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一一第5课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设计:布金海 ◆我记我会—知识简说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 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 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 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 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 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 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 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 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土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 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 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 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他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入 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古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 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我练我强—能力训练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卒起不意 通 2.秦王还柱而走 通_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往而不反者 通 5.秦王必说见臣 谷案1.“卒”“猝”突然 2.“还”“环”环绕 “振”“震”震颤,惧怕4.“反”“返”返回
第二单元——第 5 课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设计:布金海 ◆我记我会——知识简说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 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 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 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 写,分为 12 策,33 卷,共 497 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 490 年智伯灭范氏, 下至公元前 221 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 12 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 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 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 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 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 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 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他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入 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古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 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我练我强——能力训练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卒起不意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还柱而走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____通______,____ _ 4.往而不反者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5.秦王必说见臣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卒” “猝” 突然 2.“还” “环” 环绕 3.“振” “震” 震颤,惧怕 4.“反” “返” 返回
悦”高兴 、解释指定词语的意义 1.乃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乃令得闻教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复前行欲穷其林图穷而匕首现 3.兵不得持尺兵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 使使使以闻大王使毕使于前 5.诚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计不知所出耳顾笑武阳将军宜往驾顾之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答案1.①于是②才 2.①走投无路②走到……尽头③极,尽 3.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4.①派遣:使者②让:使命 5.①果真②实在 6.①只是②回头看③拜访④反而 、★指出句子中活用词语的类型,并解释 1.太子迟 2.群臣怪之 3.其人居远未来 4.使使以闻大王 5.又前而为歌曰 6.士皆垂泪涕泣 7.箕踞以骂曰 发尽上指冠 9.进兵北略地 10.函封之 谷案1.意动用法,以……为迟 2.意动用法,以……为怪 3.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 4.使动用法,使……听到 5.名词作动词,上前 6.名词作动词,流泪 7.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8.名词作状语,向上 9.名词作状语,向北 10.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将军岂有意乎古义 今义:故意。 2.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 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 3.左右乃曰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用在 数字后面,表概数,跟上下相同。 4.终已不顾 古义: 今义:①不照顾:②不考虑,不顾忌 5.诸郎中执兵古义 今义:(方)中医医生
5.“说” “悦” 高兴 二、解释指定词语的意义。 1.乃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乃令得闻教 2. 穷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复前行欲穷其林 图穷而匕首现 3.兵 不得持尺兵 不及召下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4. 使 使使以闻大王 使毕使于前 5.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 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笑武阳 将军宜往驾顾之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答案 1.①于是 ②才 2.①走投无路 ②走到……尽头 ③极,尽 3.①兵器 ②士兵 ③军队 4.①派遣;使者 ②让;使命 5.①果真 ②实在 6.①只是 ②回头看 ③拜访 ④反而 三、★指出句子中活用词语的类型,并解释。 1.太子迟之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怪之__________________ 3.其人居远未来__________________ 4.使使以闻大王__________________ 5.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 6.士皆垂泪涕泣__________________ 7.箕踞以骂曰__________________ 8.发尽上指冠__________________ 9.进兵北略地__________________ 10.函封之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意动用法,以……为迟 2.意动用法,以……为怪 3.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 4.使动用法,使……听到 5.名词作动词,上前 6.名词作动词,流泪 7.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8.名词作状语,向上 9.名词作状语,向北 10.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故意。 2.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 3.左右..乃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用在 数字后面,表概数,跟上下相同。 4.终已不顾..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不照顾;②不考虑,不顾忌。 5.诸郎中..执兵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方)中医医生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7.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谷案1.有心意,同意。 2.可以用(它)来。 3.皇帝左右的侍卫人员 4.不回头。5.宫廷的侍卫。6.袒露一只臂膀。7.走投无路,陷入窘境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皆为戮没 3.秦王购之金千斤。 4.使毕使于前。 5.燕王拜送于庭 6.群臣侍殿上者。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8.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答案1.被动句,“见”表被动。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2.被动句,“为”表被动。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 3.状语后置和省略句,应为“(以)金千斤购之”。秦王用一千斤金的赏金购取他 的头。 4.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应为“使(之)于前毕使”。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5.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庭拜送”。燕王亲自在庭堂上拜送。 6.定语后置句,应为“侍殿上者群臣”。侍奉在大殿上的群臣。 7.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者宾客”。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8.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如今去了而不能返回的,那是没用的人。 六、名句默写。 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2.又前而为歌曰:“ 皆白衣冠以送之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7.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答案 1.有心意,同意。 2.可以用(它)来。 3.皇帝左右的侍卫人员。 4.不回头。 5.宫廷的侍卫。 6.袒露一只臂膀。 7.走投无路,陷入窘境。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为戮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购之金千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燕王拜送于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群臣侍殿上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被动句,“见”表被动。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2.被动句,“为”表被动。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 3.状语后置和省略句,应为“(以)金千斤购之”。秦王用一千斤金的赏金购取他 的头。 4.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应为“使(之)于前毕使”。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5.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庭拜送”。燕王亲自在庭堂上拜送。 6.定语后置句,应为“侍殿上者群臣”。侍奉在大殿上的群臣。 7.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者宾客”。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8.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如今去了而不能返回的,那是没用的人。 六、名句默写。 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________________。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案1.图穷而匕首见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我阅我广—拓展延伸 2002年高考作文优卷《刺秦》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 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 舞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 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着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 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着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 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秦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 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 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受死吧! 马车驶出燕国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 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 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 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 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 后的探査。我走进嬴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 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 竹简会改变我的行动 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睡,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 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 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 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 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 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 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 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 《战国策》成语 一尘不染—一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一一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一一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答案 1.图穷而匕首见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我阅我广——拓展延伸 2002 年高考作文优卷《刺 秦》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 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 舞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 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着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 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着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 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秦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 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 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受死吧! 马车驶出燕国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 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 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 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 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 后的探查。我走进嬴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 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 竹简会改变我的行动。 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睡,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 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 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 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 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 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 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 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 《战国策》成语 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南辕北辙一一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一一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曰:今日不出,明 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羽毛未丰—一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引锥剌股一一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 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一》 返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战国策·齐策》。 狡兔三窟一一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狐假虎威一一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子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 兽之畏己,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楚策一》 惊弓之鸟—一弓弦响,惊密林之鸟 还有: 安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不翼而飞《战国策·秦策》侧 目而视《战国策·秦策》高枕无忧《战国策·魏策一》汗马功劳《战国策·楚策》画蛇 添足《战国策·齐策二》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
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曰:今日不出,明 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 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一》 返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战国策·齐策》。 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子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 兽之畏己,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楚策一》 惊弓之鸟——弓弦响,惊密林之鸟。 还有: 安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 不翼而飞《战国策·秦策》 侧 目而视《战国策·秦策》 高枕无忧《战国策·魏策一》 汗马功劳《战国策·楚策》 画蛇 添足《战国策·齐策二》 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 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