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领域: 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名称:云南省高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依托高校:云南农业大学 带头人:龚加顺 电话:0871-65227843;13099910188 联系人:和劲松 电话:18388088353 传真:0871-65215534 电子信箱:gong199@163com;hejinsong@mail.tsinghua.edu.cn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邮政编码:650201 云南省教育厅制
所属领域: 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名 称:云南省高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依托高校:云南农业大学 带 头 人:龚加顺 电 话:0871-65227843;13099910188 联 系 人:和劲松 电 话:18388088353 传 真:0871-65215534 电子信箱:gong199@163.com;hejinsong@mail.tsinghua.edu.cn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邮政编码:650201 云南省教育厅 制
编写说明 、编写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所属领域包括数理、化学化工、农业、能源、信息、人口健康、资源环 境、材料、先进制造、交叉与前沿等 三、专业技术职位指受聘的工作岗位,如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 等 四、材料中至少有一份原件,每份报告上均应附证明材料复印件。 五、如果附件材料很多,也可单独装订一册,但版面大小应与推荐材料相同
编写说明 一、编写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二、所属领域包括数理、化学化工、农业、能源、信息、人口健康、资源环 境、材料、先进制造、交叉与前沿等。 三、专业技术职位指受聘的工作岗位,如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 等。 四、材料中至少有一份原件,每份报告上均应附证明材料复印件。 五、如果附件材料很多,也可单独装订一册,但版面大小应与推荐材料相同
团队基本情况简况表 中文 云南省高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研|称英文| Yunnan Provincial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oup of Food Safety 究 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方建设经费(万元) 起止年月 2019年01月至2021年12月 所在研究A国家实验室B国家重点实验室C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D国家工程(技术 基地研究中心E部门或地方工程研究中心F其它(请列出基地名称) 性|A.男 名龚加顺别B.女 出生日期 1971年06月11日民族汉 团 最终学位 A.院士 专业 A博士 授予国或 B长江学者 队|技术教授 C学士A地区及学中国、西南农业大学c国家杰出 B硕士 职位 D百人计划|E E其他 行政职务 院长 电子邮箱gong199@163com 头 所在工作单位 (院、系、所、实验室、中心)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及邮编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650201 联系电话0871-6521534传真|08716521554 手机|130990188 总人数 高级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创 新姓名性别年月职位/学位 出生专业技术 研究方向在团队中的作用签字 研利劲松 男19702副教授博士食品加工微生物检测技术 从)究/黄艾详男|196412教授傅士乳制品加工|微生物检测技术 骨范江平男197108教授傅博士功能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 构 林秋叶女197906教授/博士 食品发酵农兽残检测技术 章宇男|19800教授博士安全检测|重金属检测技术 团吴荣书女|19609教授硕士农产品加工|农兽残检测技术 情吴坚男|197206教授博士生物传感检测装备开发 况/员[胡永金 男1971.01教授博士食品微生物微生物检测技术 谭超|男1985.12讲师博士 食品安全重金属检测技术
团队基本情况简况表 中文 云南省高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名 称 英文 Yunnan Provincial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oup of Food Safety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建设经费(万元) 60 起止年月 2019 年 01 月 至 2021 年 12 月 研 究 方 向 所在研究 基地 A.国家实验室 B.国家重点实验室 C.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 D.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E.部门或地方工程研究中心 F.其它 (请列出基地名称) 姓 名 龚加顺 性 别 A. 男 B. 女 A 出生日期 1971 年 06 月 11 日 民族 汉 专业 技术 职位 教授 学 位 A.博士 B.硕士 C.学士 A 最终学位 授予国或 地区及学 校 中国、西南农业大学 A.院士 B.长江学者 C.国家杰出 D.百人计划 E.其他 E 行政职务 院长 电子邮箱 gong199@163.com 所在工作单位 (院、系、所、实验室、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及邮编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650201 团 队 带 头 人 联系电话 0871-65215534 传真 0871-65215534 手机 13099910188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10 9 1 0 0 0 0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专业技术 职位/学位 研究方向 在团队中的作用 签 字 和劲松 男 1970.02 副教授/博士 食品加工 微生物检测技术 黄艾详 男 1964.12 教授/博士 乳制品加工 微生物检测技术 范江平 男 1971.08 教授/博士 功能食品 重金属检测技术 研 究 骨 干 林秋叶 女 1979.06 教授/博士 食品发酵 农兽残检测技术 章 宇 男 1980.09 教授/博士 安全检测 重金属检测技术 吴荣书 女 1960.09 教授/硕士 农产品加工 农兽残检测技术 吴 坚 男 1972.06 教授/博士 生物传感 检测装备开发 胡永金 男 1971.01 教授/博士 食品微生物 微生物检测技术 创 新 团 队 构 成 情 况 团 队 成 员 谭 超 男 1985.12 讲师/博士 食品安全 重金属检测技术
申请书正文 一、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简述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团队形成的背景和发展目 标等。) (一)团队研究方向 紧密围绕经济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瞄准国际食品安全研究前沿,突 出自主创新科学理论、应用模式、关键技术;针对云南食品生产和加工中存在的 安全风险问题,围绕食品安全从理论基础到安全应用系统研究原料生产、安全控 制、产业化关键技术、市场销售等全食品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检测。经 多年建设和培育,已在普洱茶、火腿、魔芋、食用花卉、果蔬、猪肉、牛干巴等 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以及快速检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省内外200多家企业 提供了重要的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支撑,已发展成为一支特色鲜明、具有省内 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装备创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 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学术价值或重要转化应用价值重大成果的 主要领域方向、预期目标和标志性成果。对于确保云南省食品安全,促进云南食 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未来3年,团队将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三个核心方向的研究:一是重金属 快速检测技术及智能化监管装备开发,重点开展农产品样本快速预处理技术及小 型装置开发、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高性能丝网印刷电化学传感器研制,以及智能 化、便携式重金属快速检测仪开发;二是农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智能化监 管装备开发,重点开展基于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制、基于石 墨烯-超分子复合材料的荧光传慼器硏制,以及便携式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开发; 是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智能化监管装备开发,重点基于ATP荧光共振能 量转移的菌落总数传感器硏制、致病微生物荧光传感器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研制, 以及便携式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开发。 (二)形成背景 1、团队形成背景 本团队的形成始终与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
申请书正文 一、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简述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团队形成的背景和发展目 标等。) (一)团队研究方向 紧密围绕经济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瞄准国际食品安全研究前沿,突 出自主创新科学理论、应用模式、关键技术;针对云南食品生产和加工中存在的 安全风险问题,围绕食品安全从理论基础到安全应用系统研究原料生产、安全控 制、产业化关键技术、市场销售等全食品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检测。经 多年建设和培育,已在普洱茶、火腿、魔芋、食用花卉、果蔬、猪肉、牛干巴等 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以及快速检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省内外 200 多家企业 提供了重要的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支撑,已发展成为一支特色鲜明、具有省内 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装备创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 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学术价值或重要转化应用价值重大成果的 主要领域方向、预期目标和标志性成果。对于确保云南省食品安全,促进云南食 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未来 3 年,团队将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三个核心方向的研究:一是重金属 快速检测技术及智能化监管装备开发,重点开展农产品样本快速预处理技术及小 型装置开发、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高性能丝网印刷电化学传感器研制,以及智能 化、便携式重金属快速检测仪开发;二是农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智能化监 管装备开发,重点开展基于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制、基于石 墨烯-超分子复合材料的荧光传感器研制,以及便携式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开发; 三是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智能化监管装备开发,重点基于 ATP 荧光共振能 量转移的菌落总数传感器研制、致病微生物荧光传感器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研制, 以及便携式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开发。 (二)形成背景 1、团队形成背景 本团队的形成始终与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经过近30年不断的努力建设,在绿色食 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教学 活动。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硏究条件不断改善、学术力量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 国内外领先的成果。 学科建设长足发展。1989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云南农业大学招收农 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本科,1997年经批准更名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 1991年申请获准“动物食品科学”为云南省重点学科。2000年获得农产品贮藏与加 工硕士点,2003年开始招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03年新增食品科学硕士点。 2005年原蜂学专业(专科)升级为本科专业。2010年“蜂学”专业获得省级特色专 业建设立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得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2010年获得“食 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2013年在畜牧学下自主设置“食品资源与营 养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新增“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学院有二个省级重点学科(动物食品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一个 校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一个省级精品课程(肉品工艺学);一个 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即食品科学(设置了食品安全与控制方 向)、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功能食品、营养代谢与免疫;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设置4个方向:食品资源与营养健康、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食品化学与营养代谢、食品安全与信息化);二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农业推广硕士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和食品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域);一个云南省研究生教 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和9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验平台建设成绩卓著。先后建成了三个省级工程中心,即“云南省农产 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特优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和“蜜蜂资 源可持续利用工程中心”,和一个“云南省高校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等,逐渐形成了以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工程中心和 硕士点为依托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装备创新团队。 2、团队结构 本团队是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队伍,团队成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技术力量雄厚,学科交叉互补性强。团队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经过近 30 年不断的努力建设,在绿色食 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教学 活动。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条件不断改善、学术力量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 国内外领先的成果。 ——学科建设长足发展。1989 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云南农业大学招收农 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本科,1997 年经批准更名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 1991 年申请获准“动物食品科学”为云南省重点学科。2000 年获得农产品贮藏与加 工硕士点,2003 年开始招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03 年新增食品科学硕士点。 2005 年原蜂学专业(专科)升级为本科专业。2010 年“蜂学”专业获得省级特色专 业建设立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得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2010 年获得“食 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2013 年在畜牧学下自主设置“食品资源与营 养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17 年新增“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学院有二个省级重点学科(动物食品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一个 校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一个省级精品课程(肉品工艺学);一个一 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即食品科学(设置了食品安全与控制方 向)、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功能食品、营养代谢与免疫;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设置 4 个方向:食品资源与营养健康、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食品化学与营养代谢、食品安全与信息化);二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农业推广硕士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和食品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域);一个云南省研究生教 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和 9 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验平台建设成绩卓著。先后建成了三个省级工程中心,即“云南省农产 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特优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和“蜜蜂资 源可持续利用工程中心”,和一个“云南省高校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等,逐渐形成了以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工程中心和 硕士点为依托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装备创新团队。 2、团队结构 本团队是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队伍,团队成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技术力量雄厚,学科交叉互补性强。团队现有成员 10 人,其中教授 8 人,副教授
1人,中级职称1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 才1人,云南农业大学百名中青年学术骨干3人。 各成员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互补,学科交叉特征明显。团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 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研究方向与产业、企业紧密结合,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多年来,团队立足云南,一直致力于云南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装备的研究,形 成了“以食品资源为基础、以创新利用为核心,以食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创新主线 以及与企业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特色,“开放合作、互利共贏、协同创新”的内外合 作机制不断完善,团队协作能力、科研攻关能力、承担重大项目能力、带动产业 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不断引领云南食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随着 团队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研发条件的改善,相信在未来团队的带动能力将会有质的 提升。 (三)团队发展目标 ——培养和凝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装备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 养一支能够组织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执行期, 柔性引进高端人才2人;晋升高级职称3人;培养研究生40人。 组织开展对云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的基 础性硏究、前瞻性硏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及集成创新。项目执行期,撰写专著 和教材1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得省级 科学技术奖励1项;获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0项,立项经费达到600万元;研发 快检装备3台(套),制定企业标准3个。 -充分发挥所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效益,产出标志性科技成果,支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建设,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服务 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项目执行期,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通过审核评估;科 研成果转化取得突破。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着重阐述近五年来 在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创新及集成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科学
1 人,中级职称 1 人。具有博士学位 9 人,硕士学位 1 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1 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1 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 才 1 人,云南农业大学百名中青年学术骨干 3 人。 各成员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互补,学科交叉特征明显。团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 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研究方向与产业、企业紧密结合,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多年来,团队立足云南,一直致力于云南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装备的研究,形 成了“以食品资源为基础、以创新利用为核心,以食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创新主线 以及与企业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特色,“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内外合 作机制不断完善,团队协作能力、科研攻关能力、承担重大项目能力、带动产业 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不断引领云南食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随着 团队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研发条件的改善,相信在未来团队的带动能力将会有质的 提升。 (三)团队发展目标 ——培养和凝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装备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 养一支能够组织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执行期, 柔性引进高端人才 2 人;晋升高级职称 3 人;培养研究生 40 人。 ——组织开展对云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的基 础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及集成创新。项目执行期,撰写专著 和教材 1 部;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15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5 项;获得省级 科学技术奖励 1 项;获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 10 项,立项经费达到 600 万元;研发 快检装备 3 台(套),制定企业标准 3 个。 ——充分发挥所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效益,产出标志性科技成果,支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建设,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服务 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项目执行期,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通过审核评估;科 研成果转化取得突破。 二、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着重阐述近五年来 在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创新及集成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科学
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同行中所处的水平,具备的优势和特色。) (一)主要学术成绩 近五年来,创新团队成员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立足食品研究前沿发展,注 重学科交叉互补、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技术服务,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和优势 互补,在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为地方和企业服务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团队 的带头人和核心成员均承担着与云南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课题。目前,团队成员 主持科硏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FAO项目1项, 国家基金项目15项,“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省级及以 上其他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EI收录42篇,出版专著和教材 16部,申请发明专利35项,授权21项,获国内外科技奖12项,其中,省部级科 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5项科研成果被国家 和省市列为成果推广,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 针对云南食品生产和加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食物资源 优势,围绕食品安全从理论基础到安全应用系统硏究原料生产、安全控制、产业 化关键技术、市场销售等全食品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经多年建设和培 育,已在普洱茶、火腿、魔芋、食用花卉、果蔬、猪肉、牛干巴等产品质量安全 控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省内外200多家企业提供了重要的食品安全关键 技术支撑,已发展成为一支特色鲜明、具有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特色食物 资源功效因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自主知 识产权、学术价值或重要转化应用价值重大成果的主要领域方向、预期目标和标 志性成果。对于确保云南省食品安全,安全有效利用云南食品资源,促进云南食 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成果或标志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三 个方面 建立了食品安全危害物检测关键技术 率先从 mtdNA角度对内毒素、喹乙醇、苏丹红、二恶英等生物性或化学性污 染所致 mtdNA突变的SSC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中毒病理学研究,构建了云南名特 畜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成果被同行专家评价为“该研究整体水平达国内领
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同行中所处的水平,具备的优势和特色。) (一)主要学术成绩 近五年来,创新团队成员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立足食品研究前沿发展,注 重学科交叉互补、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技术服务,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和优势 互补,在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为地方和企业服务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团队 的带头人和核心成员均承担着与云南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课题。目前,团队成员 主持科研项目 40 多项,其中,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1 项,FAO 项目 1 项, 国家基金项目 15 项,“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科计划项目子课题 1 项,省级及以 上其他项目 21 项。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SCI/EI 收录 42 篇,出版专著和教材 16 部,申请发明专利 35 项,授权 21 项,获国内外科技奖 12 项,其中,省部级科 技进步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7 项。5 项科研成果被国家 和省市列为成果推广,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 针对云南食品生产和加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食物资源 优势,围绕食品安全从理论基础到安全应用系统研究原料生产、安全控制、产业 化关键技术、市场销售等全食品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经多年建设和培 育,已在普洱茶、火腿、魔芋、食用花卉、果蔬、猪肉、牛干巴等产品质量安全 控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省内外 200 多家企业提供了重要的食品安全关键 技术支撑,已发展成为一支特色鲜明、具有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特色食物 资源功效因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自主知 识产权、学术价值或重要转化应用价值重大成果的主要领域方向、预期目标和标 志性成果。对于确保云南省食品安全,安全有效利用云南食品资源,促进云南食 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成果或标志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三 个方面: 1、建立了食品安全危害物检测关键技术 率先从 mtDNA 角度对内毒素、喹乙醇、苏丹红、二恶英等生物性或化学性污 染所致 mtDNA 突变的 SSCP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中毒病理学研究,构建了云南名特 畜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成果被同行专家评价为“该研究整体水平达国内领
明确了禽流感、牛结核等重要人兽共患病在我省的流行分布,分离到主要人 兽共患病地方毒株、菌株300余株,发现一些为我省所特有的抗原型或基因型, 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畜禽病原微生物资源,为其防控净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云南丰富、独特的药用植物资源为硏究对象,通过对天然植物抗菌、抗病 毒、抗寄生虫药物的活性成分分析,筛选复方制剂进行药效学评价,为云南天然 药物资源应用于动物疫病的防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首次在我省开展动物弓形虫病血清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云南弓形虫株 有6种基因型,其中3种为新的基因型,并在全世界首次建立了日本血吸虫不分 叉尾蚴感染动物模型,为日本血吸虫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补充。 2、建立了优质安全动物性食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深入开展了优质安全动物性食品生产全产业链质量监控体系和关键技术研 究,制订了优质安全动物性食品生产的饲养、疫病防控、产品加工等技术规程, 首次制订了云南地方山羊及羊肉质量分级、云南地方肉牛及牛肉分级和安全优质 猪肉、安全优质猪肉生产技术规范;建立了云南生鲜水牛奶、生鲜荷斯坦牛奶、 冷却肉、牛干巴乳饼、乳扇、酥油的食品安全体系和质量安全标准。2008年“安全 优质猪肉及制品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 “云南牛干巴产业化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获得省科技进步类三等奖,2010年“优 质牛奶配套生产技术”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大河乌猪优质冷却肉 产业化开发”获得曲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年“乳饼标准化生产关键工艺及设 备的研发与推广”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先后获得15项发明专利,出版专 著5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研究和建立了云南优质动物性食品生产质量关键点控制体系( HACCP),建成 了年生产万头安全优质商品猪的示范基地,合作企业成为首家获得云南省无公害 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建立了宣威火腿云南微生物发酵、调控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 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研制发明的盐酸克伦特罗、土霉素、氯霉素、磺胺等快速检测试纸条及相配 套的判读仪和改善猪肉风味的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仔猪抗腹泻复合中草药饲 料添加剂已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国内多家单位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先”。 明确了禽流感、牛结核等重要人兽共患病在我省的流行分布,分离到主要人 兽共患病地方毒株、菌株 300 余株,发现一些为我省所特有的抗原型或基因型, 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畜禽病原微生物资源,为其防控净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云南丰富、独特的药用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天然植物抗菌、抗病 毒、抗寄生虫药物的活性成分分析,筛选复方制剂进行药效学评价,为云南天然 药物资源应用于动物疫病的防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首次在我省开展动物弓形虫病血清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云南弓形虫株 有 6 种基因型,其中 3 种为新的基因型,并在全世界首次建立了日本血吸虫不分 叉尾蚴感染动物模型,为日本血吸虫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补充。 2、建立了优质安全动物性食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深入开展了优质安全动物性食品生产全产业链质量监控体系和关键技术研 究,制订了优质安全动物性食品生产的饲养、疫病防控、产品加工等技术规程, 首次制订了云南地方山羊及羊肉质量分级、云南地方肉牛及牛肉分级和安全优质 猪肉、安全优质猪肉生产技术规范;建立了云南生鲜水牛奶、生鲜荷斯坦牛奶、 冷却肉、牛干巴乳饼、乳扇、酥油的食品安全体系和质量安全标准。2008 年“安全 优质猪肉及制品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 年 “云南牛干巴产业化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获得省科技进步类三等奖,2010 年“优 质牛奶配套生产技术”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 年 “大河乌猪优质冷却肉 产业化开发”获得曲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 年“乳饼标准化生产关键工艺及设 备的研发与推广”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先后获得 15 项发明专利,出版专 著 5 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 研究和建立了云南优质动物性食品生产质量关键点控制体系(HACCP),建成 了年生产万头安全优质商品猪的示范基地,合作企业成为首家获得云南省无公害 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建立了宣威火腿云南微生物发酵、调控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 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研制发明的盐酸克伦特罗、土霉素、氯霉素、磺胺等快速检测试纸条及相配 套的判读仪和改善猪肉风味的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仔猪抗腹泻复合中草药饲 料添加剂已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国内多家单位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 10 亿元以上
3、建立了优质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工艺监控体系 通过组装、集成和完善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解决蔬菜生产、加工和运输过 程中的主要化学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应用基地、流通综合控制技术,建立了云南 无公害蔬菜可追溯质量体系。 在国际上首次系统研究了普洱茶化学及其特征成分茶褐素的形成机制、化学 组成、结构特征、功能及与普洱茶品质关系。构建了普洱茶清洁化加工关键技术 体系、普洱茶茶褐素化学理论体系和核心知识产权。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普洱茶加工关键技术硏究与示范”等项目10项,出版《云南普洱茶化学》、《普洱 茶与微生物》、《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健康之道》、《普洱茶保健功效科学揭秘》 等著作6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 SCUEI收录20余篇,已获5项发明专利 2007年《云南普洱茶》获昆明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8年“普洱 茶化学成分与质量标准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利用微生物提高 普洱茶品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中国茶叶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系统对魔芋、花卉从成分的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突破了多项产业化发展的 关键技术,建立了魔芋、鲜花系列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体系。副主编《功能性 葡甘聚糖的设计与开发》1部。2006年“魔芋膳食纤维食品研究与开发”获云南省科 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魔芋膳食纤维食品获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9 年“魔芋膳食纤维及葡甘低聚糖胶囊产业技术开发”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 魔芋膳食纤维产品获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证书和“云南名牌农产品”,生产企业也获得 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云南省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荣誉,鲜花 食品加工获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魔芋、鲜花产品加 工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率先建立了云南省农产品及加工食品检测在线平台和检测数据存贮中心,通 过该平台客户可及时了解送样检测进度、在线查阅或打印检测报告以及与专家在 线交流等。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需要,在国内率 先构建了玫瑰鲜花饼、高黎贡山猪、普洱茶、松茸、宣威火腿、油茶油等6个产 品的星级标准体系(QEH)及星级评定办法,该体系已经通过了校内和省内两轮 专家论证,并已启动试点实施。 (三)经济和社会效益
3、建立了优质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工艺监控体系 通过组装、集成和完善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解决蔬菜生产、加工和运输过 程中的主要化学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应用基地、流通综合控制技术,建立了云南 无公害蔬菜可追溯质量体系。 在国际上首次系统研究了普洱茶化学及其特征成分茶褐素的形成机制、化学 组成、结构特征、功能及与普洱茶品质关系。构建了普洱茶清洁化加工关键技术 体系、普洱茶茶褐素化学理论体系和核心知识产权。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普洱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 10 项,出版《云南普洱茶化学》、《普洱 茶与微生物》、《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健康之道》、《普洱茶保健功效科学揭秘》 等著作 6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 20 余篇,已获 5 项发明专利。 2007 年《云南普洱茶》获昆明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 年“普洱 茶化学成分与质量标准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 年“利用微生物提高 普洱茶品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中国茶叶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系统对魔芋、花卉从成分的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突破了多项产业化发展的 关键技术,建立了魔芋、鲜花系列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体系。副主编《功能性 葡甘聚糖的设计与开发》1 部。2006 年“魔芋膳食纤维食品研究与开发”获云南省科 技进步三等奖,2009 年魔芋膳食纤维食品获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9 年“魔芋膳食纤维及葡甘低聚糖胶囊产业技术开发”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 年 魔芋膳食纤维产品获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证书和“云南名牌农产品”,生产企业也获得 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云南省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荣誉,鲜花 食品加工获 2 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发明专利 5 项。在国内魔芋、鲜花产品加 工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率先建立了云南省农产品及加工食品检测在线平台和检测数据存贮中心,通 过该平台客户可及时了解送样检测进度、在线查阅或打印检测报告以及与专家在 线交流等。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需要,在国内率 先构建了玫瑰鲜花饼、高黎贡山猪、普洱茶、松茸、宣威火腿、油茶油等 6 个产 品的星级标准体系(QEH)及星级评定办法,该体系已经通过了校内和省内两轮 专家论证,并已启动试点实施。 (三)经济和社会效益
服务“食品安全”国家战略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近年来“三聚氰胺毒奶 粉”、“塑化剂”、“镉大米”、“粮食毒素污染超标”等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和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大影响。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 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加强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要健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 程最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实施食品安全 战略,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全的食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而无论是生产还是监管都 离不开食品安全科技的支撑。对企业而言,要确保食品安全,必须依靠完善的质 量安全控制手段;对监管部门而言,面对数量庞大的生产经营主体、复杂多样的 食品安全风险,必须运用科技手段来提升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当前国际食品安 全科技发展趋势为:食源性危害检测技术趋向集成化、快速化;过程控制技术趋 向精准化、定向化;溯源预警技术趋向网络化、信息化;风险评估技术趋向系统 化、精细化;监管技术趋向智能化、标准化。美国仅2014年投入的食品科技研究 经费就达23亿美元;欧盟第六框架计划食品安全投入也达到6.85亿欧元。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由于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食品 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是食品源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保部调查显示,我 国一些区域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全国16.1%土壤点位重金属或有机污 染物超标;同时,种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甚至违法使用 禁限用高毒农药兽药等行为屡禁不止,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压力加大。二是食品 生产储运过程安全控制能力薄弱。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100多万吨的粮食在生产 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受到真菌毒素污染,约占粮食年总产量的6.2%。不少加 工食品如乳制品、白酒等因在生产、储运等过程中受到污染,质量安全问题频发, 造成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信任危机,引发海外奶粉抢购等事件。三是监管工作需 求与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发现能力较弱、输入
1、服务“食品安全”国家战略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近年来“三聚氰胺毒奶 粉”、“塑化剂”、“镉大米”、“粮食毒素污染超标”等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和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大影响。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 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加强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要健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 程最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实施食品安全 战略,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全的食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而无论是生产还是监管都 离不开食品安全科技的支撑。对企业而言,要确保食品安全,必须依靠完善的质 量安全控制手段;对监管部门而言,面对数量庞大的生产经营主体、复杂多样的 食品安全风险,必须运用科技手段来提升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当前国际食品安 全科技发展趋势为:食源性危害检测技术趋向集成化、快速化;过程控制技术趋 向精准化、定向化;溯源预警技术趋向网络化、信息化;风险评估技术趋向系统 化、精细化;监管技术趋向智能化、标准化。美国仅 2014 年投入的食品科技研究 经费就达 2.3 亿美元;欧盟第六框架计划食品安全投入也达到 6.85 亿欧元。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由于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食品 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是食品源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保部调查显示,我 国一些区域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全国 16.1%土壤点位重金属或有机污 染物超标;同时,种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甚至违法使用 禁限用高毒农药兽药等行为屡禁不止,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压力加大。二是食品 生产储运过程安全控制能力薄弱。据统计,我国每年有 3100 多万吨的粮食在生产、 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受到真菌毒素污染,约占粮食年总产量的 6.2%。不少加 工食品如乳制品、白酒等因在生产、储运等过程中受到污染,质量安全问题频发, 造成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信任危机,引发海外奶粉抢购等事件。三是监管工作需 求与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发现能力较弱、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