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导学案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网络纲要 中共坚持民主联合政府 背景:「1、抗战后两种前途1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争取和平2、重庆谈判(1945,8-10),签订《双十协定》 民主的斗 《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① ,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争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② 时间:1946,6-1947,6 2、战略防御丿作战方式:运动战 战果: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国民党重点进攻:③ 和④_解放区;结果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3、解放区土地改革: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 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时间:1947,6-1948,9 4、战略反攻了揭开序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意义:扭转了全国战局,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背景: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解放 时间:1948,9-1949,1 战争 A.辽沈战役:首攻锦州→长春和平解放→攻下沈阳 5、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以徐州为中心,在碾庄歼灭黄百韬兵团→在宿 县围歼黄维兵团→全歼杜聿明集团 C.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入山海关参加平津战役,攻克张家口、 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意义: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6、北平和谈(19494),国民政府拒绝在⑥ 》上签字 7、渡江战役(19494) 标志: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⑦ ,统治中国22年的⑧ 覆灭 意义:「A.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⑨ B.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⑩ 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新民主主义 C.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革命的胜利经验: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C.广大群众的支持 D.有一直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E.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解放战争》导学案 一、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网络纲要 第16 课 解 放 战 争 一、背景: 争取和平 民主的斗 争 5、战略决战 背景: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时间:1948,9—1949,1 4、战略反攻 1、抗战后两种前途 2、重庆谈判(1945,8—10),签订《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①_________ ,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中共坚持民主联合政府 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二 、 解 放 战争 三、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②___________。 2、战略防御 标志: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⑦_______,统治中国22年的⑧_________覆灭。 意义: A.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⑨ B.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⑩ ,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C.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经验: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C.广大群众的支持 D.有一直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E.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时间:1947,6—1948,9 揭开序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意义:扭转了全国战局,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时间:1946,6—1947,6 作战方式:运动战 战果: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国民党重点进攻:③ _______和④______解放区;结果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6、北平和谈(1949,4),国民政府拒绝在⑥《 》上签字 7、渡江战役(1949,4) 三大战役 A.辽沈战役:首攻锦州→长春和平解放→攻下沈阳 B. ⑤_________:以徐州为中心,在碾庄歼灭黄百韬兵团→在宿 县围歼黄维兵团→全歼杜聿明集团 C.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入山海关参加平津战役,攻克张家口、 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意义: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3、解放区土地改革: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 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重点拓展 ■解放战争各阶段总结表格 阶段 国民党作战方针 产党作战方针 战略防御 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集中优势 (1946.6-1947.6) 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战略反攻 四面出击、继续进攻以外线作战为主,以中原地区为突破 (1947.6-1948.8) 口,展开全国反攻 战略决战集中兵力、重点防守战略决战,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 (1948.8-1949.1) 追歼残敌(1949.1-1950以政治和谈,实现划江而追歼残敌,解放全国 年夏)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两次转移: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标志:1927年秋收起义中,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 而转向敌人防备空虚的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开始 起,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四、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下列事件中,能够说 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中共“七大”召开②重庆谈判③北平和平谈判④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 C.③④ D.②④ 2.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图理解正确 的是()
三、重点拓展 ■解放战争各阶段总结表格 阶段 国民党作战方针 共产党作战方针 战略防御 (1946.6-1947.6) 全面进攻、重点进攻 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集中优势 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战略反攻 (1947.6-1948.8) 四面出击、继续进攻 以外线作战为主,以中原地区为突破 口,展开全国反攻 战略决战 (1948.8-1949.1) 集中兵力、重点防守 战略决战,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 北 追 歼 残 敌( 1949.1-1950 年夏) 以政治和谈,实现划江而 治 追歼残敌,解放全国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两次转移: 1.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标志:1927 年秋收起义中,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 而转向敌人防备空虚的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 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开始 起,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四、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下列事件中,能够说 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中共“七大”召开 ②重庆谈判 ③北平和平谈判 ④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图是中国 1940~1947 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图理解正确 的是( )
1940-1947·民主”出現频空 口民主 19401941194219431944194519461947 ①1940-1944年是以抗日为重任,“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民主”出现频率较高 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 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 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 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 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消除了国内矛盾冲突 C.确立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D.促成新中国的成立 4某同学从旧书市场买到一本民国时期的书,下图是其封面。据此判断该书发行 时间应是() 要
①1940—1944 年是以抗日为重任,“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 年国共重庆谈判,“民主”出现频率较高 ③1946 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 ④1947 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 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 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 ) 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消除了国内矛盾冲突 C.确立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D.促成新中国的成立 4.某同学从旧书市场买到一本民国时期的书,下图是其封面。据此判断该书发行 时间应是( )
A.辛亥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读下图,1947年春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针对的区域是( 图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6.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7.下列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相对应的军事行动应该是() 三军配合 A.日本军队分三路大军由武汉开进 B.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散区以失败告终 C.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 D.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读下图,1947 年春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针对的区域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6.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7.下列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相对应的军事行动应该是( ) A.日本军队分三路大军由武汉开进 B.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散区以失败告终 C.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 D.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8.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之间爆发了内战。下列各项中,符合下图所示战役的是 国民党军逃题方 A.刘少奇和邓小平指挥了这场战役 B.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跃进至江淮流域 C.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余万人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9.面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毛泽东曾豪迈地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 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 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 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百团大战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决战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0.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共150多万人、基本消灭 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
8.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之间爆发了内战。下列各项中,符合下图所示战役的是 ( ) A.刘少奇和邓小平指挥了这场战役 B.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跃进至江淮流域 C.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 余万人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9.面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毛泽东曾豪迈地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 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 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 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百团大战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决战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0.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共 150 多万人、基本消灭 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科学家竺可祯写了 60 年日记,20 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
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12.电影往往取材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四部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建国大业》 ④《建党伟业》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13.2011年3月,“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开赴地中海,为我国从利比亚撤侨护航。 以“徐州”命名军舰,表达了人民子弟兵对徐州拥军工作的敬意。徐州在近代历 史上最大规模的拥军支前活动发生在下列战役中的()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4.安徽是红色旅游大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下列战役发生在安徽的有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
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12. 电影往往取材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四部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建国大业》 ④《建党伟业》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13.2011 年 3 月,“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开赴地中海,为我国从利比亚撤侨护航。 以“徐州”命名军舰,表达了人民子弟兵对徐州拥军工作的敬意。徐州在近代历 史上最大规模的拥军支前活动发生在下列战役中的( )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4.安徽是红色旅游大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下列战役发生在安徽的有 ( )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 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6.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山 大 圈81945年8月,八路军进入张家 图91948年12月,解放军进入张家口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 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 17.1949年1月,中共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在他的 台历上写下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红军长征的完成 B.刘、邓大军成功地挺进中原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18.三大战役胜利后,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 役的“江”是指()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 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6.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 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 17.1949 年 1 月,中共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在他的 台历上写下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 A.红军长征的完成 B.刘、邓大军成功地挺进中原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18.三大战役胜利后,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 役的“江”是指( )
乌江 B.长江 C.湘江 D.闽江 19.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 21.阅读下列材料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毛泽 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材料一蒋介石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 度人物,当年《时代》的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 材料二毛泽东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毛泽 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请回答: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2)上述两人在1945年曾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面,简述毛泽东参加这 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A.乌江 B.长江 C.湘江 D.闽江 19.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 A. 三大战役胜利 B.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 21.阅读下列材料: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毛泽 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材料一 蒋介石曾先后 10 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并且是 1937 年《时代》年 度人物,当年《时代》的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 材料二 毛泽东曾先后 12 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其中,1949 年 3 月,毛泽 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请回答: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 1937 年和 1949 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2)上述两人在 1945 年曾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面,简述毛泽东参加这 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3)毛泽东和蒋介石公开正面对抗长达半个世纪,列举在1949年前后,毛蒋在军 事上斗争的典型事例及其结果 ●能力挑战 22.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 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2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 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4.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 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 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 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3)毛泽东和蒋介石公开正面对抗长达半个世纪,列举在 1949 年前后,毛蒋在军 事上斗争的典型事例及其结果。 ●能力挑战 22.1945 年 8 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 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2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 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4.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 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 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 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 ,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25.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作了以下战略部署: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 进攻陕北之敌北调: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之敌牵 向海边。此举的目的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改变敌我战略态势发动反攻 C.调整军力布局准备战略大决战 D.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 26.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图7东北解放军入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7.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 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 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应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8.“中国的革命正是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 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25.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作了以下战略部署: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 进攻陕北之敌北调;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之敌牵 向海边。此举的目的是(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改变敌我战略态势发动反攻 C.调整军力布局准备战略大决战 D.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 26.图 7 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7.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 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 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应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8.“中国的革命正是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 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