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 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 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 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 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 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 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 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礼 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 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 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 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髙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 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 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 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 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 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 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鷹(zhⅰ)、翟庄、袁粲等,是其 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 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一一戴凯之的《竹谱》 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 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 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 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 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 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 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 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 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 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 “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 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 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宁夏 2015 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 文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 答题无效。 第 I 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 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 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 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 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 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 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礼 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 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 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 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 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 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 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 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 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 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 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 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 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 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 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 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 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 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 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 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 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 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 “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 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 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 和发展。(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 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 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 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 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 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 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 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 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 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 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 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D.“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之后,竹子在中国 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9分,每小题3分)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 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 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县,邑 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 部议免官,特诏原之。 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南局水利,华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为渠,溉田六百亩 先后营田三百余顷。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欲独擅其利。自春徂秋,闭闸蓄水, 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时改州归直隶,以便控制。华建议仿唐李泌、明汤绍 恩西湖遗规,计板放水,数县争水之端永息。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 谷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以为食,从之。 调江苏苏州,会清査康煕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 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巡抚怒曰:“汝敢逆旨耶?”对曰:“华非逆旨,乃
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 和发展。(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 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 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 君子 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 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 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 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 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 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 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 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 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D.“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之后,竹子在中国 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 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 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县,邑 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 部议免官,特诏原之。 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南局水利,华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为渠,溉田六百亩, 先后营田三百余顷。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欲独擅其利。自春徂秋,闭闸蓄水, 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时改州归直隶,以便控制。华建议仿唐李泌、明汤绍 恩西湖遗规,计板放水,数县争水之端永息。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 谷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以为食,从之。 调江苏苏州,会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 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巡抚怒曰:“汝敢逆旨耶?”对曰:“华非逆旨,乃
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 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今奉行 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査也。今请宽三月限, 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时 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于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 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 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 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调漳州。颇好长生术,招集方士,习丹家言,复劾罢归 数年卒。 (选自《清史稿·循吏二》,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形势:河流状况。 B.以前在平山发粟事。以前:从前,以往。 C.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部居:分门别类 D.次第造册请奏。次第:依照顺序,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 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B.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 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C.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 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D.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 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华心怀百姓,做事敢于担当。他去检察赈灾事宜,发现乐亭、卢龙两县上 报饥荒人口不实,就增加了一倍的数额;在平山闹灾时,来不及等上级同意,就 开仓济民。 B.童华尽职尽责,管理有方。他在治理水利时,把泉水疏通为渠,灌溉了六百 亩田地:采用正确的办法解决民间纷争,因地制宜,节省开支,方便百姓。 C.童华刚直敢言,不媚上官。任职苏州,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 做法,并极力建议缓期清査,最终巡抚采纳了他的建议 D.童华不畏权贵,仕途不顺。当受到李卫谗毁时,他敢于为自己辩解,得到世 宗理解;他一生官场数度起伏,晚岁终老田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4分) (2)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査也。(6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 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今奉行 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今请宽三月限, 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时 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于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 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 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 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调漳州。颇好长生术,招集方士,习丹家言,复劾罢归。 数年卒。 (选自《清史稿·循吏二》,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 形势:河流状况。 B.以前在平山发粟事。 以前:从前,以往。 C.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 部居:分门别类。 D.次第造册请奏。 次第:依照顺序。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 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B.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 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C.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 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D.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 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童华心怀百姓,做事敢于担当。他去检察赈灾事宜,发现乐亭、卢龙两县上 报饥荒人口不实,就增加了一倍的数额;在平山闹灾时,来不及等上级同意,就 开仓济民。 B.童华尽职尽责,管理有方。他在治理水利时,把泉水疏通为渠,灌溉了六百 亩田地;采用正确的办法解决民间纷争,因地制宜,节省开支,方便百姓。 C.童华刚直敢言,不媚上官。任职苏州,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 做法,并极力建议缓期清查,最终巡抚采纳了他的建议。 D.童华不畏权贵,仕途不顺。当受到李卫谗毁时,他敢于为自己辩解,得到世 宗理解;他一生官场数度起伏,晚岁终老田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4 分) (2)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6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8、词中的“满”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诗句加以品析。(5分) 9、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请谈谈它为人称道的原因。(6分) (三)10、理解性默写(6分,每空1分) 1.杜甫的《登高》中,借“落叶”“长江”抒写心中愁苦的诗句是: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老者孩童都快乐自足的样子的一句是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所结交之人都是高雅之人的一句是: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不涂卡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酒酿王 凌鼎年 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 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 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 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 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于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一一酒酿来 他喊“酒酿一一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 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 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或者说是 种民俗。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 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 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 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 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 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 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 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 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 黄阿二说:泡澡、喝茶乃人生的两大享受,神仙也不过如此。天长日久,他有了 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 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有一双手。” 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 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只要指点 指点,指派指派,人又省力,钱又多赚,这等好事别人想觅也觅不来。”黄阿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8、词中的“满”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诗句加以品析。(5 分) 9、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请谈谈它为人称道的原因。(6 分) (三)10、理解性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杜甫的《登高》中,借“落叶”“长江”抒写心中愁苦的诗句是: , 。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老者孩童都快乐自足的样子的一句是: , 。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所结交之人都是高雅之人的一句是: , 。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不涂卡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酒酿王 凌鼎年 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 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 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 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 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于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 ——”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 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 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或者说是一 种民俗。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 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 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 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 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 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 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 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 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 黄阿二说:泡澡、喝茶乃人生的两大享受,神仙也不过如此。天长日久,他有了 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 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有一双手。” 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 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只要指点 指点,指派指派,人又省力,钱又多赚,这等好事别人想觅也觅不来。”黄阿二
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 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 的酒酿汤多,问他有啥诀窍,他搔搔头说:“能有啥诀窍,凭良心做,凭经验做。 其他,他就实在说不出啥了。 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 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 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 的,否则,咋叫“酒酿王”?有时碰到孤老太孤老头,只要买一点点的,黄阿 就取出一把毛竹片刀来,把小钵头里的酒酿一划二或一划四,你这次拿回家称是 这分量,下回买,准仍是这些分量。从无短斤缺两的。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 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 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那 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 拉倒,没啥商量的。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 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一一小钵头甜酒酿来哉一—”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日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 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 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 酒酿一一小钵头甜酒酿来哉一一”黄阿二听后 浑身一震,他撑起身来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 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人们开始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由于“酒酿黄”听起来总像“酒酿王” 加上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最好最受欢迎,因而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 B.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黄阿二以“自己坚持每天只做 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为理由拒绝了这个要求 C.黄阿二卖酒酿打出了牌子,不允许顾客挑拣,只能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 挑拣,他就不卖。这也侧面反映了他对自己酒酿的品质和重量十分自信。 D.从情节方面看,这则小小说有一定的故事性,主人公黄阿二的性格,主要不 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是通过黄阿二的语言来展现的。 E.上午卖酒酿,下午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与茶友、浴友们谈天说地, 黄阿二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满足,认为自己过的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2)与其他人的酒酿相比,黄阿二的酒酿有什么不同特点?(6分) (3)请结合小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黄阿二这一人物形象。(6分) (4)黄阿二坚持不扩大经营规模,每天只卖三十钵酒酿,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做 法?请结合小说的内容作简要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
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 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 的酒酿汤多,问他有啥诀窍,他搔搔头说:“能有啥诀窍,凭良心做,凭经验做。” 其他,他就实在说不出啥了。 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 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 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 的,否则,咋叫“酒酿王”?有时碰到孤老太孤老头,只要买一点点的,黄阿二 就取出一把毛竹片刀来,把小钵头里的酒酿一划二或一划四,你这次拿回家称是 这分量,下回买,准仍是这些分量。从无短斤缺两的。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 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 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那 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 拉倒,没啥商量的。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 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日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 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 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黄阿二听后 浑身一震,他撑起身来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 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人们开始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由于“酒酿黄”听起来总像“酒酿王”, 加上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最好最受欢迎,因而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 B.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黄阿二以“自己坚持每天只做三 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为理由拒绝了这个要求。 C.黄阿二卖酒酿打出了牌子,不允许顾客挑拣,只能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 挑拣,他就不卖。这也侧面反映了他对自己酒酿的品质和重量十分自信。 D.从情节方面看,这则小小说有一定的故事性,主人公黄阿二的性格,主要不 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是通过黄阿二的语言来展现的。 E.上午卖酒酿,下午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与茶友、浴友们谈天说地, 黄阿二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满足,认为自己过的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2)与其他人的酒酿相比,黄阿二的酒酿有什么不同特点? (6 分) (3)请结合小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黄阿二这一人物形象。(6 分) (4)黄阿二坚持不扩大经营规模,每天只卖三十钵酒酿,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做 法?请结合小说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
(1)191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的胡秋原,15岁时考入国立武昌大学学习理工,后 因加入共青团,主编《武汉评论》,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屠杀共产党人 而遭受白色恐怖的追捕。 (2)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战,被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 《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以及《东南日报》和《香港时报》总主笔,并任暨南大 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祖国》《民主》《政治文化》及《评论》等刊物,宣 传全民族抗战。 (3)1948年,胡秋原当选为国民党政府首届立法委员,1950年去台后仍任立法 委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教授,独立主办《中华杂志》。胡秋原一生著作 等身,达100余种3000余万字。他一生都在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 (4)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胡秋原力主 两岸和平统一。他曾说,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 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大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两岸必须统一在 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他特别强调: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 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 (5)1988年4月,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 主席。9月12日,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长女胡采禾 及“统一联盟”代表,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是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后首位 赴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 (6)到达北京的当日,胡秋原就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的亲切接见。 胡秋原充满激情地说:“20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 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地结束这个不幸。于是,我不管‘三不’不 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 ⑦)之后,胡秋原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演讲,面对数千名师生,他慷慨激昂地说: “祖国大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 强:台湾的经济建设,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如果我们中国 能够统一,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话音刚落,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8)他穿梭于大陆各地参观、访问,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刮起了一股“胡秋 原旋风”,也惹恼了李登辉。1988年9月21日,也就是胡秋原与邓颖超握手言 统一的第六天,李登辉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开除了胡秋原长达50年的国民党党 籍。在国民党执政机构中甚至有人叫嚣要“法办”胡秋原。 (9)面对台岛当局的“法办”闹剧,胡秋原十分坦然,在完成行程逾万公里、 长达36天的观光访问后,于10月18日凯旋返台。途经香港,他坦然对记者说: 我是公开去内地,我也是很光明地回去,我的话也是公开的,我没有得到共产 党什么好处,我不过是讲了国共要谈判,两岸要统一,现在我更加强了这个信 念……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开除我,我做中国人到底了! 我相信没有人再开除我的国籍,我还要尽做中国人的力量。 (10)飞机抵达台北机场后,面对数百名欢迎者,胡秋原即席演说,再次强调: 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台湾一旦脱离祖 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境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黯淡 的。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 (11)1990年5月27日,台湾师范大学为胡秋原举行80寿辰演讲会,时年91 岁的陈立夫面对上千名与会者微笑着说:“秋原这个人很勇敢,有浩气,他觉得
(1)1910 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的胡秋原,15 岁时考入国立武昌大学学习理工,后 因加入共青团,主编《武汉评论》,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屠杀共产党人 而遭受白色恐怖的追捕。 (2)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战,被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 《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以及《东南日报》和《香港时报》总主笔,并任暨南大 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祖国》《民主》《政治文化》及《评论》等刊物,宣 传全民族抗战。 (3)1948 年,胡秋原当选为国民党政府首届立法委员,1950 年去台后仍任立法 委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教授,独立主办《中华杂志》。胡秋原一生著作 等身,达 100 余种 3000 余万字。他一生都在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 (4)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胡秋原力主 两岸和平统一。他曾说,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 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大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两岸必须统一在一 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他特别强调: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 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 (5)1988 年 4 月,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 主席。9 月 12 日,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长女胡采禾 及“统一联盟”代表,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是为海峡两岸隔绝 40 年后首位 赴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 (6)到达北京的当日,胡秋原就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的亲切接见。 胡秋原充满激情地说:“20 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 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地结束这个不幸。于是,我不管‘三不’不‘三 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 (7)之后,胡秋原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演讲,面对数千名师生,他慷慨激昂地说: “祖国大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 强;台湾的经济建设,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如果我们中国 能够统一,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话音刚落,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8)他穿梭于大陆各地参观、访问,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刮起了一股“胡秋 原旋风”,也惹恼了李登辉。1988 年 9 月 21 日,也就是胡秋原与邓颖超握手言 统一的第六天,李登辉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开除了胡秋原长达 50 年的国民党党 籍。在国民党执政机构中甚至有人叫嚣要“法办”胡秋原。 (9)面对台岛当局的“法办”闹剧,胡秋原十分坦然,在完成行程逾万公里、 长达 36 天的观光访问后,于 10 月 18 日凯旋返台。途经香港,他坦然对记者说: “我是公开去内地,我也是很光明地回去,我的话也是公开的,我没有得到共产 党什么好处,我不过是讲了国共要谈判,两岸要统一,现在我更加强了这个信 念……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开除我,我做中国人到底了! 我相信没有人再开除我的国籍,我还要尽做中国人的力量。” (10)飞机抵达台北机场后,面对数百名欢迎者,胡秋原即席演说,再次强调: “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台湾一旦脱离祖 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境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黯淡 的。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 (11)1990 年 5 月 27 日,台湾师范大学为胡秋原举行 80 寿辰演讲会,时年 91 岁的陈立夫面对上千名与会者微笑着说:“秋原这个人很勇敢,有浩气,他觉得
海峡两岸今天应该讲和,不能再相互攻击,结果,他不管三七二十 个人忽 然跑到北京了……”话音刚落,全场立刻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 【相关链接】 ①胡秋原(1910-2004)湖北省黄陂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生平著 作等身,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 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 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2004年5月4日,94岁的胡秋原荣 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 ②胡秋原深受顾炎武“明道教世”精神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畏艰险, 屡屡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历经顿挫而矢志不渝。非议和谪贬,都无损于他的风 骨。郑学稼先生曾说:“胡秋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镜子 (谢远笋《胡 秋原一一大家精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三段主要概述了胡秋原早期的一些经历,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为下文 写他促进两岸统一的事迹做铺垫。 B.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以胡秋 原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C.1988年9月,胡秋原由台湾飞抵北京,成为海峡两岸隔绝四十年后首位赴大 陆访问的台湾人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D.本文主要写了胡秋原的“破冰之旅”。胡秋原在访问大陆期间,从高层到民 间,穿梭于各地,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 E.胡秋原的破冰之举及民族和平统一的主张虽然遭到李登辉政府的强烈阻挠和 反对,但也得到了一些知名人士的理解和高度赞扬。 (2)胡秋原认为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胡秋原为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4)作为“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身上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它具体体现 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饮水机行业过快发展过程中,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的局面,一些伪 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②世界杯期间,大量外国游客涌入巴西,各色人等,导致当地犯罪率急剧提高。 ③对于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刘明康表示,不是每一家都是赢家,目前这个领 域_,谁走的更好,还需拭目以待 A.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B.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鱼龙混杂 C.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泥沙俱下 D.鱼目混珠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3年热播的《咱们结婚吧》,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 剧”的都市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当年最火的电 视剧之一
海峡两岸今天应该讲和,不能再相互攻击,结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人忽 然跑到北京了……”话音刚落,全场立刻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 【相关链接】 ①胡秋原(1910-2004)湖北省黄陂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生平著 作等身,达 100 多种 3000 余万字。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 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1989 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 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2004 年 5 月 4 日,94 岁的胡秋原荣 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 ②胡秋原深受顾炎武“明道教世”精神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畏艰险, 屡屡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历经顿挫而矢志不渝。非议和谪贬,都无损于他的风 骨。郑学稼先生曾说:“胡秋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镜子。”——(谢远笋《胡 秋原——大家精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开头三段主要概述了胡秋原早期的一些经历,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为下文 写他促进两岸统一的事迹做铺垫。 B.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因为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以胡秋 原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C.1988 年 9 月,胡秋原由台湾飞抵北京,成为海峡两岸隔绝四十年后首位赴大 陆访问的台湾人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D.本文主要写了胡秋原的“破冰之旅”。胡秋原在访问大陆期间,从高层到民 间,穿梭于各地,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 E.胡秋原的破冰之举及民族和平统一的主张虽然遭到李登辉政府的强烈阻挠和 反对,但也得到了一些知名人士的理解和高度赞扬。 (2)胡秋原认为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3)胡秋原为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4)作为“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身上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它具体体现 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在饮水机行业过快发展过程中,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 的局面,一些伪 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②世界杯期间,大量外国游客涌入巴西,各色人等 ,导致当地犯罪率急剧提高。 ③对于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刘明康表示,不是每一家都是赢家,目前这个领 域 ,谁走的更好,还需拭目以待。 A.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B.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C.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泥沙俱下 D.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2013 年热播的《咱们结婚吧》,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 剧”的都市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当年最火的电 视剧之一
B.只有那些懂得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围绕产业生态建设,打造用户需求为导 向的家电产品的企业,才能巩固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C.北京申办2022年冬奧会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国际 影响力,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同发展的进程 D.香港迪士尼乐园方面透露,到访乐园的年轻女性达35%左右,成为除“家庭 团”外最大规模的访客群体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人认为,“文学反映时代”是一种过时的理念,现代文学更注重对人的个体生 存和“内世界”的呈现,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 性 ①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真实现状 ②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与反映时代并不矛盾 ③“超越时代”不是悬浮在半空中超越 ④它们至今仍具有超越性的影响 ⑤某种意义上,越是时代的,才越是永恒的 ⑥完全脱离现实感的作品无论在现世还是后世都是不会真正受到欢迎的 A.③⑥②⑤①④B.③②①④⑥⑤C.⑤③⑥④①②D.⑤③⑥①④② 16.下面的文字是从哪五方面说明“4G”优越性的?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6 个字,5分)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 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髙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 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 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 4G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 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没有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 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 越性。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 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 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 思考。②?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③,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 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①②③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那些抱怨婚姻磨灭理想的,不 结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唠叨这个体制捆绑下无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 了瑞士也找不到领唱的舞台……大家面对同样的时代,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境 界。那些牢骚满腹的人寻找的种种原因,在某些人的眼中却常常是难得的人生机 遇 请根据自己的感悟,联系现实,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B.只有那些懂得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围绕产业生态建设,打造用户需求为导 向的家电产品的企业,才能巩固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C.北京申办 2022 年冬奥会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国际 影响力,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同发展的进程。 D.香港迪士尼乐园方面透露,到访乐园的年轻女性达 35%左右,成为除“家庭 团”外最大规模的访客群体。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有人认为,“文学反映时代”是一种过时的理念,现代文学更注重对人的个体生 存和“内世界”的呈现,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 性。 , 。 。 。 , 。 ①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真实现状 ②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与反映时代并不矛盾 ③“超越时代”不是悬浮在半空中超越 ④它们至今仍具有超越性的影响 ⑤某种意义上,越是时代的,才越是永恒的 ⑥完全脱离现实感的作品无论在现世还是后世都是不会真正受到欢迎的 A.③⑥②⑤①④ B.③②①④⑥⑤ C.⑤③⑥④①② D.⑤③⑥①④② 16.下面的文字是从哪五方面说明“4G”优越性的?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 6 个字,5 分) 4G 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 3G 与 WLAN 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 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 系统能 够以 100Mbps 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 2000 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 20Mbps, 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 4G 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 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 可以在没有 DSL 和有线电视调制解 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 有着不可比拟的优 越性。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 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 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 思考。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③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 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① ② ③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那些抱怨婚姻磨灭理想的,不 结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唠叨这个体制捆绑下无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 了瑞士也找不到领唱的舞台……大家面对同样的时代,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境 界。那些牢骚满腹的人寻找的种种原因,在某些人的眼中却常常是难得的人生机 遇。 请根据自己的感悟,联系现实,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语文答案 1.A(“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不恰当,从下一段的开头,尤其是“作为 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一句来看,魏晋南北朝 时期,竹文化还没有发展到高峰时期。) 2.D(从“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 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来看,文人们爱竹是为了自身的解脱。 3.C(“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分析错误,是审美趣味、文化影响等使然。 4.B(B项的“以前”的意思是“因为之前”) 5.C 6.C(“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这一说法曲解文意。) 7.(10分) (1)巡抚督责急迫,没有一天不追査捉拿有关人员,对此童华坚持请求宽限。(关 键词“追比”、“虚日”“固”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现在奉命行事的官员不认真考虑旨意要求,只是以为朝廷是要把十五年的积 欠迅速全部征收上来,这是暴征,不是清查。(关键词“顾名思义”“徒”“是” 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8.满字既写出了词人刚刚拂静身上的落花,随即又落满一身的景象,也写出了词 人愁绪满怀,难以排解的烦乱心绪。 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却如”,正象的意思。“更行更远” 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不就象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 吗?无论你走到哪里,它们都在你的眼前,使你无法摆脱! 运用比喻手法,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 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11.(1)CE(解析:A项的“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说法错误。文中是说“听起 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B项有关拒绝理由概括错误。 黄阿二不肯多做酒酿,主要是怕酒酿的品质得不到保证。D项,这篇小说通过情 节、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的是小人物的琐事,这样的写法, 真实生动,也不能说就缺少故事情节和故事性。) (2)①酿造的方式独特。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②叫卖的 方式特别,别人喊“酒酿一一卖酒酿来 他喊“酒酿一一小钵头甜酒酿来 哉 ③质量好,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的酒酿 汤多。④特别畅销,他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答 三点即得6分) 3)①酿酒技艺高,他酿的酒酿不仅与众不同,而且还深得大家的喜爱。②讲诚 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③做事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 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④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 受。⑤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答三点即得 6分) (4)【示例一】赞冋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黄阿二 就必须雇佣工人来做酒酿,这样,酒酿制作过程就不再是全由黄阿二亲手操作 酒酿的质量就有可能难以保证;(4分)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来赚钱既不是黄 阿二所要追求的,也与他的性格特点不相符,这样做反而会使黄阿二心中不安, 生活过得不踏实。(4分)
语文答案 1.A (“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不恰当,从下一段的开头,尤其是“作为一 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一句来看,魏晋南北朝 时期,竹文化还没有发展到高峰时期。) 2.D(从“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 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来看,文人们爱竹是为了自身的解脱。) 3.C(“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分析错误,是审美趣味、文化影响等使然。) 4.B(B 项的“以前”的意思是“因为之前”) 5.C 6.C (“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这一说法曲解文意。) 7.(10 分) (1) 巡抚督责急迫,没有一天不追查捉拿有关人员,对此童华坚持请求宽限。(关 键词 “追比”、“虚日”“固”的翻译各 1 分,大意 2 分) (2) 现在奉命行事的官员不认真考虑旨意要求,只是以为朝廷是要把十五年的积 欠迅速全部征收上来,这是暴征,不是清查。(关键词“顾名思义”“徒”“是” 的翻译各 1 分,大意 2 分) 8.满字既写出了词人刚刚拂静身上的落花,随即又落满一身的景象,也写出了词 人愁绪满怀,难以排解的烦乱心绪。 9.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却如”,正象的意思。“更行更远” 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不就象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 吗?无论你走到哪里,它们都在你的眼前,使你无法摆脱! 运用比喻手法,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 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11.(1)CE(解析:A 项的“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说法错误。文中是说“听起 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B 项有关拒绝理由概括错误。 黄阿二不肯多做酒酿,主要是怕酒酿的品质得不到保证。D 项,这篇小说通过情 节、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的是小人物的琐事,这样的写法, 真实生动,也不能说就缺少故事情节和故事性。) (2)①酿造的方式独特。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②叫卖的 方式特别,别人喊“酒酿——卖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 哉——”。③质量好,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的酒酿 汤多。④特别畅销,他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答 三点即得 6 分) (3)①酿酒技艺高,他酿的酒酿不仅与众不同,而且还深得大家的喜爱。②讲诚 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③做事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 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④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 受。⑤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答三点即得 6 分) (4)【示例一】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黄阿二 就必须雇佣工人来做酒酿,这样,酒酿制作过程就不再是全由黄阿二亲手操作, 酒酿的质量就有可能难以保证;(4 分)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来赚钱既不是黄 阿二所要追求的,也与他的性格特点不相符,这样做反而会使黄阿二心中不安, 生活过得不踏实。(4 分)
【示例二】不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他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酒 酿,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要求,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古庙镇以外的人来讲, 就很难吃到他做的酒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他固执保守,不思进取的表 现,还不利于弘扬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4分)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即使 自己不能亲手做酒酿,只要指点的方法得当,管理到位,不仅可以保证这酒酿的 质量,还可以使这项传统的文化技巧传承下去。不然,一旦黄阿二有个三长两短 这种传统的独家美食就会失传。(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1.(1)选E给3分,选D给2分,选C给1分;选A、B不给分。(A.“突 出了他的学术成就”分析不当,应为“突出了他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的精神” B.强加因果,前后是并列关系。C.应是“台湾高层人士”。) (2)①台湾和大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唇亡齿寒。(或台湾是大陆的屏障, 大陆是台湾的根)②在国际强权环境下,台湾搞分裂,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 上都不允许,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利益。③统一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筹 谋,是走向民族富强之道。(每点2分) (3)①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担任荣誉主席。②无视台湾当局 “三不”政策,赴大陆访问,成为“两岸破冰第一人”。③不顾困难,奔走四方, 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每点2分) (4)①有坚定信念,勇敢无畏,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和“开除党籍”“法 办”等威胁;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一生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 四方;③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公开去内地,公开发表演说,光明地回去,坦然 面对一切;④高瞻远瞩,胸怀天下,能放眼民族未来,清醒认识到两岸统一的历 史意义。(每点2分,必须有概括,没有概括酌情扣分) 13.D14.C15.A 16.传输质量髙速度极快价格合理计费方式灵活易于覆盖(覆盖面广) 17.①什么叫文化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参考译文】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年,做知县。当时正编撰法律条文,大学士 朱轼因童华的才能推荐了他,世宗召见童华,命令童华到直隶检察赈灾事宜。乐 亭、卢龙两县上报的饥荒人口不实,童华增加了一倍的数额。怡贤亲王与朱轼整 治营田水利,到了永平,询问滦河水利情况,童华回答得非常清晰,亲王非常器 重他。不久授职平山知县,县邑闹灾荒,不等朝廷答复,就从仓库里拿出七千石 粮食借给老百姓。升任真定知府,暂任按察使。因为前面在平山时借粮食给老百 姓一事,朝廷主管部门决定给予他免官处理,皇帝特地下诏赦免了他。 怡贤亲王上奏朝廷让童华治理京南局水利,童华勘探得到真定城外十八处泉水, 就疏浚成水渠,灌溉六百亩田地。滏阳河发源于磁州,磁州老百姓想独自占有滏 阳河。从春天到秋天,关闭闸门蓄水,下游的永年、曲周一点水都得不到。当时 磁州改归直隶管辖,以便控制。童华建议仿照唐朝李泌、明朝汤绍恩治理西湖的 办法,按照水位高低来放水,数县之间争水的事端永远平息了。童华又因为北方 人不吃稻米,请求朝廷发放钱款购买这些稻谷运到通仓,这样省去漕运费用,老 百姓也能用得到的钱买黍米来作为食物,朝廷听从了他的办法 调任江苏苏州,恰逢朝廷要求清査康煕五十一年以来江苏亏欠赋税一千二百余万 (这件事),巡抚督责急迫,没有一天不追查捉拿有关人员的,对此童华坚持请
【示例二】不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他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酒 酿,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要求,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古庙镇以外的人来讲, 就很难吃到他做的酒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他固执保守,不思进取的表 现,还不利于弘扬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4 分)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即使 自己不能亲手做酒酿,只要指点的方法得当,管理到位,不仅可以保证这酒酿的 质量,还可以使这项传统的文化技巧传承下去。不然,一旦黄阿二有个三长两短, 这种传统的独家美食就会失传。(4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1.(1)选 E 给 3 分,选 D 给 2 分,选 C 给 1 分;选 A、B 不给分。(A.“突 出了他的学术成就”分析不当,应为“突出了他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的精神”。 B.强加因果,前后是并列关系。C.应是“台湾高层人士”。) (2)①台湾和大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唇亡齿寒。(或台湾是大陆的屏障, 大陆是台湾的根)②在国际强权环境下,台湾搞分裂,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 上都不允许,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利益。③统一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筹 谋,是走向民族富强之道。(每点 2 分) (3)①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担任荣誉主席。②无视台湾当局 “三不”政策,赴大陆访问,成为“两岸破冰第一人”。③不顾困难,奔走四方, 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每点 2 分) (4)①有坚定信念,勇敢无畏,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和“开除党籍”“法 办”等威胁;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一生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 四方;③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公开去内地,公开发表演说,光明地回去,坦然 面对一切;④高瞻远瞩,胸怀天下,能放眼民族未来,清醒认识到两岸统一的历 史意义。(每点 2 分,必须有概括,没有概括酌情扣分) 13.D 14. C 15.A 16.传输质量高 速度极快 价格合理 计费方式灵活易于覆盖(覆盖面广) 17.①什么叫文化 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 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参考译文】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年,做知县。当时正编撰法律条文,大学士 朱轼因童华的才能推荐了他,世宗召见童华,命令童华到直隶检察赈灾事宜。乐 亭、卢龙两县上报的饥荒人口不实,童华增加了一倍的数额。怡贤亲王与朱轼整 治营田水利,到了永平,询问滦河水利情况,童华回答得非常清晰,亲王非常器 重他。不久授职平山知县,县邑闹灾荒,不等朝廷答复,就从仓库里拿出七千石 粮食借给老百姓。升任真定知府,暂任按察使。因为前面在平山时借粮食给老百 姓一事,朝廷主管部门决定给予他免官处理,皇帝特地下诏赦免了他。 怡贤亲王上奏朝廷让童华治理京南局水利,童华勘探得到真定城外十八处泉水, 就疏浚成水渠,灌溉六百亩田地。滏阳河发源于磁州,磁州老百姓想独自占有滏 阳河。从春天到秋天,关闭闸门蓄水,下游的永年、曲周一点水都得不到。当时 磁州改归直隶管辖,以便控制。童华建议仿照唐朝李泌、明朝汤绍恩治理西湖的 办法,按照水位高低来放水,数县之间争水的事端永远平息了。童华又因为北方 人不吃稻米,请求朝廷发放钱款购买这些稻谷运到通仓,这样省去漕运费用,老 百姓也能用得到的钱买黍米来作为食物,朝廷听从了他的办法。 调任江苏苏州,恰逢朝廷要求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亏欠赋税一千二百余万 (这件事),巡抚督责急迫,没有一天不追查捉拿有关人员的,对此童华坚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