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phyta) (一)主要教学内容: 1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及主要 特征。 2 蕨类植物的分纲和分类的 主要依据。 3 常见的药用蕨类植物。 (二)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纲和分类的主要依据。 2 熟悉常见的药用蕨类。 3 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phyta) (一)主要教学内容: 1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及主要 特征。 2 蕨类植物的分纲和分类的 主要依据。 3 常见的药用蕨类植物。 (二)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纲和分类的主要依据。 2 熟悉常见的药用蕨类。 3 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第一节蕨类植物的概述 • 旧称“羊齿植物”。 • 1.是高等植物中具有维管组织,但比较低等的一个类群。 2.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无性生殖产生孢子,有性生殖 器官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并有 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输导系统。产生孢子而不产生种 子。 3.在生活史中,有两个独立的植物体,即孢子体和配子 体,是较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较原始的维管植物。 • 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如铁线蕨、卷柏、贯众、 肾蕨、满江红、鳞木和桫椤等,约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 供药用的蕨类植物有39科,400余种。多种蕨类植物可供食 用(如蕨,紫萁),药用(如贯众、海金沙)或工业用 (如石松)。 •
第一节蕨类植物的概述 • 旧称“羊齿植物”。 • 1.是高等植物中具有维管组织,但比较低等的一个类群。 2.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无性生殖产生孢子,有性生殖 器官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并有 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输导系统。产生孢子而不产生种 子。 3.在生活史中,有两个独立的植物体,即孢子体和配子 体,是较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较原始的维管植物。 • 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如铁线蕨、卷柏、贯众、 肾蕨、满江红、鳞木和桫椤等,约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 供药用的蕨类植物有39科,400余种。多种蕨类植物可供食 用(如蕨,紫萁),药用(如贯众、海金沙)或工业用 (如石松)。 •
一、蕨类植物的特征 • (一)孢子体:经常见到的蕨类植物是孢子体,通常 在叶子的下面或边缘产生孢子囊,少数在茎或分枝顶端形 成孢子囊穗。孢子囊内的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孢子
一、蕨类植物的特征 • (一)孢子体:经常见到的蕨类植物是孢子体,通常 在叶子的下面或边缘产生孢子囊,少数在茎或分枝顶端形 成孢子囊穗。孢子囊内的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孢子
真蕨类植物的形态 1不定根 2 根状茎 3 叶柄 4 叶轴 5 羽片 6 小羽片 7 羽轴 8 小羽轴
真蕨类植物的形态 1不定根 2 根状茎 3 叶柄 4 叶轴 5 羽片 6 小羽片 7 羽轴 8 小羽轴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维管组织; • 1、根多为有较好吸收能力的不定根,原始的种类具假根; • 2、茎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维管系统 构成中柱(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多环中柱), 具有保护作用的毛和鳞片; • 3、叶: • 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仅有一条不分枝的叶脉,是原 始类型。 • 大型叶:均有叶隙和叶柄,叶脉多分枝,是进步类型。 • 孢子叶(能育叶):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 营养叶(不育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孢子囊和 孢子的叶。 • 同型叶:营养叶与孢子叶不分,既能制造有机物又可产生 孢子。 • 异型叶:同一植物体具2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 • 演化顺序:同型叶-》异型叶;小型叶-》大型叶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维管组织; • 1、根多为有较好吸收能力的不定根,原始的种类具假根; • 2、茎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维管系统 构成中柱(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多环中柱), 具有保护作用的毛和鳞片; • 3、叶: • 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仅有一条不分枝的叶脉,是原 始类型。 • 大型叶:均有叶隙和叶柄,叶脉多分枝,是进步类型。 • 孢子叶(能育叶):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 营养叶(不育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孢子囊和 孢子的叶。 • 同型叶:营养叶与孢子叶不分,既能制造有机物又可产生 孢子。 • 异型叶:同一植物体具2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 • 演化顺序:同型叶-》异型叶;小型叶-》大型叶
米 图2毛的类型 1.单细胞针状毛12.单细胞针状毛(多分隔):3.节状毛,4.柔毛, 5,星状毛:6,各种形状的腺毛;7,多细胞针状毛
图3鳞片的形状 1.毛状原始鳞片1 2.细筛孔鳞片 3.粗筛孔鳞片
图4紫类勉物的复叶分枝示邀图 (一)下先出分枝圆式(似银银示之), (仁)上先出分枝国式(以想线示之), 1根状茎,2.叶柄12,叶轴,3羽片, 3.别轴。4.一回小羽片,出小羽轴。 5.二园小月片:.下先出k1,上先出故, 6三同小别片.7,下先出1列.上先出
纵肋 槽 皮层 髓腔 维管束 茎横切
中柱类型 (1)原生中柱:中柱中央分化为木质部,向外被韧 皮部包围着,这是最原始的类型。 (2)管状中柱,包括双韧管状中柱和外韧管状中柱 (3)网状中柱,管状中柱由于枝与叶的发生形成枝 (叶)隙而呈网状 (4)真中柱,木质部与韧皮部并列成束,多束形成 一 圈(来源于外韧管状中柱或外韧网状中柱) (5)散生中柱,木质部与韧皮部并列成束,散生茎 内
中柱类型 (1)原生中柱:中柱中央分化为木质部,向外被韧 皮部包围着,这是最原始的类型。 (2)管状中柱,包括双韧管状中柱和外韧管状中柱 (3)网状中柱,管状中柱由于枝与叶的发生形成枝 (叶)隙而呈网状 (4)真中柱,木质部与韧皮部并列成束,多束形成 一 圈(来源于外韧管状中柱或外韧网状中柱) (5)散生中柱,木质部与韧皮部并列成束,散生茎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