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 【教学目标】 1、作者介绍 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法】讲读训练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有句话这样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因”。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 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粥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 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 性的一首诗。 、作者简介: 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 园集》。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 三、关于《断章》: 《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 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 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 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 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三、《断章》全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四、赏析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细想的话,你又会觉得 满脑子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需要 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那份浓浓的诗情就可以了。这首诗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哲 理诗解读,也可以当作爱情诗解读。 为什么说它是一首哲理诗呢? 我们先看这首诗的意象。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8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 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别人”、“梦”。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3 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
1 三 断章 【教学目标】 1、作者介绍 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法】讲读训练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句话这样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因”。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 1935 年 10 月,是诗人 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粥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 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 性的一首诗。 二、作者简介: 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祖籍江苏溧水,1910 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 园集》。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 三、关于《断章》: 《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 1935 年 10 月。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 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 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 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 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三、《断章》全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四、赏析: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细想的话,你又会觉得 满脑子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需要 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那份浓浓的诗情就可以了。这首诗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哲 理诗解读,也可以当作爱情诗解读。 为什么说它是一首哲理诗呢? 我们先看这首诗的意象。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 8 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 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别人”、“梦”。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 35 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 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 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裝饰”这一点上又 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 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 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裝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由这层去理解的话,我 们就能够发现这首诗中蕴含着唯物辫证法的道理,世间主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 宇宙万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 该诗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 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认为“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 尽的悲哀”,此诗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 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 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 “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由此段答辩看来,不论是李健吾还是卞之琳本人, 都认为此诗在抒情之外,还蕴含着某种哲思:或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 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或是李健吾所说人生不过 是互相装饰而已 除了把它作为一首哲理诗,很多人更喜欢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诗中 美丽的画面,朦胧的意境,让人感觉它实在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 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 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让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捎 写她如何成为别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别人“梦”中的装饰。不写她的外貌, 而写由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张力,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 有同感)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 迷之态,由此可见出景色之美。但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 临高楼,眼里所关注的竟不是那让桥上人痴迷的风景,而是这个正“站在桥上看 风景”的“你”。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 深打动了那颗心?答案自然是“你”。因为此刻,桥上人已成为楼上人眼中最美 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深夜无眠,月光如洗,当窗望月,由自己窗前之 景联想到对方窗前之景,由月色的美联想到“你”的美。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 的直露表白,但那个被装饰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恋表现得多么热烈,若此时 回过头去再看上一节里提到的那一“看”,便能更觉出那质朴无华的一“看”实 在是让人遐思无尽啊! 卞之琳谈《断章》的时候曾说过,“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 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 境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 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 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
2 《断章》的 4 行诗,是 4 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 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 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 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 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 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由这层去理解的话,我 们就能够发现这首诗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道理,世间主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 宇宙万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 该诗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 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认为“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 尽的悲哀”,此诗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 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 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 “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由此段答辩看来,不论是李健吾还是卞之琳本人, 都认为此诗在抒情之外,还蕴含着某种哲思:或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 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或是李健吾所说人生不过 是互相装饰而已。 除了把它作为一首哲理诗,很多人更喜欢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诗中 美丽的画面,朦胧的意境,让人感觉它实在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 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 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让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 写她如何成为别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别人“梦”中的装饰。不写她的外貌, 而写由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张力,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 有同感)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 迷之态,由此可见出景色之美。但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 临高楼,眼里所关注的竟不是那让桥上人痴迷的风景,而是这个正“站在桥上看 风景”的“你”。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 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 是什么深 深打动了那颗心?答案自然是“你”。因为此刻,桥上人已成为楼上人眼中最美 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深夜无眠,月光如洗,当窗望月,由自己窗前之 景联想到对方窗前之景,由月色的美联想到“你”的美。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 的直露表白,但那个被装饰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恋表现得多么热烈,若此时 回过头去再看上一节里提到的那一“看”,便能更觉出那质朴无华的一“看”实 在是让人遐思无尽啊! 卞之琳谈《断章》的时候曾说过,“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 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 境。”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 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 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
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题展示】 阅读卞之琳的新诗《断章》,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 人的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断章》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 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 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 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 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 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参考拟题: 1.世界有了我们而更美丽 2.相互欣赏 3.营造共赢的风景 相映成趣的美丽 5你也是一道风景 教学反思
3 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题展示】 阅读卞之琳的新诗《断章》,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 人的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断章》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 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 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 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 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 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参考拟题: 1.世界有了我们而更美丽 2.相互欣赏 3.营造共赢的风景 4.相映成趣的美丽 5.你也是一道风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