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课时】54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1、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是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公 共必修课。它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把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 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融合在一起。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 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 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理 想信念。 2、教学目标和要求 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唯物论、辨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相一致的原 则,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学会运用马克思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打下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3学分,其中,课堂教学36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次序 讲座 授课内容 课时备注 绪论 绪论 世界观和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讲 认识的本职及其发展规律 方法论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 第三讲 资本主义论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6565442 第四讲 社会主义论「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 合计 36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讲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课时】54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1、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是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公 共必修课。它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把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 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融合在一起。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 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 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理 想信念。 2、教学目标和要求: 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唯物论、辨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相一致的原 则,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学会运用马克思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打下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3学分,其中,课堂教学36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次序 讲座 授课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讲 绪论 绪论 4 第二讲 世界观和 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6 认识的本职及其发展规律 5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6 第三讲 资本主义论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5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4 第四讲 社会主义论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 想 2 合计 36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讲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样学习和掌握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5、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功能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 3、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实践基础。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鲜明的政治立场 3、重要的理论品质 4、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样学习和掌握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5、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功能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 3、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实践基础。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鲜明的政治立场 3、重要的理论品质 4、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四、课堂讨论选题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五、课外作业选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第二讲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 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世界的物质本质和辩证本性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四、课堂讨论选题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五、课外作业选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第二讲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 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世界的物质本质和辩证本性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2)意识的能动作用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永恒发展 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四、课堂讨论选题 1、物质世界多样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有何意义? 2、从普遍联系的观点中,你是怎样理解和看待条件的? 五、课外作业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实践的本质和作用?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方针的正确 4、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指导意义? 5、试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
(1)规律及其客观性 (2)意识的能动作用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永恒发展 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四、课堂讨论选题 1、物质世界多样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有何意义? 2、从普遍联系的观点中,你是怎样理解和看待条件的? 五、课外作业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实践的本质和作用?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方针的正确 性。 4、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指导意义? 5、试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理解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与价值观,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认识论与思想 路线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的辨证过程 、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 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5、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关系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认识与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二)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与谬误 2、真理的检验标准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理解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与价值观,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认识论与思想 路线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的辨证过程 3、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 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5、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关系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认识与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二)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与谬误 2、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 (1)价值及其特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4)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 (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四、课堂讨论选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何谓真理与真理何在? 五、课外作业选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3、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4、简要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 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 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4)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四、课堂讨论选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何谓真理与真理何在? 五、课外作业选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3、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4、简要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 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 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5)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4、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5)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 (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四、课堂讨论选题 1、学了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的本质的揭示对你有何启发? 2、怎样理解社会交往和全球化问题? 五、课外作业选题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哪些变化?分配机制有哪些改变? 3、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 盾的途径。 4、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讲资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 (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四、课堂讨论选题 1、学了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的本质的揭示对你有何启发? 2、怎样理解社会交往和全球化问题? 五、课外作业选题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哪些变化?分配机制有哪些改变? 3、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 盾的途径。 4、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讲资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 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4、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三、主要教学内容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的原始积累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3)价值量的决定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 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4、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的原始积累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3)价值量的决定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与所有权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3)资本积累 (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四、课堂讨论选题 l、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五、课外作业选题 l、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如何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简述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5、简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分析其积极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2、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与所有权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3)资本积累 (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四、课堂讨论选题 1、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五、课外作业选题 1、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如何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简述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5、简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分析其积极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表现在那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