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近代中口画维护国家主权的 伟大的抗日战争 8 的“ 300000
探究一:为什么日本1937会爆发全面侵 华?卢沟桥事变是偶然的误会还是历史的 必然? 1、侵略中国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继续,是既定 国策。 2、1931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把对外侵略 作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出路 3、中国国民党政府竭尽全力“围剿”红军和革命 想根据地,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探究一:为什么日本1937会爆发全面侵 华?卢沟桥事变是偶然的误会还是历史的 必然? 1、侵略中国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继续,是既定 国策。 2、 1931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把对外侵略 作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出路 3、中国国民党政府竭尽全力“围剿”红军和革命 根据地,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材料1:“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 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 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 犯。 田中奏折(1927年) 材料2: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 写道“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 二期征朝鲜,……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 支那领土,…尚未实现
材料1: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 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 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 犯。”——田中奏折(1927年) 材料2: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 写道“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 二期征朝鲜,……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 支那领土,…..尚未实现
材料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 济危机,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工 业生产总值下降了367%,一时陷入绝望的境 地。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和经济 危机,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从各方面加紧侵 华战争的准备。从军政头目到法西斯团体都蓄 势待发。 材料4:“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 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 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 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 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 济危机,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工 业生产总值下降了36.7%,一时陷入绝望的境 地。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和经济 危机,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从各方面加紧侵 华战争的准备。从军政头目到法西斯团体都蓄 势待发。 材料4:“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 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 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 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 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5:1927~1937年间,蒋介石领导的 南京国民政府为统一全国、消除异己、 镇压革命人民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主 要有:收服北洋军阀残余势力的战争, 讨伐国民党内部各派军事集团的历次战 争,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 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历次战争
材料5: 1927~1937年间,蒋介石领导的 南京国民政府为统一全国、消除异己、 镇压革命人民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主 要有:收服北洋军阀残余势力的战争, 讨伐国民党内部各派军事集团的历次战 争,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 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历次战争
探究二:抗日战争如何由九一八走向卢沟 桥,由局部抗争演变成全面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东北沦陷 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 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探究二:抗日战争如何由九一八走向卢沟 桥,由局部抗争演变成全面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东北沦陷) •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
探究三:面对民族存亡的生死时刻,中国 政府抗战态度如何转变? 1、1935年华北事变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締开成 缺线匙 确立方针 4、1936西安事变一一标志初步形成 5、1937年七七事变——一标志全国抗战开始 6、1937年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 《自卫抗战声明书》 7、1937年红军改编 8、19379公布国共合作宜言—标志正式建立
1、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方针 4、 1936西安事变——标志初步形成 5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全国抗战开始 6、1937年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 《自卫抗战声明书》 7、1937年红军改编 8、 1937.9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正式建立 探究三:面对民族存亡的生死时刻,中国 政府抗战态度如何转变?
探究四:为了战胜沾满斑斑血迹的日寇,国共两 党采取了怎样不同的抗战策略? 抗战路线:片 国民党正面战场面抗战路线 日 民相 组织抗战四次会战 族 战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路 抗战路线 线 开辟敌后战场直团大战 国民党还开辟了国外 战场
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抗战路线:片 面抗战路线 组织抗战 抗战路线:全面 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四次会战 国民党还开辟了国外 战场 探究四:为了战胜沾满斑斑血迹的日寇,国共两 党采取了怎样不同的抗战策略?
所谓“正面战场”,是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 且两国交战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 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装力量,单纯依靠政府和 军队而不发动民众的抗战路线。 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 争路线。也称“敌后战场”,一般是指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而丛军事战略角度看 当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的战场。在这一战场上 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所谓“正面战场”,是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 日两国交战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 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装力量,单纯依靠政府和 军队而不发动民众的抗战路线。 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 争路线。也称“敌后战场”,一般是指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而从军事战略角度看, 当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的战场。在这一战场上 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的四大会战 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 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 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 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 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 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失守,抗战进入 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平型关大捷 (太原失守) 台儿庄大捷 (徐州失守) 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的四大会战 粉碎日本速 战速决的迷梦 (上海失守) 武汉失守 广州、武汉先后 失守,抗战进入 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 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 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 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 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 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