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刖言 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一)优化就地保护体系 (二)完善迁地保护体系 (三)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五)协同推进绿色发展 三、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一)完善政策法规 (二)强化能力保障 (三)加强执法监督
1 of 18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1 年 10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一)优化就地保护体系 (二)完善迁地保护体系 (三)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五)协同推进绿色发展 三、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一)完善政策法规 (二)强化能力保障 (三)加强执法监督
(四)倡导全民行动 四、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一)积极履行国际公约 (二)增进国际交流合作 结束语 前言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 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关 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生 物资源保护被列入二十六项原则之中。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 公约确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 资源而产生的惠益三大目标,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启了新纪元。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 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 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智慧,“天人合—”“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等思想和理念 体现了朴素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 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 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当前,全球物种灭 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要站在对人类
2 of 18 (四)倡导全民行动 四、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一)积极履行国际公约 (二)增进国际交流合作 结束语 前言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 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关 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972 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生 物资源保护被列入二十六项原则之中。1993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 公约确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 资源而产生的惠益三大目标,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启了新纪元。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 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 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等思想和理念 体现了朴素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 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 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当前,全球物种灭 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2020 年 9 月 30 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要站在对人类
文明负责的高度,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凝聚全球治理合力,提升全球环境 治理水平。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为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 解,特发布本白皮书 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 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 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边治理、合作共嬴的机制 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新贡献。 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在社会发展中优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以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为基础,科学配置 自然和人工保护修复措施,对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实施有效保护, 保障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利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物多 样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标和手段,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给 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和升级,从 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嬴。 —坚持制度先行、统筹推进。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地位,长远谋 划顶层设计,分级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行动和公众参与的生物 多样性保护长效机制。强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完 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恵益分享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构建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治理新格局。 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已成为国际交流对话的重要内容。中国坚定支持生物多样性多边治理体系,切实履
3 of 18 文明负责的高度,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凝聚全球治理合力,提升全球环境 治理水平。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为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 解,特发布本白皮书。 一、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 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 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边治理、合作共赢的机制, 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新贡献。 ——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在社会发展中优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以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为基础,科学配置 自然和人工保护修复措施,对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实施有效保护, 保障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利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物多 样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标和手段,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给 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和升级,从 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坚持制度先行、统筹推进。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地位,长远谋 划顶层设计,分级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行动和公众参与的生物 多样性保护长效机制。强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完 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构建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治理新格局。 ——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已成为国际交流对话的重要内容。中国坚定支持生物多样性多边治理体系,切实履
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他相关环境条约义务,积极承担与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 责任,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领域交流合作 携手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发挥更大作用。 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中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提出并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生态保护 红线划定等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就地与迁地保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持续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一)优化就地保护体系 中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 自然保护地体系,率先在国际上提岀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明确了生物多样性 保护优先区域,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 发挥了积极作用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1956年建立第—个自然保护区以来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 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保护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奠定基础。2015年以来,先后启动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整合相关 自然保护地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实行统管理、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通过构建科 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増加。大 熊猫野外种群数量40年间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朱鹲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 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 纪80年代的180头增加到目前的300头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 前的仅存两群不足10只增长到五群35只
4 of 18 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他相关环境条约义务,积极承担与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 责任,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领域交流合作, 携手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发挥更大作用。 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中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提出并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生态保护 红线划定等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就地与迁地保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持续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一)优化就地保护体系 中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 自然保护地体系,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明确了生物多样性 保护优先区域,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 发挥了积极作用。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 1956 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 18%。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 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保护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奠定基础。2015 年以来,先后启动三江源等 10 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整合相关 自然保护地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实行统一管理、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通过构建科 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 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大 熊猫野外种群数量 40 年间从 1114 只增加到 1864 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 7 只增 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 5000 只,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 纪 80 年代的 180 头增加到目前的 300 头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 40 年 前的仅存两群不足 10 只增长到五群 35 只
专栏1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2015年,中国在总结自然保护地60余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启动国 家公园体制试点,先后设立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约 22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3%。 中国的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 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是中国自然 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 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国家公园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实 行最严格的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 经过多年探索,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 强化监督管理、推动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生态保护上成 效明显。整合相关自然保护地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实行统一管理、整体 保护和系统修复,增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同时, 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也为全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进行了更多探索实践。 图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专栏1)新华社发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体制机制 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中国创新生态空间保护模式,将具有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 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极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保护。初步划定的 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天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大小兴安岭、秦岭、 南岭,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海岸带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区域。生态保护红 线涵盖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及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覆盖 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保护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中国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倡议,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的 解决方案”全球15个精品案例。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高度 的战略契合性、目标协同性和空间-致性,将有效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国 家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生态空间
5 of 18 图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专栏 1)新华社发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体制机制 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中国创新生态空间保护模式,将具有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 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极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保护。初步划定的 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天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大小兴安岭、秦岭、 南岭,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海岸带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区域。生态保护红 线涵盖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及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覆盖 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保护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中国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倡议,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的 解决方案”全球 15 个精品案例。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高度 的战略契合性、目标协同性和空间一致性,将有效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国 家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生态空间
确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中国打破行政区域界线,连通现有自然保护地 充分考虑重要生物地理单元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完整性,划定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 优先区域。其中,32个陆域优先区域总面积2763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 积的288%,对于有效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及其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迁地保护体系 中国持续加大迁地保护力度,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生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 存水平显著提高,迁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成为就地保护的有效补充,多种濒危野 生动植物得到保护和恢复。 逐步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建立了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 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建立植物园(树木园)近200个 保存植物2.3万余种;建立250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 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专栏2植物迁地保护体系 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现有迁地栽培高等植物 396科、3633属、23340种(含种以下分类单元),其中本土植物288科、 2911属、约20000种,分别占中国本土高等植物的91%、86%和60%。建 立迁地保护点近200个,基本完成苏铁、棕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原产 中国的重点兰科、木兰科植物收集保存。建成22个多树种遗传资源综 合保存库、13个单树种遗传资源专项保存库、294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 地,保存树种2000多种,覆盖全国大多数省份,涵盖目前利用的主要造 林树种遗传资源的60%。 图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专栏2)新华社发 加快重要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中国高度重视生物资源保护,近年来在生 物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实施战略生物资源计划专项,完善 生物资源收集收藏平台,建立种质资源创新平台、遗传资源衍生库和天然化合物转
6 of 18 确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中国打破行政区域界线,连通现有自然保护地, 充分考虑重要生物地理单元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完整性,划定 35 个生物多样性保护 优先区域。其中,32 个陆域优先区域总面积 276.3 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 积的 28.8%,对于有效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及其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迁地保护体系 中国持续加大迁地保护力度,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生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 存水平显著提高,迁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成为就地保护的有效补充,多种濒危野 生动植物得到保护和恢复。 逐步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建立了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 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建立植物园(树木园)近 200 个, 保存植物 2.3 万余种;建立 250 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60 多种珍稀濒危野生 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图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专栏 2)新华社发 加快重要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中国高度重视生物资源保护,近年来在生 物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实施战略生物资源计划专项,完善 生物资源收集收藏平台,建立种质资源创新平台、遗传资源衍生库和天然化合物转
化平台,持续加强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实施-批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项 目,截至2020年底,形成了以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及其复份库为核心、10座中 期库与43个种质圃为支撑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立了199个国家级畜 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为90%以上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种 建立了国家级保种单位,长期保存作物种质资源52万余份、畜禽遗传资源96万 份。建设99个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以及新疆、山东2个国家级林草种质 资源设施保存库国家分库,保存林木种质资源4.7万份。建设31个药用植物种质 资源保存圃和2个种质资源库,保存种子种苗1.2万多份。 专栏3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在全国105家单位的协作攻关下,经过13年努力,由中国科学院昆 明植物研究所牵头创建了国际一流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藏体 系——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抢救性采集和保存了中国大量珍 稀濒危、特有和具有重要价值的生物种质资源,全面实现了资源和信息 的社会化共享。截至2020年底,种质资源库已保存野生植物种子10601 种、85046份;植物离体培养材料2093种、24100份;DNA材料7324种、 65456份;微生物菌株2280种、22800份和动物种质资源203种、60262 份,与英国“千年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等一起成为全球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设施。 图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专栏3)新华社发 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中国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对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 物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人工繁育扩大种群,并最终实现放归自然。人工繁育大熊 猫数量呈快速优质増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 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在北京南海子、江苏大丰、湖北 石首分别建立了三大保护种群,总数已突破8000只。此外,中国还针对德保苏铁、 华盖木、百山祖冷杉等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抢救性保护,112种我国特 有的珍稀涢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 (三)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7 of 18 化平台,持续加强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实施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项 目,截至 2020 年底,形成了以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及其复份库为核心、10 座中 期库与 43 个种质圃为支撑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立了 199 个国家级畜 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为 90%以上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种 建立了国家级保种单位,长期保存作物种质资源 52 万余份、畜禽遗传资源 96 万 份。建设 99 个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以及新疆、山东 2 个国家级林草种质 资源设施保存库国家分库,保存林木种质资源 4.7 万份。建设 31 个药用植物种质 资源保存圃和 2 个种质资源库,保存种子种苗 1.2 万多份。 图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专栏 3)新华社发 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中国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对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 物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人工繁育扩大种群,并最终实现放归自然。人工繁育大熊 猫数量呈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 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在北京南海子、江苏大丰、湖北 石首分别建立了三大保护种群,总数已突破 8000 只。此外,中国还针对德保苏铁、 华盖木、百山祖冷杉等 120 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抢救性保护,112 种我国特 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 (三)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安全,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颁布实施生物安全法,系 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机制逐渐完善, 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能 力持续提高。 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持续加强对外来物种λ侵的防范和应对,完善外来入侵物 种防控制度,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推动联防联控。陆续发布4批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制定《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 录》,共计公布83种外来入侵物种。启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开展外来入侵物种 监测预警、防控灭除和监督管理。加强外来物种口岸防控,严防境外动植物疫情疫 病和外来物种传入,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严格规范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积极推动生物 技术有序健康发展。先后颁布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 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生物技术硏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进出境转基因产↓ 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与评价,防范转基因生 物环境释放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发布转基因生物 安全评价、检测及监管技术标准200余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强化生物遗传资源监管。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获取、利用和恵益分享的管理 和监督,保障生物遗传资源安全。开展重要生物遗传资源调查和保护成效评估,查 明生物遗传资源本底,查凊重要生物遗传资源分布、保护及利用现状。组织开展第 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获得1.3万多种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等信息,其中 3150种为中国特有种。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已收集作物种质资源9.2万份,其中90%以上为新发现资源。2021年启动的第三 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已完成新发现的8个畜禽遗传资源初步鉴定工作。组织 开展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査,已完成秦岭地区调査试点工作。近10年来, 中国平均毎年发现植物新种约200种,占全球植物年增新种数的十分之一。加快 推进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恵益分享相关立法进程,持续强化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 管,防止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和无序利用 (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8 of 18 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安全,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颁布实施生物安全法,系 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机制逐渐完善, 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能 力持续提高。 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持续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完善外来入侵物 种防控制度,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推动联防联控。陆续发布4批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制定《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 录》,共计公布 83 种外来入侵物种。启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开展外来入侵物种 监测预警、防控灭除和监督管理。加强外来物种口岸防控,严防境外动植物疫情疫 病和外来物种传入,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严格规范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积极推动生物 技术有序健康发展。先后颁布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 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进出境转基因产品 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与评价,防范转基因生 物环境释放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发布转基因生物 安全评价、检测及监管技术标准 200 余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强化生物遗传资源监管。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获取、利用和惠益分享的管理 和监督,保障生物遗传资源安全。开展重要生物遗传资源调查和保护成效评估,查 明生物遗传资源本底,查清重要生物遗传资源分布、保护及利用现状。组织开展第 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获得 1.3 万多种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等信息,其中 3150 种为中国特有种。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已收集作物种质资源 9.2 万份,其中 90%以上为新发现资源。2021 年启动的第三 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已完成新发现的 8个畜禽遗传资源初步鉴定工作。组织 开展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已完成秦岭地区调查试点工作。近 10 年来, 中国平均每年发现植物新种约 200 种,占全球植物年增新种数的十分之一。加快 推进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相关立法进程,持续强化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 管,防止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和无序利用。 (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 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国实施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统 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自 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坚决打嬴污染防治攻坚战,极大缓 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 实施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提升生 态系统质量为目标,持续开展多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效改善和恢复了重点区域 野生动植物生境。稳步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石漠化综合治 理、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以及河湖与 湿地保护修复、红树林与滨海湿地保护修复等—批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 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启动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和修复工程。制定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 2035年)》,确定了新时代“三区四带”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中国森林面 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荒 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了“双缩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56.1%,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2016-2020年期间,累计整治修复岸线1200 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2000-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25%来自 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良好的环境质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也是生 物多样性保护的应有之义。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全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 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8.3%,优良天数比例比2015年上升 58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I~Ⅲ类)和丧失使用功能(劣V 类)水体比例分别为834%和06%,比2015年分别提高174个百分点和降低 9.1个百分点;全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面积比例为774%,较2015 年上升9个百分点;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 90‰。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优化了物种生境,恢复了各类生态系统功能,有效缓解 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压力
9 of 18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 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国实施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统 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自 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极大缓 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 筑。 实施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提升生 态系统质量为目标,持续开展多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效改善和恢复了重点区域 野生动植物生境。稳步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石漠化综合治 理、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以及河湖与 湿地保护修复、红树林与滨海湿地保护修复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 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启动 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和修复工程。制定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 -2035 年)》,确定了新时代“三区四带”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中国森林面 积和森林蓄积连续 30 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荒 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连续 3 个监测期实现了“双缩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56.1%,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2016-2020 年期间,累计整治修复岸线 1200 公里,滨海湿地 2.3万公顷。2000-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 25%来自 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良好的环境质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也是生 物多样性保护的应有之义。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显著成效。2020 年,全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 浓度为 33 微克/立方米,比 2015 年下降 28.3%,优良天数比例比 2015 年上升 5.8 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和丧失使用功能(劣Ⅴ 类)水体比例分别为 83.4%和 0.6%,比 2015 年分别提高 17.4 个百分点和降低 9.1 个百分点;全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面积比例为 77.4%,较 2015 年上升 9 个百分点;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 90%。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优化了物种生境,恢复了各类生态系统功能,有效缓解 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压力
(五)协同推进绿色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注重以自然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协同推进高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加快行业产业绿色转型。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 压力。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绿色产业比重,加快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和升 级。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和可持续经营,加强生物资源养护,制定可持续 生产标准指南,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可持续水产品等 绿色产品认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强化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领域的生物 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施特许猎捕证制度、采集证制度、驯养繁殖许可证制 度等重点野生动植物利用管理制度,鼓励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优良生物资源。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进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前提,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 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培育优势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城市、乡村绿色高质量 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美丽家园。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考虑 生态环境因素,以促进农村进步、实现农民富裕为目标,持续加大生物资源的保护 力度,助推可持续发展。持续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 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建设,着力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城 市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倡导并培育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绿色 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自然资源消耗。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 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保值增值,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机制,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在长江流 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 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 势,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内生动力
10 of 18 (五)协同推进绿色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注重以自然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协同推进高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加快行业产业绿色转型。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 压力。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绿色产业比重,加快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和升 级。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和可持续经营,加强生物资源养护,制定可持续 生产标准指南,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可持续水产品等 绿色产品认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强化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领域的生物 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施特许猎捕证制度、采集证制度、驯养繁殖许可证制 度等重点野生动植物利用管理制度,鼓励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优良生物资源。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进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前提,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 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培育优势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城市、乡村绿色高质量 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美丽家园。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考虑 生态环境因素,以促进农村进步、实现农民富裕为目标,持续加大生物资源的保护 力度,助推可持续发展。持续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 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建设,着力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城 市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倡导并培育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绿色 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自然资源消耗。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 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保值增值,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机制,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在长江流 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 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 势,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