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 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条件的方针、措施的总和。货币政 策是最重要的金融政策,他制约着国家的信贷政策、利率政策、 汇率政策等,所以有人把他等同于金融政策。同一个国家,在不 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或同一时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环境也会 发生较大变化,因而也会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所包含 的内容很广泛,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 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以及货 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 内所要达到的目的,他基本上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 因此,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建立与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要解决的经 济问题有密切的连带关系,是应实际经济问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这四大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稳定物价的前 提或实质是币值的稳定。在金本位制时代,币值意指单位货币的 含金量,币值变动即单位货币的黄金量变动,而黄金价格的变动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 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条件的方针、措施的总和。货币政 策是最重要的金融政策,他制约着国家的信贷政策、利率政策、 汇率政策等,所以有人把他等同于金融政策。同一个国家,在不 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或同一时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环境也会 发生较大变化,因而也会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所包含 的内容很广泛,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 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以及货 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 内所要达到的目的,他基本上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 因此,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建立与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要解决的经 济问题有密切的连带关系,是应实际经济问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这四大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稳定物价的前 提或实质是币值的稳定。在金本位制时代,币值意指单位货币的 含金量,币值变动即单位货币的黄金量变动,而黄金价格的变动
是引起币值变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以黄金价格 的涨跌幅度来测度币值变动的程度。自30年代世界发生经济大 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相继放弃金本位制,纷纷宣布纸币与黄金脱 钩,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这样便无法继续以黄金价格的变动来 作为币值稳定的标准。由于物价的变动是纸币币值变动的指示 器,是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主要标志,所以目前世界各国政 府和经济学家改以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物价指数 上涨,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跌,表示货币升值。所谓稳定 物价,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 剧的波动。 经常被用来测度一般物价水平波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个: 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在现代 经济社会里,一般物价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因此,中央银行货币 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定物价,将-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 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防止通货膨胀。 对于把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何种范围之内,不同 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标准。从各国 实际情况来看,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都显得十分保守, 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必须控制在2%--3%以内。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由于测 度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非常困难,其中只有测度劳动力的利
是引起币值变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以黄金价格 的涨跌幅度来测度币值变动的程度。自 30 年代世界发生经济大 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相继放弃金本位制,纷纷宣布纸币与黄金脱 钩,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这样便无法继续以黄金价格的变动来 作为币值稳定的标准。由于物价的变动是纸币币值变动的指示 器,是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主要标志,所以目前世界各国政 府和经济学家改以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物价指数 上涨,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跌,表示货币升值。所谓稳定 物价,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 剧的波动。 经常被用来测度一般物价水平波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个: 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在现代 经济社会里,一般物价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因此,中央银行货币 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定物价,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 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防止通货膨胀。 对于把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何种范围之内,不同 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标准。从各国 实际情况来看,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都显得十分保守, 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必须控制在 2%--3%以内。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由于测 度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非常困难,其中只有测度劳动力的利
用程度比较容易,因此,西方学者通常以失业率作为衡量社会经 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指标。所谓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与原意就 业的劳动力之比。西方学者认为,失业率为零的充分就业是不可 能的,在正常情况下难免会有失业出现。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只 要失业率低于5%就可视为充分就业,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失业 率在2%-3%以下,社会才算达到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在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 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 务的能力的增长。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来反 映经济增长的程度。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对其他 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目前,经济学家普遍 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应当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若干年的时间内, 如3-5年,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项目的变动接近于平衡 大致上就可以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在这一时期,某一年份的不平 衡可以由另一年份加以弥补。 5、最终目标的相互冲突 尽管货币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有四个,但就任何一个国家的中
用程度比较容易,因此,西方学者通常以失业率作为衡量社会经 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指标。所谓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与原意就 业的劳动力之比。西方学者认为,失业率为零的充分就业是不可 能的,在正常情况下难免会有失业出现。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只 要失业率低于 5%就可视为充分就业,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失业 率在 2%--3%以下,社会才算达到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在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 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 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 务的能力的增长。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来反 映经济增长的程度。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对其他 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目前,经济学家普遍 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应当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若干年的时间内, 如 3—5 年,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项目的变动接近于平衡, 大致上就可以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在这一时期,某一年份的不平 衡可以由另一年份加以弥补。 5、最终目标的相互冲突 尽管货币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有四个,但就任何一个国家的中
央银行而论,对上述各种目标往往不能同时兼顾。通常的情况是, 为实现某一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货币政策措施很可能阻挠另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承认若干目标间的互补性的同 时,也应注意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冲突性。主要冲突有:稳定 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经济 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 关系。降低失业率与稳定物价不能并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牺 牲一定程度的物价稳定;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就必须以提高失业 率为代价。一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得增加货币供应量,降 低税率,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的 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洳果要稳定物价, 就会压抑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而社会总需求的缩减则必然导致失 业率的提高。这样,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就陷入 两者不能兼顾的境地。 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现 实多与这个原理相悖。这些国家自那以来的很长时间里,伴随着 失业率的提高,各国通货膨胀率并没有相应降低,而是相反。美 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佛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在远 期内没有交替关系。 然而不管长期来看这种替换关系是否存在至少在短期内
央银行而论,对上述各种目标往往不能同时兼顾。通常的情况是, 为实现某一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货币政策措施很可能阻挠另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承认若干目标间的互补性的同 时,也应注意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冲突性。主要冲突有:稳定 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经济 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 关系。降低失业率与稳定物价不能并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牺 牲一定程度的物价稳定;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就必须以提高失业 率为代价。一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得增加货币供应量,降 低税率,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的 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如果要稳定物价, 就会压抑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而社会总需求的缩减则必然导致失 业率的提高。这样,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就陷入 两者不能兼顾的境地。 但是,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现 实多与这个原理相悖。这些国家自那以来的很长时间里,伴随着 失业率的提高,各国通货膨胀率并没有相应降低,而是相反。美 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佛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在远 期内没有交替关系。 然而,不管长期来看这种替换关系是否存在,至少在短期内
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确是两个相互冲突的 目标 2、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一般地,若国内物价上涨,使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将 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加,国际收支恶化;若本国维持物价 稳定,而外国发生通货膨胀,则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则会 发生贸易顺差。 因此,只有全球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物价稳定才能 与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存在。在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世界经济 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经济生活里,这两个条件同时并存是不可能 的。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也就很难兼顾。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以及支 付能力的增强,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品的需要,此时,如果出口贸 易不能随进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就会使贸易收支情况恶化,发 生大量的贸易逆差。尽管有时由于经济繁荣而吸收若千外国资 本,这种外资的注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 收支失衡,但并不一定就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能 够同时达到。 尤其是在国际收支出现失衡、国内经济出现衰退时,货币政 策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岀合理的选择。在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 通常必须压抑国内有效需求,其结果可能消除逆差失衡,但同时
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确是两个相互冲突的 目标。 2、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一般地,若国内物价上涨,使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将 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加,国际收支恶化;若本国维持物价 稳定,而外国发生通货膨胀,则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则会 发生贸易顺差。 因此,只有全球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物价稳定才能 与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存在。在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世界经济 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经济生活里,这两个条件同时并存是不可能 的。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也就很难兼顾。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以及支 付能力的增强,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品的需要,此时,如果出口贸 易不能随进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就会使贸易收支情况恶化,发 生大量的贸易逆差。尽管有时由于经济繁荣而吸收若干外国资 本,这种外资的注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 收支失衡,但并不一定就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能 够同时达到。 尤其是在国际收支出现失衡、国内经济出现衰退时,货币政 策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在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 通常必须压抑国内有效需求,其结果可能消除逆差失衡,但同时
也带来经济衰退;面对经济衰退,通常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其 结果可能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因输入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逆 差。 4、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在货币流通速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数量若偏 多,势必刺激物价上涨。因此,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经济 增长需要有货币的超前供给,超前的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 上涨与币值的下跌,迸而造成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两者的冲突。 如何在这些相互冲突的矛盾中,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和取舍, 是当代各国金融当局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选取的基本要求 为了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向和力度以便更好地实现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常在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 的最终目标之间设置中介目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要使中介目 标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 相关性。 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 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 的统计数据,并且易于定量分析和理解。 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较准 确、及时、有效地对金融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即能较准确地控
也带来经济衰退;面对经济衰退,通常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其 结果可能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因输入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逆 差。 4、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在货币流通速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数量若偏 多,势必刺激物价上涨。因此,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经济 增长需要有货币的超前供给,超前的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 上涨与币值的下跌,进而造成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两者的冲突。 如何在这些相互冲突的矛盾中,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和取舍, 是当代各国金融当局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选取的基本要求 为了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向和力度以便更好地实现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常在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 的最终目标之间设置中介目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要使中介目 标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 相关性。 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 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 的统计数据,并且易于定量分析和理解。 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较准 确、及时、有效地对金融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即能较准确地控
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 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中间变量的变动能对最终目标起到牵制 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能够促使货币政 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中介指标可为 1、利率作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时常运用的短期市场利率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中 央银行随时可在货币市场上观察到短期利率的水平,然后通过公 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率影响短期利率的水平和结构。出于资 金成本的考虑,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会对再贴现率与同业拆放利 率之间的差额做出反应。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必然 会减少银行准备金,从而导致同业拆借利率提高,迫使银行到贴 现窗口借人中央银行资金或降低其借款意愿。这必然会对银行的 信用扩张产生影响,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 以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可测性看,中央银 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结构,并及 时进行分析。从可控性看,中央银行只要借助公开市场业务的作 用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就可以影 响短期利率,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以达到对长期 利率的控制。从相关性看,利率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变化有密切 关系: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利率呈下降趋势;当经济转向复苏
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 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中间变量的变动能对最终目标起到牵制 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能够促使货币政 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中介指标可为: 1、 利率作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时常运用的短期市场利率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中 央银行随时可在货币市场上观察到短期利率的水平,然后通过公 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率影响短期利率的水平和结构。出于资 金成本的考虑,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会对再贴现率与同业拆放利 率之间的差额做出反应。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必然 会减少银行准备金,从而导致同业拆借利率提高,迫使银行到贴 现窗口借人中央银行资金或降低其借款意愿。这必然会对银行的 信用扩张产生影响,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 以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可测性看,中央银 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结构,并及 时进行分析。从可控性看,中央银行只要借助公开市场业务的作 用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就可以影 响短期利率,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以达到对长期 利率的控制。从相关性看,利率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变化有密切 关系: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利率呈下降趋势;当经济转向复苏
以至高涨时,利率则趋于上升。因此,利率可作为观测经济波动 状况的一个尺度。 2、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 首先,货币供应量有明确的外延和内涵的规定,通过中央银 行自身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 行量的测算和分析,满足可测性的要求。 其次,按照界定,货币供应量一般由通货和各种存款货币构 成,前者直接是由中央银行产生并投入流通,中央银行对其有 定的控制能力;后者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中央银 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也可以间接地加以控制 再次,就相关性而言,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了整个社 会的购买力,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的实现,因此,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 4、基础货币作为中介指标 基础货币是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量和流通中通货的总和。他包 括商业银行及其他各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银行库存现金 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在基础货币中,银行存款准备金至关重 要,他构成基础货币的主体。 从理论上讲,活期存款是银行准备金总量的一个确定的倍
以至高涨时,利率则趋于上升。因此,利率可作为观测经济波动 状况的一个尺度。 2、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 首先,货币供应量有明确的外延和内涵的规定,通过中央银 行自身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 行量的测算和分析,满足可测性的要求。 其次,按照界定,货币供应量一般由通货和各种存款货币构 成,前者直接是由中央银行产生并投入流通,中央银行对其有一 定的控制能力;后者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中央银 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也可以间接地加以控制。 再次,就相关性而言,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了整个社 会的购买力,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的实现,因此,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 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 4、 基础货币作为中介指标 基础货币是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量和流通中通货的总和。他包 括商业银行及其他各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银行库存现金 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在基础货币中,银行存款准备金至关重 要,他构成基础货币的主体。 从理论上讲,活期存款是银行准备金总量的一个确定的倍
数。只要中央银行能控制住其准备金操作目标,就基本上能控制 货币供应量指标了。由此,作为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 之间的一个环节,准备金总量被西方各国中央银行作为近期中介 目标加以利用。 作为操作目标,基础货币同样符合中介目标可测性、可控性 和相关性的要求。首先,从可测性看,基础货币表现为中央银行 的负债,其数额多少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责表上反映出来,中央 银行很容易掌握这些资料;其次,基础货币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 向社会注入的现金量,中央银行愿意注入多少现金,是可以直接 控制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则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率和再抵押贷款,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水平,有较强的可控 性;再次,根据货市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 数的乘积,由此,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他主要是 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为数量 工具。他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 工具,即所谓的“三大法宝
数。只要中央银行能控制住其准备金操作目标,就基本上能控制 货币供应量指标了。由此,作为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 之间的一个环节,准备金总量被西方各国中央银行作为近期中介 目标加以利用。 作为操作目标,基础货币同样符合中介目标可测性、可控性 和相关性的要求。首先,从可测性看,基础货币表现为中央银行 的负债,其数额多少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责表上反映出来,中央 银行很容易掌握这些资料;其次,基础货币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 向社会注入的现金量,中央银行愿意注入多少现金,是可以直接 控制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则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率和再抵押贷款,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水平,有较强的可控 性;再次,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 数的乘积,由此,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他主要是 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为数量 工具。他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 工具,即所谓的“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率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意义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 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 中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 量进行控制的制度。提取的金额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占存 款总额的比率被称为存款准备率或存款准备金率。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 金,始于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于是,西方各国纷纷以 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并授权中央银行依照货币政策的 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 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 危机,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维护金融体系 的稳定和安全。后来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控制货 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按照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应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基 础货币,即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中央银行 的准备金;另一部分为派生货币,即商业银行将原始存款作为贷 款放出,形成派生存款,导致信用扩张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存款 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可派生的存款增加,造成扩张,扩大了 货币的供应量;反之,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则产生收缩,减少货
(一)法定存款准备率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意义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 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 中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 量进行控制的制度。提取的金额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占存 款总额的比率被称为存款准备率或存款准备金率。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 金,始于 1913 年美国《联邦储备法》。于是,西方各国纷纷以 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并授权中央银行依照货币政策的 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 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 危机,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维护金融体系 的稳定和安全。后来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控制货 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按照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应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基 础货币,即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中央银行 的准备金;另一部分为派生货币,即商业银行将原始存款作为贷 款放出,形成派生存款,导致信用扩张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存款 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可派生的存款增加,造成扩张,扩大了 货币的供应量;反之,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则产生收缩,减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