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二则 刘向
《新序》二则 刘向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孔子以仁为核心,他发现一个人大仁大义 非常想拜他为师,但是他晚生了20年,当孔 子找到他,想向他学习的时候发现这个人已 经死了。孔子非常伤心,他慨然地为这个人 写下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十字碑文,“呜呼 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聘”:古今异义词。古义是指诸侯之间派 遣使节互通信息。今指请人担任工作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 孔子以仁为核心,他发现一个人大仁大义, 非常想拜他为师,但是他晚生了20年,当孔 子找到他,想向他学习的时候发现这个人已 经死了。孔子非常伤心,他慨然地为这个人 写下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十字碑文, “呜呼 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 “聘”:古今异义词。古义是指诸侯之间派 遣使节互通信息。今指请人担任工作
故事背景 延陵季子受到晋国的邀请前去拜访晋国的国 君。当时徐国是吴国到晋国的必经之地。季 子在当时很有名气,因三让君位而出名、博 学多闻,徐国的国君也是很会治国的的,季 子也是慕名而来。到徐国一看百姓安居乐业, 欣欣向荣社会风气。两个人交谈甚欢,把酒 欢,两个人相见恨晚,成了知己。徐君看 到宝剑就流露出想要的表情,季子心理就暗 暗许下了承诺
故事背景 ❖ 延陵季子受到晋国的邀请前去拜访晋国的国 君。当时徐国是吴国到晋国的必经之地。季 子在当时很有名气,因三让君位而出名、博 学多闻,徐国的国君也是很会治国的的,季 子也是慕名而来。到徐国一看百姓安居乐业, 欣欣向荣社会风气。两个人交谈甚欢,把酒 言欢,两个人相见恨晚,成了知己。徐君看 到宝剑就流露出想要的表情,季子心理就暗 暗许下了承诺
课文疏解 令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不言而其色欲之 然其心许之 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虽然,吾心许之矣。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
课文疏解 ❖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 不言而其色欲之 ❖ 然其心许之 ❖ 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 虽然,吾心许之矣。 ❖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 徐人嘉而歌之曰
思考:你看出延陵季子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秀 品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诚信无欺。“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 伪心,廉者不为也” 是什么让孔子非常想拜他为师呢? 令诚信不欺的品格,一颗高洁的、真实的、高尚 的心
❖ 思考:你看出延陵季子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秀 品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 诚信无欺。“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 伪心,廉者不为也” ❖ 是什么让孔子非常想拜他为师呢? ❖ 诚信不欺的品格 ,一颗高洁的、真实的、高尚 的心
拓展阅读 令李白:陈情赠友人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令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令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拓展阅读 ❖ 李白:陈情赠友人 ❖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宋人有得玉者 鲁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而当年的麦 子还未收割,老百姓困苦不堪。担任上卿的子皮根 据父亲子展的遗命,给国内的人分发粮食,每户 钟,郑国人没有挨饿。子皮也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极 大拥护 子罕听说这一情况后,说:“多做善事,这是 百姓所希望的。”宋国也发生了饥荒,子罕便请示 宋平公,要求拿出公室的粮食借给百姓,让大夫们 也都把粮食借出来。子罕自己的家族借粮食给人, 却不写借据,不要求别人归还,同时还以那些缺乏 揆衡 食的大夫的名义,借给百姓粮食。宋国人也没有
宋人有得玉者 ❖ 鲁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而当年的麦 子还未收割,老百姓困苦不堪。担任上卿的子皮根 据父亲子展的遗命,给国内的人分发粮食,每户一 钟,郑国人没有挨饿。子皮也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极 大拥护。 ❖ 子罕听说这一情况后,说:“多做善事,这是 百姓所希望的。”宋国也发生了饥荒,子罕便请示 宋平公,要求拿出公室的粮食借给百姓,让大夫们 也都把粮食借出来。子罕自己的家族借粮食给别人, 却不写借据,不要求别人归还,同时还以那些缺乏 粮食的大夫的名义,借给百姓粮食。宋国人也没有 挨饿
课文疏解 宋人有得玉者 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令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课文疏解 ❖ 宋人有得玉者 ❖ 所宝者异也 ❖ 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课文理解 罕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哪里看出 来的? 廉洁不贪。 “我以不贪为宝
课文理解 ❖ 罕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哪里看出 来的? ❖ 廉洁不贪。 ❖ “我以不贪为宝
比较阅读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 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 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 其所 一《左传·襄公十五年》
比较阅读 ❖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 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 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 其所。 ❖ ——《左传·襄公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