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2卷】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汉朝时期的反腐败 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 《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西汉对官吏考核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纵向的, 中央考核郡、国,郡、国考核县,县考核乡、里、亭,这是上下级的层层负责制 的考核,称为“上计”制度;二是横向的,是中央各部门,地方的郡、国、县的 长官对所属僚佐的部门负责制的考核。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 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诏六条》 开始,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 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其 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 戚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 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武帝时归纳为“见知故纵之法”,即对国家官 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如果对自己的上 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东汉沿袭西汉法律,如建和 元年(公元147年)下诏:“长吏赃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 为罪。”是说对赃官之贪行,刺史、郡守都负有纠举之责,如果失职,也要受到 惩处。 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受 存钱罐的启发,令手下人制成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 民投书”。有了这些举报箱,官吏和群众纷纷写信告密。赵广汉根据得到的线索, 组织力量打犯,使奸党散落,盗贼不敢发,稳定了社会。赵广汉因此名声大振 升迁为京兆尹。 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元封元年,鉴于惠帝在各郡设置的监 察御史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把全国分了13部(部习惯上也称州),也即13 个监察区,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 事务。刺史的监察对象,一为地方官中的两干石官员,即郡及王国长吏;二为诸 侯王:三为地方豪强,主要是防止他们横行不法,欺压乡民,扰乱地方安宁。这 使任刺史者既能代表中央有效地行使监察职任,又“咸劝功乐进”,对强化监察 是十分有利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汉代“反腐败”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代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是在对秦制继承和完 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B.汉代初创的“三互法”,后经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形成了现在大家比较熟 知的官员回避制度。 C.汉武帝时实行“见知故纵之法”,开始对国家官吏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 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
2015 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 2 卷】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朝时期的反腐败 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 《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西汉对官吏考核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纵向的, 中央考核郡、国,郡、国考核县,县考核乡、里、亭,这是上下级的层层负责制 的考核,称为“上计”制度;二是横向的,是中央各部门,地方的郡、国、县的 长官对所属僚佐的部门负责制的考核。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 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诏六条》 开始,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 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其 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 戚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 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武帝时归纳为“见知故纵之法”,即对国家官 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如果对自己的上 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东汉沿袭西汉法律,如建和 元年(公元 147 年)下诏:“长吏赃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 为罪。”是说对赃官之贪行,刺史、郡守都负有纠举之责,如果失职,也要受到 惩处。 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受 存钱罐的启发,令手下人制成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 民投书”。有了这些举报箱,官吏和群众纷纷写信告密。赵广汉根据得到的线索, 组织力量打犯,使奸党散落,盗贼不敢发,稳定了社会。赵广汉因此名声大振, 升迁为京兆尹。 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元封元年,鉴于惠帝在各郡设置的监 察御史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把全国分了 13 部(部习惯上也称州),也即 13 个监察区,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 13 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 事务。刺史的监察对象,一为地方官中的两干石官员,即郡及王国长吏;二为诸 侯王:三为地方豪强,主要是防止他们横行不法,欺压乡民,扰乱地方安宁。这 使任刺史者既能代表中央有效地行使监察职任,又“咸劝功乐进”,对强化监察 是十分有利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汉代“反腐败”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汉代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是在对秦制继承和完 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B.汉代初创的“三互法”, 后经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形成了现在大家比较熟 知的官员回避制度。 C.汉武帝时实行“见知故纵之法”,开始对国家官吏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 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
D.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了13部,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名刺史为监 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汉对官吏考核分为纵向的上下级的层层负责制的考核和横向长官对所属僚 佐的部门负责制的考核两大系统 B.西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 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C.西汉“三互法”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有血缘关系或婚姻戚属关系 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 D.汉武帝时的“见知故纵之法”规定刺史、郡守对赃官之贪行负有纠举之责, 如果失职,也要受到惩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由 此可见汉代对腐败官员处罚十分严厉。 B.西汉赵广汉受存钱罐的启发,令手下人制成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 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发明了我国最早的举报箱 C.作为监察官的刺史的监察对象为郡及王国长吏、诸侯王、地方豪强,目的是 防止他们横行不法,欺压乡民,扰乱地方安宁。 D.任刺史者既能代表中央有效地行使监察职任,又“咸劝功乐进”,使在各郡 设置的监察御史很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班宏,卫州汲人也。父景倩,秘书监。宏少举进士,授右司御胄曹,后为薛景先 风翔掌书记,又为髙适剑南观察判官,累拜大理司直,摄监察御史。时青城山有 妖贼张安居以左道惑众,事觉,多诬引大将,冀以缓死,宏验理而速杀之,人心 乃安。既而郭英代适,以厌人望,奏署秘书郎,兼雒令,以疾免。大历三年,四 迁至给事中。时李宝臣卒于其位,子惟岳匿丧求位,上遣宏使成德问疾,且喻之。 惟岳厚赂宏,皆不受,还报合旨,迁刑部侍郎,兼京官考使。时右仆射崔宁考兵 部侍郎刘乃上下,宏驳曰:“夷荒靖难,专在节制,尺籍伍符,不校省司。夫上 行宣美之名,则下开趋竞之路;上行阿容,下必朋党。”因削去之。乃知而谢曰: 乃虽不敏,敢掠一美以徼二罪乎?”寻除吏部侍郎。贞元初,迁尚书,复副窦 参。参初为大理司直,宏已为刑部侍郎,及参为相,领度支,上以宏久司国计, 因令副之。参以先贵,常私解悦之曰:“参后来,一朝居尚书之上,甚不自安, 年之后,当归此使。”宏心喜,岁余,参绝不复言。宏性刚愎,为人间之,且 怒食言,公事多异。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勤恪 晨入夕归,下吏劳而未尝厌苦,清臼勤干,称之于时。贞元八年七月卒, 年七十三,废朝,加赠,谥曰敬 《旧唐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摄监察御史摄:代理 B.冀以缓死冀:希望。 C.以厌人望厌:厌烦。 D.上遣宏使成德问疾,且喻之喻:劝告
D.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了 13 部,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 13 名刺史为监 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西汉对官吏考核分为纵向的上下级的层层负责制的考核和横向长官对所属僚 佐的部门负责制的考核两大系统。 B.西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 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C.西汉“三互法”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有血缘关系或婚姻戚属关系 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 D.汉武帝时的“见知故纵之法”规定刺史、郡守对赃官之贪行负有纠举之责, 如果失职,也要受到惩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由 此可见汉代对腐败官员处罚十分严厉。 B.西汉赵广汉受存钱罐的启发,令手下人制成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 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发明了我国最早的举报箱。 C.作为监察官的刺史的监察对象为郡及王国长吏、诸侯王、地方豪强,目的是 防止他们横行不法,欺压乡民,扰乱地方安宁。 D.任刺史者既能代表中央有效地行使监察职任,又“咸劝功乐进”,使在各郡 设置的监察御史很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班宏,卫州汲人也。父景倩,秘书监。宏少举进士,授右司御胄曹,后为薛景先 凤翔掌书记,又为高适剑南观察判官,累拜大理司直,摄监察御史。时青城山有 妖贼张安居以左道惑众,事觉,多诬引大将,冀以缓死,宏验理而速杀之,人心 乃安。既而郭英代适,以厌人望,奏署秘书郎,兼雒令,以疾免。大历三年,四 迁至给事中。时李宝臣卒于其位,子惟岳匿丧求位,上遣宏使成德问疾,且喻之。 惟岳厚赂宏,皆不受,还报合旨,迁刑部侍郎,兼京官考使。时右仆射崔宁考兵 部侍郎刘乃上下,宏驳曰:“夷荒靖难,专在节制,尺籍伍符,不校省司。夫上 行宣美之名,则下开趋竞之路;上行阿容,下必朋党。”因削去之。乃知而谢曰: “乃虽不敏,敢掠一美以徼二罪乎?”寻除吏部侍郎。贞元初,迁尚书,复副窦 参。参初为大理司直,宏已为刑部侍郎,及参为相,领度支,上以宏久司国计, 因令副之。参以先贵,常私解悦之曰:“参后来,一朝居尚书之上,甚不自安, 一年之后,当归此使。”宏心喜,岁余,参绝不复言。宏性刚愎,为人间之,且 怒食言,公事多异。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勤恪 官署,晨入夕归,下吏劳而未尝厌苦,清白勤干,称之于时。贞元八年七月卒, 年七十三,废朝,加赠,谥曰敬。 《旧唐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摄监察御史 摄:代理。 B.冀以缓死 冀:希望。 C.以厌人望 厌:厌烦。 D.上遣宏使成德问疾,且喻之 喻:劝告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B.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C.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D.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班宏有才华,年轻得志:班宏很年轻时就考中进士,被授予右司御胄曹,后 在薛景先、高适手下做事。 B.班宏清正廉洁:李宝臣之子惟岳匿丧求位,皇上遣宏到成德问疾,李惟岳用 厚礼贿赂班宏,班宏拒而不受。 C.班宏敢于直言,得到皇帝重用:右仆射崔宁考兵部侍郎刘乃上下,班宏驳斥, 因此被提升为吏部侍郎。 D.班宏心胸狭隘:窦参曾答应一年后把职位让给班宏。一年以后,窦参不再提 这话,由此班宏怀恨窦参,因此在处理公务多不听窦参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宏性刚愎,为人间之,且怒食言,公事多异。(5分) (2)勤恪官署,晨入夕归,下吏劳而未尝厌苦,清白勤干,称之于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11分)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窦:溪潭。 8.从动静的角度对《禾熟》一诗进行赏析。(5分) 9.这两首诗描写的景象有何异同?所表达感情有何相同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蜀道难》中的 两句用鹤、猿反衬“蜀道难”。 (3)《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 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初恋往事 叶仲健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B.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C.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D.参选诸院吏/未尝访宏/乃疏参所用者过恶以闻/事辄留中/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班宏有才华,年轻得志:班宏很年轻时就考中进士,被授予右司御胄曹,后 在薛景先、高适手下做事。 B.班宏清正廉洁:李宝臣之子惟岳匿丧求位,皇上遣宏到成德问疾,李惟岳用 厚礼贿赂班宏,班宏拒而不受。 C.班宏敢于直言,得到皇帝重用:右仆射崔宁考兵部侍郎刘乃上下,班宏驳斥, 因此被提升为吏部侍郎。 D.班宏心胸狭隘:窦参曾答应一年后把职位让给班宏。一年以后,窦参不再提 这话,由此班宏怀恨窦参,因此在处理公务多不听窦参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宏性刚愎,为人间之,且怒食言,公事多异。(5 分) (2)勤恪官署,晨入夕归,下吏劳而未尝厌苦,清白勤干,称之于时。(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8——9 题。(11 分)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窦:溪潭。 8.从动静的角度对《禾熟》一诗进行赏析。(5 分) 9.这两首诗描写的景象有何异同?所表达感情有何相同之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劝学》中“ , ”,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蜀道难》中的“ , ”两句用鹤、猿反衬“蜀道难”。 (3)《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 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初恋往事 叶仲健
“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晓丹说。 “什么秘密?” “呃一一算了,还是不说了。”晓丹卖关子,没有说下去。 接下来是一阵寂静 这是一个被风吹过的夏季,我和晓丹漫步在髙中母校的竹林小道上。风阵阵吹来 吹动密匝匝的竹叶,学校里异常宁静,我们的脚步富有节奏地在石板路上轻踏岀 回忆的乐章。 晓丹突然又问我:“你初恋发生在什么时候?” 我知道了,晓丹要告诉我的秘密肯定跟她的初恋有关,而且跟母校有关!我一阵 惊讶,但没有表现出来。说实话,读高中时,晓丹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女生,即便 她现在看起来美丽动人。 我知道,如果我不如实回答她的问题,我也甭想知道她的秘密。 我说:“我的初恋嘛,跟乔有关。知道乔吗?那个坐在我后桌的男生,高高瘦瘦 的 “知道,当然知道,当时他还是我们班的篮球主力呢。我当时就看出来你们的关 系不一般了。现在你们还联系吗?” “不联系了,前年春节同学聚会时见过一次,没什么感觉了。哈哈,不说他了 说你吧,说说你的初恋,也是在高中吗?”到了套出她秘密的时候了,并且似乎 她也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嗯,是在高中,在我们要高考的那个学期。” “跟谁?我们班的?” “不知道他是谁。” “说半天,你在耍我。” “没有,我说的是真的。” “那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是谁,还叫初恋吗?” “你别急,听我慢慢说。”晓丹说。 “上高中那会儿,我比较孤僻,喜欢独来独往。我很自卑,因为我不漂亮,所以 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业上。我喜欢一个人到这片竹林里看书,看累了,就 在这片竹林里到处走走。我敢说,当时我们班上的男同学都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有些男生可能都叫不出我的名字。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事情并非我想的那 样。你看 晓丹把我拉到一簇竹前,指着一棵竹子齐眉高的地方让我看。这时,我才发现那 个地方竟然刻着“我爱张晓丹”五个字。五个歪歪扭扭的字,在时间和风雨的侵 蚀中显得有点斑驳不清,不仔细辨认还真看不出来 当我的思绪飘回到那个年代时,晓丹继续说 “你知道吗?我从来不敢将这个秘密告诉别人。我一直在猜测这个男生会是谁, 可是一直没猜到。也许,他跟我一样,是一个内向的人,不敢把心里所想的事告 诉别人,只好把它刻在了竹子上。你说那个男生会是谁呢?我真的很想知道。 晓丹把我拉到一张石凳上坐下。她则坐在我旁边,仰着头,一脸的陶醉。我突然 想起一句话:自信的女孩是最美丽的。我打量着晓丹的侧面,看见了阳光下她脸 上细细的绒毛。其实她本来就是一个挺美丽的女孩,只不过在读高中时,她太沉 默寡言,并且太不注重服装的搭配 我愣了很长的时间才回过神来。我说:“我当时忙着高考,怎么会注意到是谁 呢?”我终究没有告诉她,那五个字是我和另一个女生刻上去的
“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晓丹说。 “什么秘密?” “呃——算了,还是不说了。”晓丹卖关子,没有说下去。 接下来是一阵寂静。 这是一个被风吹过的夏季,我和晓丹漫步在高中母校的竹林小道上。风阵阵吹来, 吹动密匝匝的竹叶,学校里异常宁静,我们的脚步富有节奏地在石板路上轻踏出 回忆的乐章。 晓丹突然又问我:“你初恋发生在什么时候?” 我知道了,晓丹要告诉我的秘密肯定跟她的初恋有关,而且跟母校有关!我一阵 惊讶,但没有表现出来。说实话,读高中时,晓丹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女生,即便 她现在看起来美丽动人。 我知道,如果我不如实回答她的问题,我也甭想知道她的秘密。 我说:“我的初恋嘛,跟乔有关。知道乔吗?那个坐在我后桌的男生,高高瘦瘦 的。” “知道,当然知道,当时他还是我们班的篮球主力呢。我当时就看出来你们的关 系不一般了。现在你们还联系吗?” “不联系了,前年春节同学聚会时见过一次,没什么感觉了。哈哈,不说他了, 说你吧,说说你的初恋,也是在高中吗?”到了套出她秘密的时候了,并且似乎 她也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嗯,是在高中,在我们要高考的那个学期。” “跟谁?我们班的?” “不知道他是谁。” “说半天,你在耍我。” “没有,我说的是真的。” “那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是谁,还叫初恋吗?” “你别急,听我慢慢说。”晓丹说。 “上高中那会儿,我比较孤僻,喜欢独来独往。我很自卑,因为我不漂亮,所以 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业上。我喜欢一个人到这片竹林里看书,看累了,就 在这片竹林里到处走走。我敢说,当时我们班上的男同学都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有些男生可能都叫不出我的名字。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事情并非我想的那 样。你看——” 晓丹把我拉到一簇竹前,指着一棵竹子齐眉高的地方让我看。这时,我才发现那 个地方竟然刻着“我爱张晓丹”五个字。五个歪歪扭扭的字,在时间和风雨的侵 蚀中显得有点斑驳不清,不仔细辨认还真看不出来。 当我的思绪飘回到那个年代时,晓丹继续说—— “你知道吗?我从来不敢将这个秘密告诉别人。我一直在猜测这个男生会是谁, 可是一直没猜到。也许,他跟我一样,是一个内向的人,不敢把心里所想的事告 诉别人,只好把它刻在了竹子上。你说那个男生会是谁呢?我真的很想知道。” 晓丹把我拉到一张石凳上坐下。她则坐在我旁边,仰着头,一脸的陶醉。我突然 想起一句话:自信的女孩是最美丽的。我打量着晓丹的侧面,看见了阳光下她脸 上细细的绒毛。其实她本来就是一个挺美丽的女孩,只不过在读高中时,她太沉 默寡言,并且太不注重服装的搭配。 我愣了很长的时间才回过神来。我说:“我当时忙着高考,怎么会注意到是谁 呢?”我终究没有告诉她,那五个字是我和另一个女生刻上去的
那是高中的最后一个愚人节,我们知道她经常在这里看书,就跟另一个女生想了 这个馊主意来愚弄她。但由于那时快高考了,我们在把真相告诉她之前就把这件 事淡忘了。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五个字竟绽放了一个女孩子内心最珍贵的美丽。 (摘自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接下来是一阵寂静”,表明晓丹在沉思往事,思考是说出还是不说出 当初的“初恋”之事,同时使小说的节奏缓下来,富于张弛之美。 B.当我听到晓丹问我初恋发生在什么时候时,我“一阵惊讶”,因为我以为晓 丹知道我和“乔”的秘密。 C.现在“我”和“乔”已经不联系了,说明当初的恋爱纯属一种冲动,不带有 点责任心,可以说就是一场儿戏。 D.文章的结尾“这五个字竟绽放了一个女孩子内心最珍贵的美丽”,点明文章 的主旨,表明作者对高中生初恋的那种纯真情感的肯定和赞美 E.小说以两个人对话的方式组织全文,通过对话推进情节的发展,同时塑造了 鲜明的人物形象 (2)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线段落的作用。(6分) (3)结合全文分析高中时晓丹的形象特征。(6分) (4)小说写的主要内容是高中生的“初恋”,但也揭示了高中生的一些普遍心 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绝密30年“于敏”被雪藏 李洪鹏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 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退休后,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个小时 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 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一天只休息6个小时左右。数十年来,于敏 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 少时,于敏家境贫寒,受同窗父亲的资助才得以继续攻读大学。到了北京大学, 于敏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一—“老夫子”。 但是,于敏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酸腐“夫子”,而是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进步青年。当时国民党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北 大经常闹学潮,于敏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 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 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 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 气喘吁吁。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 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 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 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那是高中的最后一个愚人节,我们知道她经常在这里看书,就跟另一个女生想了 这个馊主意来愚弄她。但由于那时快高考了,我们在把真相告诉她之前就把这件 事淡忘了。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五个字竟绽放了一个女孩子内心最珍贵的美丽。 (摘自 2014 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文中“接下来是一阵寂静”,表明晓丹在沉思往事,思考是说出还是不说出 当初的“初恋”之事,同时使小说的节奏缓下来,富于张弛之美。 B.当我听到晓丹问我初恋发生在什么时候时,我“一阵惊讶”,因为我以为晓 丹知道我和“乔”的秘密。 C.现在“我”和“乔”已经不联系了,说明当初的恋爱纯属一种冲动,不带有 一点责任心,可以说就是一场儿戏。 D.文章的结尾“这五个字竟绽放了一个女孩子内心最珍贵的美丽”,点明文章 的主旨,表明作者对高中生初恋的那种纯真情感的肯定和赞美。 E.小说以两个人对话的方式组织全文,通过对话推进情节的发展,同时塑造了 鲜明的人物形象。 (2)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线段落的作用。(6 分) (3)结合全文分析高中时晓丹的形象特征。(6 分) (4)小说写的主要内容是高中生的“初恋”,但也揭示了高中生的一些普遍心 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绝密 30 年“于敏”被雪藏 李洪鹏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 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退休后,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 3 个小时 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 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一天只休息 6 个小时左右。数十年来,于敏 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 6 个小时的睡眠的。 少时,于敏家境贫寒,受同窗父亲的资助才得以继续攻读大学。到了北京大学, 于敏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老夫子”。 但是,于敏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酸腐“夫子”,而是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进步青年。当时国民党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北 大经常闹学潮,于敏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 1969 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 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 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 气喘吁吁。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 1971 年 10 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 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 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 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 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1944年,18岁的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 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毕业后,他被 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硏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 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 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 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硏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 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 长年奔波。 1967年6月17日,氢弹爆炸成功,爆炸当量达到330万吨。试验场上顿时爆发 出热烈的欢呼声,参试人员个个激动万分。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 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20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他隐姓埋名30年,直到1988年,于敏 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 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 对身边工作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 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实在追问之下,他只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氢弹的理论设计中,我是学术领导人 之 对工作心无旁骛的大科学家,对生活就有点“不上心”了,竟有迷路的时候 次,他去驻地外,回来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路了,结果绕了很远的路,才总算回 来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于敏记忆力稍逊从前,当学生安慰他时,他还幽默地 说:“我现在是‘硬件’老了,‘软件’不老!” (选自2015年1月9日《法制晚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竟然喜欢古典文学,因为他靠古诗词的安 眠来完成6个小时的睡眠的。 B.于敏在北京大学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一—“老 夫子”,但他并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 C.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此开始氢弹的研究 D.于敏在学术上曾经做过两次转变:1946年由北京大学工学院转入了理学院, 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60年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 E.1967年6月17日,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 功,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于敏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2)于敏为了工作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6 分) (3)于敏院士对“名”的处理方式给我们提供一个范例,请结合全文作简答概 括。(6分) (4)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表现出一些优秀的 品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1944 年,18 岁的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 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 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 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毕业后,他被 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 1950 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 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 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 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 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 长年奔波。 1967 年 6 月 17 日,氢弹爆炸成功,爆炸当量达到 330 万吨。试验场上顿时爆发 出热烈的欢呼声,参试人员个个激动万分。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 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20 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他隐姓埋名 30 年,直到 1988 年,于敏 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 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 对身边工作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 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实在追问之下,他只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氢弹的理论设计中,我是学术领导人 之一。” 对工作心无旁骛的大科学家,对生活就有点“不上心”了,竟有迷路的时候。一 次,他去驻地外,回来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路了,结果绕了很远的路,才总算回 来。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于敏记忆力稍逊从前,当学生安慰他时,他还幽默地 说:“我现在是‘硬件’老了,‘软件’不老!” (选自 2015 年 1 月 9 日《法制晚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竟然喜欢古典文学,因为他靠古诗词的安 眠来完成 6 个小时的睡眠的。 B.于敏在北京大学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老 夫子”,但他并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 C.1949 年于敏本科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此开始氢弹的研究。 D.于敏在学术上曾经做过两次转变:1946 年由北京大学工学院转入了理学院, 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60 年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 E.1967 年 6 月 17 日,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 功,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于敏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2)于敏为了工作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6 分) (3)于敏院士对“名”的处理方式给我们提供一个范例,请结合全文作简答概 括。(6 分) (4)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表现出一些优秀的 品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据透露,修订草案有望下半年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如此则自2008年启动修 法以来,“难产”达6年的新《税收征管法》将迎来的改变。 2)在减刑政策的激励下,不少罪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了减刑,有的_,找到了 自我,在人生另一个舞台上实现了自我价值 (3)像“屌丝”这样的典型的网络粗俗语,并不带来新的意义,有的只是把难 登大雅之堂的俚语_,有的则是把庸俗猥琐当有趣 A.脱胎换骨改头换面洗心革面B.脱胎换骨洗心革面改头换面 C.洗心革面改头换面脱胎换骨D.改头换面脱胎换骨洗心革面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自从被打造成“寒假保留节目”之后,“动画” 这一片种就成为片商的吸金利器 B.走马塘的古代建筑虽然不是成片的,但是古村和散落其间的古代建筑所蕴含 的深厚文化,令每个到过这里的人们深为叹服。 C.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 能干,心中髙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D.通过智能制造的强化,科技创新的投入、智慧家居的布局,使美的集团完成 了转型,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49%,全年利润有望达到100亿元。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羊伴随人类的时间之久远、与人关系之密切,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①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榜”上有名,且位居前列 ②因其形体适中,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不似豺狼虎豹之凶猛令人毛骨 悚然 ③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 ④又因其食之者草,产出者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顺,易于驯服 ⑤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⑥于是便成最理想的狩猎目标之 A.②③④⑥①⑤B.①⑤④③②⑥C.①⑤②⑥④③D.②⑥④③①⑤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细胞液和土壤溶液有不同的浓度,在一般情况下,①,在渗透压的作用下,② 能够透过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进入到根毛的液泡里。土壤里的水分就这样被 ③吸收进去。 17.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并阐释漫画的寓意。(要求能准确概括漫画的内容, 不准用“无题”)(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北大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却有人从这里退学,选择当一名普通技工。 周浩三年前从北大退学,现在是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许多欲上北大而 不得的人纷纷骂他傻,“傻”这一个字,显然不够有说服力。他为什么会作出 这样的选择。身处自己不感兴趣的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周浩没有就此放弃,旁听 了一些工科院系的课后,周浩谋求转院,却因为不符合转院条件而没有成功。大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1)据透露,修订草案有望下半年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如此则自 2008 年启动修 法以来,“难产”达 6 年的新《税收征管法》将迎来 的改变。 (2)在减刑政策的激励下,不少罪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了减刑,有的 ,找到了 自我,在人生另一个舞台上实现了自我价值。 (3)像“屌丝”这样的典型的网络粗俗语,并不带来新的意义,有的只是把难 登大雅之堂的俚语 ,有的则是把庸俗猥琐当有趣。 A.脱胎换骨 改头换面 洗心革面 B.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C.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D.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自从被打造成“寒假保留节目”之后,“动画” 这一片种就成为片商的吸金利器。 B.走马塘的古代建筑虽然不是成片的,但是古村和散落其间的古代建筑所蕴含 的深厚文化,令每个到过这里的人们深为叹服。 C.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 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D.通过智能制造的强化,科技创新的投入、智慧家居的布局,使美的集团完成 了转型,2014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 49%,全年利润有望达到 100 亿元。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羊伴随人类的时间之久远、与人关系之密切,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 ①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榜”上有名,且位居前列 ②因其形体适中,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不似豺狼虎豹之凶猛令人毛骨 悚然 ③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 ④又因其食之者草,产出者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顺,易于驯服 ⑤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⑥于是便成最理想的狩猎目标之一 A.②③④⑥①⑤ B.①⑤④③②⑥ C.①⑤②⑥④③ D.②⑥④③①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l5 个字。(6 分) 细胞液和土壤溶液有不同的浓度,在一般情况下, ① ,在渗透压的作用下, ② 能够透过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进入到根毛的液泡里。土壤里的水分就这样被 ③ 吸收进去。 17.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并阐释漫画的寓意。(要求能准确概括漫画的内容, 不准用“无题”)(5 分)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北大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却有人从这里退学,选择当一名普通技工。 周浩三年前从北大退学,现在是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许多欲上北大而 不得的人纷纷骂他傻, “傻”这一个字,显然不够有说服力。他为什么会作出 这样的选择。身处自己不感兴趣的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周浩没有就此放弃,旁听 了一些工科院系的课后,周浩谋求转院,却因为不符合转院条件而没有成功。大
二时休学一年后回到学校,周浩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学读技校。这是他谨慎思考后 的选择,数控技术也是他一直感兴趣并钻研的方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时休学一年后回到学校,周浩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学读技校。这是他谨慎思考后 的选择,数控技术也是他一直感兴趣并钻研的方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