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论书(传)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 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 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顷得书,意转深,点画 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论君不谢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传)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稍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 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 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 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 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 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 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 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 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 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 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 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 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 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予少学卫夫 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 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 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时年五十有三,恐风烛奄及,聊遗于子孙耳。可藏 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 书论(传) ****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 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 ****夫书,不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凡作 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壮 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每作
自论书 (传) ****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 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 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顷得书,意转深,点画 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论君不谢。 题卫 夫人笔阵图后 (传) ****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 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 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 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 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 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 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 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 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 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 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 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 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 体。 ****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予少学卫夫 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 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 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 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时年五十有三,恐风烛奄及,聊遗于子孙耳。可藏 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 书论 (传) **** 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 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 **** 夫书,不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凡作 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壮 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每作
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 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杆,或下细如针芒;或转侧之势 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承。第一须存筋 臧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 也。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强弱 不等,则蹉跌不入。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仍下笔不用急,故须 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心欲急不宜迟,何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 入。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急?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 之脚急,斯乃取形势也。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若 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仍须用笔著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墨 用松节同研,久久不动弥佳矣。 记白云先生书诀 ****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 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刀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 尽矣。"言讫真隐子遂镌石以为陈迹。维永和九年三月六日右将军王羲之°敬兹法也书妙 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 楷书口诀 楷书称正楷起笔多藏锋 学书必先行行笔用中锋 笔画形态稳回锋要自然 字字得端正结构讲造型 结构搭配匀多临古人帖 章法要讲究用笔讲技巧 笔笔得到位楷书要写好 清朗必整齐重在用腕上 行书口诀 行楷书写要流畅主笔沉着是关键 快写简化是特征连笔轻细不可粗
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 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杆,或下细如针芒;或转侧之势 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承。第一须存筋 藏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 也。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强弱 不等,则蹉跌不入。 ****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仍下笔不用急,故须 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心欲急不宜迟,何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 入。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急?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 之脚急,斯乃取形势也。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若 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仍须用笔著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墨 用松节同研,久久不动弥佳矣。 记白云先生书诀 **** 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 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刀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 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敬兹法也书妙 尽矣。”言讫真隐子遂镌石以为陈迹。维永和九年三月六日右将军王羲之记。 楷书口诀 楷书称正楷 起笔多藏锋 学书必先行 行笔用中锋 笔画形态稳 回锋要自然 字字得端正 结构讲造型 结构搭配匀 多临古人帖 章法要讲究 用笔讲技巧 笔笔得到位 楷书要写好 清朗必整齐 重在用腕上 行书口诀 行楷书写要流畅 主笔沉着是关键 快写简化是特征 连笔轻细不可粗
伸缩性大变体多用笔最好是长锋 执笔用笔如草书使墨必须调湿润 执笔必须悬起肘全篇排头是标准 灵活多变才自如一气呵成要贯通 隶书口诀 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蚕头雁尾笔必三折 雁不双飞蚕无二色 点画俯仰左挑右磔 重浊轻清斩钉截铁 魏碑口诀 魄力雄强精神飞动 气象浑穆兴趣酣足 笔法跳跃骨血润达 点画峻厚结构天成 意态飘逸血肉丰美 草书要决 草书行行如春蚓字字造型似秋蛇
伸缩性大变体多 用笔最好是长锋 执笔用笔如草书 使墨必须调湿润 执笔必须悬起肘 全篇排头是标准 灵活多变才自如 一气呵成要贯通 隶书口诀 方劲古拙 如龟如鳖 蚕头雁尾 笔必三折 雁不双飞 蚕无二色 点画俯仰 左挑右磔 重浊轻清 斩钉截铁 魏碑口诀 魄力雄强 精神飞动 气象浑穆 兴趣酣足 笔法跳跃 骨血润达 点画峻厚 结构天成 意态飘逸 血肉丰美 草书要决 草书行行如春蚓 字字造型似秋蛇
全章一起要贯通有气有神是精品 狂草要决 狂草如激电湍流字字如惊蛇出洞 点线变化多姿美疏密虚实心有数 气势磅礴态万千结构布白心畅意 学习楷书,最基本的技法是学会笔画的写法,也就是用笔的方法。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 说:"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毫芒,一点之内,殊衄挫于锋杪。"近代书 法家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说:"涂墨以成点,引点以成画,积字以成章,万字千言,莫 不由点画错综蛆织起来,故学书应首先学点画。“以上书论,均阐明从点画开始为习书的第 要义。 流传后世的”永字八法",虽然总结不了所有楷字的笔画,但基本包括了楷字的点、横 竖、钩、挑、长撇、短撇等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如再加上折″的笔画,共九个笔画,这就 包罗了所有楷字的基本笔画了。正如由1到0的阿拉伯数字,可以组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 数字是同样的道理。但是这九种基本笔画分布在若干楷字中,就要做到因字而异。比如点有 左右之分,横有上下、长短之分,竖有悬针、垂露之分等等,这就需由总括到具体了。 关于临摹的几个阶段临摹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法的始", 即是临摹,任何人概莫能外 通常说来,初学临帖当以模拟准确、分毫不差为上,在这一阶段,学习首的主要目的是 力求能娴熟地掌握各种技巧。每一本字帖,都凝聚着古人毕生心血,包含着无比丰富的艺术 内涵,轻视它是不合理的。如果连毛笔划线的技巧还没有掌握,就要傲然自得地卑视古人, 以为亦步亦趋地跟着古人跑没出息,其实是在与自己开玩笑。有这种思想的人切须引起注意 这一阶段的临帖应以摹帖为主。学习者的眼和手,与帖上的墨迹之间,由于初次接触, 会产生一个不小的差距,难以把握帖中的艺术精粹,这就需要强迫自己去适应帖书的风格。 从教学实践上看,早期的这个学习阶段在时间上不宜拖得太长,要提高效率,在字帖临摹的 表面或边缘部位反复游移,对以后的学习并不会有多大好处。摹帖是个极好的高效率的方法 尽快地掌握字帖风格的最基本方法。它可以帮助把握进一步深入所必须的技巧。这就叫取得 进攻”的出发点 第一个目的达到后,应该扔掉拐杖了。第工阶段是临帖,"对临〃。"对临″是一般的技巧训 练,通过自己的书写实践,要掌握基本的用笔、字的间架特点以及章法上的特点(选字本也 有个组合字的章法问题),做到如此就算是达到了本阶段的要求。如果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 师加以指导,则两年左右的训练时间(每天练习大约一至二个小时),足足有余了。当然, 成年人所需时间与少年人不同,因为理解能力不一样,但一个小学生,只要能按要求学,至
全章一起要贯通 有气有神是精品 狂草要决 狂草如激电湍流 字字如惊蛇出洞 点线变化多姿美 疏密虚实心有数 气势磅礴态万千 结构布白心畅意 学习楷书,最基本的技法是学会笔画的写法,也就是用笔的方法。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 说:“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毫芒,一点之内,殊衄挫于锋杪。”近代书 法家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说:“涂墨以成点,引点以成画,积字以成章,万字千言,莫 不由点画错综蛆织起来,故学书应首先学点画。”以上书论,均阐明从点画开始为习书的第 一要义。 流传后世的“永字八法”,虽然总结不了所有楷字的笔画,但基本包括了楷字的点、横、 竖、钩、挑、长撇、短撇等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如再加上“折”的笔画,共九个笔画,这就 包罗了所有楷字的基本笔画了。正如由 1 到 0 的阿拉伯数字,可以组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 数字是同样的道理。但是这九种基本笔画分布在若干楷字中,就要做到因字而异。比如点有 左右之分,横有上下、长短之分,竖有悬针、垂露之分等等,这就需由总括到具体了。 关于临摹的几个阶段临摹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法的“始”, 即是临摹,任何人概莫能外。 通常说来,初学临帖当以模拟准确、分毫不差为上,在这一阶段,学习首的主要目的是 力求能娴熟地掌握各种技巧。每一本字帖,都凝聚着古人毕生心血,包含着无比丰富的艺术 内涵,轻视它是不合理的。如果连毛笔划线的技巧还没有掌握,就要傲然自得地卑视古人, 以为亦步亦趋地跟着古人跑没出息,其实是在与自己开玩笑。有这种思想的人切须引起注意。 这一阶段的临帖应以摹帖为主。学习者的眼和手,与帖上的墨迹之间,由于初次接触, 会产生一个不小的差距,难以把握帖中的艺术精粹,这就需要强迫自己去适应帖书的风格。 从教学实践上看,早期的这个学习阶段在时间上不宜拖得太长,要提高效率,在字帖临摹的 表面或边缘部位反复游移,对以后的学习并不会有多大好处。摹帖是个极好的高效率的方法, 尽快地掌握字帖风格的最基本方法。它可以帮助把握进一步深入所必须的技巧。这就叫取得 “进攻”的出发点。 第一个目的达到后,应该扔掉拐杖了。第工阶段是临帖,“对临”。“对临”是一般的技巧训 练,通过自己的书写实践,要掌握基本的用笔、字的间架特点以及章法上的特点(选字本也 有个组合字的章法问题),做到如此就算是达到了本阶段的要求。如果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 师加以指导,则两年左右的训练时间(每天练习大约一至二个小时) ,足足有余了。当然, 成年人所需时间与少年人不同,因为理解能力不一样,但一个小学生,只要能按要求学,至
多三年也可以达到目标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单元是临摹过程中最艰难的单元:从摹 到临,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个质的转变 第三个阶段,则是背临。常常有学员为临书与自书的距离太大而苦恼。确实,从临书到 自书,又是一个质的转变,如果没有过渡,我以为是很难适应的。以我的经验,过渡层次就 是背临。临摹时,总有个我与帖之间的心理距离,我是主,帖是客,背临的目的就是要消除 这种心理距离,使主客相融,物我化一。学颜体的要出手即颜,学欧体者要出手皆欧,能做 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帖的风格技巧。当然,要做到主客相融,在背临时就不但要注 意帖的技巧,更应考虑到气韵、格调、趣味、神采等。同时,背临的更大意义还在于锻炼敏 锐细致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要尽力做到惟妙惟肖 第四个阶段是意临。有了上述基本功,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书法王国,基于此, 不应在一本帖上逗留,要想办法开拓视野,在不同风格,技巧的各家帖中寻找契机,有些大 书家临某家某帖,不象。初学者常常觉得无法理解,临而不象,临它作甚!殊不知这正叫意 临〃,临者对帖的揣摩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而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取″的一点应考虑 到与自己个性和习惯、基本风格相吻合。吴昌确临石鼓、何绍基,临兰亭,距离甚大,但却 在某一点上与原帖精神契合,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意临时,切忌面面俱到,要着眼于一点 为什么和如何来选择这—"点”,就要学习者对自己正确估价了。这种选择,常常可以看出学 习者的修养来。 意临也可以称为博取众长,但要注意,意临不是无法临象,如果连帖的基本临摹技巧尚 未掌握就自诩是意临",那是没有好处的。 除了意临这一较高级的学习阶段之外,在其他几个阶段中,还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介 绍书法理论时应以技法研习为主,不必过早地介绍一些近玄的理论,什么"不似之似”"取其 神韵^法于自然〃"无所师承",这些理论必须在特定的角度去理解才有意义.初学者看到这 些口号,懵懂为之,反而造成思想混乱,不知适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根据我的经验,还 是要分清学习的阶段性,初临帖时,应强调技巧为主的教学目标
多三年也可以达到目标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单元是临摹过程中最艰难的单元:从摹 到临,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个质的转变。 第三个阶段,则是背临。常常有学员为临书与自书的距离太大而苦恼。确实,从临书到 自书,又是一个质的转变,如果没有过渡,我以为是很难适应的。以我的经验,过渡层次就 是背临。临摹时,总有个我与帖之间的心理距离,我是主,帖是客,背临的目的就是要消除 这种心理距离,使主客相融,物我化一。学颜体的要出手即颜,学欧体者要出手皆欧,能做 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帖的风格技巧。当然,要做到主客相融,在背临时就不但要注 意帖的技巧,更应考虑到气韵、格调、趣味、神采等。同时,背临的更大意义还在于锻炼敏 锐细致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要尽力做到惟妙惟肖。 第四个阶段是意临。有了上述基本功,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书法王国,基于此, 不应在一本帖上逗留,要想办法开拓视野,在不同风格,技巧的各家帖中寻找契机,有些大 书家临某家某帖,不象。初学者常常觉得无法理解,临而不象,临它作甚!殊不知这正叫“意 临”,临者对帖的揣摩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 而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取”的一点应考虑 到与自己个性和习惯、基本风格相吻合。吴昌确临石鼓、何绍基,临兰亭,距离甚大,但却 在某一点上与原帖精神契合,“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意临时,切忌面面俱到,要着眼于一点。 为什么和如何来选择这一“点”,就要学习者对自己正确估价了。这种选择,常常可以看出学 习者的修养来。 意临也可以称为博取众长,但要注意,意临不是无法临象,如果连帖的基本临摹技巧尚 未掌握就自诩是“意临”,那是没有好处的。 除了意临这一较高级的学习阶段之外,在其他几个阶段中,还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介 绍书法理论时应以技法研习为主,不必过早地介绍一些近玄的理论,什么“不似之似” “取其 神韵”“法于自然” “无所师承”,这些理论必须在特定的角度去理解才有意义.初学者看到这 些口号,懵懂为之,反而造成思想混乱,不知适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根据我的经验,还 是要分清学习的阶段性,初临帖时,应强调技巧为主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