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北京朝阳区九年级(上) 期末语文复习题及答案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 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 A.妖娆(rdo)狡黠(jie) 恻隐(ce) 断壁残恒(yuan) B.睿智(rui) 罔然(wng) 深邃(sui)恪尽职守(ge) C.刹那(cha) 亵渎(du) 陨落(yin) 怒不可遏(e) D.贮立(zh)胆怯(qie) 拮据 锲而不舍(qie)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A.轻而易举举世闻名 B.名列前茅莫名其妙 C.言行相顾各行其是 D.因小失大流离失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A.经典就是那些禁得起一读再读的作品,需要仔细读,用心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寻章 摘句的方法去阅读 凭借着能“吃得苦中苦”的拼搏精神和得天独厚的国际影响力,邓亚萍出任“人民搜索 网站总裁当之无愧 C.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以其被水覆盖的场地、“悬空人拼图”表演和流光溢彩的烟花,为观 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D.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抗震加固”,同学们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学校。看到焕然,新的教 学楼,大家搬迁的劳累顿时化为乌有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A.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 修改:删去“发自内心地” B.通过开展“节能环保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低碳意识进一步增加。 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强”。 C.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修改:在“食物”前增加“因为” D.林丹能成为羽毛球超级“大满贯”第一人靠的是平时刻苦训练和临场出色发挥取得的 修改:删去“取得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①文学借助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②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个字都不肯放松的严谨
2013-2014 学年北京朝阳区九年级(上) 期末语文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 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 A.妖娆.(ráo) 狡黠.(jié) 恻.隐(cè) 断壁残恒.(yuán ) B.睿.智 (ruì) 罔.然 (wnɡ) 深邃.(suì) 恪.尽职守 ( ɡè ) C.刹.那(chà) 亵渎. (dú) 陨.落 (yǔn) 怒不可遏. (è) D.贮.立(zhù) 胆怯. (qiè) 拮据.(jù) 锲.而不舍 ( qiè)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A.轻而易举. 举.世闻名 B.名.列前茅 莫名.其妙 C. 言行.相顾 各行.其是 D. 因小失.大 流离失.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A.经典就是那些禁得起一读再读的作品,需要仔细读,用心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寻章.. 摘句..的方法去阅读。 B.凭借着能“吃得苦中苦”的拼搏精神和得天独厚的国际影响力,邓亚萍出任 “人民搜索” 网站总裁当之无愧 ....。 C.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以其被水覆盖的场地、“悬空人拼图”表演和流光溢彩的烟花,为观 众带来无与伦比 ....的视觉享受。 D.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抗震加固”,同学们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学校。看到焕然一新 ....的教 学楼,大家搬迁的劳累顿时化为乌有。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A.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 修改:删去“发自内心地”。 B.通过开展“节能环保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低碳意识进一步增加。 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强”。 C.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修改:在“食物”前增加“因为”。 D.林丹能成为羽毛球超级“大满贯”第一人靠的是平时刻苦训练和临场出色发挥取得的。 修改:删去“取得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从 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①文学借助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②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个字都不肯放松的严谨
③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④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A.①③④②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使至塞上》 王维 唐代 B.《望江南》 李清照 宋代 C.《范进中举》 吴敬梓 清朝 D.《谈读书》 培根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诗人辛弃疾心中常常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他曾在《破阵子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说 8.名著阅读(3分) 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聚义梁山的故事,鲜明地表 现了 的主题,被称作“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这部小说塑造了一大批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 (人名)在状元桥戏弄并三拳打死郑屠,有力地表 现了他见义勇为、疾恶如仇、鲁莽直率而又③的性格…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引起学生 对交通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交通拥堵”社会调查实 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某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说出两则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主 要信息。(要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3分) 【材料一】 京华时报讯市委书记刘淇11月30日在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务院 已原则同意了本市(北京)关于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本市要尽快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修改完 善后抓紧征求意见,平稳出台,认真落实,使治理措施尽快见效。 【材料二】 新浪微博网友留言:“一场小雨,足以击瘫北京交通!如果你从团结湖路口穿过长虹桥 到工体西路,短短三公里,你可以打开《三国演义》,从桃园三结义看到关羽走麦城,车都 到不了。恍惚间,以为长虹桥变成长坂坡,堵满了曹魏八十万大军。” 主要信息 10.交管部门为前往调査的冋学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这些材料推断造成北京交通拥堵 的原因。(2分) 【材料一】 北京市2010年机动车保有量统计表
③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④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A.①③④②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使至塞上》 王 维 唐 代 B.《望江南》 李清照 宋 代 C.《范进中举》 吴敬梓 清 朝 D.《谈读书》 培 根 英 国 二、填空(共 8 分) 7.默写(5 分) (1)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诗人辛弃疾心中常常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他曾在《破阵子 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说“ , ”。 8.名著阅读(3 分) 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聚义梁山的故事,鲜明地表 现了“ ① ”的主题,被称作“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这部小说塑造了一大批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 ② (人名)在状元桥戏弄并三拳打死郑屠,有力地表 现了他见义勇为、疾恶如仇、鲁莽直率而又 ③ 的性格…… 三、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已经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引起学生 对交通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交通拥堵”社会调查实 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某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说出两则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主 要信息。(要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3 分) 【材料一】 京华时报讯 市委书记刘淇 11 月 30 日在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务院 已原则同意了本市(北京)关于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本市要尽快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修改完 善后抓紧征求意见,平稳出台,认真落实,使治理措施尽快见效。 【材料二】 新浪微博网友留言:“一场小雨,足以击瘫北京交通!如果你从团结湖路口穿过长虹桥 到工体西路,短短三公里,你可以打开《三国演义》,从桃园三结义看到关羽走麦城,车都 到不了。恍惚间,以为长虹桥变成长坂坡,堵满了曹魏八十万大军。” 主要信息:_ _ 10.交管部门为前往调查的同学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这些材料推断造成北京交通拥堵 的原因。(2 分) 【材料一】 北京市 2010 年机动车保有量统计表
统计日期 4月11日9月12日 10月11日11月28日 机动车保有量(万辆) 421 451.5 457.1 469 【材料二】 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是:大量优质的公共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公众认可的 大型医院、知名学校、以及主要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大多坐落于此。整个城市就像一张饼,中 心是人们工作的地方,而周围是人们居住的地方,每天早晚人们涌进、涌出,如果能在一个 中心外多几个中心,可能拥堵问题会得到缓解。 原 原因二: 11.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出其他国家和城市治“堵”的有益经验。(3分) 【材料一】 在城市设计上,新加坡将全部土地规划为55个小区。小区不但有居住的功能,还有办 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等,居民的上班与生活休闲,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区内解决, 这就大大降低了市民在城市内出行的频率,从而使得新加坡交通秩序井井有条 【材料二】 上个世纪60年代,东京也产生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此东京市政府下决心大力发 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如今的东京已经被一张由城市轻轨和地铁所组成的大型轨道交通 网所覆盖,承担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除此之外,东京对车主的用车也进行了系列限制 大公司一般不给员工提供停车位、东京市区动辄200元人民币一小时左右的停车费,也让普 通工薪阶层主动放弃了开车进城。 材料 材料二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第12~15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 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 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 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遂许先帝以驱驰B.且秦灭韩亡魏今亡亦死 C.秦王色挠 月色入户 D.徒以有先生也不以疾也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统计日期 4 月 11 日 9 月 12 日 10 月 11 日 11 月 28 日 机动车保有量(万辆) 421 451.5 457.1 469 【材料二】 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是:大量优质的公共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公众认可的 大型医院、知名学校、以及主要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大多坐落于此。整个城市就像一张饼,中 心是人们工作的地方,而周围是人们居住的地方,每天早晚人们涌进、涌出,如果能在一个 中心外多几个中心,可能拥堵问题会得到缓解。 原因一: ① 原因二:_ ② _ 11.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出其他国家和城市治“堵”的有益经验。(3 分) 【材料一】 在城市设计上,新加坡将全部土地规划为 55 个小区。小区不但有居住的功能,还有办 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等,居民的上班与生活休闲,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区内解决, 这就大大降低了市民在城市内出行的频率,从而使得新加坡交通秩序井井有条。 【材料二】 上个世纪 60 年代,东京也产生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此东京市政府下决心大力发 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如今的东京已经被一张由城市轻轨和地铁所组成的大型轨道交通 网所覆盖,承担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 86%。除此之外,东京对车主的用车也进行了系列限制, 大公司一般不给员工提供停车位、东京市区动辄 200 元人民币一小时左右的停车费,也让普 通工薪阶层主动放弃了开车进城。 材料一:_①_ 材料二:_②_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第 12~15 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 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 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 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遂许.先帝以驱驰 B. 且秦灭韩亡.魏 今亡.亦死 C. 秦王色.挠 月色.入户 D.徒以.有先生也 不以.疾也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请广于君 (2)长跪而谢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故不错意也 翻译 (2)此庸夫之怒也翻译 15.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曾提到“伐无道,诛暴秦”。请阅读上文,概括说出哪些内容 表现了秦王的“无道”?(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汽笛·布鞋·红腰带》,完成第16~18题。(11分)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一个年过五十的人,依然清晰地记得平生听到第一声火车汽笛时的情景 ②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年三十 晚上,母亲叮嘱他天明起来换新衣新裤时系上那根红腰带,他那时只是感到新奇,却不能意 识到生命历程的第二个十二年将从明天早晨开始…… ③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 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他是同学中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一个。 ④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⑤他和同学们谁也没出过远门,一路说说笑笑叽叽嘎嘎,激动不已。他和老师同学相跟 着走,走着走着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淌着血,他 穿的是一双早已磨薄了鞋底的旧布鞋。他心情坏了,步子也慢了,他看见杜老师向他招手, 他听见同学在前头叫他,他流下泪来,觉得再也撵不上他们了。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 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⑥他已经看不见杜老师率领着的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从路边的杨树上采下一把树 叶塞进鞋窝儿,走不出十几米就结束了短暂的美好和幼稚。他又从书包里摸出擦脸用的布巾, 用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 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 窝……只要能走到考场,他自信可以不需要翻动它们就能考中。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 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 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他看见一一 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 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 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 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 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 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1)请广.于君 ____ (2)长跪而谢.之 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1)故不错意也 翻译: ____ (2)此庸夫之怒也 翻译: __ _ 15.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曾提到“伐无道,诛暴秦”。请阅读上文,概括说出哪些内容 表现了秦王的“无道”?(3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23 分) (一)阅读《汽笛·布鞋·红腰带》,完成第 16~18 题。(11 分)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一个年过五十的人,依然清晰地记得平生听到第一声火车汽笛时的情景。 ②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年三十 晚上,母亲叮嘱他天明起来换新衣新裤时系上那根红腰带,他那时只是感到新奇,却不能意 识到生命历程的第二个十二年将从明天早晨开始…… ③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 30 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 考的是一位 40 多岁的班主任,姓杜。他是同学中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一个。 ④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⑤他和同学们谁也没出过远门,一路说说笑笑叽叽嘎嘎,激动不已。他和老师同学相跟 着走,走着走着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淌着血,他 穿的是一双早已磨薄了鞋底的旧布鞋。他心情坏了,步子也慢了,他看见杜老师向他招手, 他听见同学在前头叫他,他流下泪来,觉得再也撵不上他们了。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 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⑥他已经看不见杜老师率领着的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从路边的杨树上采下一把树 叶塞进鞋窝儿,走不出十几米就结束了短暂的美好和幼稚。他又从书包里摸出擦脸用的布巾, 用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 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 窝……只要能走到考场,他自信可以不需要翻动它们就能考中。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 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 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他看见一一 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 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 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 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 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 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 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似乎有一股无形的神力从生命的那个象征 部位腾起,穿过勒着红腰带的腹部冲进胸膛又冲上脑顶,一切朦胧的或明晰的感觉凝结成一 句,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 净,咬着牙重新举 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泙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 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却依然不让他们看他惨不堪 睹的脚后跟。 ⑨在他正好勒上第二条红腰带开始第三轮十二年的时候,他所钟情的文学在刚刚发出处 女作便夭折了,家庭的灾难也接踵而至,很快便觉得进入绝境而看不出任何希望,给他力量 的便是他曾经听到的发自生命内部的那一声汽笛的鸣叫…… ⑩在他勒上第三条红腰带开始生命年轮的第四个十二年的时候,又遭遇到一次重大的挫 折。他曾想告别文学,重新做一名乡村教师。在那个人生重大扶择的重要关头,他不仅又 次听到了那声汽笛,而且想到了那双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跟的布鞋。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①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已过“知天命”之年,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 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 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 (有改动) 16.文中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请你阅读⑤~⑧段,填写表格 (4分) “他”的心理 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激动 鞋磨破了,又怕人知道 溃 ④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 17.文中多次提到“汽笛”,请结合第⑨~⑩段,说说你对“汽笛”具体含义的理解。(3 分) 18.第⑧段画线句对“他”的描写非常富有表现力,请你作简要赏析。(不少于80字)(4 分) (二)阅读《人口与生态脚印》,完成第19~21题。(6分) 人口与生态脚印 ①有一种说法:“人口是定时炸弹。”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 地球人口将达到90到100亿。2008年7月,世界人口基金会发表了一个精确到个位的数字 世界人口6712080198人,且每年增加7800万,估计到2012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70亿 于是有人问,人口按目前的速度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 ②如果光从地球面积来看,地球是承受得了的,仅仅一个欧洲就可以再接受和安置67.5 亿人。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要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工作、消费、耗能、排污等等,光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 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似乎有一股无形的神力从生命的那个象征 部位腾起,穿过勒着红腰带的腹部冲进胸膛又冲上脑顶,一切朦胧的或明晰的感觉凝结成一 句,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 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 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却依然不让他们看他惨不堪 睹的脚后跟。 ⑨在他正好勒上第二条红腰带开始第三轮十二年的时候,他所钟情的文学在刚刚发出处 女作便夭折了,家庭的灾难也接踵而至,很快便觉得进入绝境而看不出任何希望,给他力量 的便是他曾经听到的发自生命内部的那一声汽笛的鸣叫…… ⑩在他勒上第三条红腰带开始生命年轮的第四个十二年的时候,又遭遇到一次重大的挫 折。他曾想告别文学,重新做一名乡村教师。在那个人生重大抉择的重要关头,他不仅又一 次听到了那声汽笛,而且想到了那双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跟的布鞋。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⑪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已过“知天命”之年,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 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 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 (有改动) 16.文中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请你阅读⑤~⑧段,填写表格。 (4 分) “他”的心理 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激动 ① ② 鞋磨破了,又怕人知道 崩溃 ③ ④ 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 17.文中多次提到“汽笛”,请结合第⑨~⑩段,说说你对“汽笛”具体含义的理解。(3 分) 18.第⑧段画线句对“他”的描写非常富有表现力,请你作简要赏析。(不少于 80 字)(4 分) (二)阅读《人口与生态脚印》,完成第 19~21 题。(6 分) 人口与生态脚印 ①有一种说法:“人口是定时炸弹。” 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 2050 年, 地球人口将达到 90 到 100 亿。2008 年 7 月,世界人口基金会发表了一个精确到个位的数字: 世界人口 6712080198 人,且每年增加 7800 万,估计到 2012 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 70 亿。 于是有人问,人口按目前的速度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 ②如果光从地球面积来看,地球是承受得了的,仅仅一个欧洲就可以再接受和安置 67.5 亿人。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要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工作、消费、耗能、排污等等,光
用地球面积来分配是不科学的,必须用“生态脚印”的概念来评估。 ③生态脚印的概念首先由马西斯·瓦克纳格尔和威廉→E·里斯于1994年提出,得 到了世界公认。生态脚印是指按今天的生产条件,一个人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需 要的地球(陆地和海洋)面积,其单位是公顷。因每个人的生活要求、标准和习惯是不一样的, 所以生态脚印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但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算出一个平均生态 脚印。生态脚印越大,表示人类消耗的资源越多。人类的生态脚印就是可供人们从事农林牧 渔业和纤维生产、维持能源消耗和容纳基础设施的全部陆地和海洋面积。 ④根据全球脚印网和欧洲环境局所提供的数据,地球有114亿公顷适于生产的陆地和 海洋面积,地球能提供的生态脚印是每人1.8公顷,但按目前人类的消耗,每人的平均生 态脚印是2.2公顷。显然,一个地球已经不够用了。当然,每个国家的生态脚印很不一样, 如美国公民的平均生态脚印是9.7公顷、英国5.6公顷、欧盟成员国平均4.7公顷、巴西 2._1公顷、中国1.6公顷、印度0.7公顷…如果全世界都像印度人民那样节约资源,地 球让100亿人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倘若世人的生态脚印都和美国人的一样大,那我们今 天就需要3个地球了 ⑤人类从茹毛饮血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其生态脚印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思议的,并且,社 会愈发达,脚印的面积愈大。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个蓝色的星球早已是超负荷地承受着人类 的脚印。 ⑥人类给地球留下的脚印是黑色还是绿色,完全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人类正 在辛苦地寻找第二个地球,梦想能否成为现实、什么时候成为现实,都不知道。我们能做的 是保护好现有的地球,地球人共同控制人口快速増长,尽量调整生活习惯,节约使用地球资 源一一保护人类自己。 19.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对于“人口按目前的速度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的回答。(2 分) 20.第④段画线的数据说明了什么?(2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说说它们分别印证了文中的什么内容。(2分) 【材料一】 美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的1/20还不到,却要靠世界资源的1/6来过活。以水为例,美 国居民家中冷热水24小时充足供应,洗涤洗浴冲厕所都是大开龙头任其流淌 【材料二】 《生命地球报告》指出:从1961年到现在,“人类生态脚印”比从前扩大了三倍,而在 过去20年的时间里,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一直超过自然界再生资源的速度。 印证一:_① 印证二:② (三)阅读《信息时代如何读书》,完成第22~24题。(6分) 信息时代如何读书
用地球面积来分配是不科学的,必须用“生态脚印”的概念来评估。 ③生态脚印的概念首先由马西斯·瓦克纳格尔和威廉·E·里斯于 1994 年提出,得 到了世界公认。生态脚印是指按今天的生产条件,一个人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需 要的地球(陆地和海洋)面积,其单位是公顷。因每个人的生活要求、标准和习惯是不一样的, 所以生态脚印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但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算出一个平均生态 脚印。生态脚印越大,表示人类消耗的资源越多。人类的生态脚印就是可供人们从事农林牧 渔业和纤维生产、维持能源消耗和容纳基础设施的全部陆地和海洋面积。 ④根据全球脚印网和欧洲环境局所提供的数据,地球有 114 亿公顷适于生产的陆地和 海洋面积,地球能提供的生态脚印是每人 1.8 公顷,但按目前人类的消耗,每人的平均生 态脚印是 2.2 公顷。显然,一个地球已经不够用了。当然,每个国家的生态脚印很不一样, 如美国公民的平均生态脚印是 9.7 公顷、英国 5.6 公顷、欧盟成员国平均 4.7 公顷、巴西 2.1 公顷、中国 1.6 公顷、印度 0.7 公顷……如果全世界都像印度人民那样节约资源,地 球让 100 亿人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倘若世人的生态脚印都和美国人的一样大,那我们今 天就需要 3 个地球了。 ⑤人类从茹毛饮血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其生态脚印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思议的,并且,社 会愈发达,脚印的面积愈大。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个蓝色的星球早已是超负荷地承受着人类 的脚印。 ⑥人类给地球留下的脚印是黑色还是绿色,完全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人类正 在辛苦地寻找第二个地球,梦想能否成为现实、什么时候成为现实,都不知道。我们能做的 是保护好现有的地球,地球人共同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尽量调整生活习惯,节约使用地球资 源——保护人类自己。 19.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对于“人口按目前的速度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的回答。(2 分) 20.第④段画线的数据说明了什么?(2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说说它们分别印证了文中的什么内容。(2 分) 【材料一】 美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的 1/20 还不到,却要靠世界资源的 1/6 来过活。以水为例,美 国居民家中冷热水 24 小时充足供应,洗涤洗浴冲厕所都是大开龙头任其流淌。 【材料二】 《生命地球报告》指出:从 1961 年到现在,“人类生态脚印”比从前扩大了三倍,而在 过去 20 年的时间里,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一直超过自然界再生资源的速度。 印证一:_①_ 印证二:_②_ (三)阅读《信息时代如何读书》,完成第 22~24 题。(6 分) 信息时代如何读书
①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 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 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一人们常说的“浅阅读”逐渐风行起来。 ②传播媒介变了,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读书从来都有不同类别,何况“读” 总比“毒”和“赌”好,毕竟它能获取信息、提升修养。但是,如果一种拒绝深度的浅阅读 借助于媒介的力量,逐渐演化成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时,我们是否该 有所审视? ③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 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 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曾自述能 让他牢牢记在心里衷心信服的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 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 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反之,一股脑跟风浅 阅读,则终会流于浮泛。这种缺乏文化底蕴的积累,会使人心变得更浮躁,最终导致民族精 神品格与整体素质的下降 ⑤我相信,如果沉迷于“触手可及”的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这个社会能够 造就千千万万个信息受众,但是很难培育精深广博的大家。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复古读经, 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去做名人大家,而只是为时下偏颇式的阅读状况担忧,为人们对这样的 阅读习惯习焉不察而担忧。阅读可以是休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尤其是对于整 个国民而言。 ⑥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 人慨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资本论》写了40年,这些作品呼唤代代后人 不断重读,温故知新。它们的厚重与丰富,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 足的领域。曾有人在网上搞所谓的世界经典名著快读,把每部名著概括成几十个字的故事梗 概,以为这样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简直可以算得上心浮气躁的典型例子。 ⑦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QQ聊天,那么这还 是不是我们?所以说,浅阅读”未尝不可,但深阅读万不可废 (选自《人民日报》) 22.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从哪两个方面阐明了“深阅读万不可废”的观点。(2分) 23.第④段画线句以掘井比喻读书,意在表明什么?(2分) 24.为什么说不少经典作品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2分) 生/1.第Ⅱ卷为作文。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2.在答题纸上按要求作答
①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 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一 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人们常说的“浅阅读”逐渐风行起来。 ②传播媒介变了,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读书从来都有不同类别,何况“读” 总比“毒”和“赌”好,毕竟它能获取信息、提升修养。但是,如果一种拒绝深度的浅阅读 借助于媒介的力量,逐渐演化成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时,我们是否该 有所审视? ③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 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 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曾自述能 让他牢牢记在心里衷心信服的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 一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 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反之,一股脑跟风浅 阅读,则终会流于浮泛。这种缺乏文化底蕴的积累,会使人心变得更浮躁,最终导致民族精 神品格与整体素质的下降。 ⑤我相信,如果沉迷于“触手可及”的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这个社会能够 造就千千万万个信息受众,但是很难培育精深广博的大家。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复古读经, 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去做名人大家,而只是为时下偏颇式的阅读状况担忧,为人们对这样的 阅读习惯习焉不察而担忧。阅读可以是休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尤其是对于整 个国民而言。 ⑥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 人慨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资本论》写了 40 年,这些作品呼唤代代后人 不断重读,温故知新。它们的厚重与丰富,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 足的领域。曾有人在网上搞所谓的世界经典名著快读,把每部名著概括成几十个字的故事梗 概,以为这样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简直可以算得上心浮气躁的典型例子。 ⑦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 QQ 聊天,那么这还 是不是我们?所以说,浅阅读”未尝不可,但深阅读万不可废。 (选自《人民日报》) 22.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从哪两个方面阐明了“深阅读万不可废”的观点。(2 分) 23.第④段画线句以掘井比喻读书,意在表明什么?(2 分) 24.为什么说不少经典作品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2 分) 第 Ⅱ 卷 (60 分) 考 生 须 1.第Ⅱ卷为作文。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2.在答题纸上按要求作答
六、作文。(60分) 我喜欢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知 六、作文。(60 分) 25.题目:___,我喜欢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