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海一气相互作用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读海一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第1~2题。 ↑地球辐射 太阳辐射 云 大 气 径流 析 降楼 出 ④ 可溶气体交换风能,雨②发 3 海气 溶 (02、C0,等) 热交换 解 陆 ” 海 必 +物质交换 二士能量交换 1.构成海洋与大气间热量传输主要途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洋将热量以 的形式传递给大气。() ①长波辐射 ②短波辐射 ③潜热释放④潜热吸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B2.A 解析:第1题,海洋与大气间热量传输的主要途径是海水蒸发和水汽凝结。第2 题,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和潜热增温后,通过长波辐射和潜热释放的形式将热量传递 给大气。 读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完成第3~4题。 4 化回线 ① 赤道 南线 3 3.①一④海区中,海洋与大气间的水分交换最微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课后· 基础巩固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第 1~2 题。 1.构成海洋与大气间热量传输主要途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洋将热量以 的形式传递给大气。( ) ①长波辐射 ②短波辐射 ③潜热释放 ④潜热吸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B 2.A 解析:第 1 题,海洋与大气间热量传输的主要途径是海水蒸发和水汽凝结。第 2 题,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和潜热增温后,通过长波辐射和潜热释放的形式将热量传递 给大气。 读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完成第 3~4 题。 3.①—④海区中,海洋与大气间的水分交换最微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中,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的海区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3.C4.A 解析:第3题,海洋与大气间水分交换的活跃度与其温度呈正相关;③海区有寒流 经过,水温低于相同纬度海区。第4题,在南北纬0°一30°的海区中,海洋输送热 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曲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 1600 射 热1200 热量支出 800 目 热量收人 400 0°10°20°30°40°50°60°70°80°90纬度 5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 基本平衡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④海洋热量的主 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4 6.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 间的水温差异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④水温的 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5.C6.D 解析:第5题,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低纬地区太 阳辐射强,海水热量收入大于高纬地区。第6题,洋流把热量从一个海区带到另 个海区,促进了海水热量的平衡。近岸地区由于受陆地的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幅度 较大。 近些年,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而捕上来的多为鱼子鱼孙,科学家分析此种 现象除人为原因外,自然原因也有影响。据此完成第7~8题。 7.出现该现象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
4.在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中,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的海区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3.C 4.A 解析:第 3 题,海洋与大气间水分交换的活跃度与其温度呈正相关;③海区有寒流 经过,水温低于相同纬度海区。第 4 题,在南北纬 0°—30°的海区中,海洋输送热 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曲线图。读图,完成第 5~6 题。 5.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 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④海洋热量的主 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 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④水温的 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5.C 6.D 解析:第 5 题,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低纬地区太 阳辐射强,海水热量收入大于高纬地区。第 6 题,洋流把热量从一个海区带到另一 个海区,促进了海水热量的平衡。近岸地区由于受陆地的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幅度 较大。 近些年,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而捕上来的多为鱼子鱼孙,科学家分析此种 现象除人为原因外,自然原因也有影响。据此完成第 7~8 题。 7.出现该现象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
B.海水变浅 C.冰川融化 D.海底火山爆发 8.我国实行休渔制度一般选择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7.A8.B 解析:第7题,厄尔尼诺发生年份,赤道太平洋大量暖海水倒流,西太平洋暖水性鱼 类减少。第8题,我国休渔是因为海洋渔业资源衰退,一般选择夏季,因为这一时 段海洋中幼鱼比例较大。 读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图,完成第9~10题。 o。9 150PE 180 150°W 120PW 90W 5-温度距平PC 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将增加 B.秘鲁渔业将喜获丰收 C.中国可能出现寒冬 D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森林大火 10.图示时间(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中国南极长城站出现极昼 C.尼罗河正值汛期 D开普敦温和多雨 答案:9.D10.A 解析:第9题,图中反映出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水温异常偏高,这是厄尔尼诺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容易造成秘鲁渔业减产,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出现千旱,中国可 能出现暖冬。第10题,厄尔尼诺现象多发生在12月25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速 度较快。 11.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经赤道东太平洋 至国际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而当同一纬度的赤道西太平洋海 水温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多时,称为拉尼娜现象。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图,完成下列各题
B.海水变浅 C.冰川融化 D.海底火山爆发 8.我国实行休渔制度一般选择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7.A 8.B 解析:第 7 题,厄尔尼诺发生年份,赤道太平洋大量暖海水倒流,西太平洋暖水性鱼 类减少。第 8 题,我国休渔是因为海洋渔业资源衰退,一般选择夏季,因为这一时 段海洋中幼鱼比例较大。 读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图,完成第 9~10 题。 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将增加 B.秘鲁渔业将喜获丰收 C.中国可能出现寒冬 D.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森林大火 10.图示时间(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中国南极长城站出现极昼 C.尼罗河正值汛期 D.开普敦温和多雨 答案:9.D 10.A 解析:第 9 题,图中反映出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水温异常偏高,这是厄尔尼诺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容易造成秘鲁渔业减产,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出现干旱,中国可 能出现暖冬。第 10 题,厄尔尼诺现象多发生在 12 月 25 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速 度较快。 11.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经赤道东太平洋 至国际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而当同一纬度的赤道西太平洋海 水温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多时,称为拉尼娜现象。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 % A 温暖海水 亚洲 心冷海水 美洲 厄尔尼诺年 分分 ② B A 亚洲 温暖海水 冷海水 美洲 拉尼娜年 (1)图中箭头①②为东风,它所处的风带是 位于A处的著 名渔场是 位于B处附近的群岛国家的名称 是 (2)如图所示,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东风强度减弱,赤道附近海水的垂直环流方 向与正常年份相反,说明厄尔尼诺对A处渔业生产的影响。 (3)如图所示,在拉尼娜发生的年份,东风强度异常加强,为此B国需要防御的自然 灾害主要有( ①森林火灾②泥石流 ③地震灾害 ④洪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1)东南信风带秘鲁渔场印度尼西亚 (2)由于东风强度减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秘鲁沿岸(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海面 水温升高,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对A地的渔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3)C 解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都分布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0°一5°S)太平洋的东 部和西部,图中箭头①②处在东南信风带:A处是南美洲西海岸秘鲁附近,B处位 于亚洲,其附近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正常年份,南美沿岸及东太平洋赤道地 区都是冷水上泛区,海面温度较低,海水中饵料丰富,有利于海洋渔业的增产:但当 发生厄尔尼诺时,渔业生产大受影响。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太平洋西部暖性海水 增加,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大气对流旺盛: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太平洋西部沿海 蒸发量上升,水汽增多,上空往往出现大范围积云,导致比常年更多的降水,极易发 生泥石流和洪涝灾害。 拓展提高 读图,完成第1~3题
厄尔尼诺年 拉尼娜年 (1)图中箭头①②为东风,它所处的风带是 ,位于 A 处的著 名渔场是 ,位于 B 处附近的群岛国家的名称 是 。 (2)如图所示,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东风强度减弱,赤道附近海水的垂直环流方 向与正常年份相反,说明厄尔尼诺对 A 处渔业生产的影响。 (3)如图所示,在拉尼娜发生的年份,东风强度异常加强,为此 B 国需要防御的自然 灾害主要有( ) ①森林火灾 ②泥石流 ③地震灾害 ④洪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1)东南信风带 秘鲁渔场 印度尼西亚 (2)由于东风强度减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秘鲁沿岸(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海面 水温升高,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对 A 地的渔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3)C 解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都分布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0°—5°S)太平洋的东 部和西部,图中箭头①②处在东南信风带;A 处是南美洲西海岸秘鲁附近,B 处位 于亚洲,其附近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正常年份,南美沿岸及东太平洋赤道地 区都是冷水上泛区,海面温度较低,海水中饵料丰富,有利于海洋渔业的增产;但当 发生厄尔尼诺时,渔业生产大受影响。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太平洋西部暖性海水 增加,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大气对流旺盛;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太平洋西部沿海 蒸发量上升,水汽增多,上空往往出现大范围积云,导致比常年更多的降水,极易发 生泥石流和洪涝灾害。 拓展提高 读图,完成第 1~3 题
609 北极圈 40 20: 北回归线 50 00¥250 250 -200 某海域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 分布(单位:×0.484Wm2) 1.图中海域向A岛及所在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最主要途径为( A.赤道暖流、东南信风 B.西风漂流、西北风 C.北大西洋暖流、西南风D.季风洋流、西南季风 2.造成图中B地数值高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水温高 B.晴天多,光照强 C.风力大,蒸发旺盛 D.暖流影响,水温高 3参与图示地区水热平衡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不包括( ) A.东北信风、北赤道暖流B.西风、拉布拉多寒流 C.西北季风、千岛寒流 D.极地东风、墨西哥湾暖流 答案:1.C2.D3.C 解析:第1题,A地为大不列颠岛,所在大洲为欧洲;图中海域为大西洋,大西洋向欧 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主要途径为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中的西南风。第2题,水 温越高,向大气输送热量越多,B区域有暖流,水温高,因而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第3题,图示区域为大西洋,所在区域的大气环流系统中有东北信风、西风和极地 东风,不包括西北季风;大洋环流系统中,不包括千岛寒流,千岛寒流属太平洋洋流 系统。 读图,完成第46题。 表层水温距平值/°C 4℃ 5℃ -1℃ -0.5℃ 0.5℃ -0.5e 甲 -1℃ 160 140° 120° 100° 某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值
某海域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 分布(单位:×0.484 W/m2 ) 1.图中海域向 A 岛及所在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最主要途径为( ) A.赤道暖流、东南信风 B.西风漂流、西北风 C.北大西洋暖流、西南风 D.季风洋流、西南季风 2.造成图中 B 地数值高的原因是( ) A.纬度低,水温高 B.晴天多,光照强 C.风力大,蒸发旺盛 D.暖流影响,水温高 3.参与图示地区水热平衡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不包括( ) A.东北信风、北赤道暖流 B.西风、拉布拉多寒流 C.西北季风、千岛寒流 D.极地东风、墨西哥湾暖流 答案:1.C 2.D 3.C 解析:第 1 题,A 地为大不列颠岛,所在大洲为欧洲;图中海域为大西洋,大西洋向欧 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主要途径为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中的西南风。第 2 题,水 温越高,向大气输送热量越多,B 区域有暖流,水温高,因而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第 3 题,图示区域为大西洋,所在区域的大气环流系统中有东北信风、西风和极地 东风,不包括西北季风;大洋环流系统中,不包括千岛寒流,千岛寒流属太平洋洋流 系统。 读图,完成第 4~6 题。 某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值
4.出现图示水温状况的原因是( A.东北信风减弱 B.赤道暖流增强 C.东南信风减弱 D.西风漂流增强 5.图示水温分布状况下( A.形成拉尼娜现象 B.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C.该海域热量收支平衡 D扰乱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 6.图中甲处海域水温( A.低于-1℃ B.高于-1℃ C.比多年平均值低1℃以上 D均不正确 答案:4.C5D6.C 解析:第4题,图示信息反映了赤道地区东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其原因为 东南信风势力减弱,造成冷海水上泛现象减弱,赤道逆流增强。第5题,图示水温 状况反映的是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发生时,造成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异常。第6 题,根据题图表示的内容,理解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数值 为负值,表示气温比多年平均值低:数值为正值,表示气温比多年平均值高。 挑战创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0 120° ② ③ ④A 1014 高 1008 996 120° 180 120 60 一1008一 等压线/hPa ·位于气压系统中心附近的气压观测站 ▲厄尔尼诺预报系统中的海洋环境监测站 甲正常年份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气压hPa 12个月滑动平均值 1014 1013 b地 1012 1011 1009 a地 1008 1007 1960 19651970 1975 年份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期间
4.出现图示水温状况的原因是( ) A.东北信风减弱 B.赤道暖流增强 C.东南信风减弱 D.西风漂流增强 5.图示水温分布状况下( ) A.形成拉尼娜现象 B.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C.该海域热量收支平衡 D.扰乱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 6.图中甲处海域水温( ) A.低于-1 ℃ B.高于-1 ℃ C.比多年平均值低 1 ℃以上 D.均不正确 答案:4.C 5.D 6.C 解析:第 4 题,图示信息反映了赤道地区东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其原因为 东南信风势力减弱,造成冷海水上泛现象减弱,赤道逆流增强。第 5 题,图示水温 状况反映的是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发生时,造成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异常。第 6 题,根据题图表示的内容,理解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数值 为负值,表示气温比多年平均值低;数值为正值,表示气温比多年平均值高。 挑战创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 正常年份 1 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乙a、b两地1960一1979年海平面气压 变化曲线图 (1)科学家研究发现,厄尔尼诺是太平洋海域海水、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上 图气压中心的气压变化密切相关。据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完成厄尔 尼诺成因及其对秘鲁沿海地区的影响。 1月份,图示低压中心气压值变大,高压中心气压值变小→东南信风风力变弱→秘 鲁寒流势力变弱,赤道逆流变→秘鲁近海海域出现向南流动的(填 “冷”或暖)洋流,即厄尔尼诺→秘鲁沿海地区降水 ,可能出现 等自然灾害。 (2)正常年份,A地降水丰沛的原因是什么? (3)在厄尔尼诺年时,A地所在国家会久旱无雨,粮食减产,并因干旱而引发森林火 灾,原因是什么? 答案(1)强暖增多洪涝 (2)①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②大陆沿岸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3)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被下沉 气流代替,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成干旱少雨,引发旱灾和森林火灾。 解析:由于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改变南太平洋海 区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状况,从而形成南太平洋两岸的多雨地带和干旱地带的异 常。如秘鲁沿海地区出现洪水泛滥:而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出现严重千 旱
乙 a、b 两地 1960—1979 年海平面气压 变化曲线图 (1)科学家研究发现,厄尔尼诺是太平洋海域海水、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上 图气压中心的气压变化密切相关。据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完成厄尔 尼诺成因及其对秘鲁沿海地区的影响。 1 月份,图示低压中心气压值变大,高压中心气压值变小→东南信风风力变弱→秘 鲁寒流势力变弱,赤道逆流变 →秘鲁近海海域出现向南流动的 (填 “冷”或“暖”)洋流,即厄尔尼诺→秘鲁沿海地区降水 ,可能出现 等自然灾害。 (2)正常年份,A 地降水丰沛的原因是什么? (3)在厄尔尼诺年时,A 地所在国家会久旱无雨,粮食减产,并因干旱而引发森林火 灾,原因是什么? 答案:(1)强 暖 增多 洪涝 (2)①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②大陆沿岸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3)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被下沉 气流代替,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成干旱少雨,引发旱灾和森林火灾。 解析:由于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改变南太平洋海 区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状况,从而形成南太平洋两岸的多雨地带和干旱地带的异 常。如秘鲁沿海地区出现洪水泛滥;而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出现严重干 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