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2015年5月6号8:00 015年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测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谷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自己妥普保管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龙文化源起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 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识来源于人 们认为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 希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龙文化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 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 拜图腾,既是氏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 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 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大 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 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 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 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 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 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 类在水中遨游的本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 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 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①,仍希望人 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 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 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 所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 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和半坡人 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 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 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
绝密★启用前 2015 年 5 月 6 号 8:00 2015 年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测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自己妥善保管。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龙文化源起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 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识来源于人 们认为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 希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龙文化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 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 拜图腾,既是氏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 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 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大 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 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 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 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 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 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 类在水中遨游的本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 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 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①,仍希望人 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 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 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 所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 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和半坡人 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 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 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
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 化一直延续至今。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 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龙,只能反映 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 面目,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①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图腾。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 图腾的意志和行为 1.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 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 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 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 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D.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 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 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 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C.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 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 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例如:仰韶文化中的“鱼 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 B.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因为猪 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 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 过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 东濒海渔课巡两西家大亵疗漬基众奏意诸府众粟积一千九大余万石足支大年令民疫妨 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 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 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 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 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
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 化一直延续至今。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 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龙,只能反映 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 面目,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①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图腾。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 图腾的意志和行为。 1.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 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 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 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 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D.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 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 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B.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 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C.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 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 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例如:仰韶文化中的“鱼 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 B. 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因为猪 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 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 过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 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 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 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 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 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 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
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 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 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容睿, 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 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①。智以闻,诏两责之。岁旱,录上疑狱,且 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焓罪状, 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 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八 年致仕,卒。[注]①直庐:旧时侍臣值宿之处。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奏减浙东濒海渔课 课:赋税 B.俾驰驿之任 俾:使,让 C.免逋赋杂役 逋:拖欠 D.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报:上报 5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 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 B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 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 C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 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 D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 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源治政宽缓,体恤百姓。他巡按陕西救治瘟疫中的百姓,并奏请输钞代税:河南旱灾, 他开仓赈济百姓,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 B.魏源治边有方,守卫为务。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派遣、奏请更换将吏守卫,修筑军 事设施,储备军火,妥善安置军民,稳定了边境 C.魏源理政有为,深得皇帝信任。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时,皇帝准许他便宜行事;谏官 上奏弹劾他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皇帝不予追究。 D.魏源治狱平恕,亦有不当。他认为计资的建议过于苛刻,没有上报朝廷,但也因断案不 当和上报辽王罪状有隐瞒而两次获罪被关进监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5分)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焓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①愁。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注]①二妃: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8.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6分)
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 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 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 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 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①。智以闻,诏两责之。岁旱,录上疑狱,且 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 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 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八 年致仕,卒。[注]①直庐:旧时侍臣值宿之处。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 分) A.奏减浙东濒海渔课. 课:赋税 B.俾.驰驿之任 俾:使,让 C.免逋.赋杂役 逋:拖欠 D.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 报:上报 5 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 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 B 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 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 C 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 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 D 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 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魏源治政宽缓,体恤百姓。他巡按陕西救治瘟疫中的百姓,并奏请输钞代税;河南旱灾, 他开仓赈济百姓,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 B. 魏源治边有方,守卫为务。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派遣、奏请更换将吏守卫,修筑军 事设施,储备军火,妥善安置军民,稳定了边境。 C. 魏源理政有为,深得皇帝信任。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时,皇帝准许他便宜行事;谏官 上奏弹劾他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皇帝不予追究。 D. 魏源治狱平恕,亦有不当。他认为计资的建议过于苛刻,没有上报朝廷,但也因断案不 当和上报辽王罪状有隐瞒而两次获罪被关进监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5 分)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①愁。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注]①二妃: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8.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表现人生应该乐观积极,要肯定自我的诗句是 (2)《虞美人》中作者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 (3)《阿房宫赋》中“ 作者通关这两句告诫唐代统治者若不汲取历史教训又会让唐之后的人为他们感到悲哀了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铅笔(本次考试可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题号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 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惹祸的大衣 李显 这天,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火车,天快黑时,终于到了青石镇。我给镇医院的院长打电话, 院长十分抱歉地说,院里唯一的面包车坏了,不能及时接我,让我打车去医院 在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影子,只有零星几辆跑出租的人力三轮车 到了这种穷乡僻壤,我只能入乡随俗,将就了。我坐到车上,告诉车夫把我送到镇医院。车 夫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 大胡子“呼哧呼哧”蹬出几里路后,发现我缩成一团,问道:“妹子,你是不是很冷?” 我笑笑说不冷。“你穿的那么少,还说不冷,你的声音都发抖了。俺穿得多,脱一件给你。” 说完,大胡子便把身上穿的一件灰色呢子大衣脱下,递到我面前 我边感谢边把大衣穿上了身,顿时便感觉暖和起来。一件大衣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大胡子 之间的距离,我主动和他唠起了嗑。可聊着聊着,我就发觉情况有些不妙,大胡子有些心猿 意马,眼睛总盯着我的胸口,看得我有些窘,有些紧张。我赶紧裹紧大衣,双手抱在胸前。 大胡子好像看出我有所警觉,收敛了一些,不再直勾勾地瞅,而是用两眼的余光偷窥我的胸 口。这下,我心里更害怕了,如果这大胡子不是好人,这荒山野岭的……我越想越害怕。不 行,说什么也不能東手就擒,得想办法脱身。 拿定主意后,我叫大胡子停车,说要下车方便一下。大胡子把车停了下来,我下车后, 直奔路边的小树林,见大胡子没跟上,我心里暗喜,马上撒腿就跑。跑出没多远,突然听到 身后有动静,我回头一看,妈呀,大胡子追上来了!老天,大胡子真是色狼!我拼命地跑起来, 边跑边喊“救命”。大胡子追得更紧了,边追边喊“站住” 我跑出小树林,眼前出现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由于刚下过雨,河水很急,很浑,看不清 深浅。情况危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跳进河里,河水比我想象的要深得多,岸边的 水已经到我的胸口处 跳到河里我才发觉身上穿着大胡子的大衣,很笨拙,不好游动,于是,我慌忙脱下大衣, 扔到河里,开始往河对岸游。这时,大胡子也跳进河里。让我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追我,而 是朝漂向下游的大衣游去 我正高兴,突然,双腿开始抽筋,不听使唤了,身子开始往下沉。我拼命挣扎,大喊救 命。大胡子听到我的呼救后,赶紧掉头向我游来,几下便游到我身边,抓住我的衣服,把我 拖上了岸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表现人生应该乐观积极,要肯定自我的诗句是 “ , 。” (2)《虞美人》中作者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 , 。” (3)《阿房宫赋》中“ , ” 作者通关这两句告诫唐代统治者若不汲取历史教训又会让唐之后的人为他们感到悲哀了。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 B 铅笔( 本次 考 试可 用 签 字笔 )在答 题 卡上 把 所 选大 题 对 应题 号 的方 框 涂 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 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惹祸的大衣 李显 这天,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火车,天快黑时,终于到了青石镇。我给镇医院的院长打电话, 院长十分抱歉地说,院里唯一的面包车坏了,不能及时接我,让我打车去医院。 在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影子,只有零星几辆跑出租的人力三轮车。 到了这种穷乡僻壤,我只能入乡随俗,将就了。我坐到车上,告诉车夫把我送到镇医院。车 夫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 大胡子“呼哧呼哧”蹬出几里路后,发现我缩成一团,问道:“妹子,你是不是很冷?” 我笑笑说不冷。“你穿的那么少,还说不冷,你的声音都发抖了。俺穿得多,脱一件给你。” 说完,大胡子便把身上穿的一件灰色呢子大衣脱下,递到我面前。 我边感谢边把大衣穿上了身,顿时便感觉暖和起来。一件大衣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大胡子 之间的距离,我主动和他唠起了嗑。可聊着聊着,我就发觉情况有些不妙,大胡子有些心猿 意马,眼睛总盯着我的胸口,看得我有些窘,有些紧张。我赶紧裹紧大衣,双手抱在胸前。 大胡子好像看出我有所警觉,收敛了一些,不再直勾勾地瞅,而是用两眼的余光偷窥我的胸 口。这下,我心里更害怕了,如果这大胡子不是好人,这荒山野岭的……我越想越害怕。不 行,说什么也不能束手就擒,得想办法脱身。 拿定主意后,我叫大胡子停车,说要下车方便一下。大胡子把车停了下来,我下车后, 直奔路边的小树林,见大胡子没跟上,我心里暗喜,马上撒腿就跑。跑出没多远,突然听到 身后有动静,我回头一看,妈呀,大胡子追上来了!老天,大胡子真是色狼!我拼命地跑起来, 边跑边喊“救命”。大胡子追得更紧了,边追边喊“站住”。 我跑出小树林,眼前出现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由于刚下过雨,河水很急,很浑,看不清 深浅。情况危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跳进河里,河水比我想象的要深得多,岸边的 水已经到我的胸口处。 跳到河里我才发觉身上穿着大胡子的大衣,很笨拙,不好游动,于是,我慌忙脱下大衣, 扔到河里,开始往河对岸游。这时,大胡子也跳进河里。让我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追我,而 是朝漂向下游的大衣游去。 我正高兴,突然,双腿开始抽筋,不听使唤了,身子开始往下沉。我拼命挣扎,大喊救 命。大胡子听到我的呼救后,赶紧掉头向我游来,几下便游到我身边,抓住我的衣服,把我 拖上了岸
上岸后,我像虚脱了一样,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而大胡子表情复杂地瞪着我,我心里 害怕极了,刚要开口求大胡子不要伤害我,谁知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气呼 呼地埋怨我:“你这个妹子,好端端的,你骗俺干吗?跑什么呀!害得俺……俺的大衣被水冲 跑了… 第二天上午,我如约准时走进手术室,为两名患者做了手术。走出手术室,我到休息室 休息,突然,隔壁房间传来院长跟一个男人的对话。 院长说:“我跟你说,人家是我们从省城大医院请来的专家,大老远地跑到咱们这里,真的 很不容易。你放心,专家做手术绝对有把握,肯定能治好你妻子的病……你们家属应该对专 家表示感谢 那个男人回答道:“院长,谁有粉不想往脸上抹?不是俺不想表示,只是俺现在手上真 的没钱。本来,昨天,俺从砖厂老板那里预支了两千块钱。回家的路上遇到个妹子,看她挺 冷的,俺就把大衣脱给她穿。衣服穿到她身上后,俺才想起两千块钱在大衣兜里。俺有点不 放心,可又不好明说,就偷偷瞅着,谁知让那妺子误会了。她拼命地跑,俺也误会了她,使 劲追……结果,她把俺的大衣扔到河里,大衣被河水冲走了,两千块钱也没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走出休息室,到隔壁的房间,说:“院长,请你去安排一下,我要 马上给这位大哥的妻子免费做手术。” 院长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走出屋子 由于我戴着手术帽和口罩,大胡子没有认出我,他万分感激地说:“大夫,太谢谢您了 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夫 听了大胡子的话,我的脸火辣辣的,我知道我不配做大胡子说的“好大夫”,但以后, 我一定会做一个好大夫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大胡子”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给了“我”,眼睛却总盯着“我”的胸口,这让“我” 倍感紧张,表明“我”有点神经质。 B.“我”借方便之名逃离,“大胡子”拼命追赶,这更让“我”感到是遇见了“色狼”。 在过河的危急时刻,“大胡子”救了“我”是为了向我宣泄大衣被水冲走的不满 C.大胡子起初向“我”脱下的大衣游去,把“我”救上后又抱怨“我”害得他的大衣被水 冲走。这为后文“我”的忏悔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来源:学科|网] D.这篇小说借助“大胡子”这一形象,既展示了人物关系,也传达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E.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我”与“大胡子”的故事,既写出了普通民众的辛酸,也引发了我 们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深刻反思 (2)小说设计大衣被水冲跑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的题目是“惹祸的大衣”,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主人公是“大胡子”还是“我”?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 厂,当了一名炉前工。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 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 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
上岸后,我像虚脱了一样,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而大胡子表情复杂地瞪着我,我心里 害怕极了,刚要开口求大胡子不要伤害我,谁知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气呼 呼地埋怨我:“你这个妹子,好端端的,你骗俺干吗?跑什么呀!害得俺……俺的大衣被水冲 跑了……” 第二天上午,我如约准时走进手术室,为两名患者做了手术。走出手术室,我到休息室 休息,突然,隔壁房间传来院长跟一个男人的对话。 院长说:“我跟你说,人家是我们从省城大医院请来的专家,大老远地跑到咱们这里,真的 很不容易。你放心,专家做手术绝对有把握,肯定能治好你妻子的病……你们家属应该对专 家表示感谢……” 那个男人回答道:“院长,谁有粉不想往脸上抹?不是俺不想表示,只是俺现在手上真 的没钱。本来,昨天,俺从砖厂老板那里预支了两千块钱。回家的路上遇到个妹子,看她挺 冷的,俺就把大衣脱给她穿。衣服穿到她身上后,俺才想起两千块钱在大衣兜里。俺有点不 放心,可又不好明说,就偷偷瞅着,谁知让那妹子误会了。她拼命地跑,俺也误会了她,使 劲追……结果,她把俺的大衣扔到河里,大衣被河水冲走了,两千块钱也没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走出休息室,到隔壁的房间,说:“院长,请你去安排一下,我要 马上给这位大哥的妻子免费做手术。” 院长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走出屋子。 由于我戴着手术帽和口罩,大胡子没有认出我,他万分感激地说:“大夫,太谢谢您了! 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夫……” 听了大胡子的话,我的脸火辣辣的,我知道我不配做大胡子说的“好大夫”,但以后, 我一定会做一个好大夫……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大胡子”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给了“我”,眼睛却总盯着“我”的胸口,这让 “我” 倍感紧张,表明“我”有点神经质。 B.“我”借方便之名逃离,“大胡子”拼命追赶,这更让“我”感到是遇见了“色狼”。 在过河的危急时刻,“大胡子”救了“我”是为了向我宣泄大衣被水冲走的不满。 C.大胡子起初向“我”脱下的大衣游去,把“我”救上后又抱怨“我”害得他的大衣被水 冲走。这为后文“我”的忏悔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来源:学|科|网] D.这篇小说借助“大胡子”这一形象,既展示了人物关系,也传达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E.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我”与“大胡子”的故事,既写出了普通民众的辛酸,也引发了我 们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深刻反思。 (2)小说设计大衣被水冲跑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的题目是“惹祸的大衣”,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的主人公是“大胡子”还是“我”?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 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 厂,当了一名炉前工。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 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 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
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査》,稿 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 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 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 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 朱清时。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 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 会,讨论的问题他也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 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 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 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 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 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 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 的实验室之一。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 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担任中科大校 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 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一一保证 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 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 大学的核心问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 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 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 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 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如果教育体系 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 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 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 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 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 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 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 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2010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 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 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
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 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 1974 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 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 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 朱清时。1979 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 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 会,讨论的问题他也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 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 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 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 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 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 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 的实验室之一。1998 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 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担任中科大校 长的 10 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 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 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 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 大学的核心问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 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 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 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 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如果教育体系 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 说。这些在 1917 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 20 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 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 年 3 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 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 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 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 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 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2010 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 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 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
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 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 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 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 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6分) (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 (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 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孝心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冬温夏清的本质,出自孝心。子女行孝,随时皆可,给父母 倒一杯水,也是在行孝道,不必等到不用做工养家时,才来行孝道。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 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让医术高的医生挣更多的钱,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可如果让“红包”登堂入室,成为衡 量医生医术的天平和调节医生收入的砝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和悲哀。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教育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因受某些因素影响而过早承担大人的责任是很不幸的,这对孩 子一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B.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C.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 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D.穿越四姑娘山的“驴友”终于平安归来,公众在为他们感到庆幸的同时,也对他们虚报 人数、违规穿越等做法给予了严厉批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能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①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 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 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 2010 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 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6 分) (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 分) (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 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 孝心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冬温夏凊的本质,出自孝心。子女行孝,随时皆可,给父母 倒一杯水,也是在行孝道,不必等到不用做工养家时,才来行孝道。 C.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 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 让医术高的医生挣更多的钱,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可如果让“红包”登堂入室,成为衡 量医生医术的天平和调节医生收入的砝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和悲哀。 1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教育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因受某些因素影响而过早承担大人的责任是很不幸的,这对孩 子一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B.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C. 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 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D. 穿越四姑娘山的“驴友”终于平安归来,公众在为他们感到庆幸的同时,也对他们虚报 人数、违规穿越等做法给予了严厉批评。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 ___,___,___,___,_ 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 “中国结”的起源可能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 它是中华民族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①②④⑥⑤① B. 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⑥⑤ D.④③②⑥①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①,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 生目的,培育髙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②,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 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区与国家的责任。③,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 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17.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选出一个,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地 评价,不超过100字。(5分) 窦娥桑迪亚哥 翠翠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非洲,土人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狒狒。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装上狒狒 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子,刚好够狒狒的前爪伸进去,狒狒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伸 不出来了,人们曾经用这种方法捉狒狒。因为狒狒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虽然动物保护法让这种行为已经废除,但是人们人们总会嘲笑狒狒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 子放下坚果逃命?但是,审视一下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狒狒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梭罗 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 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C.④①③②⑥⑤ D. ④③②⑥①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 2 个字。(6 分) 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 ① ,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 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 ② ,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 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区与国家的责任。 ③ ,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 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17.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选出一个,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地 评价,不超过 100 字。(5 分) 窦娥 桑迪亚哥 翠翠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在非洲,土人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狒狒。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装上狒狒 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子,刚好够狒狒的前爪伸进去,狒狒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伸 不出来了,人们曾经用这种方法捉狒狒。因为狒狒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虽然动物保护法让这种行为已经废除,但是人们人们总会嘲笑狒狒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 子放下坚果逃命?但是,审视一下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狒狒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梭罗 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 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