚将奎踹了回来,第三次被踹倒后,奎跌倒在座位上再也站不起来了。先前被奎 唤起的那个高大的身影也慢慢矮了下去。 ⑩洗劫在奎悲愤的目光中开始,只有哭声钻出车窗,在夜的山里回荡。 ⑪一对就要结婚的新人死死压住身下的皮箱,刀在这对新人的手上划动,血腥气 弥漫在车厢里,但他们没有松手。刀移向了新娘的脸。 ⑫奎挣扎着站起,异常冷静地说:“行了,他们没有钱,放过他们吧!”奎举起 手里的包,“别破了人家的相,钱我这里有。”说着,奎从包里拿出那些钱,“看 见了吧!整整一万块。” ⑬劫匪显然没有料到奎有这么多钱,那个踹奎的劫匪刚要上来,奎举包到窗口: “慢!听着,让我下车,你们下车来拿钱,否则我扔下山崖。” ⑭劫匪互相看看,又看看奎和奎手中的钱,点点头:“你先下。” ⑮奎挪动假肢,一点点朝车门摸去,车门早就开了,奎的心一紧,被寒气裹住, 奎没让泪掉下来。 ⑯雨停了,月出山,亮汪汪的山岭,黑黝黝的壑。奎站在月光里,山风吹起他空 空的衣袖,猎猎如一面旗。 ⑰车门在劫匪的身后关上,发动机响了,奎从没听到过如此响的声音,他坚持着 没让这声音轰倒。奎寻思着是不是和钱一起飞下山崖。 ⑱这时,发动机突然熄火,接着,车门打开了。奎和劫匪都愣住
⑨最先走下来的是那对新人,后面是那个高大的身影,接着是胖胖的鱼贩子、穿 西装的机关干部……司机最后一个走下来,手上握着油亮的扳手。他们朝奎围过 来,向奎聚拢。 四奎的泪如决堤的海,从来不哭的奎哭出了声,他在那对新人的搀扶下,和大家 起朝劫匪逼近 17.第三段叙写奎少胳膊和腿的情况有什么用意?(4分) 4分)插叙,交代奎残废的原因(2分),初步展示奎的性格特点,为后文叙 写奎面对歹徒抢劫挺身而出作铺垫(2分) 8.简要概括奎的性格特点。(6分) 6分)①善良正直,自尊自爱:②勇敢无畏,冷静机智;③坚守信念,宁折丕 19.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4分)①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②呼应小说开头景物描写;③暗示了小 说情节的变化;④渲染岀清新的氛围;⑤烘托人物髙大形象。(每点分,答对 四点得满分 20.探究小说标题“山路弯且直”的意蕴。(6分) 6分)①“山路弯且直”具有象征意味,揭示了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曲折过程, 凸显了弘扬正气的主题,含蓄而有蕴味。②“弯”和“直”暗示了在歹徒恣意妄 为之下众人和奎的不同表现,衬托出鲜明的人物形象。③“弯”和“直”分别包 含了奎机智和倔强的性格特点。④“弯目直”预示着众人在奎的感召下,丛懦弱 走向勇敢。⑤以“山路弯且直”为题,揭示岀小说情节发展的“一波三折”, 人心弦。(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满分 七、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在艰难中创业,在万马齐喑时呐喊,在时代舞台上叱咤风云,这是一种追求。在 淡泊中坚持,在天下沸沸扬扬时沉默,在名利场外甘于寂寞和清贫,这也是一种 追求。(周国平)
⑲最先走下来的是那对新人,后面是那个高大的身影,接着是胖胖的鱼贩子、穿 西装的机关干部……司机最后一个走下来,手上握着油亮的扳手。他们朝奎围过 来,向奎聚拢。 ⑳奎的泪如决堤的海,从来不哭的奎哭出了声,他在那对新人的搀扶下,和大家 一起朝劫匪逼近…… 17.第三段叙写奎少胳膊和腿的情况有什么用意?(4 分) (4 分)插叙,交代奎残废的原因(2 分),初步展示奎的性格特点,为后文叙 写奎面对歹徒抢劫挺身而出作铺垫(2 分)。 18.简要概括奎的性格特点。(6 分) (6 分)①善良正直,自尊自爱;②勇敢无畏,冷静机智;③坚守信念,宁折不 弯;(每点 2 分) 19.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 分) (4 分)①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②呼应小说开头景物描写;③暗示了小 说情节的变化;④渲染出清新的氛围;⑤烘托人物高大形象。(每点 1 分,答对 四点得满分 20.探究小说标题“山路弯且直”的意蕴。(6 分) (6 分)①“山路弯且直”具有象征意味,揭示了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曲折过程, 凸显了弘扬正气的主题,含蓄而有蕴味。②“弯”和“直”暗示了在歹徒恣意妄 为之下众人和奎的不同表现,衬托出鲜明的人物形象。③“弯”和“直”分别包 含了奎机智和倔强的性格特点。④“弯且直”预示着众人在奎的感召下,从懦弱 走向勇敢。⑤以“山路弯且直”为题,揭示出小说情节发展的“一波三折”,扣 人心弦。(每点 2 分,答对其中三点得满分 七、作文(70 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在艰难中创业,在万马齐喑时呐喊,在时代舞台上叱咤风云,这是一种追求。在 淡泊中坚持,在天下沸沸扬扬时沉默,在名利场外甘于寂寞和清贫,这也是一种 追求。(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