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 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 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 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教学时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 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情景交 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 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七月的天山》中的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 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教学时,可先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 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教学目标: 、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 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 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 的熏陶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 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 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 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教学时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 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情景交 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 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七月的天山》中的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 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教学时,可先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 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24 个生字,会写 29 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 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 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三、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 的熏陶。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4、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课时 具体安排 1、古诗词三首 3课时 2、桂林山水 2课时 3、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 4、七月的天山 课时 语文园地 5课时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 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 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 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 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除课文之 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 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 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 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 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 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2 4、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2—14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 6—7 课时,略读课文 1—2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习作 2 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 课时。 具体安排: 1、古诗词三首 3 课时 2、桂林山水 2 课时 3、记金华的双龙洞 2 课时 4、七月的天山 1 课时 语文园地一 5 课时 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 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 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 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本组 4 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 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除课文之 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 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 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20 个生字,会写 28 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 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 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 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5、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要求。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一3课时,口语交际 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具体安排 5、《中彩那天》 3课时 6、《万年牢》 课时 7、《尊严》 2课时 8、《将心比心》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5课时 第三单元 、教材简析 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 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本组的几篇 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这些课 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 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 、教学要求 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加强词语的积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 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3、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表达的能力
3 5、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要求。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0—13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 4—5 课时,略读课文 2—3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习作 2 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 课时 具体安排: 5、《中彩那天》 3 课时 6、《万年牢》 2 课时 7、《尊严》 2 课时 8、《将心比心》 1 课时 语文园地 二 5 课时 第三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 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本组的几篇 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这些课 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 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加强词语的积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 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2、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3、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表达的能力
而习作注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注重细心体验在活动中的经历,注重体会,把自己 的观察、发现写出来 三、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3、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4、帮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体会再现,进一步提练,最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四、课时安排 9、自然之道 2课时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课时 l1、蝙蝠和雷达 2课时 12、大自然的启示 2课时 语文园地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 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 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緊紧围绕 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 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 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教学目标 、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 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4、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4 而习作注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注重细心体验在活动中的经历,注重体会,把自己 的观察、发现写出来。 三、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3、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4、帮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体会再现,进一步提练,最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四、课时安排: 9、自然之道 2 课时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 课时 11、蝙蝠和雷达 2 课时 12、大自然的启示 2 课时 语文园地三 5 课时 合计 13 课时 第四单元 一、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 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 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 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 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 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27 个生字,会写 28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 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4、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5、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2、树立热爱和平、维 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6课时,略读课文3-4课时,口语交 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四、课时安排: 13、《夜莺的歌声》 3课时 14、《小英雄雨来》 2课时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5课时 第五单元 教材简析: 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有关生命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 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含丰富。教学中可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 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训练项目)。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 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本组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 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 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3、发现并总结出概括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通过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
5 5、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2、树立热爱和平、维 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2—15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 4—6 课时,略读课文 3—4 课时,口语交 际 1 课时,习作 2 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 课时。 四、课时安排: 13、《夜莺的歌声》 3 课时 14、《小英雄雨来》 2 课时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 课时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 课时 《语文园地》四 5 课时 第五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有关生命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 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含丰富。教学中可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 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训练项目)。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 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本组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 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 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3、发现并总结出概括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通过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 命,热爱生命。体
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 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四、课时安排: 17、《触摸春天》 3课时 18、《永生的眼睛》 2课时 19、《生命生命》 2课时 20、《花的勇气》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第六单元 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 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 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 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 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进行课文 教学时,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 2、学会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 生活的,丰富自己的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 村生活,激发热爱和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
6 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 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四、课时安排: 17 、《触摸春天》 3 课时 18、《永生的眼睛》 2 课时 19、《生命生命》 2 课时 20 、《花的勇气》 1 课时 《语文园地五》 5 课时 合计: 13 课时 第六单元 一、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 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 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 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 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进行课文 教学时,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 2、学会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 生活的,丰富自己的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 村生活,激发热爱和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
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 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四、课时安排: 21、乡下人家 2课时 22、牧场之国 1课时 23、古诗词三首 3课时 24、麦哨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第七单元 、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 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 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语文园地中以《我敬 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 人,并向他们学习。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园地” 安排的各项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 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教学目标: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发现引号的作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 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
7 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 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四、课时安排: 21 、乡下人家 2 课时 22、牧场之国 1 课时 23、古诗词三首 3 课时 24、麦哨 1 课时 语文园地六 5 课时 合计 13 课时 第七单元 一、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 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 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语文园地中以《我敬 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 人,并向他们学习。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园地” 安排的各项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 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发现引号的作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 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
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四、课时安排: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课时 26、全神贯注 1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3课时 28、父亲的菜园 1课时 语文园地七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第八单元 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的专题为“故事长廊”,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本组教材编排了两篇 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 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 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 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 慧的巨大力量。这一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迥异的故事,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 读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课文,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 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 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 的兴趣 、教学目标: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同 时,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在练习讲课文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丰富的 课外阅读,激发读书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同
8 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四、课时安排: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 课时 26、全神贯注 1 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3 课时 28、父亲的菜园 1 课时 语文园地七 5 课时 合计 13 课时 第八单元 一、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的专题为“故事长廊”,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本组教材编排了两篇 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 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 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 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 慧的巨大力量。这一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迥异的故事,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 读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课文,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 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 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 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同 时,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在练习讲课文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丰富的 课外阅读,激发读书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同
时,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读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在练习讲课文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丰富的 课外阅读,激发读书兴趣。 四、课时安排: 29、寓言两则 2课时 30、文成公主进藏 课时 31、普罗米修斯 3课时 32、渔夫的故事 语文园地八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9 时,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读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在练习讲课文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丰富的 课外阅读,激发读书兴趣。 四、课时安排: 29、寓言两则 2 课时 30、文成公主进藏 1 课时 31、普罗米修斯 3 课时 32、渔夫的故事 1 课时 语文园地八 5 课时 合计 13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