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驯服(xin)毗邻(p1) 宅邸(di) 纡尊降贵(xu) B.痉挛(luan)商埠(f) 皱襞(bi) 一哄而上(hong) C.犄角(j) 忧悒(y1) 肖像(xiao)冰冷砭骨(bian) D.鬈发(judn)瞥见(pie)挨骂(ai) 千刀万剐(gu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棵树在冬天的夜晩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树叶紧紧合拢起来,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树立在整夜不 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B.在低垂的、晨光熹微的穹苍下,几只寒鸦在禾捆干燥棚的屋脊上酣睡,老爷凝望着绿油油的冬麦地,地 里阒无一人,只有几头牛犊在田间游荡 他跨海来到非洲,只身穿越茫茫无际的撒哈拉沙漠,一路奇遇叠出,命运给了他种种启示,而梦想始终 指引他策马前行。 D.人类忙碌的世界,仿佛停止了一切活动,蓦然间它变幻成一座可怖且孤寂的塑相。那时辰,在炎热炙人 的辽阔无垠的天空下,唯有一个无言的大自然和她面对面静坐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千万不要把小说的虚构看得简单了,伟大的虚构,可以洞见一个非凡的世界,这可能是其他文体很难达 到的 B.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咏“如花美眷”,唱“似水流年”,孰不知如花美眷最怕那似水流年,此时哪怕再 和美,都可能潜藏着变数与危机。 C.微消费的兴起,带动手机支付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增长。截至2013年2月,使用手机支付的网民数量已 达4.5千万人次 D.2013年1月发生在陕西富平的农民工下跪讨薪事件岂能悬而不决?因为此事涉及2600多名农民工,政 府不能让他们黯然神伤地回家过年。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称,各大商业银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宝网上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套现可能产 生的呆坏账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 B.虽然中美之间有关军费预算、亚洲地位的确定等诸多问题对骆家辉相对陌生,不过其 出任驻华大使,表明奥巴马政府更关注经贸事务,也更加务实 C.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小说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天马行 空般的叙述以及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了一个既现实又神秘的世界 D.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 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茶” 字省作“茶”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驯.服(xùn) 毗.邻(pí) 宅邸.(dǐ) 纡.尊降贵(xū) B.痉挛.(luán) 商埠.(fù) 皱襞.(bì) 一哄.而上(hòng) C.犄.角(jī) 忧悒.(yì) 肖.像(xiào) 冰冷砭.骨(biān) D.鬈.发(juán) 瞥.见(piē) 挨.骂(ái) 千刀万剐.(guă)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棵树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树叶紧紧合拢起来,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树立在整夜不 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来源: Z x xk. Com ] B.在低垂的、晨光熹微的穹苍下,几只寒鸦在禾捆干燥棚的屋脊上酣睡,老爷凝望着绿油油的冬麦地,地 里阒无一人,只有几头牛犊在田间游荡。 C.他跨海来到非洲,只身穿越茫茫无际的撒哈拉沙漠,一路奇遇叠出,命运给了他种种启示,而梦想始终 指引他策马前行。 D.人类忙碌的世界,仿佛停止了一切活动,蓦然间它变幻成一座可怖且孤寂的塑相。那时辰,在炎热炙人 的辽阔无垠的天空下,唯有一个无言的大自然和她面对面静坐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千万不要把小说的虚构看得简单了,伟大的虚构,可以洞见..一个非凡的世界,这可能是其他文体很难达 到的。 B.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咏“如花美眷”,唱“似水流年”,孰不知 ...如花美眷最怕那似水流年,此时哪怕再 和美,都可能潜藏着变数与危机。 C.微消费的兴起,带动手机支付以风驰电掣 ....的速度增长。截至 2013 年 2 月,使用手机支付的网民数量已 达 4.5 千万人次。 D.2013 年 1 月发生在陕西富平的农民工下跪讨薪事件岂能悬而不决 ....?因为此事涉及 2600 多名农民工,政 府不能让他们黯然神伤地回家过年。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称,各大商业银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宝网上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套现可能产 生的呆坏账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 B.虽然中美之间有关军费预算、亚洲地位的确定等诸多问题对骆家辉相对陌生,不过其 出任驻华大使,表明奥巴马政府更关注经贸事务,也更加务实。源:驻大使 C.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小说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天马行 空般的叙述以及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了一个既现实又神秘的世界。 D.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 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 字省作“茶”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 A.⑤④⑥①③②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5分)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 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 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 可,老少皆宜 HH十 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句式与示例相同(保留“送你的时候”)(4分) 送你的时候正是金秋,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 送你的时候 送你的时候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 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岀现也 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 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枃了生活的幻象。 “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 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 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 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 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 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 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 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 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冇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 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 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 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岀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 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8.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 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B.“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⑤④⑥①③②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 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 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 可,老少皆宜。 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句式与示例相同(保留“送你的时候”)(4 分) 送你的时候正是金秋,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 送你的时候 送你的时候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 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 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 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 “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 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 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 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 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 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 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 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 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 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 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 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 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8.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 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B.“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 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9.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 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 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 交流方式。 10.概括“粉丝”关注微博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小鸟 [法国]吉·塞斯勃隆 在巴黎法兰西学院的一个院子里,长满了葡萄藤,这让整个院子看起来像个秘密花园。这些葪萄藤在 阳光下,慢悠悠地爬上院子的红墙,有的还延伸到了窗户,把窗台装扮得清新怡人。正对着窗户,从葡萄 藤中间露出一段管子,正好冇一握粗,那纯白的外壳隐藏在深绿的葡萄藤中,远望去像碧天里的一颗星星。 总之,它悄悄地藏在葡萄藤中,谁也不知道它通到哪儿,用来千什么。可是,有一只小鸟每年都来这儿做 窝,它待在里面刚刚合适,就像一粒子弹装在枪膛里似的。它仿佛呆在它自己的王国里,感到很安全,很 清净,还常常探出脑袋,用嘴玩弄一下葡萄藤,然后试试嗓子,接着就从早到晩都放开嗓子唱起歌来。附 近一间办公室里有个年老的办事员,总开着窗户谛听。每天上午,他第一件事就是开窗,而下班前,他最 后一句话就是对鸟儿说声再见。 可是,有一天,工人来修理滑落在墙上的檐沟。“您爬上去以后,把那段管子給拔下来,它什么用也 有!”于是,鸟儿飞到别的地方藏身去了。在窗子边办公的那个老头儿觉得很不舒服,工作没精打采。 过了好几天,他俯身到窗外,用手拨弄葡萄藤,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难受,这么阴郁 “见鬼!见鬼!” 他擦了擦脑门子。“见鬼!见鬼!”他在这里工作四十年了。四十个春秋,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每天要写同样多的公文,每天有同样多的记录要归档,同样多文件要研究……四十年啦,而今天… 他摘下眼镜、小圆帽和套袖,没有对他的同事们解释(他怕一提起来就发火),径自下了楼,打算去 管理处诉苦。可是,走到半路他觉得自己心中的委屈似乎有些孩子气,而且这么做也决不会使他再听到小 鸟的歌声。他又从原路返回办公室。一整夭都压着一股火,还早退了二十分钟——四十年来,这还是第 次 过了不久,老公务员再也忍受不了这漫长、无聊的日子,便要求退休。不巧的是,只有他认识同办公 室的那位女同事的笔迹。在发生了几次差错以后,那位女职员也不得不辞职。可是,二十年来,她说什么 话都变成了习惯,对面那位职員虽然耳聋,只要看看她的嘴唇怎么动就知道她说什么。现在聋子失去了唯 一的翻译,不能继续工作了,只得接着告退。 然而,只有聋子一个人知道档案的分类法。他走了之后,档案出现了混乱,接手的人因此被解雇· 当然并不是没有争吵,而是在这古老的房顶下发生了一起最为激烈的口角——该办事员工作效率很高,可 是性情暴躁。他哥哥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一起离职了,因为他们是科西嘉人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 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9.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 ...的一项是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 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 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 交流方式。 10.概括“粉丝”关注微博的原因。(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小鸟 [法国] 吉·塞斯勃隆 在巴黎法兰西学院的一个院子里,长满了葡萄藤,这让整个院子看起来像个秘密花园。这些葡萄藤在 阳光下,慢悠悠地爬上院子的红墙,有的还延伸到了窗户,把窗台装扮得清新怡人。正对着窗户,从葡萄 藤中间露出一段管子,正好有一握粗,那纯白的外壳隐藏在深绿的葡萄藤中,远望去像碧天里的一颗星星。 总之,它悄悄地藏在葡萄藤中,谁也不知道它通到哪儿,用来干什么。可是,有一只小鸟每年都来这儿做 窝,它待在里面刚刚合适,就像一粒子弹装在枪膛里似的。它仿佛呆在它自己的王国里,感到很安全,很 清净,还常常探出脑袋,用嘴玩弄一下葡萄藤,然后试试嗓子,接着就从早到晚都放开嗓子唱起歌来。附 近一间办公室里有个年老的办事员,总开着窗户谛听。每天上午,他第一件事就是开窗,而下班前,他最 后一句话就是对鸟儿说声再见。 可是,有一天,工人来修理滑落在墙上的檐沟。“您爬上去以后,把那段管子给拔下来,它什么用也 没有!”于是,鸟儿飞到别的地方藏身去了。在窗子边办公的那个老头儿觉得很不舒服,工作没精打采。 过了好几天,他俯身到窗外,用手拨弄葡萄藤,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难受,这么阴郁…… “见鬼!见鬼!” 他擦了擦脑门子。“见鬼!见鬼!”他在这里工作四十年了。四十个春秋,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每天要写同样多的公文,每天有同样多的记录要归档,同样多文件要研究……四十年啦,而今天…… 他摘下眼镜、小圆帽和套袖,没有对他的同事们解释(他怕一提起来就发火),径自下了楼,打算去 管理处诉苦。可是,走到半路他觉得自己心中的委屈似乎有些孩子气,而且这么做也决不会使他再听到小 鸟的歌声。他又从原路返回办公室。一整天都压着一股火,还早退了二十分钟——四十年来,这还是第一 次。 过了不久,老公务员再也忍受不了这漫长、无聊的日子,便要求退休。不巧的是,只有他认识同办公 室的那位女同事的笔迹。在发生了几次差错以后,那位女职员也不得不辞职。可是,二十年来,她说什么 话都变成了习惯,对面那位职员虽然耳聋,只要看看她的嘴唇怎么动就知道她说什么。现在聋子失去了唯 一的翻译,不能继续工作了,只得接着告退。 然而,只有聋子一个人知道档案的分类法。他走了之后,档案出现了混乱,接手的人因此被解雇—— 当然并不是没有争吵,而是在这古老的房顶下发生了一起最为激烈的口角——该办事员工作效率很高,可 是性情暴躁。他哥哥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一起离职了,因为他们是科西嘉人
那位老兄十分高傲,说走就走,完全没有把工作交代一下。他本来是负责检查学士院房屋维修情况的。 这幢房子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了。十月下雨的时候,房顶的檐沟坏了,雨水从夭花板渗了进来,地板 塌了,墙壁裂了缝。从外表看,并没有什么变化,要不是一个人得病死了,一切还都看不出来。 房屋破坏的情况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弥补。于是,人们扛来一个大型脚手架,靠在不太结实的墙上, 把快塌的墙都推倒了。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冷遇,官方的建筑师忽然发现棧里有许多阁棪间、贮藏室和秘室—一按他们的说法 有许多“浪费了的地方”。文化部认为自己的房子太挤,扬言要把这座大褛拨归他们使用,法兰西学士院 当然不答应。一大群法学家和典籍学家纷纷研究大楼的所有权,撰写回忆录。另一方面,人们又画了许多 平面图,就这一争执交换了各种颜色封面的公文。也就在这个时候,维修工作中断,连脚手架也开始摇晃 起来了。 官司一直打到内阁。内阁声称若干年之后才宣布判决。有时候,夜里有几块隔板掉了下来,几段不结 实的墙坍塌 也有时候,一位很老的老先生——看门的仿佛还能认出他——走进院子里,一面摇着头,一面长时 地观察这座破败的大棧。还有时候,一只非常小的鸟儿,唱着歌从这堆废墟上飞过。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家经典》有删改) 11.小说第一段中的场景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2.请简要分析小说中老公务员的形象。(3分) 13.小鸟飞走后,发生了一系列事情,请赏析这部分情节设计的妙处。(4分) 14.小说结尾颇有意蕴,请作赏析。(5分) 15.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邪正辨 曾巩 正者一,邪者十,乌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欤?曰:考其实焉尔。言者曰:“某,正人也。”必 考焉,其言与行果正也,犹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曰:“某邪人也。”必 考焉,其言与行果邪也,亦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邪也,斯邪人也 抑未尽于是也。孰谓未尽?任与责之之谓也。正者曰:“天下未治也。”以天下之事考之,见未治焉 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邪者曰:“已治矣。”则思曰:我之天下未治也。正者曰:“用是策可以治。” 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见可以治焉,安得不用其策邪?邪者曰:“彼策也,不可用。”则思曰:我考 可用也,必也待其终而质其效。不戾于其始也有赏,戾则有咎。未至于其终而质其效,赏与咎无所委焉。 不苟然而易也,任与贲之之术如是也。故正者得尽其道,邪者不得其间于冥冥之间,于计也素定,于信用 也不轻以蔽,于号令也一,于赏罚也明,于治也几矣。考之其实尔,此之谓也
那位老兄十分高傲,说走就走,完全没有把工作交代一下。他本来是负责检查学士院房屋维修情况的。 这幢房子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了。十月下雨的时候,房顶的檐沟坏了,雨水从天花板渗了进来,地板 塌了,墙壁裂了缝。从外表看,并没有什么变化,要不是一个人得病死了,一切还都看不出来。 房屋破坏的情况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弥补。于是,人们扛来一个大型脚手架,靠在不太结实的墙上, 把快塌的墙都推倒了。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冷遇,官方的建筑师忽然发现楼里有许多阁楼间、贮藏室和秘室——按他们的说法 有许多“浪费了的地方”。文化部认为自己的房子太挤,扬言要把这座大楼拨归他们使用,法兰西学士院 当然不答应。一大群法学家和典籍学家纷纷研究大楼的所有权,撰写回忆录。另一方面,人们又画了许多 平面图,就这一争执交换了各种颜色封面的公文。也就在这个时候,维修工作中断,连脚手架也开始摇晃 起来了。 官司一直打到内阁。内阁声称若干年之后才宣布判决。有时候,夜里有几块隔板掉了下来,几段不结 实的墙坍塌。 也有时候,一位很老的老先生——看门的仿佛还能认出他——走进院子里,一面摇着头,一面长时间 地观察这座破败的大楼。还有时候,一只非常小的鸟儿,唱着歌从这堆废墟上飞过。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家经典》有删改) 11.小说第一段中的场景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12.请简要分析小说中老公务员的形象。(3 分) 13.小鸟飞走后,发生了一系列事情,请赏析这部分情节设计的妙处。(4 分) 14.小说结尾颇有意蕴,请作赏析。(5 分) 15.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5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邪正辨 曾巩 正者一,邪者十,乌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欤?曰:考其实焉尔。言者曰:“某,正人也。”必 考焉,其言与行果正也,犹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曰:“某邪人也。”必 考焉,其言与行果邪也,亦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邪也,斯邪人也。 抑未尽于是也。孰谓未尽?任与责之之谓也。正者曰:“天下未治也。”以天下之事考之,见未治焉, 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邪者曰:“已治矣。”则思曰:我之天下未治也。正者曰:“用是策可以治。” 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见可以治焉,安得不用其策邪?邪者曰:“彼策也,不可用。”则思曰:我考 之可用也,必也待其终而质其效。不戾.于其始也有赏,戾则有咎。未至于其终而质其效,赏与咎无所委.焉。 不苟然而易也,任与责之之术如是也。故正者得尽其道,邪者不得其间于冥冥之间,于计也素定,于信用 也不轻以蔽,于号令也一,于赏罚也明,于治也几矣。考之其实尔,此之谓也
不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岂异焉?不此之尚而已。……正者曰:“天下未治也。”邪者曰:“已 治也。”邪者胜正者十常八九。以天下之事考之耶?则未尝也。任正者之策,邪者曰“可置”,则必置之。 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待其终而质其效。正者赏与昝耶?则未尝也,其于是非用舍苟焉而已也。夫然, 故正者不得尽其道,邪者得间之于冥冥之间。于计无必定也,于信用轻以蔽也,于号令也二,于赏罚也不 明,于治也疏矣。正与邪两尊焉,一日而有败,乌有职其责者欤? 或曰:“大贤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实也。”曰:子之言不可以考其实者,不以大贤之为賢,大佞之为佞, 或无其迹欤?吾固言之也,无其迹则孰由而知之欤?必也本其情之谓也。态其情是亦考甚宪彩岂不可软知 不循其又不杰其憤而欲知其贤与恁願非不可软?然则子之言者,恶其迹之难知也。吾云尔者,以其情而 知之也,其意易者鲜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戾于其始也有赏 戾:妨害 B.赏与咎无所委焉 委:依托 C.则必置之 置:放弃 D.乌有职其责者欤 职:职责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乌知正者之为正 此天之亡我 B.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 则谴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必也待其终而质其效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D.于信用也不轻以蔽 良庖岁更刀,割也 1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论证辨明邪人、正人的方法和对待邪人、正人的态度,认为要确定一个人的正邪时,一定要注 意既不轻信别人的论断,也不轻信其外在的言行 B.作者认为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在本质上都是因为不善于去考察 分辨罢了。 C.作者认为既能明辨邪正,就应当善于任用方正的人,并责成他治理好国家。而做到这点并不难,正者往 往取胜 D.文章采用了正、反两方面重复论述的形式,从而使其观点得到了反复强调。在论述过程中,又时时以问 句点明其所论之旨。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本其情是亦考其实矣岂不可欤知不循其迹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贤与佞 顾非不可欤?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3分) (2)或曰:“大贤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实也。”(4分)
不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岂异焉?不此之尚而已。……正者曰:“天下未治也。”邪者曰:“已 治也。”邪者胜正者十常八九。以天下之事考之耶?则未尝也。任正者之策,邪者曰“可置”,则必置.之。 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待其终而质其效。正者赏与咎耶?则未尝也,其于是非用舍苟焉而已也。夫然, 故正者不得尽其道,邪者得间之于冥冥之间。于计无必定也,于信用轻以蔽也,于号令也二,于赏罚也不 明,于治也疏矣。正与邪两尊焉,一日而有败,乌有职.其责者欤? 或曰:“大贤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实也。”曰:子之言不可以考其实者,不以大贤之为贤,大佞之为佞, 或无其迹欤?吾固言之也,无其迹则孰由而知之欤?必也本其情之谓也。本其情是亦考其实矣岂不可欤知 不循其迹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贤与佞顾非不可欤?然则子之言者,恶其迹之难知也。吾云尔者,以其情而 知之也,其意易者鲜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戾.于其始也有赏 戾:妨害 B.赏与咎无所委.焉 委:依托[来源: 学科网 ZXX K] C.则必置.之 置:放弃 D.乌有职.其责者欤 职:职责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乌知正者之.为正 此天之.亡我 B.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 则谴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必也待其终而.质其效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 来源:学科网 ZX XK] D.于信用也.不轻以蔽 良庖岁更刀,割也. 1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论证辨明邪人、正人的方法和对待邪人、正人的态度,认为要确定一个人的正邪时,一定要注 意既不轻信别人的论断,也不轻信其外在的言行。 B.作者认为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在本质上都是因为不善于去考察 分辨罢了。 C.作者认为既能明辨邪正,就应当善于任用方正的人,并责成他治理好国家。而做到这点并不难,正者往 往取胜。 D.文章采用了正、反两方面重复论述的形式,从而使其观点得到了反复强调。在论述过程中,又时时以问 句点明其所论之旨。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本 其 情 是 亦 考 其 实 矣 岂 不 可 欤 知 不 循 其 迹 又 不 本 其 情 而 欲 知 其 贤 与 佞 顾 非 不 可 欤?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 ⑴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3 分) ⑵或曰:“大贤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实也。”(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7分)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 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别人请自己吃饭。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 被烧死。 21.请结合诗歌首联、颔联说说哪些内容体现出“清明”时节的特征?(3分) 2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①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②孟子曰:“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也。”(《孟子·梁患王上》) 23.两则材料都体现孟子怎样的政治思想。(2分) 24.简述两则材料哪些内容对当代政治还有借鉴意义。(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 房宫赋》) (2)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 (3)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欧阳修《秋声赋》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5)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考之行事, 。(司马迁《报 任安书》)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一篇题为“原来这些名言还有后半句”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文中列出了许多常挂在人们 嘴边的名言的完整句,还原了这些名言原本的意思,颠覆了很多网友以前的认识。 比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的汗水”,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当然,没有那1%的灵感 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又如卢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 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21-22 题。(7 分) 清 明 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②,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 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别人请自己吃饭。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 被烧死。 21.请结合诗歌首联、颔联说说哪些内容体现出“清明”时节的特征?(3 分) 2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3-24 题。(5 分) ①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②孟子曰:“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也。”(《孟子·梁惠王上》) 23.两则材料都体现孟子怎样的政治思想。(2 分) 24.简述两则材料哪些内容对当代政治还有借鉴意义。(3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 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 (3)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秋声赋》)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滕王阁序》) (5)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________________,考之行事,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 任安书》)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最近,一篇题为“原来这些名言还有后半句”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文中列出了许多常挂在人们 嘴边的名言的完整句,还原了这些名言原本的意思,颠覆了很多网友以前的认识。 比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 1%的灵感加 99%的汗水”,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当然,没有那 1%的灵感, 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又如卢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 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又如《论语》中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认为做事不能过于谨慎多思,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了。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又如《论语》中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认为做事不能过于谨慎多思,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了。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来源:学+科+网]
瑞安中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2015,4 1.C(A纡尊降贵yuB商埠bD鬈发qudn) 2.B(A树立—一竖立C奇遇叠出一一—奇遇迭出D塑相——塑像) 3.B(A洞见,很清楚地见到。B孰不知,谁不知道,往往用于反问句,表示谁都知道;此处应该用“殊 不知”,表示竟然不知道。C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D悬而不决,一直拖在那里, 没有得到解决。) 4.D(A句式杂糅,“的主要目的”和“为了”保留其一;B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对骆家辉相对陌生” 应该改成“骆家辉对中美之间有关军费……问题相对陌生”;C搭配不当,“融入”和“叙述”“处理”不 能搭配,应该在“天马行空”前加上“采用”,在“处理”后加上“方式”。) 5.(3分)C(题干中给出的最后一句提到汉印,所以与之相邻的应是3:由45两句中“不是我们人人都 知道”“很熟悉”可知这两句应为相邻句,顺序为54:再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 顺序即可确定答案。) 6.(5分)拍客是互联网时代一群择取社会“热点”拍成图像和视频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并上传到网 络分享传播的人 (给分点:下定义的结构1分:择取热点1分:图像或视频1分:理解与思考1分;上传网络1分。) 7.。(4分)参考示例:送你的时候正是清晨,你的身影是鸟,我的目光是森林;送你的时候正是初晴,你 的身影是虹,我的目光是天空 (给分点:仿句要做到一是形似,仿写出的句子必须符合这一结构,2分;二是神似,内部关系上要与原 句一致,原句中金秋是时间,帆和河流间的关系,2分。 8.答案:B。解析:B项中“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的表述不妥。此项中提出“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是“微 博粉丝”关注微博的目的,但原文中,“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只是“微博粉丝”关注微博的次要目的。 9.答案:D。解析:D项的推断属于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倒数第三行指出“粉丝在微博下进行评论,给 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互动交流的错觉”说明“微博粉丝”的交流应该不是“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10.答案:(1)“粉丝”关注微博是为了满足情感的自我需要,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2 “粉丝”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共3分,答出一点2分, 两点3分 11.参考答案:①营造了宁静、和谐的氛围:;②与下文混乱的事态、破败的废墟形成鲜明的对比:③为小 鸟飞走后,老公务员感到忧郁、烦躁、无聊而最终辞职作铺垫。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 12.参考答案:①他每天喜欢谛听小鸟的歌声,说明他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②四十年如一日地工作,从 不迟到,可见他是个工作认真严谨的人;③他习惯模式化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说明他是个 固执古板的人。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回答“脾气暴躁”“懦弱”,“念旧”,均不得分。因为答 “脾气暴躁”“懦弱”“念旧”,只是答出了其性格固执古板特点的浅层表现。正是因其固执古板的特 点,他才会因一只小鸟的飞走听不到鸟叫而“脾气暴躁”,才会压抑内心的委屈而显得“懦弱”,才会在 多年后还回来长时间地观察他工作了四十多年的破败的大楼,显得很“念旧”。所以答“脾气暴躁”“懦 弱”“念旧”均不得分 13.参考答案:①小鸟飞走以后,老公务员离职,导致单位里的相关工作人员因工作失误相继离职,既而 因各部门的工作流于表面而导致房屋因没有及时检修而坍塌。②体现了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特 点;③情节设计环环相扣,吸引了读者眼球,使小说产生戏剧化的效果:④形象地放大了小鸟离开后产生 的混乱及严重后果,引发深思。评分标准:概括情节1分,答出效果一点得1分。 14.参考答案:①小说结尾再次提及老公务员和小鸟,在结构上首尾呼应:②老公务员和小鸟再次出现 但昔日宁静和谐的院子如今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给人一种今非昔比的强烈反差(对比)之感:③小鸟“唱 着歌”,传达出一种欢乐之感,与“废墟”的落寞之感也形成了对比与反差,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④强 调“看门的仿佛还能认出他”说明一切巨大改变只是发生在短时间内,强调“很小的鸟儿”,寓意着一个
瑞安中学 2014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5.4 1.C(A 纡尊降贵 yū B 商埠 bù D 鬈发 quán) 2.B(A 树立——竖立 C 奇遇叠出——奇遇迭出 D 塑相——塑像) 3.B(A 洞见,很清楚地见到。 B 孰不知,谁不知道,往往用于反问句,表示谁都知道;此处应该用“殊 不知”,表示竟然不知道。 C 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D 悬而不决,一直拖在那里, 没有得到解决。) 4.D(A 句式杂糅,“的主要目的”和“为了”保留其一; B 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对骆家辉相对陌生” 应该改成“骆家辉对中美之间有关军费……问题相对陌生”; C 搭配不当,“融入”和“叙述”“处理”不 能搭配,应该在“天马行空”前加上“采用”,在“处理”后加上“方式”。) 5.(3 分)C(题干中给出的最后一句提到汉印,所以与之相邻的应是 3;由 45 两句中“不是我们人人都 知道”“很熟悉”可知这两句应为相邻句,顺序为 54;再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 顺序即可确定答案。) 6.(5 分)拍客是互联网时代一群择取社会“热点”拍成图像和视频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并上传到网 络分享传播的人。 (给分点:下定义的结构 1 分;择取热点 1 分;图像或视频 1 分;理解与思考 1 分;上传网络 1 分。) 7.(4 分)参考示例:送你的时候正是清晨,你的身影是鸟,我的目光是森林;送你的时候正是初晴,你 的身影是虹,我的目光是天空 (给分点:仿句要做到一是形似,仿写出的句子必须符合这一结构,2 分;二是神似,内部关系上要与原 句一致,原句中金秋是时间,帆和河流间的关系,2 分。)[来源:学科网Z XXK ] 8.答案:B。解析:B 项中“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的表述不妥。此项中提出“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是“微 博粉丝”关注微博的目的,但原文中,“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只是“微博粉丝”关注微博的次要目的。 9.答案:D。解析:D 项的推断属于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倒数第三行指出“粉丝在微博下进行评论,给 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互动交流的错觉”说明“微博粉丝”的交流应该不是“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10.答案:(1)“粉丝”关注微博是为了满足情感的自我需要,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2) “粉丝”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共 3 分,答出一点 2 分, 两点 3 分) 11.参考答案:①营造了宁静、和谐的氛围;②与下文混乱的事态、破败的废墟形成鲜明的对比;③为小 鸟飞走后,老公务员感到忧郁、烦躁、无聊而最终辞职作铺垫。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 1 分。 12.参考答案:①他每天喜欢谛听小鸟的歌声,说明他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②四十年如一日地工作,从 不迟到,可见他是个工作认真严谨的人;③他习惯模式化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说明他是个 固执古板的人。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 1 分。回答“脾气暴躁” “懦弱” “念旧”,均不得分。因为答 “脾气暴躁” “懦弱”“念旧”,只是答出了其性格固执古板特点的浅层表现。正是因其固执古板的特 点,他才会因一只小鸟的飞走听不到鸟叫而“脾气暴躁”,才会压抑内心的委屈而显得“懦弱”,才会在 多年后还回来长时间地观察他工作了四十多年的破败的大楼,显得很“念旧”。所以答“脾气暴躁” “懦 弱”“念旧”均不得分。 13.参考答案:①小鸟飞走以后,老公务员离职,导致单位里的相关工作人员因工作失误相继离职,既而 因各部门的工作流于表面而导致房屋因没有及时检修而坍塌。②体现了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特 点;③情节设计环环相扣,吸引了读者眼球,使小说产生戏剧化的效果;④形象地放大了小鸟离开后产生 的混乱及严重后果,引发深思。评分标准:概括情节 1 分,答出效果一点得 1 分。 14.参考答案:①小说结尾再次提及老公务员和小鸟,在结构上首尾呼应;②老公务员和小鸟再次出现, 但昔日宁静和谐的院子如今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给人一种今非昔比的强烈反差(对比)之感;③小鸟“唱 着歌”,传达出一种欢乐之感,与“废墟”的落寞之感也形成了对比与反差,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④强 调“看门的仿佛还能认出他”说明一切巨大改变只是发生在短时间内,强调“很小的鸟儿”,寓意着一个
小小的改变竟然带来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从而产生极大的震撼。评分标准:答出第一点得1分,答出第二 点或第三点得2分,答出第四点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15.参考答案:个体角度:①人可以有习惯,但不能过分依赖习惯,而陷入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中,否则 将无法面对生活中的一点小变故。②一只小小的鸟儿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提醒我们应该注重生活中看似 不重要的小事,在生活中要注意细节的作用,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社会角度:政府部门岗位 设置古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过分注重做表面工夫,导致本质性的问题不能解决。哲学角度:任何事物 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深入表象之下,发现深层次 的漏洞,及时补救,才能阻止最坏结果的出现。评分标准:答出一个角度得2分,答出两个角度得4分 答出三个角度得5分。其它理由,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6.D(应为“承担职责”) 17.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连词,表目的/介词,用;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D句中语气 词,表停顿/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18.C(“而做到这点并不难,正者往往取胜。”错,应为“而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邪者往往取胜”。) 19.本其情/是亦考其实矣/岂不可欤/知不循其迹/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贤与佞/顾非不可欤? 20.(1)一定还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用心果真也是方正的,这就是方正的人了。(本、情、斯各1分 (2)有人说:“大贤人、大奸佞这两种人,不能考察到他的实质。”(或、佞、其实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有一个方正的人,有十个奸邪的人,怎么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呢? 回答道:“考察他的实质就是了。有人说:“某人是个方正的人。”一定要考察他,如果那人的言论行动 果然是方正的,还要说不会是表面现象?一定还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用心果真也是方正的,这就是方正 的人了。有人说:“某人是个奸邪的人。”一定也要考察他,如果那人的言论和行动果然奸邪,也还要说 会不会是表面现象如此呢?也一定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用心果真是奸邪的,这就是奸邪的人了。 或许只到这一步还不够。怎么说还不够呢?我是指的任用和责成。方正的人说:“国家还没有治理 好。”根据国家的情况考察,看到确实还没有治理好,为什么不任用他去补救那些还没有治理好的地方呢? 奸邪的人说:“国家已经治理得很好了。”那么就得想一想,我们的国家恐怕还没有治理好。方正的人说 “用这些办法可以使国家得到治理。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看出他的办法确实可以治理好国 家,为什么不用他的办法呢?奸邪的人说:“他的办法不可用。”那么就得想一想:我考察过,是可以用 的,一定要等待他实施的结果再评议他的成效。如果一开始似乎没有什么妨害就行赏,有了妨害就怪罪, 没有等到她施行的结果而去评议其成效,赏与罚就都没有依据。不随便更改当初的决定,任用和责成的方 法就是如此。这样,方正的人便能完全推行他的措施,奸邪的人便不可能暗中让他的挑拨离间得逞。在决 策上要连续稳定,在信任使用上既不轻率,也不受人蒙蔽,发号施令要前后一致,赏罚要分明,那么治理 好国家,便差不多可以实现了。考察他的实质,就是指的这些。 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奇怪呢?不善于这样去考察罢了 方正的人说:“国家还没有治理好。”奸邪的人却说:“已经治理好了。”奸邪的人战胜方正的人,十回 常常有八九回。用国家的实际情况去考察谁是谁非呢,自己却没有作过。采用了方正的人的措施,奸邪的 人说“可以放弃”,于是便一定要放弃。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那措施是否对,等他施行有了 结果再评议是否有成效,然后对方正的人实行赏或者罚呢,自己也没有这样作,对于谁是谁非、用与不用, 随意决定而已。就这样,所以方正的人不能将他的治国措施推行到底,奸邪的人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搞挑拨 离间,决策无法确定,在信任使用上轻率而容易受蒙蔽,号令不统一,赏罚不分明,想求国家得到治理, 怕就差得远了。方正的和奸邪的两者都得到重用,有朝一日如果败了事,谁又负主要责任呢 有人说:“大贤人、大奸佞这两种人,不能考察到他的实质。”我回答道:你所说的不能考察到他的实 质,是不是认为大贤人的贤,大奸佞的佞,或许连一点儿迹象都不表露呢?我本来就说过,如果没有一点 儿迹象,那么从哪里去了解他昵?那就一定要弄淸他的真实用心,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弄清真实用心, 这也就是考察他的实质,哪有不可以的呢?要知道既不追踪他的表面现象,又不愿弄清他的真实用心,而 想了解那人是贤人还是奸佞,岂不是办不到吗?然而你所说的,无非是厌恶他的表现难于知道罢了。而我
小小的改变竟然带来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从而产生极大的震撼。评分标准:答出第一点得 1 分,答出第二 点或第三点得 2 分,答出第四点得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5.参考答案:个体角度:①人可以有习惯,但不能过分依赖习惯,而陷入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中,否则 将无法面对生活中的一点小变故。②一只小小的鸟儿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提醒我们应该注重生活中看似 不重要的小事,在生活中要注意细节的作用,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社会角度:政府部门岗位 设置古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过分注重做表面工夫,导致本质性的问题不能解决。哲学角度:任何事物 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深入表象之下,发现深层次 的漏洞,及时补救,才能阻止最坏结果的出现。评分标准:答出一个角度得 2 分,答出两个角度得 4 分, 答出三个角度得 5 分。其它理由,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6.D(应为“承担职责”) 17.A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 连词,表目的/介词,用; C 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D 句中语气 词,表停顿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18.C(“而做到这点并不难,正者往往取胜。”错,应为“而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邪者往往取胜”。) 19.本其情/是亦考其实矣/岂不可欤/知不循其迹/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贤与佞/顾非不可欤? 20.⑴一定还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用心果真也是方正的,这就是方正的人了。(本、情、斯各 1 分。) ⑵有人说:“大贤人、大奸佞这两种人,不能考察到他的实质。”(或、佞、其实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参考译文: 有一个方正的人,有十个奸邪的人,怎么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呢? 回答道:“考察他的实质就是了。有人说:“某人是个方正的人。”一定要考察他,如果那人的言论行动 果然是方正的,还要说不会是表面现象?一定还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用心果真也是方正的,这就是方正 的人了。有人说:“某人是个奸邪的人。”一定也要考察他,如果那人的言论和行动果然奸邪,也还要说 会不会是表面现象如此呢?也一定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用心果真是奸邪的,这就是奸邪的人了。 或许只到这一步还不够。怎么说还不够呢?我是指的任用和责成。方正的人说:“国家还没有治理 好。”根据国家的情况考察,看到确实还没有治理好,为什么不任用他去补救那些还没有治理好的地方呢? 奸邪的人说:“国家已经治理得很好了。”那么就得想一想,我们的国家恐怕还没有治理好。方正的人说: “用这些办法可以使国家得到治理。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看出他的办法确实可以治理好国 家,为什么不用他的办法呢?奸邪的人说;“他的办法不可用。”那么就得想一想:我考察过,是可以用 的,一定要等待他实施的结果再评议他的成效。如果一开始似乎没有什么妨害就行赏,有了妨害就怪罪, 没有等到她施行的结果而去评议其成效,赏与罚就都没有依据。不随便更改当初的决定,任用和责成的方 法就是如此。这样,方正的人便能完全推行他的措施,奸邪的人便不可能暗中让他的挑拨离间得逞。在决 策上要连续稳定,在信任使用上既不轻率,也不受人蒙蔽,发号施令要前后一致,赏罚要分明,那么治理 好国家,便差不多可以实现了。考察他的实质,就是指的这些。 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奇怪呢?不善于这样去考察罢了。 方正的人说:“国家还没有治理好。”奸邪的人却说:“已经治理好了。”奸邪的人战胜方正的人,十回 常常有八九回。用国家的实际情况去考察谁是谁非呢,自己却没有作过。采用了方正的人的措施,奸邪的 人说“可以放弃”,于是便一定要放弃。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那措施是否对,等他施行有了 结果再评议是否有成效,然后对方正的人实行赏或者罚呢,自己也没有这样作,对于谁是谁非、用与不用, 随意决定而已。就这样,所以方正的人不能将他的治国措施推行到底,奸邪的人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搞挑拨 离间,决策无法确定,在信任使用上轻率而容易受蒙蔽,号令不统一,赏罚不分明,想求国家得到治理, 怕就差得远了。方正的和奸邪的两者都得到重用,有朝一日如果败了事,谁又负主要责任呢? 有人说:“大贤人、大奸佞这两种人,不能考察到他的实质。”我回答道:你所说的不能考察到他的实 质,是不是认为大贤人的贤,大奸佞的佞,或许连一点儿迹象都不表露呢?我本来就说过,如果没有一点 儿迹象,那么从哪里去了解他呢?那就一定要弄清他的真实用心,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弄清真实用心, 这也就是考察他的实质,哪有不可以的呢?要知道既不追踪他的表面现象,又不愿弄清他的真实用心,而 想了解那人是贤人还是奸佞,岂不是办不到吗?然而你所说的,无非是厌恶他的表现难于知道罢了。而我
说的这一点。就是以他的真实用心去了解他,这个意思能够改变的恐怕很少。 21.桃花李花怒放:扫墓祭祖:打雷下雨:龙蛇出洞;草木繁茂(写出1点给1分,意思接近即可) 22作者运用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借用“寓言”和介之推甘愿烧死绵山也不出山两个典故对比,在对比 中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绝不改变节操的有气节之士。(写出手法“对比、用典 各1分,作者的情感各1分。意对即可) 23参考答案:民本思想(评分标准:如答“以老百姓为重”“注重生产”等,可得1分) 解析:既是“都体现”,应指它们的共同点,第一句的“仁政”恐怕不明显,是为“民本”:“人本”思想 有点现代化,不是孟子那时候的,虽说“人”与“民”在《孟子》里或可相等,但“人本”与“民本”应 有不同。另外,“为本”与“为重”稍有区别 24.参考答案:①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有民才有国,有国才有国家领导;②老百姓生活安定是国家稳定 的基础:③要让老百姓生活安定,就应发展生产,保障基本生活物质需求:④当今时代与孟子时代已不可 同日而语,老百姓对生活的要求已远远不止于基本物质要求。(评分标准:答与“百姓是根本”“生活要安 定”“要发展生产”及“有局限”相近的一点意思,得1分。) 解析:答案中前三点分别从“民本思想”的三个层面来说,因为“民本”在孟子那不是一句口号,有具体 内容:百姓是根本:怎么体现根本呢?——要让他们“生活安定”:怎么让他们生活安定呢?一一发展生 产。这三点由虚到实、从口号到落实,有层次:且分别对应材料中“民为贵””养生丧死无憾”“谷鱼鳖林 木”三个内容。—一这也是这道题选材上的特点。另外,答案第4点作为“借鉴”的补充一一孟子民本思 想在当代有其局限性,我们不可照抄,以呼应有“时代观”同学的想法 25.答案: (1)廊腰缦回钩心斗角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4)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5)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评分标准:共6分。每小题2分,每空1分,有错、漏、增字,该空不得分:只选做3小题,如超过 3题,则取前3题计分。 26.评分标准:参照浙江省201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014年全省作文平均分为42.02,可作本次评分 参考
说的这一点。就是以他的真实用心去了解他,这个意思能够改变的恐怕很少。 21.桃花李花怒放; 扫墓祭祖 ;打雷下雨;龙蛇出洞;草木繁茂(写出 1 点给 1 分,意思接近即可) 22.作者运用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借用“寓言”和介之推甘愿烧死绵山也不出山两个典故对比,在对比 中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绝不改变节操的有气节之士。(写出手法“对比、用典” 各 1 分,作者的情感各 1 分。意对即可) 23.参考答案:民本思想(评分标准:如答“以老百姓为重”“注重生产”等,可得 1 分) 解析:既是“都体现”,应指它们的共同点,第一句的“仁政”恐怕不明显,是为“民本”;“人本”思想 有点现代化,不是孟子那时候的,虽说“人”与“民”在《孟子》里或可相等,但“人本”与“民本”应 有不同。另外,“为本”与“为重”稍有区别。 24.参考答案:①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有民才有国,有国才有国家领导;②老百姓生活安定是国家稳定 的基础;③要让老百姓生活安定,就应发展生产,保障基本生活物质需求;④当今时代与孟子时代已不可 同日而语,老百姓对生活的要求已远远不止于基本物质要求。(评分标准:答与“百姓是根本”“生活要安 定”“要发展生产”及“有局限”相近的一点意思,得 1 分。) 解析:答案中前三点分别从“民本思想”的三个层面来说,因为“民本”在孟子那不是一句口号,有具体 内容:百姓是根本;怎么体现根本呢?——要让他们“生活安定”;怎么让他们生活安定呢?——发展生 产。这三点由虚到实、从口号到落实,有层次;且分别对应材料中“民为贵””养生丧死无憾”“谷鱼鳖林 木”三个内容。——这也是这道题选材上的特点。另外,答案第 4 点作为“借鉴”的补充——孟子民本思 想在当代有其局限性,我们不可照抄,以呼应有“时代观”同学的想法。 25.答案: (1)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 (2)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3)丰草绿缛而争茂 佳木葱茏而可悦 (4)酌贪泉而觉爽 处涸辙而相欢 (5)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评分标准:共 6 分。每小题 2 分,每空 1 分,有错、漏、增字,该空不得分;只选做 3 小题,如超过 3 题,则取前 3 题计分。 26.评分标准:参照浙江省 2014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014 年全省作文平均分为 42.02,可作本次评分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