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2013-2014学年度初三毕业会考即统练(二) 语文试卷 2014.06 第I卷(共70分) 基础·运用(共24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 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防(d)炫耀(xudn)模样(m)惩恶扬善( cheng B.贮藏(zh)刊载(zai)刹那(cha)高屋建瓴(ling) C.步骤(zhou)允许(rin) 哺育(b) 自给自足(j) D.氛围(fen)妥帖(tie) 笨拙(zhuo)断壁残垣(yudn)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愁莫展。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首先需要 培养阅读兴趣,其次要长期坚持阅读训练,同时还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C.放眼世界,我们发现其他国家在质量管理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可供我 们参考,可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莫言认为: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人物栩栩如生、语 言丰富多彩、结构别具匠心的文学作品。 3.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 对较浅。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干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 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 可能性较小 A.一般也不会引起大面积的海底地壳垂直升降变化 B.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 C.海底地壳一般也不会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 D.海底地壳一般也不会引起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如果说民生问题是“命脉”,腐败就是“毒瘤”。一方面,我们党要解决好群众的 民生问题,取得广泛的支持拥护,另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铲除“毒瘤”,永葆自身 青春活力。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 雨凝结而成的
平谷区 2013—2014 学年度初三毕业会考即统练(二) 语文试卷 2014.06 第Ⅰ卷 (共 70 分) 一、基础·运用(共 24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 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字母涂黑涂满。(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防(dī) 炫.耀(xuàn) 模.样(mú) 惩.恶扬善(chěng) B.贮.藏(zhù) 刊载.(zǎi) 刹.那(chà) 高屋建瓴.(líng) C.步骤.(zhòu) 允.许(rǔn) 哺.育(bǔ) 自给.自足(jǐ) D.氛.围(fèn) 妥帖.(tiē) 笨拙.(zhuō) 断壁残垣.(yuán)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愁莫展。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首先需要 培养阅读兴趣,其次要长期坚持阅读训练,同时还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C.放眼世界,我们发现其他国家在质量管理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可供我 们参考,可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莫言认为: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人物栩栩如生、 语 言丰富多彩、结构别具匠心的文学作品。 3. 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 200 米以内,相 对较浅。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 10 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 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 可能性较小。 A.一般也不会引起大面积的海底地壳垂直升降变化 B.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 C.海底地壳一般也不会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 D.海底地壳一般也不会引起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 如果说民生问题是“命脉”,腐败就是“毒瘤”。一方面,我们党要解决好群众 的 民生问题,取得广泛的支持拥护,另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铲除“毒瘤”,永葆自身 青春活力。 C. 《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 雨凝结而成的
D.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小屋的岀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 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 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 纯绿色的无花树,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 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 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A.选段中把“山”比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 的“痣”,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形状和颜色,又点染出小屋的玲珑小巧, 让人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美好面容,给人一种具体、亲切之感。 B.选段中“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树对小 屋的衬托作用。 C.选段中“点破”一词赋予小屋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小屋的出现使山景 充满生机,富有情调。 D.选段中“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一句运用 夸张的修辞方法,因为心情畅快,在“清新的空气”中作者真的闻到了香味 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①。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长在石上。② 树冠顶部挑着几株青青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 A.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B.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C.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D.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7.请根据下面的文字、图片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 园外烧纸堵路 清明长假的第一天,人们纷纷来到福田陵园,祭奠已故的亲人。下面是有人在陵园内 拍到的一组照片
D.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 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 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 纯绿色的无花树,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 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 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A.选段中把“山”比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 的“痣”,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形状和颜色,又点染出小屋的玲珑小巧, 让人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美好面容,给人一种具体、亲切之感。 B.选段中“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树对小 屋的衬托作用。 C.选段中“点破”一词赋予小屋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小屋的出现使山景 充满生机,富有情调。 D.选段中“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一句运用 夸张的修辞方法,因为心情畅快,在“清新的空气”中作者真的闻到了香味。 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 ① 。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长在石上。 ② ; 树冠顶部挑着几株青青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 A.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B.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C.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D.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7.请根据下面的文字、图片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 园外烧纸堵路 清明长假的第一天,人们纷纷来到福田陵园,祭奠已故的亲人。下面是有人在陵园内 拍到的一组照片:
g是 通往天堂的电话 在陵园外,福田陵园停车场岀口至西五环桥下,一些市民正在道路两旁烧纸钱。原本就 已拥堵的进出福田陵园的交通,因为烧纸人群的聚集而变得更加缓慢。 A.园内张贴标语B园内文明祭扫C园内摆放鲜花D琴声寄托哀思
在陵园外,福田陵园停车场出口至西五环桥下,一些市民正在道路两旁烧纸钱。原本就 已拥堵的进出福田陵园的交通,因为烧纸人群的聚集而变得更加缓慢。 A.园内张贴标语 B.园内文明祭扫 C.园内摆放鲜花 D.琴声寄托哀思
(二)填空题(共10分 8.默写。(7分)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 是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4)《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9.名著阅读。(3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内容上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其中①是《诗经》的核心内容,有一百六十首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 ②《蒹葭》就出自此部分,每节开头都运用了_③的手法,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10——-12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填空。(2分 (1)《曹刿论战》“小大之狱”一句中的“之”相当于“的”,《出师表》“悉以咨之” 一句中的“之”是“代词,他们”的意思,文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中“之” 的意思是 (2)《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中的“道”是“学说、主张”的意 思,《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一句中的“道”是“道德、道义”的意思,文 中“得道者多助”中“道”的意思是: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翻译: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
(二)填空题(共 10 分) 8.默写。(7 分)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2 )《 饮 酒 》 中 表 明 诗 人决 意 摆 脱 尘 世 的 干扰 , 过 闲 适 恬 静 的生 活 的 诗 句 是: , 。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 。 ( 4 )《 岳 阳 楼 记 》 中 运 用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法 , 描 写 洞 庭 湖 月 夜 美 景 的 句 子 是: , 。 9.名著阅读。(3 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内容上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其中 ① 是《诗经》的核心内容,有一百六十首,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 ② 。《蒹葭》就出自此部分,每节开头都运用了 ③ 的手法,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 10——12 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填空。(2 分) (1)《曹刿论战》 “小大之狱”一句中的“之”相当于“的”,《出师表》“悉以咨之” 一句中的“之”是“代词,他们”的意思,文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中“之” 的意思是: 。 (2)《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中的“道”是“学说、主张”的意 思,《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一句中的“道”是“道德、道义”的意思,文 中“得道者多助”中 “道”的意思是: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翻译: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
12.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分别举了①和②的 例子,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最后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③,进一步阐发欲得 人和”,必先要④。全文紧紧围绕“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 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阅读《木鱼馄饨》,完成第13—-15题(共17分) 木鱼馄饨 林清玄 ①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 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②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 清 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 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③喇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 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 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 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湳湳笃笃地敲岀低沉雄长的声 音。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的一种极好的佐 ④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 经》,木鱼声恰妤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 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⑤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 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 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 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述 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⑥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 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 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 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 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⑦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 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 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 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⑧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 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⑨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信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 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 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一让清醒者 可以听到他的叫喚,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12.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分别举了 ① 和 ② 的 例子,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最后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 ③,进一步阐发欲得 “人和”,必先要 ④ 。全文紧紧围绕 “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 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4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阅读《木鱼馄饨》,完成第 13——15 题(共 17 分) 木鱼馄饨 林清玄 ①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 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②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 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 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③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 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 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 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雄长的声 音。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的一种极好的佐证。 ④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 经》,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 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⑤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 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 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 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 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⑥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 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 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 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 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⑦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 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 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 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⑧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 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⑨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信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 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 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 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⑩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 子上 ①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 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⑩2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 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 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宇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 生活里的一部分。 ③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 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 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 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⑩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 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13.文章第②①段是作者回忆四年前与老人的交往经历,请仔细阅读第②一①段 在横线处把文章脉络补充完整。(6分) 夜读《金刚经》偶闻木鱼声后,寻觅声源与老人相识 熟识后,了解到老人以木鱼声作讯号的真正原因,心生感动 14.简要分析第U段中划线句的作用。(4分) 1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一个卖馄饨的老人描写得生动感人 的。(7分) (二)阅读《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完成第16—17题(共8分)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①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 达尔文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 在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 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眀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 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在尴尬情境下或者谎言被揭穿时 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②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 晴、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 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 用的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 肾上腺素的时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 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 心理性脸红
⑩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 子上。 ⑪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 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⑫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 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 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 生活里的一部分。 ⑬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 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 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 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⑭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 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13.文章第②—⑪段是作者回忆四年前与老人的交往经历,请仔细阅读第②—⑪段, 在横线处把文章脉络补充完整。(6 分) ① ; 夜读《金刚经》偶闻木鱼声后,寻觅声源与老人相识; ② ; 熟识后,了解到老人以木鱼声作讯号的真正原因,心生感动; ③ ; 14.简要分析第○11段中划线句的作用。(4 分) 1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一个卖馄饨的老人描写得生动感人 的。(7 分) (二)阅读《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完成第 16——17 题(共 8 分)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①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 达尔文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 在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 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 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在尴尬情境下或者谎言被揭穿时 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②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 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 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 用的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 肾上腺素的时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 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 心理性脸红
③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 犯是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 所做的事而感到后悔 ④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 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 示。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 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 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 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⑤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 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 脸红发出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 保持诚实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⑥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 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 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 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晴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节选自《课外阅读》) 1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运用设问,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 B.人类需要脸红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可能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正因错 误行为而懊悔,以避免冒犯可能导致的暴力冲突,从而促使人类讲诚信,更 团结。 C.第④段“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中 的“大多数”从范围上对对象加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脸红和语言相比,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更能传递人类的真情实感,任何时 候,脸红发出的信号都比语言要更准确。。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年轻司机脸色惨白的原因。(5分) 【链接材料】 一天晚上,一名交警处理完-起追尾事故,横穿三环主路欲返回警车时,突然被一辆 由东向西驶来的捷达车撞到身体的左侧,被撞岀10多米远。捷达车向左侧打轮,滑出去30 多米才停下,随后捷达车司机一名20多岁的年轻男子走下车来,下车后脸色惨白 (三)阅读《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完成第18—-20题(共11分)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 快乐和雅趣,提倡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阋读”,也许很有意义
③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 犯是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 所做的事而感到后悔。 ④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 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 示。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 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 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 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⑤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 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 脸红发出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 保持诚实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⑥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 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 色彩,只有黑、白、灰 3 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 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 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节选自《课外阅读》) 1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运用设问,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 出下文的说明内容。 B.人类需要脸红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可能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正因错 误行为而懊悔,以避免冒犯可能导致的暴力冲突,从而促使人类讲诚信,更 团结。 C.第④段“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中 的“大多数”从范围上对对象加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脸红和语言相比,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更能传递人类的真情实感,任何时 候,脸红发出的信号都比语言要更准确。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年轻司机脸色惨白的原因。(5 分) 【链接材料】 一天晚上,一名交警处理完一起追尾事故,横穿三环主路欲返回警车时,突然被一辆 由东向西驶来的捷达车撞到身体的左侧,被撞出 10 多米远。捷达车向左侧打轮,滑出去 30 多米才停下,随后捷达车司机一名 20 多岁的年轻男子走下车来,下车后脸色惨白。 (三)阅读《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完成第 18——20 题(共 11 分)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 快乐和雅趣,提倡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也许很有意义
②所谓“幔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 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幔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 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最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 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 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 的青睐賞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 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 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 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 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 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 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 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 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 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 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 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 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 20.简要分析第②——⑥段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6分) 第Ⅱ卷(共50分)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共10分) 21.情景作文 升入初三以来,李萌的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语文王老师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忙辅 导,基础、阅读、写作一部分也没有落下,一直持续了一个学期。一模考试李萌取得了好成 绩。请你以李萌的名义给王老师写一段表示感谢的话。(要写明感谢的内容,表达感谢的心 意,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共40分) 22.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在“让我怦然心动的 ”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瞬间 风景、一句话、一首歌……),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600—800 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 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 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最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 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 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 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 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 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 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 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 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 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 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 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 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 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 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 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9.“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 分) 20.简要分析第②——⑥段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6 分) 第Ⅱ卷 (共 50 分) 四、作文(共 50 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共 10 分) 21.情景作文 升入初三以来,李萌的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语文王老师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忙辅 导,基础、阅读、写作一部分也没有落下,一直持续了一个学期。一模考试李萌取得了好成 绩。请你以李萌的名义给王老师写一段表示感谢的话。(要写明感谢的内容,表达感谢的心 意,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 200 字)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共 40 分) 22.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在“让我怦然心动的 ”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瞬间、 风景、一句话、一首歌……),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 600——800 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
生姓名。 题二:一首歌中写道:不管大花小花,我们都是世界上唯一仅有的花,每朵花都 拥有自己的精彩,为了让那朵花盛开,努力着就好………请以“活出自己的 精彩”为题目作文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平谷区2013--2014学年度初三毕业会考即统练(二)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4.06 基础·运用(共24分) (一)选择(共14分,每小题2分) 2.A 3.B 6.C7.D (二)填空(共10分) 8.(1)断肠人在天涯(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浮光跃 金,静影沉璧。(共7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9.①风②民歌③兴(共3分,每空1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0.(1)的(2)道德、道义(共2分) 11.(1)帮助(拥护)他的人少到了极点,父母兄弟(兄弟骨肉或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2)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①攻城②守城③治国④得道(共4分,每空1分) 、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共17分) 13.①凌晨听到木鱼声及产生的神秘玄想(夜听木鱼声,感觉神秘,猜想敲木鱼的人和木 鱼的意义) ②后来我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③迁居后对卖木鱼馄饨老人的怀念(共6分,每 空2分,意 思对即可) 14.这句话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卖馄饨老人的怀念和崇敬之情,结构上与上文“每天工作 到凌晨都要
生姓名。 题二:一首歌中写道:不管大花小花,我们都是世界上唯一仅有的花,每朵花都 拥有自己的精彩,为了让那朵花盛开,努力着就好……请以“活出自己的 精彩”为题目作文。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 600——800 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平谷区 2013——2014 学年度初三毕业会考即统练(二)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4.06 一、基础·运用(共 24 分) (一)选择(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 1.B 2.A 3.B 4.C 5.D 6.C 7.D (二)填空(共 10 分) 8.(1)断肠人在天涯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浮光跃 金,静影沉璧。(共7分, 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9. ①风 ②民歌 ③兴 (共 3 分,每空 1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10.(1)的 (2)道德、道义(共 2 分) 11.(1)帮助(拥护)他的人少到了极点,父母兄弟(兄弟骨肉或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2)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12.①攻城 ②守城 ③治国 ④得道(共 4 分,每空 1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 (共 17 分) 13. ①凌晨听到木鱼声及产生的神秘玄想(夜听木鱼声,感觉神秘,猜想敲木鱼的人和木 鱼的意义) ②后来我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 ③迁居后对卖木鱼馄饨老人的怀念(共 6 分,每 空 2 分,意 思对即可) 14.这句话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卖馄饨老人的怀念和崇敬之情,结构上与上文“每天工作 到凌晨都要
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工作”相照应,使全篇浑然一体。(共4分,内容2分,结构2 分) 15.答案示例:作者运用外貌、语言描写“一袭布衣”“馄饨完全是用精肉做成”表现老人 平凡、朴 实、真诚,通过叙述老人的话“不有失尊严的大声嚷,而用木鱼做讯号不搅扰他人” 表现他心灵 高贵;通过写“每天凌晨木鱼声总是响进窗口”从侧面表现他勤劳。作者运用描写、叙 述相结合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使卖馄饨老人的形象生动而感人 (共7分,方法2分,结合内容2分,作出恰当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方法: 人物的语言、 动作、肖像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只要抓住其中3点即可 (二)(共8分) 16.D(共3分) 17.答案示例:这是因为年轻司机将交警撞出10多米造成恶果,内心极度害怕和恐惧,这 种强烈刺 信号传给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刺激肾上腺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引起脸部血管收缩, 使血流减少, 所以,他脸色惨白。(共5分,结合材料2分,联系原文2分表达1分,意思对即可) (三)(共11分) 18.我们提倡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共2分) 19.“慢”指读书时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读书时需要给予它足够 的时间积蓄、 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共3分) 20.答案示例一:首先从正面进行论证,先指出“慢阅读”的内涵,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论证慢阅 读的的好处(意义、原因、目的),再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解读“慢阅读”;然后从反 面进行论证 先论证电子阅读的误区,再论证电子阅读的危害,这样正反对比,突出了“慢阅读 的好处,从 而论证了中心论点。(共6分,正面、反面的内容各2分,对比1分,语言1分) 答案示例二:作者首先指出“慢阅读”的内涵以及从正面论证“慢阅读”的意义(原 因、目的) 接着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解读“慢阅读”;然后作者从反面论证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 (后果), 与上文形成对比。从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共6分,正面、反面的内容各2分 对比1分, 语言1分)
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工作”相照应,使全篇浑然一体。(共4分,内容2分,结构2 分) 15.答案示例:作者运用外貌、语言描写“一袭布衣”“馄饨完全是用精肉做成”表现老人 平凡、朴 实、真诚,通过叙述老人的话“不有失尊严的大声嚷,而用木鱼做讯号不搅扰他人” 表现他心灵 高贵;通过写“每天凌晨木鱼声总是响进窗口”从侧面表现他勤劳。作者运用描写、叙 述相结合,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使卖馄饨老人的形象生动而感人。 (共 7 分,方法 2 分,结合内容 2 分,作出恰当分析 2 分,语言表达 1 分)(方法: 人物的语言、 动作、肖像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只要抓住其中 3 点即可) (二)(共 8 分) 16. D(共 3 分) 17.答案示例:这是因为年轻司机将交警撞出 10 多米造成恶果,内心极度害怕和恐惧,这 种强烈刺 信号传给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刺激肾上腺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引起脸部血管收缩, 使血流减少, 所以,他脸色惨白。(共 5 分,结合材料 2 分,联系原文 2 分表达 1 分,意思对即可) (三)(共 11 分) 18.我们提倡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共 2 分) 19.“慢”指读书时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读书时需要给予它足够 的时间积蓄、 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共 3 分) 20.答案示例一:首先从正面进行论证,先指出“慢阅读”的内涵,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论证慢阅 读的的好处(意义、原因、目的),再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解读“慢阅读”;然后从反 面进行论证, 先论证电子阅读的误区,再论证电子阅读的危害,这样正反对比,突出了“慢阅读” 的好处,从 而论证了中心论点。(共 6 分,正面、反面的内容各 2 分,对比 1 分,语言 1 分) 答案示例二:作者首先指出“慢阅读”的内涵以及从正面论证“慢阅读”的意义(原 因、目的); 接着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解读“慢阅读”;然后作者从反面论证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 (后果), 与上文形成对比。从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共 6 分,正面、反面的内容各 2 分, 对比 1 分, 语言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