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一、理清情节 1第一部分,写“我”受伤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第二部分,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自己三个月前自 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第三部分,写“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 教室 个原文科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 知道自己究竞在什么地方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一、理清情节 1.第一部分,写“我”受伤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第二部分,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自己三个月前自 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第三部分,写“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 教室。 一个原文科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 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二、鉴赏人物 我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在战争中早熟,还是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单调的生 活,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上了前线,糊里糊 涂受了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对青年真实的状况
二、鉴赏人物 “我”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在战争中早熟,还是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单调的生 活,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上了前线,糊里糊 涂受了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对青年真实的状况
研读文本 1作者为什么反复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突出反差 2我”一直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3“我”一直想明白战地医院是什么地方,小说采用悬 念的方法来处理,这样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为何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题?
三、研读文本 1.作者为什么反复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突出反差 2.“我”一直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3.“我”一直想明白战地医院是什么地方,小说采用悬 念的方法来处理,这样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为何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
四、小说主题 反战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被 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小说同时也 对纳粹德国青年一代欺骗教育进行批判,从而揭示民族灾 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所在
四、小说主题 反战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被 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小说同时也 对纳粹德国青年一代欺骗教育进行批判,从而揭示民族灾 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所在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 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流浪 人,你若来斯巴.…》,中篇小说《火车正 点》(《正点到达》)《丧失了名誉的卡塔 琳娜·勃罗姆》,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那 里?》等。1972年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 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 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成名作《正点到达》已成为联 邦德国“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 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 材送行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 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流浪 人,你若来斯巴……》,中篇小说《火车正 点》( 《正点到达》)《丧失了名誉的卡塔 琳娜·勃罗姆》,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那 里?》等。1972年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 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 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 成名作《正点到达》已成为联 邦德国“战后文学” (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 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 材送行
“我”成炮灰,在战争中受伤 教室变医院,战争毁灭文明
“我”成炮灰,在战争中受伤 教室变医院,战争毁灭文明
比较阅读《一个的遭遇》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 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 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 的?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 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 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 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 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 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 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比较阅读《一个的遭遇》与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 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 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 的?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 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 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 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 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 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 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 同,请作比较。 (1)、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 《一个的遭遇》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 《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2)、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 索科洛夫是悲伤的, 《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3)、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 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 作比较。 不同之处是: 《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 《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 同,请作比较。 (1)、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 《一个的遭遇》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 《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2)、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 索科洛夫是悲伤的, 《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3)、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 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 作比较。 不同之处是: 《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 《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