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 然景观。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 2.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B2D 解析:第1题,辽宁大连—“碧海蓝天”,内蒙古一“风吹草低见牛羊”,新疆 “黄沙滚滚”。第2题,辽宁大连→内蒙古→新疆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律。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垂直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4.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水热状况 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课后· 基础巩固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 然景观。据此完成第 1~2 题。 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 2.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B 2.D 解析:第 1 题,辽宁大连——“碧海蓝天”;内蒙古——“风吹草低见牛羊”;新疆—— “黄沙滚滚”。第 2 题,辽宁大连→内蒙古→新疆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律。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读下图,完成第 3~4 题。 3.图中从 A 到 B 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4.影响图中从 C 到 D 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水热状况 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答案3.B4B 解析:第3题,从A到B,从我国的热带变化到寒温带,热量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体 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第4题,从C到D,距海越来越远,降水 越来越少。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5~6题。 海拔/m 4000 西 东 3000 高山灌丛 山地荒漠 2000 山地针叶林 山地草愿 1000上 。调落叶阔叶林 + 荒漠草原出 。。甲夏季风 5.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6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答案:5.B6.A 解析:第5题,四川省位于亚热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基带的植被类型应与当 地同纬度地区对应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即常绿阔叶林。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山地东坡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自然带谱多,水分条件好,森林分布多;而西坡 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水分条件差,以荒漠草原为主。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坡植 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下图为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分异关系图。读图,完 成第7~8题。 海拔增高 冰雪带 雪线 高击草原 (草甸)带 林线 针叶林带 阔叶林带 ① 苔原带冰雪带 7.据图分析①自然带的名称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3.B 4.B 解析:第 3 题,从 A 到 B,从我国的热带变化到寒温带,热量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体 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第 4 题,从 C 到 D,距海越来越远,降水 越来越少。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5~6 题。 5.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6.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答案:5.B 6.A 解析:第 5 题,四川省位于亚热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基带的植被类型应与当 地同纬度地区对应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即常绿阔叶林。第 6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山地东坡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自然带谱多,水分条件好,森林分布多;而西坡 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水分条件差,以荒漠草原为主。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坡植 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下图为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分异关系图。读图,完 成第 7~8 题。 7.据图分析①自然带的名称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高山草原(草甸)带 8.自然带沿a方向更替,其形成的基础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大气环流 答案:7.C8.A 解析:第7题,由图中虚线之间对应的自然带可知,①处应为针叶林带。第8题,自 然带沿方向更替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因而其形成的基 础应为热量。 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海拔/m 6000 南坡 北坡 5000 积雪冰川带 4000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3000 高山灌木林带 2000-针阔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1000 9.该山南坡的自然带带谱复杂,而北坡较简单,原因主要是( A.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B.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垂直温差大 D.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充足 10.该山雪线分布规律与其他自然带明显不同,原因可能是(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 B.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C.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 答案:9.C10.A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看出,南坡基带比北坡低很多,因此南坡相对高度大,自然带 更多。第10题,雪线的分布高度主要与气温和降水相关。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 相关,同一山体,一般阳坡日照强,气温高,雪线高于阴坡。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呈负 相关,同一山体,一般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11.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高山草原(草甸)带 8.自然带沿 a 方向更替,其形成的基础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大气环流 答案:7.C 8.A 解析:第 7 题,由图中虚线之间对应的自然带可知,①处应为针叶林带。第 8 题,自 然带沿 a 方向更替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因而其形成的基 础应为热量。 读下图,完成第 9~10 题。 9.该山南坡的自然带带谱复杂,而北坡较简单,原因主要是( ) A.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B.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垂直温差大 D.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充足 10.该山雪线分布规律与其他自然带明显不同,原因可能是( )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 B.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C.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 答案:9.C 10.A 解析:第 9 题,从图中可看出,南坡基带比北坡低很多,因此南坡相对高度大,自然带 更多。第 10 题,雪线的分布高度主要与气温和降水相关。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 相关,同一山体,一般阳坡日照强,气温高,雪线高于阴坡。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呈负 相关,同一山体,一般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11.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0 0 赤道 氢回 30 刀亚带叶线 ☑热获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 :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因 素是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及成因。 (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答案(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横贯大陆东西。 (2)大热量(或太阳辐射) (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的影响。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压 带控制。 (4)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 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并且横 贯大陆东西。第(2)题,A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明显,B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明显。第(3)题,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千燥,冬季温和 多雨,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第(4)题,C岛东侧有暖流,又位于东南信 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形成热带雨林。 拓展提高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赤道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荒漠草原 荒漠 温带阔 温带草原 叶林 原 针叶林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 地气温年较差比 B 地 ;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因 素是 。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及成因。 (4)简述 C 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答案:(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横贯大陆东西。 (2)大 热量(或太阳辐射) (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的影响。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压 带控制。 (4)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 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并且横 贯大陆东西。第(2)题,A 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明显,B 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明显。第(3)题,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 多雨,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第(4)题,C 岛东侧有暖流,又位于东南信 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形成热带雨林。 拓展提高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 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答案:1.A2.B 解析:第1题,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X轴自左向右依次 是森林、草原和荒漠,说明水分减少,干燥度增加。第2题,沿着Y轴方向自下向 上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M、热带雨林,说明M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 森林一亚热带常绿林,在我国江南丘陵广泛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 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 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第3~4题。 海拔m 6000 口磷累积量 5000 4000日 3000日 2000 1000 500300045006000 磷累积量/(kghm2) 3.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4.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答案:3.A4.C 解析:第3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4000米到4500米处最大,结合该山地理位置,该 高度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第4题,由图可知,2000米到3000米处,磷的累 积量相对较少;相对磷高累积区,海拔低,气温高,不利于磷累积:材料中没有说明磷 的累积量与生物生产量有直接关系:材料中说明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磷的积累: 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的积累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 X 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 X 方向热量增加 C.沿 Y 方向海拔增加 D.沿 Y 方向纬度增加 2.与 M 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答案:1.A 2.B 解析:第 1 题,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 X 轴自左向右依次 是森林、草原和荒漠,说明水分减少,干燥度增加。第 2 题,沿着 Y 轴方向自下向 上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M、热带雨林,说明 M 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 森林——亚热带常绿林,在我国江南丘陵广泛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 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 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第 3~4 题。 3.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4.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 2 000~3 000 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答案:3.A 4.C 解析:第 3 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 4 000 米到 4 500 米处最大,结合该山地理位置,该 高度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第 4 题,由图可知,2 000 米到 3 000 米处,磷的累 积量相对较少;相对磷高累积区,海拔低,气温高,不利于磷累积;材料中没有说明磷 的累积量与生物生产量有直接关系;材料中说明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磷的积累; 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的积累
挑战创新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海拔/m 6000 4000 2000 北纬80°60°40°20°0°20° 40°60°南纬 图1 海拔m Γ4000 .3000 2000 西坡 东坡 1000 B -0 图2 (1)写出图1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① ② ③ ④ (2)图1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 规律和 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 原因是 (4)图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处的自然带与图1中的 (填数码)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 形成原因 是 (5)自然带⑤在 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 地区。 答案:1)寒带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 (3)无该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 (4)③温带荒漠带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⑤)南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 解析:该自然带分布图综合了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与山地的垂直地 域分异规律。根据图中的雪线以及纬度的分布等因素可以判断出自然带的名 称。①⑤分别为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
挑战创新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 1 图 2 (1)写出图 1 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① , ② , ③ , ④ 。 (2)图 1 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 规律和 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 ,原因是 。 (4)图 2 是沿 46°S 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 A 处的自然带与图 1 中的 (填数码)自然带相符;图中 B 自然带名称是 ,形成原因 是 。 (5)自然带⑤在 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 地区。 答案:(1)寒带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 (3)无 该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 (4)③ 温带荒漠带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5)南美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解析:该自然带分布图综合了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与山地的垂直地 域分异规律。根据图中的雪线以及纬度的分布等因素可以判断出自然带的名 称。①—⑤分别为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其中亚寒带针叶林带在 南半球是不存在的。自然带④在我国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带在南 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最广泛。根据46°S以及图示的海拔可以判断该地 区位于南美洲,A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处因受地 形的影响,降水较少,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
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其中亚寒带针叶林带在 南半球是不存在的。自然带④在我国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带在南 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最广泛。根据 46°S 以及图示的海拔可以判断该地 区位于南美洲,A 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处因受地 形的影响,降水较少,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