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压带和 风带 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第二节 气压带和 风带
考纲展示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复习要点 1.识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特点。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海陆分布的影响 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应用:分析气候特点及成因,分析大气环流对 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纲展示 •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复习要点 1.识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特点。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海陆分布的影响 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应用:分析气候特点及成因,分析大气环流对 生产生活的影响
理想环流 制作:深圳市石岩 公学唐友能 假设条件: 1地球不 北—寒 自转 2地表性 质均 30° 3太阳直 射赤道。 热一
假设条件: 1.地球不 自转 ; 2.地表性 质均一; 3.太阳直 射赤道
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1帕)北半球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的高空风
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百帕)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北半球 北半球的高空风
三圈环流 制作:深圳市石岩公学 唐友能 30°
地球上的气压带(7个和风带(6个) 极地东风 副E量 60°N 盛/行/西/风 30°N /东北信/风/ 0 N东南 行 信西 风 30S 风 以 60°s 极地东风 90°s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盛 行 西 风 极地东风 东 南 信 风 盛 行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地球上的气压带(7个)和风带(6个)
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方法: 1气压带形成机制: 热力成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动力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且南北对称 3.风向: 压 北半球:箭头指向低压 副极地低压 南半球:箭头指向低压 副热带高 赤道低压
1.气压带形成机制: 热力成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动力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且南北对称 3.风向: 北半球:箭头指向低压 南半球: 箭头指向低压 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方法: 极地高压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在下图画出气流流动方向 900°s60°s 30°s
90° s 60° s 30° s 0° 在下图画出气流流动方向
巩固练习 2、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 气压带的原因是(C) A.空气在这一带大量收缩下沉 B.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下 沉补充 C.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纬 30°附近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 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
2、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 气压带的原因是( ) A.空气在这一带大量收缩下沉 B.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下 沉补充 C.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纬 30°附近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 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 C 巩固练习
春分日 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太阳位置■低压带□高压带
赤道 南极圈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太阳位置 低压带 高压带 春分日 秋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