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遥感》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8166004 课程名称:定量遥感 学时数:40学分:2 开课时间:秋季 开课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授课对象:硕士 先修课程:遥感原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定量遥感科学前沿与发展趋势,掌握遥感建模和反演的基本 原理与方法: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植被冠层反射模型(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模型,地表参数遥感反演策略与方法、四维数据同化与地表参数时序产品模拟、 地表参数遥感反演专题应用设计,具备运用定量遥感理论与方法解决复杂地表环境科学和工 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该课程总学时数为40学时,分六章授课和研讨,具体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和研讨环节设计如下: 第一章绪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1遥感科学及其研究范畴(1学时) 1.2定量遥感的基本理论问题(0.5学时) 遥感的基本物理过程及模型系统、遥感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建模和反演。 1.3遥感物理的基本概念(0.5学时)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地物的光谱特性、辐射能量等物理名词的含义、地物反射特征的描 述方法(BRDF、BRF、Albedo). l.4辐射传输(radiance transfer)方程的构建原理(1学时)教学要求: (1)理解遥感建模和反演两个基本理论问题 (2)掌握遥感物理的基本概念 (3)理解辐射传输(radiance transfer)方程构建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 (1)定量遥感的基本理论问题 (2)遥感物理的基本概念
《定量遥感》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8166004 课程名称:定量遥感 学时数:40 学分:2 开课时间:秋季 开课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授课对象:硕士 先修课程:遥感原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定量遥感科学前沿与发展趋势,掌握遥感建模和反演的基本 原理与方法: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植被冠层反射模型(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模型,地表参数遥感反演策略与方法、四维数据同化与地表参数时序产品模拟、 地表参数遥感反演专题应用设计,具备运用定量遥感理论与方法解决复杂地表环境科学和工 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该课程总学时数为 40 学时,分六章授课和研讨,具体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和研讨环节设计如下: 第一章 绪论(4 学时) 教学内容: 1.1 遥感科学及其研究范畴(1 学时) 1.2 定量遥感的基本理论问题(0.5 学时) 遥感的基本物理过程及模型系统、遥感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建模和反演。 1.3 遥感物理的基本概念(0.5 学时)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地物的光谱特性、辐射能量等物理名词的含义、地物反射特征的描 述方法(BRDF、BRF、Albedo)。 1.4 辐射传输(radiance transfer)方程的构建原理(1 学时)教学要求: (1)理解遥感建模和反演两个基本理论问题 (2)掌握遥感物理的基本概念 (3)理解辐射传输(radiance transfer)方程构建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 (1)定量遥感的基本理论问题 (2)遥感物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辐射传输(radiance transfer)方程的构建原理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1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李小文院士在定量遥感科学发展上的贡献及启示 设计:学科课下查阅李小文院士的学术成果及科学经历,课堂研讨解定量遥感发展历程、 学科交叉的创新性等,通过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启发学生学习定量遥感的积极性和方法论。 方式:PPT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二章大气辐射传输棋型(4学时) 教学内容: 2.1大气的组成和基本特性(0.5学时) 大气的组成成分和垂直分层结构、大气散射。 2.2大气辐射传输方程(0.5学时) 电磁辐射在散射、吸收介质(大气)中传输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及各种参数的物理含 义。 2.3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求解原理(1学时) 一维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数值求解的两种基本方法:连续方法(Method of Successive Orders of Scattering)和离散法(Method of Discrete Ordinates)。 2.4大气效应纠正原理(1学时) 大气效应纠正常见的三种方法(基于图像特征模型、地面线性回归经验模型和基于大气 辐射传输理论模型)及其适用条件,以6S大气纠正模型为例,讲解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的大气效应纠正原理。 教学要求: (1)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和垂直分层结构特征。 (2)掌握一维大气辐射传输方程的表达及其求解方法。 (3)掌握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大气效应纠正原理。 教学重点: (1)大气辐射传输方程 (2)大气效应纠正原理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辐射传输(radiance transfer)方程的构建原理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1 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李小文院士在定量遥感科学发展上的贡献及启示 设计:学科课下查阅李小文院士的学术成果及科学经历,课堂研讨解定量遥感发展历程、 学科交叉的创新性等,通过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启发学生学习定量遥感的积极性和方法论。 方式:PPT 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二章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4 学时) 教学内容: 2.1 大气的组成和基本特性(0.5 学时) 大气的组成成分和垂直分层结构、大气散射。 2.2 大气辐射传输方程(0.5 学时) 电磁辐射在散射、吸收介质(大气)中传输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及各种参数的物理含 义。 2.3 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求解原理(1 学时) 一维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数值求解的两种基本方法:连续方法(Method of Successive Orders of Scattering)和离散法(Method of Discrete Ordinates)。 2.4 大气效应纠正原理(1 学时) 大气效应纠正常见的三种方法(基于图像特征模型、地面线性回归经验模型和基于大气 辐射传输理论模型)及其适用条件,以 6S 大气纠正模型为例,讲解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的大气效应纠正原理。 教学要求: (1)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和垂直分层结构特征。 (2)掌握一维大气辐射传输方程的表达及其求解方法。 (3)掌握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大气效应纠正原理。 教学重点: (1)大气辐射传输方程 (2)大气效应纠正原理 教学难点:
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求解原理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1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遥感图像大气效应校正对于遥感图像分类的影响? 设计:遥感图像分类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内容,但大气效应校正前后的遥感图像对于分 类效果一直存在争议,即大气校正后的图像不一定提高分类精度,原因何在?需要学生们结 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进行研讨和分析。 方式:实验PPT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三章植被冠层反射棋型(10学时) 教学内容: 3.1植被冠层反射模型的基本类型(1学时) 三类植被冠层反射模型(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模型)的适用对象 和适用条件。 3.2植被辐射传输模型(4学时) 植被的辐射传输模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连续植被几何结构的数学描述(叶面积体密度 分布函数和空间取向分布函数)、连续植被的一维辐射传输方程及边界条件、连续植被的一 维辐射传输方程近似求解方法(K-M方程、Suit模型和SAL模型)及其适用条件。 3.3植被几何光学模型(3学时) 几何光学模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几何光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垂直视条件下的几何光学 模型、斜视条件下离散植被的几何光学模型和四尺度几何光学模型。 教学要求: (1)熟悉三类植被冠层反射模型(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 (2)掌握连续植被的一维辐射传输方程近似求解方法(K-M方程、Suit模型和SAIL模型) 及其适用条件。 (3)掌握几何光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垂直视条件下的几何光学模型。 教学重点: (1)植被辐射传输模型 (2)植被几何光学模型 教学难点:
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求解原理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1 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遥感图像大气效应校正对于遥感图像分类的影响? 设计:遥感图像分类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内容,但大气效应校正前后的遥感图像对于分 类效果一直存在争议,即大气校正后的图像不一定提高分类精度,原因何在?需要学生们结 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进行研讨和分析。 方式:实验 PPT 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三章 植被冠层反射模型(10 学时) 教学内容: 3.1 植被冠层反射模型的基本类型(1 学时) 三类植被冠层反射模型(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模型)的适用对象 和适用条件。 3.2 植被辐射传输模型(4 学时) 植被的辐射传输模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连续植被几何结构的数学描述(叶面积体密度 分布函数和空间取向分布函数)、连续植被的一维辐射传输方程及边界条件、连续植被的一 维辐射传输方程近似求解方法(K-M 方程、Suit 模型和 SAIL 模型)及其适用条件。 3.3 植被几何光学模型(3 学时) 几何光学模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几何光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垂直视条件下的几何光学 模型、斜视条件下离散植被的几何光学模型和四尺度几何光学模型。 教学要求: (1)熟悉三类植被冠层反射模型(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 (2)掌握连续植被的一维辐射传输方程近似求解方法(K-M 方程、Suit 模型和 SAIL 模型) 及其适用条件。 (3)掌握几何光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垂直视条件下的几何光学模型。 教学重点: (1)植被辐射传输模型 (2)植被几何光学模型 教学难点:
连续植被的一维辐射传输方程近似求解方法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2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混合植被类型遥感前向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设计:经典的植被前向模型对于适用对象的条件比较理想化,自然界中的植被往往是多 类型的混合,且受地形、地理、季节性等因素影响,如何基于经典的植被前向模型,分析和 设计适合混合植被类型遥感前向模型? 方式:调研和分析PPT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四章地表参数反演原理与方法(6学时) 教学内容: 4.1遥感地表参数反演基本原理(0.5学时) 结合遥感前向模型,分析遥感地表参数反演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流程。 4.2统计估算方法(0.5学时) 植被指数(NDVI、EVI、PAR等)的统计估算方法、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4.3物理反演方法(1学时) 物理反演的四个基本组成(前向模型、目标函数、变量、限制条件)、反演策略和流程。 4.4查找表方法(0.5学时) 查找表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流程、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4.5综合反演方法(0.5学时) 常用综合反演方法(神经网络、回归树、投影追踪)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流程、适用条件 及优缺点。 4.6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遥感地表参数反演(1学时) 先验知识及其在反演中的表达、敏感性矩阵和多阶段目标决策、GOMS模型反演策略、 SAL模型反演试验 教学要求: (1)熟悉遥感地表参数反演的主要方法。 (2)掌握遥感地表参数反演的基本原理。 (3)掌握物理反演方法和查找表方法。 (4)熟悉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遥感地表参数反演流程。 教学重点:
连续植被的一维辐射传输方程近似求解方法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2 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混合植被类型遥感前向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设计:经典的植被前向模型对于适用对象的条件比较理想化,自然界中的植被往往是多 类型的混合,且受地形、地理、季节性等因素影响,如何基于经典的植被前向模型,分析和 设计适合混合植被类型遥感前向模型? 方式:调研和分析 PPT 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四章地表参数反演原理与方法(6 学时) 教学内容: 4.1 遥感地表参数反演基本原理(0.5 学时) 结合遥感前向模型,分析遥感地表参数反演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流程。 4.2 统计估算方法(0.5 学时) 植被指数(NDVI、EVI、fPAR 等)的统计估算方法、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4.3 物理反演方法(1 学时) 物理反演的四个基本组成(前向模型、目标函数、变量、限制条件)、反演策略和流程。 4.4 查找表方法(0.5 学时) 查找表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流程、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4.5 综合反演方法(0.5 学时) 常用综合反演方法(神经网络、回归树、投影追踪)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流程、适用条件 及优缺点。 4.6 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遥感地表参数反演(1 学时) 先验知识及其在反演中的表达、敏感性矩阵和多阶段目标决策、GOMS 模型反演策略、 SAIL 模型反演试验 教学要求: (1)熟悉遥感地表参数反演的主要方法。 (2)掌握遥感地表参数反演的基本原理。 (3)掌握物理反演方法和查找表方法。 (4)熟悉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遥感地表参数反演流程。 教学重点:
(1)物理反演方法 (2)综合反演方法 教学难点: 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遥感地表参数反演 研讨内容及设计(2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多云雨雾山丘复杂环境参数遥感反演中的不确定性和尺度问题 设计:多云雨雾山丘复杂环境参数(大气、植被、土壤)遥感反演存在不确定性、时空 尺度等问题,物理机理?有何优化方案? 方式:方案PPT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五章四维数据同化与地表参数时序产品棋拟(6学时) 5.1数据同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学时) 5.2同化算法(0.5学时) 连续校正法、最优插值法、四维变分法、集合卡尔曼滤波法。 5.3最小优化算法(0.5学时) 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拉斐森法、拟牛顿法。 5.4陆面过程模型(1学时) 植被生长模型、水文过程模型。 5.5应用实例(1学时) 基于ACRM模型和集合卡尔曼滤波的高原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时序模拟。 教学要求: (1)掌握数据同化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四维数据同化的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 (3)掌握基于四维数据同化的地表参数时序产品模拟方法。 教学重点: (1)数据同化的基本原理 (2)常用同化算法 教学难点: 基于ACRM模型和集合卡尔曼滤波的高原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时序模拟。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2学时):
(1)物理反演方法 (2)综合反演方法 教学难点: 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遥感地表参数反演 研讨内容及设计(2 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多云雨雾山丘复杂环境参数遥感反演中的不确定性和尺度问题 设计:多云雨雾山丘复杂环境参数(大气、植被、土壤)遥感反演存在不确定性、时空 尺度等问题,物理机理?有何优化方案? 方式:方案 PPT 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五章四维数据同化与地表参数时序产品模拟(6 学时) 5.1 数据同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学时) 5.2 同化算法(0.5 学时) 连续校正法、最优插值法、四维变分法、集合卡尔曼滤波法。 5.3 最小优化算法(0.5 学时) 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拉斐森法、拟牛顿法。 5.4 陆面过程模型(1 学时) 植被生长模型、水文过程模型。 5.5 应用实例(1 学时) 基于 ACRM 模型和集合卡尔曼滤波的高原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时序模拟。 教学要求: (1)掌握数据同化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四维数据同化的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 (3)掌握基于四维数据同化的地表参数时序产品模拟方法。 教学重点: (1)数据同化的基本原理 (2)常用同化算法 教学难点: 基于 ACRM 模型和集合卡尔曼滤波的高原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时序模拟。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2 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地表时空遥感产品生产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设计:基于传统遥感前向模型的定量反演,其时空尺度依赖原始遥感数据,而现实科学 和工程需求时空连续的地表参数产品,目前面临时空尺度转换与验证等科学问题、同时涉及 并行计算等技术环节。 方式:调研和分析PPT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六章遥感地表参数反演专题应用(10学时) 6.1遥感地表参数时序数据产品质量改进(4学时) 以MODIS LAI数据产品为例,通过分析质量控制信息和植被季节性变化特征,提高 时序数据产品质量。 6.2基于统计方法的植被生物量估算(2学时) 基于TM数据和MODIS数据,结合野外实测生物量数据,估算我国乌图美仁大草原湿 地植被生物量时空。 6.3基于物理模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2学时) 以ACRM模型和查找表算法为基础,基于TM数据和MODIS数据,反演植被叶面积 指数。 教学要求: (1)结合科研实践,熟悉遥感地表参数反演的一般实验流程。 (2)掌握基于物理模型的遥感地表参数反演实验流程。 教学重点: 三类遥感地表参数反演方法与流程 教学难点: 基于物理模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2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通过遥感手段,如何监测和分析若尔盖草原湿地30年来生态环境变化? 设计:若尔盖草原湿地属于高原山丘草原湿地,土地覆被、人类活动、植被变化等对于 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影响巨大,需要综合考虑多源遥感数据、连续土地覆盖变化、植被参数 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多要素综合评价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该课程理论方法以及生态环境、 遥感信息提取等专业知识进行设计。 方式:详细的设计方案PPT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专题研讨内容:地表时空遥感产品生产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设计:基于传统遥感前向模型的定量反演,其时空尺度依赖原始遥感数据,而现实科学 和工程需求时空连续的地表参数产品,目前面临时空尺度转换与验证等科学问题、同时涉及 并行计算等技术环节。 方式:调研和分析 PPT 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第六章遥感地表参数反演专题应用(10 学时) 6.1 遥感地表参数时序数据产品质量改进(4 学时) 以 MODIS LAI 数据产品为例,通过分析质量控制信息和植被季节性变化特征,提高 时序数据产品质量。 6.2 基于统计方法的植被生物量估算(2 学时) 基于 TM 数据和 MODIS 数据,结合野外实测生物量数据,估算我国乌图美仁大草原湿 地植被生物量时空。 6.3 基于物理模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2 学时) 以 ACRM 模型和查找表算法为基础,基于 TM 数据和 MODIS 数据,反演植被叶面积 指数。 教学要求: (1)结合科研实践,熟悉遥感地表参数反演的一般实验流程。 (2)掌握基于物理模型的遥感地表参数反演实验流程。 教学重点: 三类遥感地表参数反演方法与流程 教学难点: 基于物理模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 专题研讨内容及设计(2 学时): 专题研讨内容:通过遥感手段,如何监测和分析若尔盖草原湿地 30 年来生态环境变化? 设计:若尔盖草原湿地属于高原山丘草原湿地,土地覆被、人类活动、植被变化等对于 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影响巨大,需要综合考虑多源遥感数据、连续土地覆盖变化、植被参数 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多要素综合评价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该课程理论方法以及生态环境、 遥感信息提取等专业知识进行设计。 方式:详细的设计方案 PPT 展示和互动式、启发式讨论
三、教学方式 授课方式:小班授课(30学时)与小班集中研讨(10学时)相结合。 研讨环节设计:研讨内容分三大模块,遥感前向模型、遥感反演策略与方法、定量遥感 专题解决方案设计:研讨方式采用PPT展示与互动式、启发式研讨相结合,分课堂授课内 容的发散式互动研讨和章节专题研讨。 学业评价方式:加大过程评价比例(课堂研讨、课程综合作业等),期末考试试卷提高 开放式、非标准答案命题,重点考查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过程考核与期末开卷考试结合 成绩评定:平时考核成绩60%(课堂研讨30%,课程综合作业30%)+期末考试成绩(4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梁顺林(美)著,范闻捷译.定量遥感.科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 []何彬彬,行敏锋,全兴文.草原生态环境要素遥感定量反演及应用系统.科学出版社, 2016. [2]何彬彬,全兴文,白晓静.遥感模型弱敏感参数反演方法.科学出版社,2018 [3]梁顺林,李小文等著.《定量遥感:理论与算法》科学出版社,2013 [4徐希孺编著.遥感物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李小文,王锦地.《植被光学遥感模型与植被结构参数化》科学出版社,1995 [6]Liang S.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of Land Surfaces.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2004
三、教学方式 授课方式:小班授课(30 学时)与小班集中研讨(10 学时)相结合。 研讨环节设计:研讨内容分三大模块,遥感前向模型、遥感反演策略与方法、定量遥感 专题解决方案设计;研讨方式采用 PPT 展示与互动式、启发式研讨相结合,分课堂授课内 容的发散式互动研讨和章节专题研讨。 学业评价方式:加大过程评价比例(课堂研讨、课程综合作业等),期末考试试卷提高 开放式、非标准答案命题,重点考查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过程考核与期末开卷考试结合 成绩评定:平时考核成绩 60%(课堂研讨 30%,课程综合作业 30%)+期末考试成绩(4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 材: 梁顺林(美)著, 范闻捷译. 定量遥感. 科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 [1] 何彬彬,行敏锋,全兴文. 草原生态环境要素遥感定量反演及应用系统. 科学出版社, 2016. [2] 何彬彬,全兴文,白晓静. 遥感模型弱敏感参数反演方法. 科学出版社,2018. [3] 梁顺林,李小文等著.《定量遥感:理论与算法》.科学出版社,2013. [4] 徐希孺 编著. 遥感物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李小文,王锦地. 《植被光学遥感模型与植被结构参数化》.科学出版社,1995. [6] Liang S.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of Land Surfaces.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