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送人 骆宾三 此抱别糞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殴,今日水犹寒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東列故 問圜事 荆轲刺秦王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梳理内容 学习字词
第一课时 • 整体感知 • 梳理内容 • 学习字词
战国策 华经典藏书一文远罗水准伟译注 战国策
战国策
《战国策》简介(见P44《同步导学》) 又称《国策》,体例是国别体。 编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全书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 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整清劲值况和社 公面貌,着重记载了策课臣的策略和言论。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 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 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 争的行为。 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先秦历史散 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 ⑧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简介(见P44《同步导学》) 又称《国策》,体例是国别体。 编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全书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 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 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 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 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 斗争的行为。 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先秦历史散 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脊景简介(见P44《同步导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 国末期的公元前27年,即秦统一中国 之前的第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 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 是公元前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 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 弱小的国家
背景简介(见P44《同步导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 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 之前的第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 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 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 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 弱小的国家
背景简介 一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 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想派刺客去劫持或者刺 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 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 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 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 年灭燕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 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想派刺客去劫持或者刺 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 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 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 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 年灭燕。 背景简介
战国形势」 东 胡 感 1y 长 燕 北京 物 羌 东北齐 司水高 北 东 洛阳东郑新郑 韩 海 百江楚 成都 江陵 9110220千米
整体感知 1、听录音,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标记难字 的读音和难句的节奏。 2、对照课本注释,疏通文意 3、复述文章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 1、听录音,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标记难字 的读音和难句的节奏。 2、对照课本注释,疏通文意 3、复述文章故事情节
基础积累 读准字音 虏赵王(l)樊於期(wa)拊心(f) 戮没(lm0)骨髓(su)自刎(wen) 拱其胸(zhen)变徵(如h)濡缕(r) 偏袒扼腕( tan e wan,)惶急( huang) 被八创( bei chuang,)箕踞(
读准字音 虏赵王(lǔ) 樊於期(wū) 拊心 (fǔ) 戮没(lù mò)骨髓(suǐ) 自刎(wěn) 揕其胸(zhèn) 变徵 (zhǐ) 濡缕(rú) 偏袒扼腕 (tǎn è wàn) 惶急(huáng) 被八创 (bèi chuāng) 箕踞(jī) 基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